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废棉发酵料袋栽平菇曾有过报道,但不够系统全面,产量也不稳定。笔者从1987—1989年连续试验四次,生物学效率都稳定在100%以上,高的达150%以上,已摸索出一套技术,现介绍如下:(一)选用优良菌种:品种以佛罗里达、大白平菇为好,菌种培养基以棉籽壳、麦粒为佳。(二)栽培料配方及处理:配方为废棉百公斤、加石膏粉2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多菌灵200克、石灰2公斤。废棉要曝晒2天,先与石膏粉、过磷酸钙拌  相似文献   

2.
在春夏2个季节。用废棉和废棉+稻草栽培草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废棉中添加稻草。可逐步替代或减少草菇周年化生产中主要栽培原料废棉,以降低栽培成本,提高菇农的收益。  相似文献   

3.
蔡爱群 《食用菌》1999,(3):22-22
粤北韶关市、乐昌市等市县的棉纺厂和棉胎加工厂有批量的废棉供应,因此笔者在1994~1996年指导学生开展金针菇栽培实践中,不断探索用废棉高产优质栽培金针菇技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草菇是喜高温的真菌,要求高温高湿的生长发育条件。为了提高上海近郊7000多亩塑料大棚在夏季的利用率,我们于1984和85年的7月上旬,利用废棉进行塑料棚栽草菇试验,均获得了成功。84年栽培1107米~2,投料18500公斤,收鲜菇4962公斤;85年栽培18333米~2,收鲜菇50965公斤。现根据我们两年的实践,谈谈塑料大棚栽草菇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们以蔗渣为主要培养料,添加少量废棉花生料袋栽凤尾菇,平均每百公斤蔗渣产鲜菇100-150公斤。主要操作技术如下: 一、培养料配制。充分晒干的新鲜蔗渣90公斤,废棉花10公斤(利用制菌种用的废旧棉塞充分晒干,去掉杂物),石膏粉2公斤。甘蔗渣用1%石灰水调湿,  相似文献   

6.
我们于1982年3~5月,用4500斤棉纺厂的纯废棉生料栽培凤尾菇,获得每百斤干料平均产鲜菇94.35斤的好收成,其中最高生物学效率达205%。通过实践,初步体会到废棉生料栽培凤尾菇必须解决以下几个技术问题。 (一) 调制好料:废棉由于营养丰富,有利于凤尾菇生长发育。但如果培养料调制不当,会使料温急剧上升烧死菌丝,并招致杂菌  相似文献   

7.
制平菇栽培种一般以棉子壳为原料。为了广辟培养料资源,我们用废棉、稻壳混合料制种,取得了满意效果。废棉是纺纱厂的下脚料,含有棉短绒、少量棉子壳、碎棉仁和棉花叶粉末等。废棉营养成分齐全,吸水和蓄水力强,但透气性差,若用纯废棉制平菇种,料中的菌丝稀疏,长势不旺。实验表明,在废棉中掺适量稻  相似文献   

8.
平菇阳畦栽培一般都要在床面上盖薄膜,1984~1985年我们将其改为先盖土再覆膜,收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比不覆土的(对照)增产20~35%。现将试验简介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为中蔬10号、5.39、姬菇。阳畦为塑料中棚,发菌期以草苫覆盖。培养料,1984年用废棉,1985年用棉籽皮,每米~2用料均为12.5公斤。84年于8月18日播种,采用  相似文献   

9.
用废棉栽平菇,一般都用床架栽培,不但空间利用率不高。而且管理麻烦。为此,笔者进行了周年废棉袋栽平菇试验,收到了较好效果.经附近几家菇农投料千余斤扩大试验,生物效率都在150%以上,最高一户达178%。现将栽培方法介绍如下:(一)废棉处理废棉可从纺纱厂、轧花厂等棉花加工厂购到。其中以破籽最好,营养齐全,不需填加其它辅料.栽培前要将废棉进行曝晒,再置0.1~0.2%的多菌灵液中浸透,然后包在布里拧干,含水量以手紧握料有1~2滴水下滴为度(约60%),切勿过高,这是废棉袋栽平菇成功的关键.(二)装袋接种采用24×50厘米的聚乙烯塑料筒做袋。在塑料筒的一端加上棉塞后用线扎紧即成料袋.先在袋底部放些菌种,再装废棉至袋高的1/2,播一层菌种,继续装废棉,再撒一层菌种,最后在袋口加棉塞用线扎紧。装袋时要将成团的废棉撕开,不  相似文献   

10.
草菇的传统栽培是利用稻草,产量低而不稳。60年代末,台湾省吴培烟首先利用废棉栽培草菇,生物效率达50%,轰动了当地的种菇业。广东、香港、上海等省市和地区,先后用废棉和棉籽壳栽草菇获得成功,生物效率在20~35%。现将废棉、棉籽壳栽草菇的技术介绍  相似文献   

11.
在棉花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棉,如管理不当,就要污染环境。但在废棉中含有破碎的棉籽壳和大量的棉纤维,是栽培草菇的好原料。为探索废棉栽培草菇的适宜形  相似文献   

12.
上海近郊有6000多亩塑料大棚园艺设施,在夏季高温期间全部空闲。且全市每年约有废棉(棉纺厂下脚料)10万担,多数运往江、浙两省作烧窑燃料。为了提高塑料大棚的利用率,充分利用丰富的废棉资源,发展食用菌生产,增加市场春季蔬菜品种,我们于1984年7月2日~10月19日,在井亭大队和先锋大队进行了三批塑料大棚种草菇试验。用料(废棉)373担,菌种7374瓶,栽培面积9963平方尺,  相似文献   

13.
襄樊市棉纺厂的地脚花每年有70多万斤。为了综合利用这些废棉,1982年我们开展了废棉花栽草菇的研究。首先对引进的四个草菇菌株进行筛选,以寻找适合废棉栽培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14.
夏行权 《食用菌》2002,24(2):26-26
1 废棉特性 废棉 ,又叫飞花、落地棉、废棉渣 ,是棉花加工厂或纺织厂等单位的下脚料。它主要是由长短不一的纤维丝组成 ,富含纤维素 ,据测定可高达 92 %~ 93 % ,很容易被伞菌菌丝分解 ;并且 ,废棉的碳氮比值在 2 2∶ 1左右 ,也符合伞菌的营养需求。因此 ,废棉是栽培伞菌的理想原料之一 ,废棉还因为化学成分相对单一 ,不易腐败变质而耐贮存 ,很适合院校学生实验用料和小规模生产。但是 ,废棉也有其缺点 ,比如不易吸水 ,不易沥干 ,压实后还不易透气和散热。因此 ,这些不足限制其在生产中广泛的利用。现将废棉作为栽培主料时的处理技术介绍…  相似文献   

15.
栽培表明,单靠添加部分草段解决废棉基质透气性差的问题,很难保证平菇菌丝的发菌质量。为此,笔者在废棉基质培养平菇的菌袋上进行了三种通气方法试验,旨在探索一条废棉栽培平菇稳产高效的新途径。 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棘托竹荪适应性广,培养条件粗放,生长快,产量高。笔者以废木箱为栽培容器,阳台为出菇场所,以腐竹片、竹叶等为原料,适当季节栽培,一个木箱在连续三年内总共采收干竹荪约70g,收入约50元,而成本仅10元左右。此技术简单易行,具成本低,效益高的优点,既适用家庭栽培,也可大规模栽培,现将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孙育红  章超 《食用菌》2014,(1):58-59
<正>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是著名的食用菌,起源于我国南方,人工栽培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草菇栽培原料由稻草、棉籽壳、甘蔗渣、药渣和废棉等。人工栽培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几乎停留在草堆式栽培状态,产量很低,生物转化率仅在7%左右,70年代后改进了栽培方式,如采取袋栽和床栽的方式相应提高了一些产量,但产量还是较低且很难稳产,故当前草菇主要栽培原料为废棉,大生产很少用稻草栽培草菇。如何使稻草栽培草菇产量达到稳产?笔者从2010年起,进行稻草栽培高产技术的试验,并获得了成功。现将稻草栽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求平菇在不同代料上的栽培适应性,笔者于1987年冬用废棉、稻草、木屑的单一和混合培养料,进行平菇栽培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菌种培养:母种为四川大白种,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有不少单位,以棉纺厂的下脚料——废棉渣作原料,利用人防工事来栽培平菇。有关废棉渣栽培平菇的技术问题,虽有一些方面需要继续探索,但总的来说在逐步提高,日臻完善,各地已出现不少高产典型。如我省邵阳市汽车配件厂,废棉渣栽平菇的生物学效率,曾高达250%。然而也有不少单位产量甚低,甚至失败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废  相似文献   

20.
草菇 V_(35)是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张树庭教授赠送给河北省科学院的草菇优良菌株。为了解其栽培特性,以便在生产中应用,我们于85年7—8月间进行了栽培观察,现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试供菌株草菇 V_(35),以 V_(04)和V_(02)菌株(系筛选出的生产菌株)作对照。母种为 PDA 培养基,原种与栽培种为麦秸棉籽壳混合料。(二)栽培原科用麦秸,棉籽壳和废棉。麦秸压碎、石灰水浸泡和堆积发酵3天,添加5%麦麸作氮素辅料;棉籽壳和废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