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王宏  张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670-16672
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和基础,然而目前我国农村人才的基本状况是文化素质差、科技素质差,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大学生村官计划,主要解决了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问题,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建设亟需的人才问题。为了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要重新审视和确立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办学定位,大力开展"三创"教育,从而为新农村建设输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举措,具有长远战略意义。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这是一项既有利于大学生成长、又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双赢措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文化﹑人才,大学生村官把新的理念、新的知识、新的科技付诸实践,这是展示自身才华的好时机、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形式。为了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沁阳市委组织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及地方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为他们打造干事、创业的平台,以增强他们工作的信心,进而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那些从象牙塔走向黄土地的女大学生村官,可以说是大学生村官这个群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一个有着村官和女性双重身份的群体,在基层工作中,她们又是怎样发挥自己的特长、真正撑起了基层工作的半边天呢我们从村官牛慧芳身上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党中央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采取的一项战略制度。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村人才资源匮乏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村官"知识丰富,朝气蓬勃,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活跃农村生活;大学生"村官"使得大学生接受基层锻炼,了解国情民意,培养了其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大学生"村官"可以优化农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提升村级组织干部文化素质。大学生"村官"计划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积极意义。作者针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急需人才类型及其培养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是决定性因素.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急需农村科技实用人才、规划人才、法律人才和管理人才.需要通过选拔当地人才、利用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人才、大力引进大学生村官、充分吸纳城市富余人才等多种途径来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5.
选任大学生村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任大学生村官,拓宽了大学生就业渠道,是人才培养和锻炼的新模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是大学生就业、人才培养和新农村建设的多赢之举。面临部分地区大学生村官被精简的现状和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制度性建设,严格条件选好人,用好政策激励人,严格制度管好人,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学生"村官"的实地调查和访谈,分析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与思想现状,探究了其工作与思想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别在大学生"村官"的入口、作用发挥和出口3个方面的路径探索,从而实现为农村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和大学生"村官"个人科学发展的有机统一,努力把大学生"村官"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7.
赵慧芬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372-3375
“大学生村官”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党政机关培养和储备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自2011年开始,“大学生村官”3年的任职期陆续届满,“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可持续性已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实地调研,考察了现任“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思想状况、乡村干部和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评价,在深入分析“大学生村官”现状、遇到问题的基础上,考虑“大学生村官”对期满离岗后的规划和愿望,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举措,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抉择。以大学生村官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大学生村官确立正确价值取向的意义,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村官确立正确价值取向的途径:重实干,做实用型村官,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有作为,做创新型村官,促进新农村政治建设;善学习,做学习型村官,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讲奉献,做奉献型村官,促进新农村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农家顾问》2011,(7):16-16
湖北省委组织部召开全省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市县乡党委和组织部门严格执行大学生"村官"管理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借用大学生"村官"。湖北现有大学生"村官"约3500人,他们为新农村和基层政权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需要人才的支持,大学生村官增强了基层组织的活力,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大学生赴农村任职,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也为国家储备了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大田县"大学生村官计划"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专业不对口;合同期满后的出路存在不确定性等。解决问题的最终目标是让大学生村官干得好,留得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当考虑专业对口问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等对策。通过多方共同努力,让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学生村官计划亦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文章以苏北3县(市)为例,着重从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大学生村官参与民主建设4个方面阐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致力于让大学生村官更好地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对朔州地区多名市县组织部领导、250多名大学生村官、150多名村基层干部及村民进行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结果进行统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朔州市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态度的积极转变以及扎根农村基层干事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加以分析,从而对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成长规律有了总的认识,最后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在朔州的大好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村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发展和推进民主政治的需要。应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创业优势、文化优势和技术优势,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程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831-12833
基于人与中西部县域社会生态环境匹配的分析,论述了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3条主要路径,即乡镇公务员、中小企业专门人才、自主创业,为保证大学生村官顺利实现职业转换,提出了大学生村官职业路径实现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晓云  尤扬 《农技服务》2010,27(3):419-420,423
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双向流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就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保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顺利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引导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派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实践亦证明,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苏北地区部分市县大学生"村官"创业经验调查发现,大学生"村官"期满后就地创业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学生村官多元化激励体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曾国平  张甲庆  赵璨  吴士健  权英  乔太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922-17923,17926
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重要作用和制约大学生村官作用充分发挥的多重因素,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多元化激励体系。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中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以及为党政干部队伍和各行各业输送优秀人才所制定的国家政策,近20万名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效率优化问题。基于成本效益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从"入口-在任-成长-出口"环节分析了大学生村官使用效率的现状,提出优化大学生村官使用效率需要从科学选聘、人岗配置模式、岗位培训和人才出口制度设计入手,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有一个综合、系统的目标体系,认真研究新农村建设标准,对于指导新农村建设具有现实意义。新农村建设要达到:村级综合经济实力强,农民收入水平高、乡村文明程度高,每个村都有一个科学的建设规划、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一套民主管理制度,每个村都要建设一处宣传栏、两处体育活动场地、三处室内活动场所和一所高标准医疗卫生室,并实现村内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村院绿化、家庭美化等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