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通过试种,介绍了超级稻沈农265在辽宁省盘锦地区表现的主要性状及生育期。产量834.5kg/667m2,比辽粳454—18、辽151、辽优7号等高180kg/667m2。总结了培育壮秧、合理密植、配方施肥、水层管理及病虫防治等方面的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菜用大豆在辽宁省不同生态区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辽宁省大豆不同生态区,比较研究了菜用大豆新品种(系)辽鲜1号、辽00139和辽00128农艺性状及产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菜用大豆采收期在7月31日至9月13日间;3个菜用大豆品种(系)株高差异大,株高平均值在24.1~70.0 cm;鲜荚产量为297.5~983.9 kg/667m2,鲜荚产量最高的地区是铁岭,最低的地区是岫岩。从鲜荚商品性状和产量性状结果分析,铁岭、丹东、瓦房店和锦州地区适宜生产菜用大豆。  相似文献   

3.
夏大豆高产群体生理参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夏大豆高产生理指标,为大豆高产栽培提供依据,对鲁宁1号和鲁豆11号的叶面积、光合势、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密度与经济产量、生物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叶面积、光合势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与鲁宁1号和鲁豆11号的产量呈正相关关系.250 ks/667m2夏大豆鲁宁1号的平均叶面积系数应在3.14以上,总光合势在16.06万m2·d以上,干物质积累在505.30 kg/667m2以上;鲁豆11号的平均叶面积系数在3.56以上,总光合势18.57万m2·d以上,干物质积累在533.40 kg/667m2以上.两品种18 000株/667m2均可获较高产量,适当提高生育后期光合能力对于获得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盐粳68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于2003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该品种较辽宁省水稻主栽品种辽粳294株型好、产量高,生产中平均产量650kg/667m2,较对照增产10%以上。具有米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在生产上极具推广潜力,在水稻育种上展示出较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超级稻沈农265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种,介绍了超级稻沈农265在辽宁省盘锦地区表现的主要性状及生育期。产量834.5kg/667m^2,比辽粳454-18、辽151、辽优7号等高180kg/667m^2。总结了培育壮秧、合理密植、配方施肥、水层管理及病虫防治等方面的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豆单产327.2公斤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东北三省的大豆超高产“攻关”指标定为单产325kg/667m^2。2000年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育成新品系“辽21051”,在海城市南台镇树林子村种植4.7/667m^2,选取长势较好地段,在除去边行净667m^2面积上,获得产量为327.2kg/667m^2,超过单产325kg/667m^2的攻关指标。  相似文献   

7.
誉粳899是辽宁营口鹏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良种繁育场选育的水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生育期158 d,在辽宁省属于中晚熟品种。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73.8 kg/667 m2,比对照品种辽粳9号增产4.7%。生产上应注意稀播育壮秧、合理稀植、平衡施肥、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秦友权 《北方水稻》2009,39(4):58-58,63
营稻1是大石桥市茂洋种子有限公司于1995年以M95-28为母本,辽粳454为父本,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08年4月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60 d左右,属中晚熟品种。省区试2 a平均产量634.6 kg/667 m2,比对照辽粳294增产7.9%。该品种高产、抗病、优质,适宜在沈阳、辽阳、盘锦、大石桥等中晚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采用最新培育的大豆新品种"汾豆65",通过"促控促"栽培技术模式,在0.14 hm2面积上获得实收667m2产323.1 kg的高产.对该高产示范地块实现超高产的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铁粳12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以开21号为母本,以辽作2000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2013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52.5 kg/667 m2,比对照沈稻6号增产8.6%,米质优,抗稻瘟病,抗寒性好。适宜在沈阳以北的中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以来,吉林省水稻品种经历了五次更新,使2011年吉林省水稻单产达到535.0 kg/667 m2。本文通过对吉林省水稻育种历史的回顾和总结,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及本课题组近年来对吉林省历史育成品种的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进行的系统研究,提出吉林省下一步超级稻育种的目标株型及农艺性状特点。同时建议为提高品种选育的科学性,可将水稻生理机能纳入育种选择的范畴,水稻上3叶光合能力特别是倒3叶光合能力可作为生理机能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豆施用粉煤灰磁化肥增产肥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煤灰磁化肥在大豆上试验表蝗:粉煤灰磁化肥在大豆上一般用量为49kg/667m^2左右。粉煤灰磁化肥比对照增产25.9%,增产23.7kg/667m^2,比当地农民习惯施肥措施增产15.2%,增产15.2kg/667m^2;比等量N,P,K混合肥增产4.5%,增产4.9kg/667m^2,比未磁化粉煤灰复混肥增产2.4%,增产2.8kg/667m^2。最高产量施用粉煤灰磁化肥为66.4kg/667m^2。大豆产量为13.03kg/667m^2;最佳产量施用粉煤灰磁化肥为49kg/667m^2,大豆产量为127.18kg/667m^2。  相似文献   

13.
夏大豆超高产种质MN413创新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研究利用当地推广的优良品种皖豆 16号 (MS8118)经等离子处理后的突变高产株系为母本与豫豆 10号有性杂交 ,育成具有特异株型的夏大豆超高产种质MN4 13,有效地把等离子诱变技术应用在大豆育种上 ,在黄淮地区获得 315 .0 8kg/ 667m2 的籽粒产量。其植株形态表现为 :根系特别发达 ,高抗倒伏 ;株形收敛紧凑 ;植株繁茂 ,主茎节数适中 ,有效节数多。其高产栽培的技术核心是 :生育前期抓构健壮苗匀植群体 ;中后期抓生长调节和营养运转 ,促进有效积累提高单产  相似文献   

14.
水稻新品种丽粳15号是以滇粳优14号为母本,凤香稻2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集团法选育而成,于201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中,其平均产量分别为530.7kg/667 m~2和628.8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凤稻23号增产4.59%和0.38%;米质达到国标优质米3级标准;适宜在云南省1 850~2 250 m的高海拔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超级稻两优616在沙县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2013年在福建省沙县建立3个百亩两优616烟后稻高产栽培示范片,两优616均表现高产稳产,2a平均产量639.2kg/667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42.3kg/667m^2,增幅7.1%,增产极显著。介绍了超级稻两优616在沙县作烟后稻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大豆单产较低的问题,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1—2005年开展了大豆超高产技术研究,在五年的试验中,除2003年因气候原因没有达到300kg/667m^2外,其余4年均达300kg/667m^2以上,其中2001年309.7kg/667m^2;2002年324.7kg/667m^2;2004年313.2kg/667m^2:2005年398kg/667m^2。试验结果表明:春大豆300kg/667m^2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2015年在江西省水稻原种场进行了早直播、晚抛秧高产示范,平均每667m~2产量达1 159.1 kg。根据示范结果,总结了早直播晚抛秧高产群体结构、最佳施肥量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计算机模拟大豆300—500kg/667m^2的超高产,寻优计算了形成产量因子的超高产频率,分析了不同超高产途径单株选择的重点性状,结合育种实践讨论了超高产品种单株选择指标,提出了分类选择的策略,旨为超高产育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灰色系统理论在小麦超高产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1998 ̄1999年河南省超高产小麦良种区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顺序,冬水组为:株高>千粒重>最高蘖数>穗数/667m^2>成穗率>穗粒数;春水组为:株高>千粒重>穗数/667m^2>最高蘖数>穗粒数>成穗率。参试品种(系)中,冬水组以96中672表现最好,其次为临953与周麦13;春水组以济麦1号表现最好,其次为偃展2号与内乡188,并初步探讨了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