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重庆水产》2006,(4):1-2
2006年8月,重庆市铜梁县和潼南县境内琼江河段的网箱养殖鱼类发生突发性大量死亡,根据市政府有关领导的批示,重庆市农业局分管渔业工作的刘方贵副巡视员率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科技人员于8月27日赶赴两县,对死鱼及善后处理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正一、发病情况2015年7月底,笔者单位附近一养殖户一口面积将近9亩、水深2.2米的草鱼种培育池暴发细菌性肠炎病。7月26日死鱼50多尾,27日猛增至150多尾,28日死鱼达700多尾,以后几天中最多的1天死亡达3000多尾,呈现大批量死鱼的现象。养殖户也用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了污染死鱼时,为了确定污染死鱼的性质及污染物和污染源应进行的现场调查内容、样品采集及固定保存方法和污染源调查项目及实验室分析和试验内容等。  相似文献   

4.
据媒体报道:今年初,重庆市垫江县龙溪河永安河段因外来有毒物质污染造成各种鱼类死亡8万多公斤,渔民损失达50多万元;4月21日大连甘井子区营城子镇西小磨子村海边,近1700亩的养殖滩涂到处是死蚬子,约计损失1600万元;初夏,太湖蓝藻事件让无锡市民真正尝到了"鱼儿离不开水,人更离不开水"的滋味,蓝藻肆虐让无锡全城闹起水荒,相信太湖水中的鱼儿境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多年来,武汉南湖鱼翻塘现象早已成了"家常便饭",据专家估算,每年武汉市因污染等造成死亡的鱼类在50万公斤左右;云南滇池10多年投入47亿多元的治理资金,水质状况仍未根本好转;被誉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水域继2000年"死鱼事件"后,去年大面积死鱼现象又"卷土重来";还有吉林松花江污染事件、(牛亡)牛河污染事件、湖南新墙河砷污染事件等等.  相似文献   

5.
据调查,泰宁县几乎80%的鱼病源自于寄生虫危害,特别是近年来指环虫病对鱼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且各种杀虫药的治疗效果都不理想,杀虫不彻底,容易复发。2008年8月中旬,一口以培育蒲江Ⅰ号团头鲂鱼种的池塘暴发鱼病。8月16日开始出现死鱼10多尾,8月17至19日死鱼30多尾,8月20日猛增  相似文献   

6.
赤眼鳟卵甲藻病防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有明 《水利渔业》2006,26(6):97-97
2005年8月2日,建阳冠万养鳗场养殖的2万尾赤眼鳟突患急症,从7月27日开始发病,31日出现死鱼,到笔者接诊时,已陆续死亡1000多尾。经诊治,至8月8日停止死鱼时,累计死鱼6327尾,死亡率30%左右,造成了严重损失.现把诊治技术及应注意的技术问题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太平水库氟污染及对渔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中  王丹 《水产科学》1992,11(4):4-6
太平水库是一座以农田灌溉为主、兼营养鱼的小型水库,多年来养鱼均有收益。1988年春始见死鱼现象,1989年出现大批死鱼。为查清死鱼原因,我们于1989年6月对太平水库的渔业状况,水化学状况及鱼体残毒积累等进行了监测分析,并且对水库周围的环境及污染源  相似文献   

8.
在冬季,除大型水库、江河、较深的湖泊很少发生越冬死鱼外,一些中小型水域和池塘常常发生不同程度的死鱼现象。据统计,历年来鱼类越冬死亡率高达20%以上,因此,鱼类安全越冬问题,是水产养殖业一个重要问题。实践证明要使鱼类安全越冬,必须掌握以下技术措施。一、越冬池的准备1、越冬池的选择。越冬池是鱼类越冬和活动的场所,其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类越冬效果。因此,越冬池要选在背风、向阳的地方,面积2000-5000?,冰下水深要求2-3m,最浅不少于1.5-2m。一般为静水池,有条件的可修建流水越冬池。池底要平坦,淤泥越少越好,最多不超过20cm。水源…  相似文献   

9.
倪斐 《科学养鱼》1997,(1):28-28
上海市崇明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的科技人员,配合县农委水产办,在1996年6月20日至7月23日,对全县500亩以上的21个养殖场进行了鱼类病害调查。在调查中发现淡水养殖鱼类主要疾病有锚头鳋、赤皮、肠炎、烂鳃、中华鳋、细菌性败血病,其中以细菌性败血病危害最大。调查的21个养殖场,发病面积4107.7亩,占21个场成鱼塘面积的20%,死鱼重量为18088.5公斤,平均每亩死鱼4.41公斤,造成经济损失达7.24万元。按此推算,全县成鱼塘总面积31820亩,发病面积约6488亩,死鱼重量约28614公斤,经济损失11万余元。细菌性败血病在该县广泛流行的原因主…  相似文献   

10.
养鱼过程中发生鱼类急性死亡事故,该怎么办?笔者曾参与过几起鱼类急性死亡事故的调查取证工作,发现养殖单位(个人)往往在死鱼发生时并不知道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去处理,即使对死鱼原因心存疑问,也不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2月26日,冀州市某渔场发现大面积冰下死鱼,该渔场池塘面积13.3hm2,池中间隔设有一道栏网,栏网南面为部分存塘的成鱼,北侧为少部分成鱼和冰封前暂养的鱼种。死亡鱼类多为鲢、鳙类,鲤、鲫较少,死鱼呈分散性分布在冰层下,鱼种比成鱼多,池塘中心较岸边分布密度大  相似文献   

12.
正团头鲂是一种抗病能力较强的鱼类,近年来,在池塘高密度养殖情况下,团头鲂无论是作为主养鱼还是配养鱼类,细菌性出血病已成为普发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还出现了反复发作的现象,常常造成团头鲂大量死亡。一、病例及症状鱼池面积15亩,地处湖南省西洞庭,主要养殖鱼类为团头鲂;2016年7月1-5日,规格已达到400克/尾左右的团头鲂,每天都死亡10~40尾,且死亡数量还在不断上升。死鱼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3.
<正> 1992年元旦前后,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的5座大、中型水库发生了越冬网箱鲤成鱼大批量的暴发性死亡现象。其中黄壁庄水库从元月1日至5日,日死鱼量高达万kg以上,截至10日,死鱼量突破10万kg,单箱最多死鱼量达3000余kg,个体专业户单户最多死鱼超过2.5万kg。疫情来势之猛、损失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4.
王兴礼 《齐鲁渔业》2007,24(12):37-38
在冬季,除大型水库、江河、较深的湖泊很少发生越冬死鱼外,一些中小型水域和池塘常常发生不同程度的死鱼现象,据统计,历年鱼类越冬死亡率高达20%以上,因此,鱼类安全越冬问题,是水产养殖业一个重要问题。实践证明要使鱼类安全越冬,必须掌握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1991年7月份,我县养鱼池塘发生多起泛池死鱼事故。7月18日,梁山镇关庄村鱼塘泛池,死鱼300公斤;同日,安山乡曹庄村鱼塘死鱼20余公斤;7月26日,司垓闸管所网箱罗非鱼死亡100余公斤;7月29日,小安山乡水屯村鱼塘死鱼100余公斤。上述死鱼事故,影响了养鱼户的收入,给养鱼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分析上述几个单位的情况,我们认为造成池鱼泛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放养密度大。发生泛池死鱼的池塘,均是亩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3月27日,陕西省扶风县水产工作站向我站通报了一个水库的草鱼暴发性疫情,近几天该水库一个网箱每天死鱼数量突然达到了上千尾,且病情有加重的趋势。该水库网箱发病死鱼现象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最初是零星地有死鱼出现,发现后立即采取了治疗措施,期间陆续用药,均无明显好转,随着天气转暖和气温回升,死鱼越来越多,草鱼病情有加重暴发和蔓延的趋势。第二天,我们立即赴现场进行勘察和诊断,分析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加大和扩散。  相似文献   

17.
6月13日,平旺水库全部养殖鱼类停止摄食,15号开始大量死亡,估计死鱼苗2500kg左右,直接损失约3万元;百草坪水库的网箱养殖也开始出现死鱼。省市县水产有关部门会同河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组成调查组前往调查死鱼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合理化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冬季,除大型水库、江河、较深的湖泊很少发生越冬死鱼外,一些中小型水域和池塘常常发生不同程度的死鱼现象。据统计历年来鱼类越冬死亡率高达20%以上。因此,鱼类安全越冬,是水产养殖业一个重要问题。实践证明要使鱼类安全越冬,必须掌握以下技术措施。一、越冬池的准备1、越冬池的选择。越冬池是鱼类越冬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其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类越冬效果。因  相似文献   

19.
北京及相邻省市的水库封冻期较长,鱼类活动不易观察近几年来越冬网箱死鱼事故时有发生.通过调查分析,认为造成死鱼主要有四个方面以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一、越冬网箱死鱼的原因 (一)水质变化 水库、湖泊网箱养鱼必然会造成水库水质富营养化,水质变化快慢与大小跟水库、湖泊中网箱面积和网箱产量密切相关。根据近几年的科学研究表明养殖吃食性鱼类的网箱总面积  相似文献   

20.
<正> 小三毛金藻是金藻门、金藻纲、金胞藻目的一个常见种类。它是一种柔软、易变形的单细胞藻类。它在水体中大量繁殖时,它的代谢产物中的毒素可使鱼类中毒死亡。2000年入冬以来,我县连续发生几例小三毛金藻造成的死鱼事故。现将防治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1.症状 发病鱼池的透明度较大,一般在40cm以上,池水一般为褐色。池塘中的鱼类一般均有发生。鱼类发病早期焦躁不安,不久趋于平静,并向浅水背风处集中,挥之即散。此时如果把病鱼转入其他无病害的池塘中,不久便可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