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尾巨桉原料进行预水解硫酸盐法制浆过程中,预水解段对物料化学组分、水解液性质、水解液资源化利用及后续制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水解段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原料水解后的化学组分及水解液的性质有较大影响。尾巨桉预水解较为适宜的水解条件为温度165℃左右,保温时间60~90min,水解液中主要成分为木糖和低聚木糖。在采气速度15mL.min-1、糖浓度17.8g.L-1、温度180℃、硫酸浓度为0.25%的条件下制备糠醛,糠醛收率可达到71.89%。尾巨桉经过预水解,可以较大幅度降低后续制浆过程中蒸煮及漂白化学品的消耗。  相似文献   

2.
竹屑及其主要组分低温热解和酸水解蒸馏产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乙醇制浆法对毛竹屑的3种主要组分--木聚糖、木质素以及纤维素进行分离,比较竹屑低温热解、竹屑及其三大组成成分酸水解蒸馏产物主要化学成分的异同.结果表明:收集竹屑在120~140℃酸水解的馏分,其甲醇含量低,醋酸和糠醛含量较高;蒸馏产物中醋酸、糠醛主要来源于木聚糖的降解,甲醇则主要来源于木质素的降解,而纤维素酸水解蒸馏产物中只检测出极少量的醋酸和糠醛;竹屑酸水解产生的甲醇、醋酸及糠醛质量都大大高于等质量竹屑中三大组分木聚糖、木质素和纤维素分别进行酸水解产生的相应产物的总和;对分离得到的木聚糖进行酸水解蒸馏可以获得醋酸、糠醛和乙醇含量丰富而甲醇含量很少的优质竹醋.  相似文献   

3.
糠醛生产废水废渣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糠醛生产废水温度达95~99℃,醋酸高达1.43%~2.84%,化学耗氧量(COD)10 000~20 000 mg/L,生物耗氧量(BOD)2 500~3 000 mg/L,BOD/COD=0.20~0.25,生物处理困难,长期以来严重困扰着糠醛生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开发出多种萃取剂,回收了糠醛生产废水中90%以上的醋酸,采用的多级逆流萃取,萃取效率高达97%~99%。新开发的氧化钙中和-双效蒸发-精馏工艺技术,中和了废水的酸度,利用了废水的热能,废水中大量醋酸得到资源化利用,制成环保型醋酸钙镁(CMA)融雪剂,大大降低了传统CMA融雪剂生产成本,解决了数十年来氯化钠融雪剂腐蚀公路设施的难题,废水基本做到零排放。将糠醛生产废渣高温发酵后制取环保有机肥,或在制糠醛时联产制取木质素和乙醇,也已展示出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酸水解副产物对糖液酵母发酵制备燃料乙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生物质原料酸水解副产物甲酸、乙酸、糠醛等对耐高温酿酒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耐高温酿酒酵母可耐受甲酸、乙酸、糠醛的最大质量浓度分别为2.0、5.0、8.0g/L;生物量和甲酸质量浓度(0~3.0 g/L)几乎表现为线性关系,且随甲酸质量浓度增大而下降.3种抑制剂对耐高温酿酒酵母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抑制性由大到...  相似文献   

5.
以造纸原料剩余物竹黄为原料,对两步法生产糠醛的工艺条件分别进行研究.首先对第一步稀硫酸催化水解竹黄半纤维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硫酸质量分数和固液比对戊糖收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试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探讨稀硫酸催化水解半纤维素的最优反应条件;然后对第二步半纤维素水解液生产糠醛的工艺条件进...  相似文献   

6.
杨木加工剩余物化学水解制备糠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杨木单板旋切木芯和原木制材锯屑为原料,以液体质子酸为催化剂,采用常压低温酸催化水解法制备糠醛.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种类及用量等因素对糠醛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适宜的水解工艺条件是:加料为200 g时、水解反应温度为140~160℃、反应时间为6 h、浓度为8%的硫酸用量为600 ml、氯化钠为140 g、氯化铁10 g,两种原料的糠醛得率分别为4.51%和5.24%.  相似文献   

7.
全国木材水解学术会議,于1963年12月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議的有13个省市43个单位的40位代表和30位列席代表。会議共收到学术論文、研究报告等55篇,包括稀酸水解、浓酸水解、水解液生物化学加工、糠醛、木素利用等方面。这次会議比較全面地检閱了我国木材水解和一部分农副产品水解科学研究工作的成果,总結交流了經  相似文献   

8.
麦草酸水解制取糠醛和纸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采用稀硫酸水解,综合利用麦草、制取糠醛和纸浆的方法。通过对水解反应影响因素的探讨.发现较优 化的水解工艺条件为用酸量20%、时间180min、最高温度110℃、液比15洗浆废水和精馏后废水的污染负荷远低于常规碱法草浆厂废水的污染负荷,且低于GB3544-92规定的造纸工业废水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对杨木自水解生物炼制中碳水化合物反应的调控,系统研究了不同P因子对杨木自水解体系中pH值、水解率、还原糖、综纤维素、不同单糖以及糠醛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因子增大至约2 800,体系pH值不断降低至3.6,总水解率和综纤维素脱除率分别高达47%和54%,来自聚戊糖的阿拉伯糖、鼠李糖几乎完全水解,木聚糖大部分水解,葡聚糖脱除率为37%;总水解趋势、综纤维素脱除、聚戊糖脱除过程均可分为快速和慢速脱除两个阶段;P因子和糠醛的产生具有正相关性,分为慢速阶段和快速阶段,戊糖糠醛转化率达40%。P因子对杨木碳水化合物自水解具有调控性。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近几年来,我国化学纤维工业得到很大的发展。采用木片进行预水解硫酸盐法制浆时,仅利用木片中纤维素部分,而其他组分如半纤维素等在水解过程中分解为糖,溶于预水解液中,作为废水排掉。为了要解决化学纤维厂污水处理,开展综合利用,降低浆粕成本等问题,1964年初南京林学院等卽开始进行将废液制丙酮丁醇的研究。从节约工业用粮,增产急需化工产品,开展综合利用等各方面考虑,用预水解废液制丙酮丁醇对国民经济意义较大。为此,1965年春在上海市  相似文献   

11.
从玉米芯、棉子壳、甘蔗渣等为原料,经水解制得糠醛后的残渣,其主要成份是纤维素和木素.每吨糠醛需用玉米芯(含水率15%以下)11—12吨,年产1000吨的慷醛厂每年有绝干废渣8000吨左右.用糠醛渣生产活性炭不仅促进糠醛生产的发展,而且开辟了新的活性炭原料.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5-氯甲基糠醛(CMF)在纯水或水/丙酮体系中水解生成5-羟甲基糠醛(HMF),探究了水解反应条件(如溶剂体系、碱中和剂、温度和CMF添加量等)对CMF水解的影响,并分析了其水解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水/丙酮体系有助于减少HMF的副反应,加入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可以进一步阻止腐殖质的产生;1 g CMF在10 mL水/丙酮体积比为1∶4的混合液中,添加0.35 g的CaCO3,温度353.15 K下保温反应28 min,此优化水解条件下CMF转化率为97%,HMF得率可达85%,副产物乙酰丙酸(LA)得率为6%;添加Na2S2O4后,HMF的分离得率可由50%提高到86%。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水/丙酮体系中CMF水解反应活化能为12.3 kJ/mol,水解速率常数k1=5.56exp(-1.23×104/RT)。  相似文献   

13.
一、农林植物废料资源的巨大潜在力量农林植物废料水解生产是从非食用原料制造酒精、葡萄糖、酵母、木糖等食品及乙酰丙酸、糠醛、多元醇等其他许多有价值的化工产品的重要方法之一。本世纪以来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并有更多的科学家对它继续深入研究。国外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就形成了水解工业体系,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苏联是世界上稀酸水解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全国有二、三十个水解厂,一九七一年计划生产酒精十五万三干吨、饲料酵母八万吨、糠醛一万八千吨,目前还在筹建一座年产一万吨糠醛的糠醛一酵母厂。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面临  相似文献   

14.
将稀酸蒸汽爆破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进行预水解,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_4mim][PF_6])萃取脱除预水解液中的抑制物,并对萃取脱毒条件进行优化,进一步分析了离子液体的脱毒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水油相体积比1∶2、35℃、250 r/min下萃取60 min。在此条件下,水解液中的主要抑制物甲酸、乙酸、乙酰丙酸、5-羟甲基糠醛、糠醛和总酚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4.72%、21.84%、47.99%、82.76%、100%和39.70%,且可发酵性糖几乎无损失。通过对主要抑制物与离子液体脱毒性能分析可知,随着离子液体[Cnmim][PF6](n=4,6,8)中阳离子烷基碳链增长,离子液体对抑制物萃取能力下降;抑制物疏水性越强,与离子液体的氢键作用越强,萃取分离效果越好;p H值越低,对抑制物的去除效果越好;乙酸、5-羟甲基糠醛、4-羟基苯甲醛在[C_4mim][PF6]中去除率基本不随抑制物初始质量浓度改变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酱的生产有3种方法:发酵法、兑制法和生化法。生化法制作蘑菇酱油,就是先把蘑菇(菇脚)中的蛋白质酸水解后,再调制成酱油。该法既具有兑制法的快速,工艺和设备简便,材料易得和成本低的特点,又具有发酵法制作的酱油的色鲜油浓,醇香清澄,酱油的含氮量高的特点。其制作方法如下:1.蘑菇水解液的制备称取洗净的蘑菇100g,置于含0.1%柠檬酸、2%的食盐沸水中杀青1分钟,取杀青过的蘑菇,用两层纱布过滤、剪碎、研磨成浆。然(后将其置于水解罐中,用30%的盐酸70毫升水解3小时,水解之后,用滤纸过滤一次,得到蘑菇的蛋白质水解液。2.酱油的调制度把蘑菇蛋白…  相似文献   

16.
以速生杨二步超低酸水解方法获得的水解液为原料,在28℃、100 r/min等发酵条件下,选择热带假丝酵母(C.2.637)和酿酒酵母(S.2.699)分别对第一步和第二步水解液进行了发酵制取燃料乙醇的研究,并考查了Ca(OH)2中和、过中和、活性炭吸附等预处理方法及菌种预适应驯化对乙醇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带假丝酵母能够更好地利用第一步水解液生成菌体,适合生产单细胞蛋白;菌种驯化后发酵速度和乙醇转化率均有提高,尤其是以酿酒酵母发酵第二步水解液,乙醇转化率由14.45%增至39.37%;Ca(OH)2过中和的方法处理后的水解液,乙醇转化率有所增加;以五碳糖为主同时含有六碳糖的速生杨第一步水解液,假丝酵母发酵产乙醇的效果好于酿酒酵母。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马尾松硫酸盐法制浆蒸煮废液水解制糖,结果显示同酸水解相比,酶水解效率较高.脱木质素后再进行酶水解,水解液中还原糖可达到9.18 g/L.脱木质素的最佳条件为pH值3.0,温度75℃,硫酸质量分数6%,此时上清液中的半纤维素质量浓度最高,达到47.61 g/L.对脱木质素后酶水解液做液相色谱分析,发现水解液中主要为葡萄糖3.63 g/L,其次为木糖醇2.94 g/L和纤维二糖1.81 g/L,并有少量木糖和阿拉伯糖,质量浓度分别为0.80和0.02 g/L.  相似文献   

18.
以桉木为原料,将桉木经热水预水解后,将预水解液按不同比例循环回用于桉木的预水解,在桉木粉(8 g)与不同水解介质6∶1(m L∶g)的条件下,探讨了循环强化预水解过程中,主要的有机酸(乙酸、甲酸和乙酰丙酸)及总糖的生成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反应温度190℃,在不同保温时间下,循环强化预水解液中的甲酸和乙酰丙酸浓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乙酸浓度则先增加,后期虽有波动,但是稳定在较高水平,而总糖则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保温时间60 min,在不同预水解温度下,循环强化预水解液中的有机酸和总糖质量浓度随着预水解温度的升高呈现增加的趋势;在上述两种效应研究中,循环比的增大均对循环强化预水解液中的有机酸质量浓度提升有正面效应。循环强化预水解工艺的水解过程自产酸得以富集,利于其资源化利用,而自产酸具有催化水解进程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固体酸水解玉米秸秆制备糠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为了减少使用液体酸制备糠醛时对环境的影响,以玉米秸秆为原料,以SO42--TiO2/黏土固体酸为催化剂制备糠醛.对水解温度、时间和固体酸用量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响应面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二次回归模型.当玉米秸秆的粒度为O.45mm、固液比1:10(g:mL)、水解温度为158℃,水解时间为3.8 ...  相似文献   

20.
利用实验室模拟高浓度碱对涤纶织物进行减量处理,可产生高COD的碱减量废水。用无水亚硫酸钠制备SO_2,将其通入废水中,回收对苯二甲酸,其中对苯二甲酸的回收率可以达到49.4%,其副产物CaSO_3加热分解可以得到CaO和SO_2,且可以重复使用,在处理废水的同时达到了环保经济、节约成本的效果,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