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河豚鱼是毒鱼的代表,的确年年因吃河豚鱼而中毒死亡者没有绝迹。因为河豚鱼有毒,所以在日本有这样一句谚语“吃河豚鱼者是傻瓜”。然而,因为河豚鱼的肉质又嫩又鲜又滑而视为极品美食,如似美食不吃太可惜了,  相似文献   

2.
正河豚鱼因其肉白如霜,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被誉为"鱼中之王",是人间的一道美味佳肴,故有文人曾以"不吃河豚,焉知鱼味;吃了河豚,百鲜无味"而赞之。时下一股河豚鱼养殖热潮正在祖国大江南北悄然兴起,发展潜力巨大,大有燎原之势。江苏省金湖县以《河豚鱼生态养殖技术集成  相似文献   

3.
下关河豚鱼     
若论天下第一毒鱼,可能应首推河豚鱼,因为河豚鱼的毒性是氰化钾的十二倍。若在食用河豚鱼时感到嘴唇发麻,舌尖火辣,那表明已经中毒,瞬间便会一命乌呼。所以在中国,人们一听河豚鱼就有一种谈虎色变之感,但在日本却有许多专门经营河豚鱼的料理店,厨师都是经过专业培训,通过考核取得执照的专门人才,河豚鱼不仅是美味佳肴,且食客众多,价格不菲。在日本,人们爱到下关吃河豚鱼。下关不仅盛产河豚鱼,还是食用河豚鱼的起源地。下关位于本州岛的最西端,它东濒周防滩,西临日本海,是一个风光嫣族、且有异国情调的著名渔港。每天,挂着…  相似文献   

4.
正河豚鱼有多个品种,如红鳍东方鲀,是一类经济价值很高的硬骨鱼类。河豚鱼肉白如霜,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鱼中之王",故有文人曾以"不吃河豚,焉知鱼味;吃了河豚,百鲜无味"而赞之。时下一股河豚鱼养殖热潮正在祖国大江南北悄然兴起,江苏省金湖县以《河豚鱼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为依托,于2018年、2019年连续2年在9.8×667m~2的池塘内进行河豚鱼试养,取得了平均每667m~2获利5690元的效果,其经济效益远超其它常规鱼养殖,成为了促进当地渔业经济增长的新途径、新亮点。现将河豚鱼试养初探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越南政府最近将其南部河豚鱼渔获量丰富的两个省的两家加工企业选定为在越南农业、农村开发部指导监督下有出口资格的加工企业。在越南以前有数人因吃了进口业务者所加工的河豚鱼而发生死亡事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河豚鱼产业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福建省的河豚鱼养殖面积约有7 000 hm2,年养殖总产量约5 000 t。养殖采用"对虾、花蛤、河豚"混养模式;养殖的种类主要是菊黄东方鲀和双斑东方鲀。漳浦县的佛昙、前亭两个乡镇不仅是河豚鱼养殖主产区,也是全省养殖河豚鱼产品的销售集散地。福建省河豚鱼的加工和出口管理已经非常规范,河豚鱼烤鱼片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而且每年出口到日韩的加工产品稳定在6 000 t左右。由于国内市场限售,而出口仅日韩两个目的国,所以产品价格受到严重压制,质优价廉。调查认为当前应该有条件地开放河豚鱼的市场销售和食用。本文还为河豚鱼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河豚鱼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误区一:河豚鱼是一种鱼的名称一般老百姓都认为,河豚鱼是一种鱼,事实上,河豚鱼不是一种鱼,而是一类鱼的总称。广义上河豚鱼指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鲈形总目、豚形目中箱豚亚目、鳞豚亚目、翻车豚亚目、豚亚目中所有种类河豚鱼的统称,狭义上的河豚鱼是指与我们的食用、文化、历史密切相关的一类带毒却又味道鲜美的经济鱼,主要集中在豚亚目中的豚科和刺豚科。河豚鱼有某些共性,大多数河豚鱼为特有的豚形,体表有白点或白斑。所有的河豚鱼都带有河豚毒素,一部分河豚鱼肌肉中所含河豚毒素较低,河豚毒力<10MU,通常称之为无毒级别,经安全加工后可…  相似文献   

8.
河豚鱼的种类很多,目前人工养殖的河豚鱼主要是红鳍东方鲀,俗称"丁巴鱼",其肉质鲜嫩,美味可口,营养极为丰富,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为综合利用养殖水体,我们将河豚鱼与日本对虾进行混养,对虾以河豚鱼残饵、粪便为饵料,既提高了饵料利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北方河豚鱼养殖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长波 《河北渔业》2001,(5):36-38,42
<正> 1 概述 我国古代时就有吃河豚鱼的历史,《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当时人们煮食河豚鱼的情景,它肉细味美,俗有“鱼中之王”的美称。在国际市场上极为畅销,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软壳克氏螯虾简易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龙虾正日益成为宾馆、酒店的一道特色菜肴。但吃龙虾时,美食者不仅需双手齐下,而且吃剩的龙虾壳一会儿就会在自己面前的桌面上形成一座小"山",食客在吃的过程中,还要经常用餐巾纸等清洁双手,因此,吃龙虾时既不雅观又很麻烦。软壳龙虾的出现,可以使上述现象得到较好的改观。  相似文献   

11.
河豚鱼的种类很多,目前人工养殖的河豚鱼主要是红鳍东方鲀,俗称"丁巴鱼",其肉质鲜嫩,美味可口,营养极为丰富,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开展人工养殖具有生长快、经济效益大等优点。为了综合利用养殖水体,在对河豚鱼与对虾的生活习性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我们把河豚鱼与对虾进行混养,对虾以河豚鱼残饵、粪  相似文献   

12.
刀鲚、鲥鱼、河豚鱼被称为"长江三鲜",提到"长江三鲜",就有让人垂涎欲滴的感觉,遗憾的是由于长江鲥鱼的灭绝,昔日的"长江三鲜"变成了如今的刀鲚、河豚鱼"二鲜"。但随着长江渔业资源的日渐衰退,"长江二鲜"的捕捞产量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大有步鲥鱼灭绝的后尘的趋势。令人欣慰的是在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河豚鱼的人工繁养殖技术获得突破,人工养殖河豚鱼技术日渐成熟,养殖产量已能满足消费的需求,人工繁殖的苗种还可进行增殖放流,野生河豚鱼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那么"三鲜"之首的刀鲚野生资源及人工繁养殖情况又是如何呢?相信这是众多"吃货"、水产养殖者非常关心的问题,由此本期我们邀请了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刀鲚种质资源与繁养技术研究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跑研究员、徐钢春、刘凯副研究员为我们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河豚鱼养殖在我国越来越热,数量不断增加,而河豚鱼主要需求国日本进口数量有限,以至于出现了今年明显供过于求的形势。在一些养殖户正为今年的河豚鱼销售发愁的时候,我国最大的河豚鱼养殖基地——唐海  相似文献   

14.
长江是我国淡水鱼类的摇篮,鱼类基因的宝库。多年来,随着水生动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改变,长江中许多特有的珍稀水生动物已日益难觅踪迹。鲥鱼、河豚鱼、刀鱼曾被誉为"长江三鲜",现今鲥鱼、河豚鱼已  相似文献   

15.
本篇副标题为“渔、鱼特写”,这是两篇专题诗篇。“渔”,是捕鱼;“鱼”,是吃鱼。既然是普通话题,为什么冠以“特写”字样?这是因为不是一般的用网具、钓具捕鱼,而是以鱼鹰捕鱼;不是吃一般常见鱼类,而是吃有剧毒的河豚鱼。“特写”的另外含意是,通篇生动地描绘捕渔、吃鱼这在古代诗篇中也是极为罕见的。一、方岳《观渔》: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利用河豚鱼资源,本文对河豚鱼烤鱼片的安全生产技术进行了研究。河豚毒素在河豚鱼体内分布是不均匀的,在加工过程中要将毒素含量高的部分去除。研究表明经过加工的河豚鱼烤鱼片是安全的,对人体无任何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勇 《海鲜世界》2008,(2):45-46
小龙虾因其外观艳丽、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日益成为宾馆、酒店的一道特色菜肴。但吃龙虾时,美食者不仅需双手齐下,而且吃剩的龙虾壳一会儿就会在自己面前的桌面上形成一座小"山",食客在吃的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综合利用养殖水体资源,近一二年来,我县沿海部分池塘实行河豚鱼与日本对虾混养的增产措施。日本对虾以河豚鱼残饵、粪便为饵料,既提高了饵料利用率,又有利于水环境的安全稳定;河豚鱼能够将患病害的虾吃掉,防止疾病蔓延,且其体表分泌的粘液能够抑制水中病菌的滋生;由于日本对虾的昼伏夜出,故二者的活动与摄食基本上互不影响。所以,河豚鱼与日本对虾能够互利共生,大大提高生产效益。生产实践表明,除河豚鱼的养殖收入,混养的日本对虾每667m~2单产15~25kg,产值在1000元以上。现将混养技术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让味道极其鲜美、但又素有“毒鱼”之称的河豚鱼成为安全的美味佳肴,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在全国首次制定了《河豚鱼安全加工规范》和《棕斑腹刺豚、暗鳍腹刺豚加工品》地方标准并于日前通过专家审定。但福建省卫生部门拒绝派专家参加审定会,质监部门批准了加工规范但表示加工品地方标准目前还不会批准。据介绍,河豚鱼毒性很强,一条河豚鱼的毒素可导致二三十人死亡。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标准和加工方法,民间经常发生食用河豚鱼中毒事件。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加工流通与质量监督处副处长王奇欣表示,福建省此次制定的安全加工规范和加工品地方…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9月5—6日,日本最大两家河豚鱼进口公司的活鱼船相继来到金普新区大李家大连天正实业有限公司河豚鱼养殖基地,将采购的40 t鲜活河豚鱼运回日本国内,由此拉开了大连2017年河豚鱼出口的序幕。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河豚鱼消费国,而其本国的河豚鱼资源远远不足以满足消费需求,大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