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牧场牛羊育肥草库仑牧草栽培与捆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主要是应用牧草捆裹、青贮技术,在牧区推广种草养畜,摸索青海牧区现代化家庭式牧场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提高畜牧业和牧区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增加牧民收入为主线,推广优良先进草产品加工实用技术,在农牧区推广牧草捆裹青贮加工饲喂模式是解决冬春饲草中营养不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龙日种畜场系川西北牧区唯一省属种畜场,其主要职能和任务是保护川西北牧区草地畜牧业的主要畜种——牦牛、藏绵羊、河曲马等珍稀家畜遗传资源,开展其本品种选育、良种扩繁与改良利用,为川西北牧区提供良种种畜,引进优良畜种和新技术,进行牦牛、藏绵羊的科学养殖示范,同时还为川西北牧区草地畜牧业科研、教学、新技术示范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4.
川西北高寒地区牧草品种单一,冬春季牧草缺乏,为挖掘牧草资源,丰富牧区饲草来源,笔者在川西北高寒地区开展了黑麦和箭筈豌豆混播与黑麦单播的产草量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黑麦和箭筈豌豆混播的干草产量明显比黑麦单播的干草产量高出18.44%~37.86%;其中黑麦203 g和箭筈豌豆56 g混播的产草量最高,可达11 470 kg/hm^2。黑麦和箭筈豌豆混播不仅可以制作干草或干草粉,还可以通过青贮解决养殖过程中饲料供求不足的问题,其营养价值比黑麦更丰富,适口性更好,适宜在川西北高寒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从饲草生产现状、青贮饲料生产关键控制点、青贮添加剂的使用、青贮用乳酸菌的筛选与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川西北高寒牧区青贮饲料生产技术研究现状,认为:低温是川西北高寒牧区青贮饲料生产推广的重要限制因素;通过控制饲草物候期,适当萎蔫,增加发酵底物,前期维持较高贮存温度,能够促进乳酸发酵,缩短青贮时间,可确保川西北高寒牧区饲草青贮成功;开发环保、无污染、高效的青贮添加剂(尤其是乳酸菌制剂),确保乳酸发酵充分,改善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并从反刍动物采食量、生产性能、免疫力调控、肉质(奶质)等方面评估青贮产品,优化青贮调制技术。因此,通过青贮调制技术示范辐射作用,能够有效利用饲草资源,缓解牧区日趋尖锐的草畜矛盾,增强抗灾保畜能力,促进高寒牧区草牧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朱亚琴 《青海草业》2005,14(2):57-58
本文阐述了牧草捆裹青贮的基本原理、主要方法及其优点,介绍了牧草捆裹青贮的工艺流程及加工注意事宜,同时结合实际提出了适合青海省广大地区适用的捆裹青贮设备。  相似文献   

7.
科学有效的牧草种子贮藏技术是牧区牧草高产的基础条件。川西北牧区地处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0~6℃,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少产粮食经济作物,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产业。牧草种子贮藏是牧业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牧草种子贮藏难度较大,且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因此,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保证牧草种子的生命力。笔者主要针对牧草种子的特性进行介绍,为牧草种子的贮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川西北牧区燕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麦是川西北牧区重要的一年生栽培牧草,本文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结合燕麦栽培生产实践,总结提炼出了川西北牧区燕麦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该技术措施的制定将进一步规范燕麦种植技术,对提高农牧民燕麦种植技术水平,提高燕麦牧草产量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牧草青贮是保存牧草优质营养价值和养分重要技术手段。牧草在青贮过程中养分损失较少,是牧草资源短缺时期十分优质的牧草来源。草捆青贮是最近几年发展出来的一种全新的牧草青贮技术,它是将牧草在伏天收获后经捡拾压捆机压成草捆,利用青贮技术将牧草保存起来。这种青贮技术和过去传统的青贮技术相比较,更方便储存、运输,能够显著提高饲料质量,改善牧草适口性。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草捆青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牧草捆裹青贮加工及饲喂模式和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牧草捆裹青贮技术是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畜牧业发达国家首先研究应用的一项饲草加工贮存技术 ,它是在传统青贮方式 (窖贮、壕贮、塔贮等 )基础上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新的饲草青贮方式。牧草捆裹青贮有别于将牧草切碎后 ,装填后在地窖、壕、塑料袋或塔里的传统青贮方式。这一新的贮草方式应用了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拉伸回缩膜将原料牧草分别捆裹成单个捆 ,其最大优点是具有可移动性。使用该技术对由于牧草自然生长而带来的营养物质输出的不平衡性具有较好的平衡营养作用 ,特别是在冷季 ,可移动性带来的调剂作用对于改善家畜营养状况更具有良…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会同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在高寒牧区引种、推广青贮玉米种植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川西北牧区累计种植青贮玉米34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亩产鲜重达到4.5吨以上,解决了牛羊养殖缺乏饲草料的问题,为川西北牧区牛羊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  相似文献   

12.
对两种捆裹青贮牧草中乳酸菌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12月至次年2月两种捆裹青贮牧草中乳酸菌数量比较接近,3月至5月两种捆裹青贮牧草中乳酸菌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燕麦单包组乳酸菌含量提高最多。  相似文献   

13.
川西北牧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川西北牧区草地畜牧业发展面临的草地生态日趋恶化、畜牧业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成因和制约因素,应用系统工程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从草地畜牧业的人、草、畜三要素以及相应的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三个层面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提出了调整草地利用结构,构建要素完备的牧草生产系统,促进粗放型的放牧畜牧业向放牧与半舍饲结合的经营型转变;调整畜种畜群结构,构建和完善家畜高效养殖系统,促进草地畜牧业由数量型向标准化、质量效益型转变;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和完善产品加工流通系统,促进草地畜牧业由原料生产型向加工增值型转变;调整就业结构,构建和完善科教创新和新技术推广培训等综合服务系统,促进草地畜牧业由传统的高土地密集型向科技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的川西北牧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拉伸膜圆捆青贮是先将牧草/苜蓿在含水率为50%左右时,用高压力打捆机将牧草/苜蓿制成圆柱型草捆,然后采用专用裹包机,用青贮专用拉伸膜将草捆紧紧地裹包起来,即完成了拉伸膜裹包青贮的制作。若是玉米秸秆、甘蔗尾叶或芦苇等其他作物,则需先用揉碎机或切碎机将秸秆揉碎或切短。再进行打捆和裹包。圆捆青贮有大型圆捆和小型圆捆两种。  相似文献   

15.
一种值得推广的牧草青贮新技术──强拉力塑料薄膜缠裹青贮草捆(鄂温克旗畜牧局色音图鄂温克旗草原站蒋丽红)前言强拉力塑料薄膜缠裹青贮草捆是一项牧草青贮新技术,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牧草收贮工艺之一,是一项值得在全区乃至全国大力推广的新技术。1996年7月,中...  相似文献   

16.
草原畜牧业作为川西北高寒牧区重要经济支柱,是国家实现藏区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维护藏区长久稳定的根本保障.动物防疫工作是畜牧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最后一道防线,如何做好川西北高寒牧区动物防疫工作,是全州畜牧工作者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阿坝州牧区防疫工作实际,对当前形势下牧区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川西北牧区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这里幅原辽阔,有天然草地面积212亿亩,是四川省土地面积的29%;可利用的草地面积182亿亩,是全省耕地面积的267倍;有人口160余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9%,人均占有草地113亩,是全省人均占有耕地的1378倍。畜牧业是川西北牧区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但长期以来,因地处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且冬长夏短,植物生长缓慢,其单位面积牧草产量低下。在这里生活的牧民为了生存,只能被动地适应这恶劣的地理、气候和生产、生活条件,以辽阔的天然草原作为他们生存的…  相似文献   

18.
<正>麦洼牦牛是川西北牧区重要的草畜之一,麦洼牦牛犊牛的环境适应能力差、体质弱、易受疾病侵害,成活率往往较低。提高麦洼牦牛犊牛成活率可有效加快麦洼牦牛种业的发展,带动川西北牧区畜牧业增产增收,助力牧区乡村振兴。1麦洼牦牛生存现状麦洼牦牛主要分布于海拔3 000 m以上的红原县瓦切镇、麦洼乡及若尔盖县包座乡一带。  相似文献   

19.
就川西北高寒牧区主栽豆科牧草缺乏的现状 ,初步探讨了其原因 ,提出了综合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就川西北高寒牧区主栽豆科牧草缺乏的现状,初步探讨了其原因,提出了综合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