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日光峰为膜翅目蚜小蜂科 ,寄主为苹果绵蚜。1 形态特征成虫 :雌成虫体长 1. 1~ 1. 5mm,翅展 1. 6~2 . 4 mm。雄虫体稍小 ,长 0 .9~ 1.2 mm,翅展 1.2~2 .0 mm。体黑色 ,复眼紫黑色 ,单眼红色。触角黄色、膝状。翅透明 ,微带灰色 ,翅脉淡黄色。头部平滑有刻点。中胸盾片及小盾片表面粗糙 ,并具不规则毛及细刻点 ,胸腹节较长稍倾斜 ,光滑 ,有不规则的数横脊。腹部 6节 ,基部第 1节淡黄色 ,余为黑色。卵 :长椭圆形 ,0 .2 mm× 0 .0 7mm,白色。幼虫 :幼虫初为淡黄色 ,老熟后呈黑褐色 ,体长0 . 83mm,蛆状。蛹 :裸蛹 ,初为淡黄色 ,近羽化时变…  相似文献   

2.
1形态特征1)成虫。体长8~10mm。体细长、黑色,有光泽。翅透明,翅脉黑褐色,雌虫腹部内有锯状产卵器。2)幼虫。体长8~11mm。头部淡褐色,体稍扁平,头胸下弯,尾端上翘。3)卵。椭圆形,白色,半透明,略弯曲。4)蛹。长7-10mm。初化蛹时为乳白色,渐变为黑色,复眼红色。茧棕黑色,膜状。  相似文献   

3.
桃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形态特征1)成虫。全身淡灰褐色,雌虫体长7~8 mm,雄虫略小。前翅前缘中央处有1个近似三角形蓝黑色的大斑,后翅灰色。2)卵。淡红色,近孵化时呈暗红色,椭圆形,顶端环生"丫"形外长物。3)幼虫。初孵化幼虫乳白色。老熟幼虫体长13~16 mm,桃红色。越冬茧呈扁圆形,质地紧密,坚韧结实。夏茧呈纺锤形,质地疏松,一端有羽化孔,幼虫在其中化蛹。4)蛹。黄白色,体长6.5~8.6 mm,体壁光滑无刺。  相似文献   

4.
苹果绵蚜天敌日光蜂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形态特征日光蜂为膜翅目蚜小蜂科,寄主为苹果绵蚜. 成虫体黑色,雌成虫体长1.1~1.5 mm,翅展为1.6~2.4 mm,雄虫体稍小,体长0.9~1.2 mm,翅展为1.2~2.0 mm,复眼紫黑色,单眼红色.触角黄色,膝状.翅透明,微带灰色,翅脉淡黄色.头部平滑有刻点,中胸盾片及小盾片表面粗糙,并具不规则毛及细刻点,胸腹节较长稍倾斜,光滑,有不规则的数横脊.腹部6节基部第1节淡黄色,余为黑色.  相似文献   

5.
1 梨小食心虫(东方蛀果蛾、桃折心虫、梨 小) 1 2 4 3 1成虫2卵3幼虫4被害果剖面 梨小食心虫1.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8~7毫米,翅展11~15毫米,体灰黑色,前翅前沿有8~10组短斜纹,前翅外缘有近10个黑斑点,翅中间有一白色斑点。卵椭圆形,扁平,中间稍隆起,乳白至淡黄色。幼虫小时,头及前胸背板黑色,老熟幼虫,体粉红色,头褐色,前 胸背板与体色相近,蛹褐色,长7毫米,腹部背面3~7节各有 2排短刺。 1.2 分布与寄主 分布于京…  相似文献   

6.
王华 《长江蔬菜》2013,(18):107-109
系统研究了菱角水螟ParapoynxeHsonalls(Walker,1859)各虫态的形态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菱角水螟卵圆球形,中间颜色较四周深;低龄幼虫淡绿色,老熟幼虫黄色,除1龄幼虫外,其他各龄幼虫第2-3胸节和腹节具气管鳃;蛹为被蛹,包裹于丝织避水的茧内i成虫触角丝状,额平斜向前突出,翅面具黑色和黄棕色斑纹。  相似文献   

7.
<正>1桃红颈天牛1.1形态特征1)卵。椭圆形,乳白色,长约1.5 mm。2)幼虫。体长约50 mm,初龄乳白色,老熟幼虫黄白色,头部棕褐色,前胸背板为扁方形。3)蛹。裸蛹,体长26~36 mm,初为黄白色,羽化前变成黑色。4)成虫。体长28~37 mm、宽8~10 mm,虫体黑色,前胸背板颈部棕红色是其主要特点。前胸两侧各有1个侧刺突,背面有瘤状突起,雄虫前胸腹面密布黑点,触角长于  相似文献   

8.
李实蜂是为害李果实的主要害虫。大发生年份在防治不利的情况下,虫果率达95%以上,造成绝产。李实蜂属叶蜂科。成虫体小,黑色。雌虫6—8毫米,翅展12毫米,雄虫略小。老熟幼虫体长9—10毫米,在果内弯曲状,黄白色,胸足3对,发达,腹足小,7对,爬行迅速。卵乳白色,长0.8、宽0.6毫米。以老熟幼虫在土表下或土逢中结茧越夏,越冬,翌年李树萌芽时化蛹,开花时羽化成虫(唐山4月中旬)。蜂于晴天11时—16时在李树上空1米左右处成群飞舞,时而采食花粉并产卵于花托或花萼表皮下。卵孵化  相似文献   

9.
正1形态识别1.1卵体长0.3~0.4 mm,长椭圆形。乳白色至黄白色。孵化前呈红褐色。1.2幼虫初孵化幼虫乳白色,头部黄褐色,体背中间有紫红色斑点,腹足趾钩为单序环状。1.3蛹体长4~7 mm,纺锤形,初为黄褐色,羽化时蛹体及翅变为黑色,复眼呈暗黑色。1.4茧体长7~10 mm,褐色,长椭圆形。1.5成虫雌蛾体长4~7 mm,翅展13~15 mm,体黑褐色,有金属光泽,触角丝状,密被白色绒毛。复眼朱红色。下唇须发达,呈牛角状弯向内方,向前突出。前翅狭长,翅基部有半月形和椭圆形白斑。前后翅有长缘毛,后翅披针形。后足较长,胫节和跗节被黑色毛  相似文献   

10.
梨金缘吉丁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为害症状幼虫在梨树枝干皮层纵横串食,被害组织颜色变深,蛀食的隧道内充满褐色虫粪和木屑。因输导组织遭到破坏,致使树势衰弱,树枝枯死,甚至全树死亡。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5mm左右,绿色有金属光泽。前胸背板和鞘翅的外缘呈金红色。前胸背板上有5条蓝黑色纵纹,鞘翅上有几条断续的蓝黑色纵纹。雄虫腹部末端尖形,雌虫腹部末端钝圆。卵椭圆形,初产时呈黄白色,后渐变为黄褐色。长约2mm,宽1.4mm。老熟幼虫体长30~60mm,扁平,由乳白渐变为黄白色,无足。头小,暗褐色,前胸膨大,前胸背板中部有人字形凹纹。腹部10节,细长,分节明显。蛹为裸蛹,长约18mm,…  相似文献   

11.
<正>草履蚧近年来在平山县的幼龄核桃园区大面积发生,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在腋芽、嫩梢、叶片、枝干上吸食汁液,造成树势衰弱、发育不良、叶小枝弱,严重时可致树木枯死。形态特征1.1成虫雌成虫体长达10 mm左右,背面棕褐色,腹面黄褐色,被一层霜状蜡粉。触角8节,节上多粗刚毛;足黑色,粗大。体扁,沿身体边缘分节较明显,呈草鞋底状;雄成虫体紫色,长5~6 mm,翅展10 mm左右。翅淡紫黑色,半透明,翅脉2条,后翅小,仅有  相似文献   

12.
1 形态特征 成虫。雌蛾体长 1 8~ 2 0 mm,翅展 35~ 37mm,雄蛾体长 1 8~ 2 2 mm,翅展 34~ 36mm,头部白色 ,胴部灰白。雄蛾触角基半部双栉状 ,雌蛾触角丝状 ,胸背部具平行的 3对黑蓝色斑点 ,翅灰白色 ,前翅散生大小不等的黑蓝色斑点。幼虫头部黄褐色 ,上腭及单眼区黑色 ,体紫红 ,毛片褐色 ,前胸背板宽大 ,有 1对子叶形黑斑 ,臀板黑色 ,老熟幼虫体长 32~ 40 mm,第 4腹节背板有黑色骨化带。越冬幼虫蛀食髓部 ,初孵幼虫咬食枣吊的维管束 ,随虫龄增长 ,多转移蛀食枣头嫩尖的髓心 ,老龄幼虫则蛀食枣头基部的髓心及木质部分 ,造成蛀孔以上部…  相似文献   

13.
板栗透翅蛾又叫化虫,是以幼虫蛀食板栗枝干的主要害虫之一。成虫体长10毫米左右,很象大黄蜂。雌成虫腹部为黄包,仅腰部为紫红色,称之为赤腰透翅蛾。幼虫体长15毫米左右,头部为黄褐色,体为紫色,有三对胸足,四对腹足。蛹黄褐色,老熟变为黑褐色,外有一层茧包围。卵圆形黑色。以  相似文献   

14.
<正>梨茎蜂又名折梢虫、截芽虫等,属膜翅目,茎蜂科。在梨产区均有危害,以干旱地区较为严重,新梢危害率往往在70%~80%,影响梨树正常生长。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9~10毫米,细长、黑色。前胸后缘两侧、翅基、后胸后部和足均为黄色。翅淡黄、半透明。雌虫腹内有锯状产卵器。卵长约1毫米,椭圆形,稍弯曲,乳白色、半透明。幼虫长约10毫米,初孵化时白色渐变淡黄色。头黄褐色。尾部上翘,形似"~"形。蛹体白色,离蛹,羽化前变黑色,复眼红色。  相似文献   

15.
1田间识别①小菜蛾属中小型害虫,成虫前后翅狭长,最显著特征为前翅中间有一纵行的三度曲折波状纹,停栖时两翅合成屋脊状,黄白色部分合成3个连串的斜方块,因此有人称其为菱背蛾。卵椭圆形,扁平,淡黄色,表面光滑。老熟幼虫头淡褐色,胸、腹部绿色,身体两端尖细,呈纺锤状,体节明显,臀足细长、向后伸。蛹初为淡绿色,后变为灰褐色,被有灰白色薄网状丝茧,蛹体从茧外可见,茧多附于叶片上。②菜青虫成虫称为菜粉蝶,中型蝶类,体黑色,前后翅粉白色,近翅基部灰黑色,顶角黑色,中央有2个黑圆斑,后翅前缘有1个不整形黑斑。卵黄色,瓶形,散产,立于叶面,表面有…  相似文献   

16.
张权炳 《中国南方果树》2004,33(4):17-17,20
属鞘翅目,方头甲科。成虫:体长椭圆形,长0.8~1.1mm,宽0.5~0.8mm,体背黑色有光泽,无绒毛。头近长方形,约占体长的1/8,口器、触角及足黄褐色,复眼黑色。雄虫头部和前胸有淡黄色、深褐色及黑褐色,并在头壳后缘显淡黄色,头部腹面和前胸腹板呈淡黄色至黄褐色,略透明,有闪光.中、后胸腹板和腹部各节腹板均为黑色。  相似文献   

17.
程阿选 《果农之友》2003,(9):24-24,28
1桃小食心虫1.1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7~8毫米,灰色,雄成虫体长5~6毫米,翅展13~15毫米,复眼红褐色,前翅近前缘中部有蓝黑色斑纹。卵圆筒形或椭圆形,橙红或鲜红色,顶端有2~3圈“Y”形刺。幼虫体长13~16毫米,橙红色,前胸背板、头部、臀板均为褐色,茧分冬、夏型,冬茧长4.6~6.5毫米,质地紧密,夏茧纺锤形,长7.5~10毫米,质地疏松,一端有羽化孔。蛹淡黄色,近羽化时为灰黑色。1.2分布与寄主东北三省、京、冀、豫、鲁、晋、陕、蒙、宁、青、苏、浙、皖、鄂、湘、川等省市均有发生。主要寄主有:苹果、枣、梨、桃、李、杏、梅、山楂、、枇杷、木瓜…  相似文献   

18.
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若虫头、胸、腹均为浅绿色,密生黑色绒毛,翅芽顶部黑绿色,触角、足褐色。成虫呈长椭圆形,体长约5mm,浅绿色,触角和足褐色,前胸背板深绿色,上有许多小黑点,小盾片上有2个黄色斑,前翅绿色,膜质部分为灰色,半透明,体背圆凸,胫节刺黑色。  相似文献   

19.
葡萄园绿盲蝽重发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形态特征 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若虫头、胸、腹均为浅绿色,密生黑色绒毛,翅芽顶部黑绿色,触角、足褐色.成虫呈长椭圆形,体长约5 mm,浅绿色,触角和足褐色,前胸背板深绿色,上有许多小黑点,小盾片上有2个黄色斑,前翅绿色,膜质部分为灰色,半透明,体背圆凸,胫节刺黑色.  相似文献   

20.
李润临文  晋普图 《山西果树》1990,(3):64-64,F003,F004
七、淡褐小巢娥谈褐小巢娥主要发生在粗放管理的果园,寄主有苹果、山楂和樱桃。此虫既为害叶片、也为害芽和花。成虫体长4—5毫米,头部鳞毛白色、多而长呈冠毛状。触角丝状,褐白相间。前翅银白色,上有分布不匀的褐色鳞片,从前缘中部向后缘有一不整齐的褐色条纹,靠近顶角附近有一块白斑。卵椭圆扁平,长×宽为0.6×0.4毫米,淡绿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8—10毫米,头尾细长,全体灰黄色,头壳淡褐色,亚背线红褐色~紫褐色。宽且色深的亚背线与虫体的分节共同构成了梯形斑纹覆予体背,是该幼虫的主要特征。胸足颜色黑白相间,茧长6—8毫米,白色丝质、呈粗纺锤形。蛹长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