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荒漠草原蝗虫时空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宁夏贺兰山东侧 天然草地5类不同植被类型的草场,对9种蝗虫种群生笺量进行调查,以15天为时间步长,构成种群发生珠多维矩阵数据,以多元 统计分析,建立各蝗虫的时间、空间、以及时间×空间的多维生态位;并根据时间维的变化,进行了生态位胀缩和中心转移分析。结果表明(1)共存的蝗虫种类在“资源”利用上着明显的分化;空产是生态位重叠较主同的种类,在时间生态上刚明显分化。(2)各蝗虫的空产是生态位都沿着时间维  相似文献   

2.
子午岭林区步甲类群多样性及其与生境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子午岭林区的6类生境13个代表样地为取样点,利用巴氏诱罐法研究了步甲类群的多样性及其与生境的关系。结果显示,试验中共采集到步甲1 862头,隶属于3亚科14属29种,个体数量占总数量比例在5%以上的本地常见种有7种,在3%以下的有19种;步甲类群的多样性指数H′在各生境类型中的大小顺序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灌丛>草地>农田;丰富度以针阔混交林最高,其次是阔叶林,农田最低;人为或自然干扰程度影响步甲的种类组成和个体数量分布,步甲种类和数量在严重干扰情况下减少,在轻度干扰情况下个体较多,在几乎无干扰情况下有下降趋势,但均高于中等和严重干扰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喀斯特区不同岩石产状生境类型——白云岩低倾产状多层空间类型、中倾产状多层空间类型及高倾产状多层空间类型的天然次生性白栎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样地调查方法获取植物群落数据,并对各生境类型植物群落种类组成、α多样性、β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以白栎为优势树种的不同产状生境类型的样地,其物种数量及组成存在差异;2)低倾产状样地物种多样性最高;高倾产状样地次之,中倾产状样地最小;3)在不同生境类型的各种植物生长型中,除中倾产状样地外,其他类型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均表现为灌木草本乔木,生态优势度均以乔木最高。通过此研究,旨在对喀斯特区植物生长空间的研究、植被选择、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弄清黄龙山地区蝗虫群落生物多样性,有效防治该虫的危害,按"Z"型实地调查取样方法,选择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对陕西黄龙山蝗虫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蝗虫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为荒草地>灌草丛>河阶地草甸>田地地带,丰富度和均匀度变化与之基本相同,优势度变化则与之相反。荒草地为该地区防治蝗虫重点区域,应重视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5.
濮永胜  陶玉  王金秀  赵苓  李强  马丽 《南方农业学报》2022,53(10):2911-2918
【目的】探究不同生态环境下蛛蜂的群落结构及不同季节蛛蜂优势类群的个体数量变化,为蛛蜂与生态环境协同演化及传粉昆虫和天敌昆虫的保护利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4月—2019年5月每月定时、定点在西双版纳勐海县贺开村采用马氏网结合黄盘诱集法系统调查农田区(样地Ⅰ)、农田与茶园交界区(样地Ⅱ)、茶园区(样地Ⅲ)和次生林区(样地Ⅳ)4种不同生境蛛蜂群落特征及优势物种种群动态。【结果】在西双版纳勐海县4种不同生境中共采集到蛛蜂标本801号,隶属于2亚科33属112种,其中农田生境的蛛蜂个体数量和物种数量最多;4种生境中共有的属有9个,Poecilopompilus、副湾蛛蜂属、铁色蛛蜂属、童蛛蜂属、盗蛛蜂属和隐唇沟蛛蜂属仅分布于农田生境,刺沟蛛蜂属仅分布于农田与茶园混合生境,狭鳞沟蛛蜂属仅分布于落叶阔叶林生境;奥沟蛛蜂属和扁腹沟蛛蜂属为优势类群,未采集到稀有类群。4个样地蛛蜂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排序为:样地Ⅰ(12.42)>样地Ⅲ(8.47)>样地Ⅱ(8.04)>样地Ⅳ(6.23);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排序为:样地Ⅰ(3.50)>样地Ⅲ(3.26)>样地Ⅱ(3.01)>样地Ⅳ(2.46);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排序为:样地Ⅳ(0.44)>样地Ⅱ(0.24)>样地Ⅰ(0.20)>样地Ⅲ(0.15);Pielou均匀度指数排序为:样地Ⅲ(0.87)>样地Ⅰ(0.81)>样地Ⅱ(0.80)>样地Ⅳ(0.71)。不同生境蛛蜂群落不相似,一种生境与周围生境共有部分蛛蜂种类,且距离相对接近的农田区与茶园农田混合区、茶园区与次生林区中的蛛蜂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2个优势类群奥沟蛛蜂属和扁腹沟蛛蜂属的个体数量在4个样地中均是干热季最多,湿热季和雾凉季数量相对较少;奥沟蛛蜂属在样地Ⅰ中个体数目雾凉季比湿热季多,其余样地的奥沟蛛蜂属和扁腹沟蛛蜂属个体数量的季节变化均是湿热季大于雾凉季。【结论】西双版纳勐海县蛛蜂属种丰富,但不同生境中蛛蜂的群落组成和特征存在差异。蛛蜂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在相邻的生境中共享了部分种类。蛛蜂优势类群个体数主要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高温、低湿的季节更适于蛛蜂生存。  相似文献   

6.
2009年7月至2010年4月,根据植被、地形及海拔,在滇西北怒江峡谷选择5种代表性生境,设立13个样地,进行野外调查与蝗虫定量采样。共获得5个科的蝗虫标本664号,31种;经对不同生境蝗虫种类分析,发现其分布与生境因子有关,同时又表现出丰富多样的适应特性。  相似文献   

7.
新疆天山北麓蝗虫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仁哲  范喜顺  古伟  邱东 《西北农业学报》2009,18(1):151-154,158
2007年6-9月,在新疆天山北麓的石河子南部低山草地、中部农耕地、中部草甸及北部沙漠边缘荒漠4类生境中共采集到蝗虫4科14属18种,共317头.对蝗虫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在4类生境中,平均密度由高至低依次为低山草地、农耕地、草甸及荒漠.沙漠边缘荒漠环境的蝗虫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1.7479),其次为中部草甸(1.5068)和南部低山草地(1.2461).中部农耕地由于人为干扰大,植被组成结构较为单一,蝗虫种类最少,多样性指数最低(0.4445).采用聚类分析法将石河子蝗虫群落划分为2种类型:草甸-荒漠-农耕蝗虫群落和草地蝗虫群落.  相似文献   

8.
榛子种群空间格局及其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应用方差与均值比率,负二项分布参数K,最近邻距离等多种方法,对不同生境,不同年龄的榛子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进行了分析,测定,同时对分析结果随取样面积不同而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三种生境类型下的榛子种群均为集群分布,随年龄的变化逐渐向泊松分布型过渡。不同取亲面积的分析结果反映了群内各级丛块的格局类型。  相似文献   

9.
在张掖湿地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对蝗虫群落组成以及发生规律进行研究。根据张掖湿地植被生态情况,将调查区域植被划分为芦苇湿地、碱荒地、人工绿化地3种生境。结果表明:张掖湿地蝗虫种类有3个总科,8科,18种。其中优势种有4种,即中华稻蝗、无齿稻蝗、东亚飞蝗、日本蚱,其捕获量占总捕获量的百分比依次为31.14%、17.04%、16.13%、10.73%。不同生境蝗虫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3项特征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碱荒地> 人工绿化地> 芦苇湿地,优势度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芦苇湿地>人工绿化地>碱荒地。张掖湿地蝗虫群落的发生规律为:5月中下旬蝗蝻出现,主要活动期出现在7月至10月,8月下旬种类和种群数量均达到高峰期,11月上旬蝗虫完全消失,不再活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青步甲属(Chlaenius)昆虫为研究对象,对甘肃子午岭天然次生林区干扰程度不同的生境类型中青步甲属物种的组成和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揭示物种对环境的依赖性和指示作用。【方法】采用巴氏诱罐法诱捕昆虫,研究子午岭次生林区干扰程度不同的7种代表性植被类型,对青步甲属的物种多样性与物种数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子午岭天然次生林区不同生境类型共采集青步甲标本776头,隶属于10个种,其中毛青步甲(Chlaenius pallipes Gebler)、黄缘青步甲(Ch.spoliatus Rossi)、后黄斑青步甲(Ch.posticalis Motschulsky)和黄边青步甲(Ch.circumdatus Brulle)是该地区的常见种,个体数量之和占该属个体总数的77.4%。生境类型影响青步甲属物种的丰富度和数量分布,其数值由高到低依次为人工油松林、天然油松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杂木林、灌丛和草地,其中丰富度(S)指数依次为8.63,8.39,8.29,6.33,5.27,4.39,4.21;物种多样性指数(H′)由高到低依次为针阔混交林(1.867)、人工油松林(1.829)、阔叶混交林(1.701)、天然油松林(1.637)、杂木林(1.591)、灌丛(1.533)和草地(1.099);均匀度指数(ED)的变化趋势与物种多样性指数(H′)基本一致。人为或自然干扰程度影响青步甲属物种的种类组成和个体数量分布,严重干扰减少物种种类和数量;在轻度干扰的情况下,物种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在几乎没有人为干扰的生境中,个体数量有下降趋势。【结论】青步甲物种多样性及物种数量和分布受生境类型及生境受干扰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2010—2020年天峻县草原蝗虫秋季越冬数据和气象资料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构建了草原蝗虫种群密度、发生面积和危害面积的长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蝗虫发生密度主要与温度相关,发生和危害面积主要与温度、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降雨量相关;蝗虫发生面积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为80%,蝗虫危害面积和种群密度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2.
太白山南坡蝗虫群落数量分类及相似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数量分类及相似性方法对秦岭太白山南坡蝗虫群落垂直分布样方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体上可将太白山南坡蝗虫群落分为7种主要类型,即农耕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辽东栎杂木林带、桦木林带、冷杉林带、落叶松带、高山草甸带.太白山蝗虫群落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其中高海拔的蝗虫种类数明显低于中低海拔.但低海拔的农耕带因人为干扰大,植被较单一,蝗虫的优势度和密度大,种类数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草地优势种蝗虫分布与防治实际,指导蝗灾测报和治理.[方法]分析25年巴州来草地蝗虫调查、定位监测、防治资料.[结果]巴州草地蝗区总面积4.812×104 hm2.以地理特征来划分,可将巴州草地蝗区分为巴音布鲁克蝗区、焉耆盆地北部山区蝗区、博斯腾湖蝗区、塔里木河-孔雀河中下游蝗区等4个蝗区.以草地类来划分,可分为平原低地沼泽草甸类蝗区、山地荒漠草地类、山地草地草地类蝗区、高寒草地草地类蝗区与高寒草甸草地类蝗区等5类.以优势种蝗虫来划分,可以分为宽须蚁蝗蝗区、西伯利亚蝗蝗区、肿脉蝗蝗区、黑腿星翅蝗蝗区、小垫尖翅蝗+亚洲飞蝗蝗区等5类.[结论]巴音布鲁克草地蝗区是巴州面积最大的蝗区,其高寒草地上的宽须蚁蝗是分布危害面积最大的优势种蝗虫.博斯腾湖蝗区是著名的亚洲飞蝗发生基地.塔里木河-孔雀河中下游蝗区历史上是亚洲飞蝗重要发生地,现在随着植被的恢复,必将再形成蝗虫适宜生境,应加强监测.采取改善植被状况、促进牧草生长、改变蝗虫适宜生长环境等生态措施,并保护、利用好本土天敌,是实现蝗灾可持续治理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肃南县大河地区草原蝗虫的调查,着重讨论了该地区各种蝗虫在不同生境类型中的种类组成、分布特点、虫口密度及生态类型,以供草原蝗虫防治工作和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群落构成与蝗虫群落构成的生态关系。【方法】运用典型相关、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及冗余分析(RDA)等方法,对由植物特征参数变化导致的蝗虫特征参数变化的生态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在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类型中,羊草生物量损失率与草原蝗虫群落丰富度指数负相关,与毛足棒角蝗(Dasyhippus barbipes)相对多度正相关。在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类型和克氏针茅富含杂类草的草原中,克氏针茅生物量损失率与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相对多度呈正相关。【结论】植物群落结构所构成的栖境条件影响蝗虫的群落组成,优势种植物的存在决定优势种蝗虫的存在,优势种蝗虫导致优势种植物高受害率。  相似文献   

16.
10年来在冀东地区对不同类型蝗区的系统考察,发现了7科28属40种蝗虫,基本上摸清了不同蝗早种类与寄主的关系,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蝗虫分布,为制定经济有效的防蝗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徐州泉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群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徐州泉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昆虫群落进行了比较研究。在6种样地中共采集昆虫2220头,经分类鉴定有87种,分别隶属于10目43科。6种样地以林缘地带特有种最丰富,有30种。杂木林Ⅱ和林缘地带共有的种数最多,达到8种。侧柏林Ⅰ昆虫的优势种有3种,侧柏林Ⅱ、杂木林Ⅰ、杂木林Ⅱ和刺槐林的昆虫优势种各有2种。在6种样地之中,以林缘地带的物种最丰富,有43种;其次是杂木林Ⅱ,有26种。林缘地带的昆虫密度明显高于其它样地,为182.8头/m2,侧柏林Ⅰ密度次之,为106.8头/m2。多样性和均匀度最大者是杂木林Ⅱ,分别为2.769和0.850。优势度指数的规律正好与多样性和均匀度相反,以侧柏林Ⅱ最大。各样地间的物种相似性较小,除侧柏林Ⅰ与侧柏林Ⅱ间及侧柏林Ⅰ与杂木林Ⅰ间物种组成为中等不相似之外,其余样地之间物种组成均为极不相似。  相似文献   

18.
应用定位监测方法对佛坪自然保护区内的大熊猫等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研究,获得了2003、2004年佛坪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羚牛等主要野生动物的种群密度、样线上各物种丰富度指数、不同生境类型物种丰富度指数以及人类活动干扰强度指数。说明了保护区内以大熊猫为主的多种野生动物的动态变化趋势,大熊猫、羚牛等主要动物的种群状况基本处于稳定并略有增加,在垂直分布上呈上升趋势;影响大熊猫等野生动物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的干扰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碎化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吉林省西部草原蝗虫群落进行了研究。该蝗虫群落由14种蝗虫组成。根据地形及植物种类分布情况划分了5个典型样区,分别讨论了各样区中蝗虫的数量分布、群落多样性、群落相似性等多个指标,分析了各群落之间的关系、群落与环境的关系及蝗虫之间相互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