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广东省主要城市湖泊后生浮游动物采样调查中共检出轮虫94种,其中以臂尾轮科(17种)、异尾轮科(14种)和腔轮科(15种)出现种类最多,共占检出轮虫种类的49%;枝角类7科14属20种;桡足类4科12属15种,另外三大桡足类均有检出.后生浮游动物丰度处于51.20~1 450.00 ind/L间,平均丰度为(427.29±38.36) ind/L,其中,轮虫丰度占据后生浮游动物丰度的优势,平均丰度为(345.95±32.33) ind/L;枝角类平均丰度为(5.89±0.97) ind/L;桡足类平均丰度为(23.66±4.83) ind/L.后生浮游动物优势种主要为广生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裂足臂尾轮虫(Schizocerca diversicornis)、剪形臂尾轮虫(Brachionus forficula)、萼花臂尾轮虫(B. calyciflorus)、角突臂尾轮虫(B. angularis)、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刺盖异尾轮虫(Trichocerca capucina)、长三肢轮虫(Filinia longiseta)、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 brightwelli)等.  相似文献   

2.
卜氏晶囊轮虫对4种臂尾轮虫形态可塑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内研究了4种臂尾轮虫Brachionus(萼花臂尾轮虫B.calyciflorus、十指臂尾轮虫B.patulus、壶状臂尾轮虫且urceolaris和方形臂尾轮虫B.quadridentatus)的形态对捕食性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 brightwellii的可塑性反应,并讨论了轮虫形态可塑性的进化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培养于晶囊轮虫培养过滤液中的臂尾轮虫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表现轮虫的被甲棘刺显著增长,而轮虫的被甲长和被甲宽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2008年4月到2009年1月沙湖轮虫种类组成、生物量及多样性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全年共检出轮虫8科16属23种,春季(19种)>夏季(14种)>秋季(10种)、冬季(10种),年平均密度与生物量分别为347ind./L和0.290mg/L,轮虫优势种为角突臂尾轮虫、曲腿龟甲轮虫、长三肢轮虫、针簇多肢轮虫、萼花臂尾轮虫。轮虫平均密度与生物量季节变化趋势为秋季(547 ind./L和0.447 mg/L)>夏季(345 ind./L和0.428 mg/L)、春季(323 ind./L和0.186 mg/L)>冬季(175 ind./L和0.099 mg/L);轮虫生物量水平分布表现为鸟岛>十一队>老渔场>湖心>进水口。全年轮虫平均多样性指数为2.018(1.519~2.720);平均丰富度指数为1.441(1.096~2.523);平均均匀度指数为0.636(0.456~0.857),呈现季度变化,而水平变化不明显。探讨了沙湖轮虫种类组成特点,分析了水体环境因子对轮虫密度的影响,对沙湖水体营养水平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轮虫休眠卵用不同浓度盐溶液处理后卵壳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壶状臂尾轮虫(B.urceus)、褶皱臂尾轮虫(B.plicatilis)和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 brightwelli)的休眠卵用不同浓度食盐溶液处理后卵壳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不同种轮虫休眠卵的外表超微结构有明显的差异,大部分表面有孔,卵壳有不同程度的龟裂。新鲜休眠卵用盐度为10的食盐溶液处理后,龟裂不明显;隔年休眠卵经饱和食盐水处理,龟裂明显。  相似文献   

5.
应用数值分类方法,将13种臂尾轮虫(Brachionus)、十指平甲轮虫(Platyias militaris)、盘状鞍甲轮虫(Lepadella patella)等15种轮虫作为分类单元,选取它们的45项性状作为变量,以卡方距离类平均的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建立的聚类树状图将14种臂尾轮虫分为3个类群,其结果与遗传分析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并支持裂足臂尾轮虫(B.diversicornis)、十指平甲轮虫隶属于臂尾轮虫属。研究表明,数值分类可以较好地反映臂尾轮虫属的自然系统关系和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6.
盐碱鱼池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6月1日至7月20日对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乡程村的养殖池塘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变动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1#及2#鱼池浮游动物总共有16种。其中原生动物4属5种,平均数量为325.4个/L,占浮游动物总数的9.7%。轮虫6属8种,平均数量为2 831.1个/L,占总数的84.36%。枝角类l属1种,平均数量为175.5个/L,占总数量的5.23%。桡足类1属1种,平均数量为23.7个/L,占总数量的0.70%,另外,萼花臂尾轮虫、长三肢轮虫、角突臂尾轮虫、针簇多肢轮虫、异尾轮虫均为优势种,合计占浮游动物总数的91.8%。  相似文献   

7.
2001年春季,在宁夏平罗县明水湖渔场进行养鱼池塘轮虫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池塘水温在5℃~18℃范围内变动,采用人工措施,经18~25d轮虫生物量达到高峰期,主要种类有萼花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前节晶囊轮虫和长三肢轮虫,平均生物量(38.07±16.54)mg/L.观察到浮游植物29属,前期主要以小球藻、栅藻、小环藻等小型种类为主,后期以空球藻、衣藻、隐藻、菱形藻等大型种类为主.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平均为(46.40±15.89)mg/L,以绿藻、硅藻和隐藻占优势,分别占总量的39.44%、18.64%、16.29%.浮游植物与轮虫生物量之比为1.20,二者的数量变动密切相关.同时还讨论了轮虫休眠卵量、水温、饵料等对轮虫培养的影响、轮虫池的供饵能力和培育鱼苗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1982 ̄1990年5次对北门滩生物资源的调查结果。该湖水型为NaMgSO4Cl型,平均盐度6.92g/L,pH值8.6 ̄10.3,碱度10.3mmol/L。共见到90种浮游植物、64种浮游动物、4种底栖动物和7种鱼类。浮游生物优势种类有衣藻、孟氏小环藻、舟形藻、湖生卵囊藻、铜绿微囊藻、绿裸藻、啮蚀隐藻、褶皱臂尾轮虫、壶状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环顶巨腕轮虫、大型Sou、等刺温剑水蚤等。  相似文献   

9.
于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对黄河山东段进行了5次调查采样,分析了浮游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共获得浮游植物8门53种属,以蓝藻门和绿藻门为主,物种丰富度大小顺序为8月2月7月10月5月;共获得浮游动物4类28种,以轮虫最多,物种丰富度大小顺序为8月2月10月5月7月,以螺形龟甲轮虫、针簇多肢轮虫、角突臂尾轮虫和萼花臂尾轮虫为主。黄河山东段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指数(H')均较低,分别为1.43和1.19;依据Shannon-Wiener指数评价标准,黄河山东段水环境质量为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不同盐度对褶皱臂尾轮虫休眠卵的孵化及其生长繁殖的影响。试验共设5个试验组,盐度分别为5、10、15、20、25。孵化试验中,48h后盐度为5的试验组孵化率最高,但各组差异不显著。培养试验中,较低盐度条件下(S=5,10)培养的褶皱臂尾轮虫较早达到最大种群密度,分别为48.50±10.05个/mL,51.33±8.69个/mL。而且低盐度条件对诱导轮虫产生夏卵及产生雄体也有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北地区内陆盐水生物资源及其渔业利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报道了1981-2001年对中国三北地区内陆盐水生物资源调研的结果,总计对大约50个水体进行了采样调查,其中盐度为0.8-286.0,碱度1.75-67.00mmol/L,pH7.3-10.6,离子系数0.45-67.00,共见到浮游植物132种和变种,浮游动物193种,底栖动物31种,鱼类37种,根据出现率和平均生物量,有33种浮游植物,34种浮游动物和6种底栖动物为三北地区内陆盐水的主要种类,此外,还讨论了浮游生物对盐度,碱度和pH的适应性,内陆盐水生物资源的渔业利用以及利用盐水或耐盐性淡水枝角类作为海水鱼苗活饵料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西北部内陆盐水的浮游生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1年在吉林省白城地区盐度0.5~4.4g/L的6个碳酸盐型水体中,采集了浮游生物水样。共检出浮游生物114种,其中浮游植物46种,浮游动物68种。结果表明,浮游生物的总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随盐度升高而降低。盐度和离子组成是决定内陆盐水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和分布的主要因子,碱度、pH、离子系数等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北方内陆盐水的浮游植物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1990~1991年在运城、张家口和白城地区盐度为0.57~214g/L的22个内陆水体采集了浮游藻类,共鉴定出100属132种和亚种。能在超盐水体出现的计有60种,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均与盐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根据出现率和平均密度,下列30种是区系的主要种或较主要种:小颤藻、微小色球藻、细小平裂藻、银灰平裂藻、铜绿微囊藻、针晶蓝纤维藻、大螺旋藻、湖生卵囊藻、普通小球藻、盐藻、衣藻、四角十字藻、扭曲蹄形藻、尖细栅藻、绿球藻、孟氏小环藻、舟形藻、菱形藻、细小桥穹藻、卵圆双眉藻、尖布纹藻、扁圆卵形藻、隐头舟形藻、卵形双菱藻、绿裸藻、卵圆鳞孔藻、矩圆囊裸藻、尖尾蓝隐藻、啮蚀隐藻和光甲藻。文中讨论了内陆盐水浮游植物区系特点、藻类对盐度的耐受性以及种类多样性与盐度、碱度、PH和离子系数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北方盐碱水域中的底栖动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975~ 1 994年对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 2 6个盐碱水域 (盐度 0 5 8~ 1 6 3 0、pH 8 46~ 1 0 1 0 ) ,进行了 92个点的采集。共见到底栖动物 1 0 3种 ,分别隶属于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昆虫类等 1 5个目。其中摇蚊科幼虫有 1 1个属、 48个种。其余为蠓蚊科幼虫、颤蚓科、锥实螺科、扁卷螺科、科、伪蜓科、划蝽科、牙虫科、叶科等种类。分析结果表明 ,所有水域的共同特点是以摇蚊幼虫为优势种群 ,其中花纹前突摇蚊幼虫和羽摇蚊幼虫出现率最高 ,均为 3 0 8%,其次为穴居摇蚊幼虫 ,出现率为 2 6 9%。其它底栖动物如鞘翅目牙虫科幼虫和寡毛纲颤蚓的出现率均为2 3 1 %。对水体主成分的水质分析结果表明 ,决定底栖动物分布和种数的主要因素是与总硬度、盐度和总碱度相关的水化学特征 ,其中底栖动物种数与总碱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R2 =- 0 3 4 2 ,n =2 6 ,P <0 0 5 )。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北方内陆盐水水域鱼类的种类和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中国北方内陆盐水水域生物资源的调研材料,结合国内已有的报道,试对中国北方内陆盐水水域鱼类种类和分布做初步分析,在已掌握的60多个水域资料中,有鱼生存的21个盐水湖,盐度为1.24-13.00,碱度为3.0-44.5mmol/L,pH8.20-9.45,共见到鱼类74种,隶属8目16科,其中许多是北方区,宁蒙区和华西区鱼类的指示种,也有华东区和华南区的代表种,各湖的鱼类种数在1-27种之间,北方区和宁蒙区各水域鱼类区系的相似系数较高,新疆盐水湖针类种类组成较有特点,作者还讨论了盐度、碱度,pH等生态因子对鱼类的种类和多样性的影响,以及对盐水水域鱼类资源和多样性的保护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6.
内陆盐水水体枝角类研究述评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相似文献   

17.
赵红雪  邱小琮  李力  王远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251-16253,16307
[目的]探索沙湖后生浮游动物与主要水质因子间的关系。[方法]调查沙湖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主要水质因子的季节动态,对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与水质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共检出后生浮游动物34种,其中轮虫23种,枝角类8种,桡足类3种;密度为175~924个/L,轮虫占优势;生物量为0.28~1.80mg/L,桡足类和轮虫占优势,趋向小型化。沙湖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大于50,水体营养水平达到富营养化。相关分析表明,浮游动物、轮虫、桡足类生物量与桡足类密度同叶绿素a、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TLI在0.05水平显著正相关,与水体透明度在0.05水平显著负相关。[结论]后生浮游动物的时空分布与水体水质因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玛纳斯河流域中下游土壤盐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玛纳斯河流域中下游三种典型地貌的盐渍土为研究对象,对该区盐渍土进行分类和空间变异性研究.[方法]对采集不同区域土壤样品,进行基本理化性质的分析,并结合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不同地貌下的土壤盐分组成及含量呈明显差异,流域中游的冲积扇扇缘带盐渍土属氯化物-硫酸盐类型;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土壤属氯化物类型;位于下游干三角洲属硫酸盐-氯化物类型.三种地貌土壤pH值在碱性与强碱性之间,变异系数都低于10;;各种盐离子均为中等变异.[结论]通过对土壤含水率、总盐及各盐离子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含盐量与Na+含量显著相关,但其它组分间的相关性在不同地貌下表现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19.
2006~2008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节水试验站,研究了黑龙港地区利用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的小麦和玉米产量以及土壤盐分运移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作物产量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4 g/L咸水灌溉的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较淡水灌溉减产8.87%和7.16%;在0~40 cm作物主要根层,矿化度〉4 g/L的咸水灌溉土壤盐分增加幅度较大,增加值为2.13~2.56 g/kg,而〈4 g/L的咸水灌溉土壤盐分一直都〈2 g/kg。在黑龙港地区利用微咸水直接灌溉时,咸水矿化度一般不宜超过4 g/L。  相似文献   

20.
以4种1a生树苗为试材,在树苗扦插成活后用不同质量浓度咸水灌溉,通过测定不同质量浓度咸水灌溉下树苗的存活率、细胞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的变化,分析咸水灌溉对树苗生长变化的影响,确定不同树苗的耐盐程度,从而为咸水灌溉发展林业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咸水质量浓度的升高和咸水灌溉时间的延长,4种树苗的存活率均呈下降趋势;同时4种树苗叶片的细胞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均呈上升趋势。从结果可得出,俄罗斯杨和河南钻天榆树苗不适宜矿化度≥3g/L的咸水灌溉,红柳和梭梭树苗可利用矿化度≤7g/L的咸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