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羊只矛形腹腔吸虫病在我区7个县均有不同程度感染。据调查:合水县羊只感染率为100%,感染强度高达2,800条;华池县感染率为97.2%,感染强度为1—12,766条;庆阳县羊只感染率为81.8%,感染强度为3—444条;环县羊只感染率为60.2%,感染强度高达8,104条;其余3个县均有感染,未作详细记载。从此可看出我区羊只感染矛形腹腔吸虫病普遍,强度很大,是危害  相似文献   

2.
采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对化隆县谢家滩乡12只绵羊、6头牦牛进行寄生虫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结果表明:牦牛调查发现线虫9种、绦虫蚴1种和牛皮蝇蛆,单体荷虫数为77条,优势虫种为普通奥斯特线虫,感染率为100%,感染强度为20(9~28)。绵羊调查发现线虫19种、绦虫2种、绦虫蚴1种、吸虫2种和羊鼻蝇蛆,单体荷虫数为405条,优势虫:仲为普通奥斯特线虫和蒙古马歇尔线虫,感染率均为100%,感染强度分别是45(14~120)和133(13~285)。  相似文献   

3.
肃南县是一个养羊业为主的牧业县。历年来的调查表明,肃南县羊只感染有寄生虫32个属(种),其中内寄生虫25个属(种),包括线虫12个属,绦虫6个属,吸虫4个属,蜘蛛昆虫2个属,原虫1个属。外寄生虫有7个属。内寄生虫中奥斯特线虫、细颈线虫、夏伯特线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87.79%、1995.0,48.47%、2095.3;65.08%、115.5。毛圆线虫的感染率仅15.93%,而感染强度可达390.8条,毛首线虫的感染率达69.43%,面感染强度仅有30.13条,可以看出对羊危害较严重的线虫是奥斯特线虫、  相似文献   

4.
为初步了解山西榆次区放养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状况,采用蠕虫学剖检术对榆次区北郊农村的4只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榆次区北郊放养绵羊消化道线虫总感染率为100%(4/4),共检出7种线虫,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为100%,平均感染强度51条;环纹奥斯特线虫为100%,39条;羊仰口线虫为50%,5条;长刺似细颈线虫为100%,29条;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为50%,4条;绵羊毛尾线虫为100%,12条;绵羊夏伯特线虫为100%,81条。经t检验,真胃中捻转血矛线虫与环纹奥斯特线虫两虫种感染强度差异不显著;小肠中羊仰口线虫与长刺似细颈线虫和大肠中绵羊毛尾线虫与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绵羊夏伯特线虫虫种感染强度差异显著。同时,对长刺似细颈线虫进行了形态再描述。  相似文献   

5.
兰州地区羊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兰州地区羊寄生虫调查研究发现,羊线虫感染以食道口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细颈线虫、毛圆线虫为主,平均感染率分别为78.1%、50%、46.3%、46%,其中食道口线虫高达78.1%,已呈流行态势;羊仰口线虫感染率低于以上几种线虫,在榆中和皋兰两县没有发现,其危害较低;夏伯特线虫、类圆线虫感染率比较低,只在个别地区发现,不会对本地羊群构成威胁。没有发现吸虫及绦虫感染;羊球虫感染率比较高,达50.4%;棘球蚴感染率非常低;弓形虫感染率约为3%左右,低于全国5%的平均感染率,没有发现羊泰勒虫感染;硬蜱及虱子普遍存在,90%以上的羊感染虱子;没有发现螨虫感染情况。由此可知,目前兰州地区羊寄生虫的种类虽然不多,主要以消化道线虫感染为主,但是感染强度比较大,而且与以前调查相比较有上升的趋势,这对于养羊业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6.
采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对化隆县谢家滩乡12只绵羊、6头牦牛进行寄生虫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结果表明:牦牛调查发现线虫9种、绦虫蚴1种和牛皮蝇蛆,单体荷虫数为77条,优势虫种为普通奥斯特线虫(Ostertagia.Cricumcincta),感染率为100%,感染强度为20(9~28)。绵羊调查发现线虫19种、绦虫2种、绦虫蚴1种、吸虫2种和羊鼻蝇蛆,单体荷虫数为405条,优势虫种为普通奥斯特线虫(0.Cricumcincta)和蒙古马歇尔线虫(Marshallagia.mongodica),感染率均为100%,感染强度分别是45(14~120)和133(13~285)。  相似文献   

7.
2018年在青海省海晏县进行牦牛、藏羊胃肠道线虫成虫和组织期幼虫的区系调查,调查结果:藏羊感染寄生虫10种,其中优势虫种分别为马歇尔线虫、细颈线虫、毛圆线虫、大型肺线虫、毛尾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00%、100%、83.33%、75.00%、66.66%,感染强度分别为792.33(69~1 325)、1 295.83(86~2 893)、80.92(0~284)、75(0~96)、66.6(0~188),单体荷虫数3 502;牦牛感染寄生虫7种,其中优势虫种分别为细颈线虫、毛圆线虫、食道口线虫,感染率分别为83.33%、83.33%、66.67%,感染强度分别为779.17(0~1 560)、253.17(0~400)、26.67(0~86),单体荷虫数1 654。并且将成虫和幼虫的虫种与感染强度加以比较分析,从而了解该地区牦牛、藏羊胃肠道线虫病感染情况,为这一地区今后寄生虫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新疆不同地区舍饲条件下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进行季节动态变化调查,采集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第六师和第十师范围内的4个规模化舍饲羊场羊新鲜粪便1 387份,鉴定粪便中寄生虫虫卵种类,并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麦氏计数法计算其感染率及感染强度;剖检病弱羊19只,检查消化道内寄生虫虫体。结果表明,本次调查的4个舍饲羊场中,羊消化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9. 28%,夏季感染率最低。球虫的总感染率为63. 95%,羔羊感染率及感染强度高于成年羊;线虫的总感染率为13. 91%,主要为成年羊感染。经形态学初步鉴定,检出的羊消化道寄生虫为细颈线虫、马歇尔线虫、奥斯特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球虫和细颈囊尾蚴,其优势虫种为球虫。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四川地区黄鳝(Monopterus albus )体内寄生蠕虫的感染情况,采用常规寄生虫调查方法对四川眉山、乐山、绵阳、德阳、资阳、内江、广安、南充、遂宁、宜宾、西昌、邛崃、名山共计13个地区所采集的435条不同规格的黄鳝的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四川黄鳝体内的寄生蠕虫是隐藏新棘虫(Pallisentis (Neosentis)celatus)、胃瘤线虫(Eustrongylides sp.)幼虫和锯缘叶形吸虫(Phylldisto-mum serripatula );其中,胃瘤线虫幼虫的感染率为19.08%,感染强度为3.89,感染丰度为0.74;隐藏新棘虫感染率为18.85%,感染强度为11.40,感染丰度为2.15;锯缘叶形吸虫的感染率为4.83%,感染强度为2.86,感染丰度为0.14。胃瘤线虫幼虫、隐藏新棘虫和锯缘叶形吸虫是四川地区黄鳝人工养殖应重点防治的几种寄生虫。  相似文献   

10.
榆林市某陕北白绒山羊场多只绒山羊发生严重腹泻,羔羊尤为严重,且抗生素治疗无效。为了查明腹泻病原,对采集的90份腹泻样品进行病毒和寄生虫检测,PCR检测结果表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羊库布病毒、羊肠道病毒、羊冠状病毒、羊诺如病毒、羊札幌病毒和轮状病毒均为核酸阴性;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测发现大量的球虫卵囊,且球虫总感染率为85.6%,平均感染强度为9 798 OPG。其中2月龄~3月龄羔羊感染率高达100%,感染强度为25 393 OPG;6月龄~7月龄羊球虫感染率高达95.6%,感染强度为2 800 OPG;成年羊球虫感染率为63.3%,感染强度为1 200 OPG;共鉴定出球虫13种,均为多种球虫混合感染。综上所述,该羊场腹泻主要是球虫感染所致,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寄生虫学剖检法对果洛州大武地区绵羊局部脏器寄生虫进行检查,结果:发现线虫14种,绦虫1种,绦虫蚴2种,吸虫1种和住肉孢子虫。单体荷虫量达1025条,优势虫种为普通奥斯特线虫、蒙古马歇尔线虫及奥利春细颈线虫,感染率分别为90%、100%、100%,感染强度分别为72(6107—1850)、11(36—307)、18(37—679)。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草原放牧条件下绵羊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采用麦克马斯特氏法(Mc Master's method)对100只草原放牧绵羊(乌珠穆沁羊20只,昭乌达肉羊80只)粪便进行了虫卵检测计数及感染种类鉴定。结果显示,线虫总感染率为58%,线虫平均感染强度为544.83,每克粪便样品中的虫卵数(EPG)最高达5 800;乌珠穆沁羊线虫感染率为75%,昭乌达肉羊线虫感染率为53.75%,成年公羊、成年母羊和羔羊的线虫感染率分别为72.73%、56.79%和50%。球虫总感染率为15%,球虫平均感染强度为586.67卵囊数(OPG)最高达3 000;乌珠穆沁羊球虫感染率为35%,昭乌达肉羊球虫感染率为10%,成年公羊、成年母羊和羔羊的球虫感染率分别为18.18%、14.81%和12.5%。研究结果表明,在草原放牧条件下,乌珠穆沁羊线虫和球虫的感染率、平均感染强度和高感染率均高于昭乌达肉羊,线虫和球虫的平均感染强度和感染率均表现为公羊>母羊>羔羊,总体线虫的感染率高于球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山羊胃肠道线虫调查及防治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清山羊胃肠道线虫的感染种类、感染强度及感染率进行了本次调查,结果发现感染率高达100%,感染强度大,EPG达3416,最多可达6900,且混合感染严重,最多达7种,最少也有4种,选用阿福丁、左旋咪唑及丙硫苯咪唑进行驱虫,并观察了增重效果。结果,三种药物对山羊胃肠道线虫成虫均有好的驱杀作用,投药第7天时平均虫卵减少率分别为100%、90.63%及100%,对幼虫的作用以阿福丁为优;羊驱虫与否的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线虫能使绵羊消瘦,在冬季春节可造成大批死亡。据普查统计我县已发现的绵羊寄生虫有13种,其中胃肠道线虫有7种,占53.84%。在胃肠道线虫中,7个月龄以上绵羊,剖检1,250例,结节虫的感染率为100%;有710只发现捻转胃虫,感染率为56.8%。近二年来,初春季节发现9个养羊户的羊因严重感染上述两种寄生虫造成大量死亡,共养羊1,015只,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弄清山西省牛、羊胃肠道感染主要寄生虫的种类及其感染强度,进而制订合理有效的防控措施,试验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对山西省大同、朔州和忻州3个地区12个县的牛、羊胃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3个地区12个县中,胃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最高达91%,感染强度最高可达3 646.66个(每克粪便中的虫卵数),且多为数种寄生虫混合感染。不同地区和不同畜种间差别较大,以大同地区牛、羊感染较重,朔州和忻州次之;羊较牛感染严重。牛的细颈线虫、食道口线虫、古柏线虫、球虫检出率较高;羊的捻转血矛线虫、毛圆线虫、仰口线虫、细颈线虫、球虫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同德地区羊寄生虫感染情况,为当地家畜寄生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010年4月对同德县秀麻乡、河北乡的羊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采用家畜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剖检羊10只,寄生虫感染率为100%.结果表明:该地区羊混合感染多种寄生虫,感染率高的寄生虫有细颈线虫、马歇尔线虫、细颈囊尾蚴、棘球蚴、绵羊虱蝇.  相似文献   

17.
2006年9月对湟源县牧场12只绵羊(真胃、小肠和大肠)的寄生虫作了调查,结果发现线虫19种,绦虫3种,单体荷虫数为648条,其中马氏马歇尔线虫、普通奥斯特线虫、布里亚特奥斯特线虫、吴兴奥斯特线虫、羊毛首线虫为优势虫种,感染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了解和掌握共和县石乃亥乡藏系羊肺线虫的感染情况,通过对60副屠宰藏系羊肺脏进行了肺线虫检查,结果共检出肺线虫296条,总体感染率为21.7%,感染强度为4.93。其中丝状网尾线虫237条,感染强度为3.95,原圆线虫59条,感染强度为0.98。寄生虫病是影响动物健康的一类重要疫病。由于寄生虫长期消耗畜禽营养,对畜禽造成损伤而降低畜禽对饲草的利用率,这种慢性过程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严重制约畜牧业生产发展,直接影响藏系羊生产性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情况
  翁牛特旗位于河北、辽宁、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由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变迁,逐渐形成了农牧过渡和农牧交错的大农业生产格局,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北部农牧结合的半农半牧区。牛羊养殖是其支柱产业,也是农牧民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基础,但所饲养的牛羊,均遭到寄生虫不同程度的侵袭,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对畜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极大,笔者抽检当地的昭乌达肉羊、绒山羊、乌珠穆沁羊、草原红牛等西门塔尔杂交牛等比较有代表性的畜种,通过粪检、剖检、大群抽检和血液检查,结果寄生虫感染率为100%,共检出牛羊寄生虫19种,其中牛9种、羊16种,分别属于10科、17种,绦虫1科1属3种,线虫6科10属10种,蜘蛛昆虫2科4属5种,原虫1科1属1种。全旗牛羊寄生虫病牧区重于半农半牧,半农半牧重于农区。牛的寄生虫中,以牛皮蝇、捻转胃虫、结节虫、疥癣为全旗优势虫种,钩虫、绦虫、棕色胃虫居次;以牛焦虫、肝片吸虫为东部牧区地方性优势虫种。羊的寄生虫中,以捻转胃虫、结节虫、羊鼻蝇幼虫、疥癣为全旗优势虫种,绦虫、细颈线虫、钩虫、毛首线虫居次;以肝片吸虫为东部牧区地方性优势虫种。外界环境自然气候尤其是降雨量的多少对寄生虫的繁衍有较大的影响,俗语说:“涝防虫、旱防蝇”是符合翁牛特旗牛羊寄生虫病流行特点的。总的来说多数虫种于春季出现高潮,从季节看春季以胃肠道线虫、肝片吸虫、羊鼻蝇幼虫、牛皮蝇幼虫为主;夏季以牛羊焦虫、幼畜线虫、绦虫为主;秋季一部分线虫和绦虫可出现小高潮;冬季以牛羊疥癣、虱为主。全旗牛羊寄生虫病具有虫体多、侵袭面广、感染率高、寄生强度大、混合感染多、危害严重等特点,由于自然条件、地域不同感染的种类和强度有所差异,全旗牛羊寄生虫主要是消化道线虫、牛皮蝇、羊鼻蝇、牛羊肝片吸虫、牛羊焦虫、牛羊绦虫等。  相似文献   

20.
摘要为了解某规模化种羊场寄生虫感染情况,用寄生虫学剖解法检查2只体形衰弱的羊只,收集和鉴定虫体;随机直肠采集34只羊的粪样,任意选择圈舍、活动场和粪堆分别取样12、8和8份,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检查虫卵或卵囊,根据形态学鉴定虫种。结果发现:寄生虫学剖解法分别检出6765条和246条线虫,形态学鉴定为捻转血矛线虫;34份粪样中检出虫卵1—363枚,有27份检出(79.4%);圈舍、活动场和粪堆分别检出1-21枚、4--26枚和1~4枚,检出率58.3%、100%和50.0%。表明该规模种羊场羊只感染率高,部分羊只感染强度特别高;圈舍、活动场和粪堆检出虫卵,表明环境已被虫卵严重污染,容易造成重复感染和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