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陆水产》1993,(6):3-3
汉寿县有养殖水面21万亩,是我省的水产大县,也是全国的特种水产品的重点产区.1992年全县特种水产养殖面积5900亩(不含套养等),年产牛蛙蝌蚪3500万尾,商品蛙10万kg,幼鳖20万只,鳖500t,幼蚌1亿只,珍珠5t,加上鳜鳢鳝等,  相似文献   

2.
双峰县青树镇五星村退休老人谢连贤,于1991年6月回家后,在屋后的空坪地里投资4000余元,建立了一个250m~2的牛蛙养殖场,然后在外地引进种蛙6对、幼蛙500只、幼蛙蝌蚪2000尾。经过一年多精心饲养,到1992年9月底止共计销售成蛙31kg,蛙种22对、幼蛙300只、蝌蚪2500尾、销售收入6060元,现还存种蛙100对、幼蛙500只、蝌蚪3500尾、价值8500元,扣除全部成本开资(包括建池费)外可获纯利达1万元。谢老养牛蛀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认真选建蛙池:他选择在潮湿、背风、杂草较多的屋后空坪地里,建立成蛙池一口,面积200m~2,池墙高1.5m(红砖水泥砌成)池中及池墙围间有坡度较缓  相似文献   

3.
衡阳县清平乡小井村老屋组,在区、乡办点干部的引导下,养殖牛蛙致富,成为当地有名的养蛙专业组。该组15户,57人,1992年户户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坪隙地、流水沟坑建池养蛙,总面积2000m^2,养殖种蛙240对、成蛙240只、幼蛙43000只,蝌蚪160300尾。10月底止,已出售蝌蚪15万尾、幼蛙4万只、种蛙155对,  相似文献   

4.
《内陆水产》1993,(11):24-24
1993年汉寿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重点发展特种水产养殖,使特种水产成为养殖业的支柱产业。目前该县共有特种水产养殖水面2.5万亩,存塘甲龟7.5万kg,产稚甲鱼30多万只,种牛蛙2万对,养殖幼蛙3000万只,吊养珍珠蚌1000万只,繁殖幼蚌1亿只,饲养绿头鸭鸭5万多羽。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而且还远销美国,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水产》2002,(3):32-32
安俊丰于2000年春投资5万元,在永和乡敬老院搞林蛙养殖,占地面积5000m^2。经过二年辛勤劳动,获得了可观的成果。2000年培育出幼蛙40万只,经过2001年一年养殖产成蛙20万只,每只蛙体重达20-30g,售价每只母蛙3元,公蛙7元/kg,实现产值18万元,两年盈利8万余元。安俊丰在养殖中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安俊丰于2000年春投资5万元,在永和乡敬老院搞林蛙养殖,占地面积5 000m2。经过二年辛勤劳动,获得了可观的成果。2000年培育出幼蛙40万只,经过2001年一年养殖产成蛙20万只,每只蛙体重达20-30g,售价每只母蛙3元,公蛙7元/kg,实现产值18万元,两年盈利8万余元。安俊丰在养殖中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衡阳县清平乡小井村老屋组,在区、乡办点干部的引导下,养殖牛蛙致富,成为当地有名的养蛙专业组。该组15户,57人,1992年户户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坪隙地、流水沟坑建池养蛙,总面积2000m~2,养殖种蛙240对、成蛙240只、幼蛙43000只,蝌蚪160300尾。10月底止,已出售蝌蚪15万尾、幼蛙4万只、种蛙155对,总收入105000元,生产成本10500元,投入产出比为1∶10,户平收入7000元,人平增收1842.10元。他们养蛙的主要经验是: 1、参观学习,引进养蛙新技术为了养好蛙,该组在引种之前,组织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美国青蛙的形态,生态、人工催产,孵化,幼蛙培育,成蛙养殖,配饵驯食及腐皮病,红腿病,气泡病的防治技术,结果:孵化密度4000-8000粒/m^2,48h出苗。幼蛙培育适宜密度为80-100只/m^2,幼蛙体重15g左右时,以活饵带动法或直接驯食法分3个阶段进行驯食。成蛙养殖密度以20-30只/m^2为宜。52m^2土池放养幼蛙1404只,经123天养殖,成蛙平均体重252g,每平方米蛙6.3  相似文献   

9.
建湖县颜单镇马路村于同海,1992年承包并改造邻乡一块32亩低洼粮田,进行鱼蟹试养。年初投放幼蟹210公斤,鱼种304公斤,年底共收获商品蟹1408公斤,商品鱼2512公斤,创产值9.26万元,纯利润6.048万元。亩平获利1890元,与改造前种植粮棉相比,增加产值7.5万元,增加利润5.5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经验和体会主要有: 一、健全基础设施 1.在沿低洼田四周开挖宽3水,深1.5米的环形鱼蟹道沟一条,沟距埂边约3米,再在该  相似文献   

10.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称棘蛙,石鸡、石蛤蟆、石怪等,为棘蛙属动物,大型野生蛙类,是我国南方山区持有的名贵山珍,被美食家誉为"百蛙之王".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少量石蚌基本靠上山捕捉,野生石蛙越来越少,笔者通过几年的反复试验,总结了提高石蛙产卵率、孵化率、变态率、成活率的一整套人工繁养技术,且拟每年提留约2万只幼蛙放归大自然,以此起到保护珍稀物种和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棘胸蛙无公害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棘胸蛙俗称石蛙、石鸡,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2004年在杭州市农发基金办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建德西部山区开展了棘胸蛙模拟生态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棘胸蛙养殖面积715米^2,当年培育幼蛙12.4万只,生产商品蛙7245千克,实现总产值78.6万元,总利润为34.8万元,每平方米利润达到486.7元,投入产出比为1:1.8。现将棘胸蛙无公害生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棉麻公司驻益阳市新桥河镇6902单位的干部职工,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牛蛙肉非常紧俏。为改善职工福利,他们在市水产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利用本单位0.4亩池塘(筑墙1米)养殖牛蛙,6月份购进蝌蚪1万尾,经半年科学饲养,至12月共产幼蛙280公斤,按每公厅30元计,可得8400元,除去种苗、饲料、工资等,获纯收入5800元,折合亩产值21000死,纯收入14500  相似文献   

13.
南通市拼北特种养殖场,在有关研究部门的指导下,试验成功种蛙、幼蛙蝌蚪冬季在塑料大棚里越冬,保持正常生长,种蛙比一般在常规饲养的种蛙提前二个月产卵,且孵化率高,到五月一日止,己孵化出蝌蚪80万只。(笔者注,在江苏省,牛蛙产卵最早  相似文献   

14.
天南海北     
天南海北蓬勃兴起的建德牛蛙养殖业1988年,建德农民付勇勇、吴吉等同志从外地引进种蛙20对,蝌蚪9700只,在建德市梅城镇碧溪坞村的一个山坳里办起了牛蛙养殖场。经过一年的精心饲养管理,1990年,繁殖蝌蚪70万只,生产幼蛙4000余只,并有部分达到了...  相似文献   

15.
棘胸蛙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被誉为“百蛙之王”。“本草纲目”记载;“石磷集诸阴于一体,食百虫而解毒”。具有清凉解毒、平肝降火等功效。2004年采用人工饲养的亲蛙进行人工繁殖、育苗获得成功,培育出变态幼蛙1万多只。现将棘胸蛙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邓菊云 《内陆水产》1997,22(7):26-27
牛蛙、美国青蛙从蝌蚪变态成幼蛙,生理生态发生显著变化。一是从完全依赖水中生活,靠鳃呼吸,变态成能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二是从完全摄食水中浮游生物饵料,变成只捕食有动态感的活体饵料,对静止不动的饵料不捕食。变态后幼蛙的这种生理生态变化,无疑给幼蛙养殖技术、饵类品种和饵料营养,饵料投喂方法及水陆养殖环境管理带来根本变化。从对变态幼蛙早期的实际词养管理的调查情况来看,存在着诸多不适幼蛙生理生态变化的问题,以致普遍产生变态幼蛙营养缺乏症,幼蛙生长缓慢,甚至大批死亡。对于变态幼蛙营养缺乏症及产生原因,尚…  相似文献   

17.
棘胸蛙俗名石顿、石磷、骨栋,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开展棘胸蛙人工繁殖,为人工养殖提供充足的种苗,对发展人工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省古田县“清源棘胸蛙生态养殖场”通过10多年的潜心摸索,积累了丰富的人工育苗经验,2004年采用人工饲养的亲蛙进行人工繁殖、育苗获得成功,培育出变态幼蛙1万多只,为内陆山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提高淡水养殖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供了一条致富的好途径。现就棘胸蛙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一、亲蛙的培育与选择1.亲蛙池的场地选择与结构养殖棘胸蛙应选择…  相似文献   

18.
吕永春 《科学养鱼》2022,(11):25-26
<正>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地处安徽东南部,自古就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金宝圩基本就是水阳镇的全部面积,环圩大堤52.5千米,总面积205平方千米,圩内有10.5万亩良田、5万亩水面。当地百姓绝大多数利用稻田发展幼蟹培育产业,目前有幼蟹培育面积约4万亩,年产幼蟹14亿只,规模居全国之最,被中国渔业协会先后授予“中国幼蟹之乡”“中国幼蟹第一镇”称号。  相似文献   

19.
订阅科技报刊致富有路效益高广东省罗定市罗镜镇养蛙专业户李华强长期订阅(科学养鱼》、《广西科技报》等科技报刊,创办了罗定市科委青蛙养殖示范场,学科学、用科学,取得了很大的效益。全场6人,蛙池6亩。1994年繁殖销售本地蛙(虎纹蛙)苗309万只,销售成蛙...  相似文献   

20.
吕国新是上海市金山县朱泾乡蔬菜村人,今年才22岁,养牛蛙却已有4个年头了。目前,他饲养着5千多只幼蛙和成蛙,还有一批牛蛙蝌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