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玉米矮花叶病毒病的为害和病毒抑制剂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玉米品种之间抗性试验、不同发病级别对产量的损失试验和三种病毒抑制剂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采取农业措施、药剂防治、治虫防病等综合防治技术是控制该病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烟粉虱是一种世界性重大害虫,传播植物病毒病,严重危害农林业生产。烟粉虱可以传播400多种植物病毒,主要包括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的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长线病毒科Closteroviridae的毛病毒属Crinivirus、乙型线状病毒科Betaflexiviridae的香石竹潜隐病毒属Carlavirus和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的甘薯病毒属Ipomovirus。其中,菜豆金色花叶病毒Begomovirus是烟粉虱传播的主要病毒,在所传播的病毒中约占90%。治虫防病是控制此类病毒病的主要方法,双酰胺类及新烟碱类等杀虫剂是目前防治烟粉虱的主要药剂。目前生产中虽然还缺乏对病毒病高效的化学药剂,但抗病毒药剂的研发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对烟粉虱传播的病毒病类型,以及治虫防病的化学药剂进行综述,期望为烟粉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防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 安庆地区自70年代后,随着白菜型感病品种的淘汰,逐步推广甘蓝型油菜,病毒为害一度很轻。但自1980年以来,甘蓝型油菜病毒病也在逐渐加重。1980、1982、1984三年都大发生,特别是1982年大流行,当地中熟品种当油早1号发病率竟高达95.6%;1984年发病率也高达73.55%。关于药剂治蚜防病研究,60年代初,陈鸿逵等在白菜型油菜上进行过苗期治蚜结合肥水管理的防治试验,播种期用6%可湿性六六六粉1.5公斤撒施畦面,再于两片真叶开始,连续用乐果及二二三、六六六混合液治蚜4次,并加强肥水管理,效果达84.7%,这为药剂治蚜防病提供了实践依据;陈昌兰等报道,在进行综合防治研究中,掌握翅蚜消长规律适时(翅蚜高峰期)药治2次的措施,可起到  相似文献   

4.
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生产上的灾害性病害,是由昆虫传播的一种植物病毒病。目前,由于对玉米粗缩病毒RBSDV的基础研究有待突破,玉米粗缩病尚无特效药剂防治,一旦发病对玉米生产危害极大,控制关键在于治虫防病,截断病毒传播途径,把传毒媒介消灭在传播之前。  相似文献   

5.
隆旺夫 《湖南农业》2003,(10):14-14
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是白菜的三种主要病害。这三大病害发生时间长,发病率高,抗药性强。防治上要做到巧治。 防病毒病先治蚜 白菜病毒病主要由蚜虫传播。只要控制住蚜虫,就可有效地防治病毒病。育苗前铲除苗床附近的杂草,育苗期间用银灰薄膜带防蚜。移  相似文献   

6.
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是白菜的三种主要病害。这三大病害发生时间长,发病率高,抗药性强。防治上要做到巧治。 防病毒病先治蚜 白菜病毒病主要由蚜虫传播。只要控制住蚜虫,就可有效地防治病毒病。育苗前铲除苗床附近的杂草,育苗期间用银灰薄膜带防蚜。移  相似文献   

7.
<正> 烟草病毒病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据文献记载。国内烟草病毒一直以接触传播的TMV(烟草花叶病毒)为主,其它类型极少见。可是在1981—1984年对安徽各主要烟产县采集的500多个病样本进行初步检测,结果却以CMV(黄瓜花叶病毒)为优势种,约占检测总数85%左右(尚不包括复合侵染样本,下同),PVY(马铃薯Y病毒)与TMV仅约各占5%左右。由此可见,导致烟草病毒在短期内暴发成灾,除耕作制度及人为等因素影响外,烟草病毒优势种的变化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在自然界中,CMV和PVY主要依靠带毒蚜虫的快速传播,因而确立烟草病毒病的防治策略,有必要从传统的以减少接触传染为主,进而转化为以避蚜为中心的综合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主要病毒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病是危害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球广为传播。马铃薯主要病毒病有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马铃薯重花叶病毒、马铃薯S病毒、马铃薯A病毒、马铃薯M病毒、马铃薯卷叶病毒,该文综述了上述马铃薯常见病毒病的表现症状及传播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1 发病规律 引起甜(辣)椒病毒病的病毒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苜蓿花叶病毒、烟草蚀纹病毒、马铃薯X病毒、蚕豆萎蔫病毒等。传播途径随其毒源种类不同而异,但主要可分为虫传和接触传染两大类。借蚜虫传播的病毒主要有前三种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靠接触及伤口传播,通过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传染。  相似文献   

10.
正大豆易受病虫害的为害,为确保大豆品质和商品性,必须及时防治病虫害。目前沧州市大豆的主要病害是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胞囊线虫病、纹枯病、锈病、霜霉病等;主要虫害由大豆蚜虫、豆天蛾、造桥虫、小夜蛾等。在防治方法上除了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科学管理以外,药剂防治很关键。1、大豆花叶病毒。大豆花叶病毒是大豆的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病害,一般发生率30%—60%,有一些品种甚至达到100%,常用防治方法有多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病毒病又叫孤丁病、花叶病、抽疯病,是大白菜三大病害之一。目前,防治病毒病的药剂虽然研制了不少,但效果都不大明显。因此,对大白菜病毒病,还是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1.病害症状。苗期发病,心叶叶脉失绿,叶片出现深浅不均的绿色斑驳或花叶。成株期发病,叶片严重皱缩,质硬而脆,常生许多褐色小斑点,叶背主脉上生褐色稍凹陷坏死条状斑,植株明显矮化畸形,不结球或结球松散,失去食用价值。2.染病途径。主要由芜青花叶病毒、黄叶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萝卜花叶病毒等单独或复合浸染引起。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一是种子带毒传播;…  相似文献   

12.
聊城市东昌府区常年种植越夏番茄超过1000k㎡,番茄病毒病是越夏番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常见的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番茄褪绿病毒、番茄斑萎病毒等。几种病毒病害发生错综复杂,且多呈现复合侵染的情况。通过对上述病害的症状、病原、病害侵染循环及发生规律的调查研究,制定了加强检疫和测报工作,充分利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手段,适时进行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控番茄病毒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症状有3种类型:花叶型,条斑型,蕨叶型。病毒病是由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等侵染引起的,这些病毒多在病株残体、种子、杂草上越冬,翌年通过蚜虫、摩擦和田间操作等传播。  相似文献   

14.
大白菜的三大病害是: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一、病毒病病毒病是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表现为花叶,以苗期防病为主。发病较晚的轻病株,只在菜株的一侧或半边呈现皱缩畸形,内层叶片上产生许多褐色小点。大白菜病毒病通过蚜虫传播。田间传播蚜虫主要有桃蚜、萝卜蚜、甘蓝蚜等。一般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15.
芝麻是世界上重要的优质油料作物之一,近些年病毒病频发且呈加重趋势,给芝麻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国内外对芝麻病毒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生危害调查、病原鉴定、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芝麻病毒病的症状复杂,病原种类较多,国内主要有花生条纹病毒(PSt V)和芜菁花叶病毒(Tu MV),国外报道较多的为豇豆蚜传花叶病毒(CABMV),其他在芝麻上发现的病毒还有西瓜花叶病毒(WMV)、芝麻坏死花叶病毒(SNMV)等。通过分析影响芝麻病毒病流行的因素,根据目前防治方法的研究结果,总结了可行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6.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由于染毒植株经过一定潜育期后才会显症,隐蔽性强,是一种“可防难治”的病害,水稻植株一旦感病,很难防治,有水稻“非典”之说。要防治好此病,必须狠治传毒媒介灰飞虱。只有用“治虫防病的”应急防治技术,应用吡虫啉、锐劲特等  相似文献   

17.
(一)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1、豇豆病毒病 是发生较普遍且严重的病害。常见的有豇豆花叶病与豇豆黄花叶病。主要病毒病原是豇豆蚜传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表现叶上显黄斑、黄绿相间与深绿相间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毒的一种病毒病害,玉米一旦感染粗缩病毒很难根治;而玉米顶腐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危害较严重。防治上应加强玉米田间管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能力;同时采取治虫控病,切断毒源传播,防止植株被感染。1玉米粗缩病发病特点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带毒传播引起的一种病毒病,是目前威胁我市玉米生产最严重的病害。玉米粗缩病毒在大麦、小麦和看麦娘、狗尾草等禾本科  相似文献   

19.
芝麻病毒病的发生及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芝麻病毒病是我国芝麻生产上常年零星发生、个别年份流行的病害,大发生年份发病率可达30%以上,对芝麻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目前尚缺乏防治芝麻病毒病的有效药剂。因而,在培育抗病品种、采取农业防治的前提下,我们开展了药剂治蚜,切断病毒病传播途径,结合防治其他病害、促进芝麻生长发育、增强芝麻对病毒病抵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甘蔗花叶病毒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导了1979—1982年对浙江省甘蔗花叶病毒的分布、传播、电镜观察、防治方法和病害对产量、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甘蔗花叶病毒至少存在两个株系,因均不能侵染约翰逊草(Sorghum halepenseL.),所以不是ScMV-I株系和MDMV-A株系。义乌地区花叶病的流行是和新植蔗区每年切种繁殖有关。种蔗带毒是ScMV的主要来源,蚜虫在传播流行上并不重要。人工汁液接种有30%发病。 受甘蔗花叶病毒感染的细胞经电镜检验,发现有线条状病毒粒子和风轮状及环状的细胞质内含体。 通过选种,可以将花叶病率压低到5%以下,鲜蔗和糖产量均有提高。地膜覆盖虽然不能压低发病率,但具明显的增产作用。温汤浸种的有效温度接近蔗芽致死的限温点,故不宜推广应用。药剂治蚜防病效果不显著。义乌地区现有栽培的品种虽均感病,但品种间的发病率和严重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