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重庆市公园绿地夏季的热岛调控效应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夏季高温季节,选取重庆市永川区典型的公园绿地5个,分别在每个公园内选取乔-灌-草、乔-灌、乔-草、灌木、草地5种不同绿地配置类型的绿地作为观测点,研究公园不同配置类型绿地的热岛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具有乔木的复合林地降温、增湿效果均明显高于低矮的灌丛和草坪。各公园不同配置模式乔木林地在观测时间内的平均降温、增湿程度与郁闭度、乔木胸高断面积和植物三维绿量呈正相关关系。绿地配置时应注重充分利用有限的绿化空间,绿化应以乔灌草复合型的绿地配置模式为主,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改善城市热环境。  相似文献   

2.
乌鲁木齐市园林树种的调查,规划,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本文对乌鲁木齐市的园林树种和绿化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依据园林绿地国家《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对主要的绿地类型中现有树种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评价,应用城市生态学,园林美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根据乌鲁木齐市城市的生态特点和植被分布规律,以及乌鲁木齐市作为国家西部内陆地区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于一身现代工业城市性质,对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进行了总体规划,为园林植物景观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根据调查统计,乌鲁木齐市木本植物共有132种,其中常绿树种17种,落叶树种115种,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比例为 1:6.76;从树种比例来看反映出乌鲁木齐市地属内陆干旱地区,树种单调且分布不均。 今后乌鲁木齐园林树种规划的原则是:(1)生态优先原则;(2)特色与创新原则;(3)适地适树原则;(4)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化的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并对城市的生态防护林、景观路、行道树、公共绿地、垂直绿化等应用的树种进行了具体的规划。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京珠高速公路(衡阳段)乡土植物数量分类及其在生态绿化中的应用,笔者对京珠高速公路(衡阳段)的乡土植被类型及植物种类进行全面调查,应用模糊聚类方法对其数量进行分类,并结合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生态学及生理学特征,筛选出适合衡阳段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带、边坡绿化的乡土植物种类以及生态绿化模式。结果表明:衡阳路域共有维管束植物352种,隶属于99科232属,且可分为4个植物群丛类型,它们分别是:Ⅰ.杉木+马尾松-夹竹桃+山茶花-假俭草+淡竹叶群丛;Ⅱ.黧蒴+乌桕-夹竹桃+紫薇-类芦+臭牡丹群丛;Ⅲ.黧蒴+深山含笑-八角枫+香叶树-积雪草+佛甲草群丛;Ⅳ.构树+女贞-芒+鹿蹄草群丛,筛选出50种生态绿化的乡土植物,并根据不同的生境条件,按照群落学的原则设计3种生态绿化模式,它们分别是Ⅰ.草本+藤本模式(位于公路外0~10 m);Ⅱ.灌木+草本+藤本模式(位于公路外10~15 m);Ⅲ.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模式(位于公路外15~20 m)。这将丰富该区域植被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的内容,为京珠高速公路(衡阳段)的生态绿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是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优化调整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的重要举措。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贯穿本轮植树绿化过程的重要策略。北京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的核心任务与目标是:着力建设北京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着力构建完善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融入创新理念的多功能种植类型;建设健康完善的近自然植物群落结构;注重以丰富生物多样性为导向的植物配置。  相似文献   

5.
不同光周期对绿盲蝽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光周期对绿盲蝽种群增殖的影响,应用种群生命表的方法(温度(25±1)℃、相对湿度(70±5)%、光照强度4000 lx),系统研究了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 )在5个光周期L︰D=8︰16,10∶14,12︰12, 14︰10和16︰8下的实验种群的生长发育特性和繁殖能力。结果表明,不同光周期处理下绿盲蝽各虫态存活率、产卵前期及产卵量等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光周期处理下,绿盲蝽最高孵化率(L︰D=10︰14)比最低孵化率(L︰D=16︰8)高25.06个百分点;若虫最高存活率(L︰D=8︰16)比最低存活率(L︰D=16︰8)高25.26个百分点;雌成虫最高平均产卵量(L︰D=12︰12)比最低平均产卵量(L︰D=8︰16)多27.29粒。综合来看,光周期L︰D=12︰12处理下的绿盲蝽种群内禀增长率(rm)最大(0.1093),种群加倍时间(DT)最短(6.3417),表明该光周期处理十分有利于绿盲蝽种群的发育与繁殖。  相似文献   

6.
屋顶绿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屋顶绿化是一种重要的立体绿化手段,对建筑密度大、人口集中、园林绿化用地有限的城市来说,无疑是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增加绿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屋顶绿化可增添建筑艺术效果,成为城市的“空中花园”,形成空中  相似文献   

7.
<正>行道树形成了城市绿地系统的网络和骨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生态环保效应,由行道树形成的林荫道、绿化特色道路更是上海的靓丽风景线。行道树一般立于建筑、机动车道或人行道旁,立地条件差,生长空间有限,其养护要求和难度比一般绿化元素高。如何保证行道树健康生长,提供绿荫,美化环境,研究、推广、提升行道树养护技术,对体现上海城市园林“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的发展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徐州市主要落叶绿化树种滞尘能力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筛选出具有强滞尘能力的树种作为徐州市主要绿化树种,选择徐州市具有代表性的3个地区作为工业区、交通干道和清洁区,对3个样地6种主要落叶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地区不同树种间的滞尘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显著性P值均小于等于0.001;(2)在外界尘源条件相同的情况下,6种树种的滞尘能力强弱依次为:紫薇>法国梧桐>枫杨>毛白杨>构树>意大利杨;(3)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与叶表面特征密切相关。在徐州市用于消减大气颗粒物的落叶树种选择上,应优先考虑紫薇、法国梧桐和枫杨。  相似文献   

9.
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形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提出上海都市农业作为与都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产业,应当优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上海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具体来讲,就是要建设以下两大类型6种产业形态的都市农业:(1)产品型都市农业,包括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创汇农业等;(2)服务型都市农业,包括绿化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等。  相似文献   

10.
为研讨立体绿化生态城市综合治理PM2.5,中国城科会绿建委立体绿化学组组织全国建筑景观设计人员于4月8~16日考察了日本立体绿化建设。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对城市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这一过程主要经历了三步:第一步是以工厂迁出都市为代表的环境综合治理;第二步是以煤改气、  相似文献   

11.
Ecological garden views were adopted to re-explore benefits of garden landscaping, co-prosperity of man and tree was applied to study application modes of plants in ecological gardens. Green spaces in ecological gardens should be evenly and reasonably distributed, actual conditions of the planning site respected, outstanding styles and diversified plant furnishings defined. Three layouts of ecological garden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ecological gardens were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12.
Currently,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s in China show fragile ecological conditions, the overseas Green Infrastructure is a new idea to construct urban green ecological spaces. Typical Gree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cases in the U. K., such as London greenbelt, park system, green corridor, green chain and Green Grid were studied to analyze problems of China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o as to propos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相似文献   

13.
绿量是定量化研究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重要指标,它更加准确的反映了植物的冠层结构,并且大大增强了城市绿地建设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合理配置园林植物、改善绿量结构以及城市绿地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因此,三维绿量的研究意义重大。通过对近年来绿量及城市生态效益的研究进展做了阐述,并针对中国今后量化生态效益产生的问题及研究趋势进行了讨论。最后指出完善三维绿量的测算方法、构建城市绿地生态效益评价模型是未来量化生态效益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生态化学计量学中碳(C)、氮(N)、磷(P)等元素的比例与分配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因C、N、P 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它们的供应限制着植物生长及微生物的功能。然而,目前人类活动已经大大改变了C、N、P循环,从而改变了养分运输的模式、数量和养分限制的程度,导致温带森林养分不足的状况发生了改变。笔者分析了国内外温带森林叶片及凋落物的C、N、P 含量、化学计量比特征、限制性元素及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并与热带及亚热带森林进行了对比,同时,将全球森林的叶部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总结。此外,笔者还综述了部分影响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因素,为未来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提供参照。由文献数据得出建议,将植物新鲜叶片、离体叶片、土壤及微生物共同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并针对不同的树种,加强其生态因子各种不同参数(如凸度、垂直结构、演替、温度及降水量等)对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15.
Plant landscaping in courtyard design was studied from four perspectives of building, water, road, garden setting and plant landscaping. Landscape designs in Guangzhou Baiyun Hotel, the 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 (Suzhou), and bamboo pathway of Small Yingzhou in the West Lake (Hangzhou) to improve scientific and artistic properties of plant landscaping, and develop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effects of garden green spaces to the most.  相似文献   

16.
转CpTI基因对棉花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6-2007年,采用4个转CpTI基因棉花材料及其受体,于棉花不同生育期取根际土壤,研究了转CpTI基因对棉花根际细菌、放线菌及真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转CpTI基因及其受体材料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均随着棉花的生长发育变化,细菌在棉花的花铃期达到高峰,放线菌和真菌在蕾期至花铃期达到高峰,之后随着棉花的衰老均减少。转CpTI基因对棉花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有显著影响,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均比对应受体材料显著增加,而真菌的数量显著减少;从棉花的不同生育时期看,细菌的数量在苗期和花铃期显著高于受体材料,放线菌在不同时期均显著高于受体材料,尤以苗期和花铃期更明显,而真菌的数量在吐絮期显著低于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17.
水稻新品种DUS测试目测性状标准品种的优化筛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筛选出稳定可靠的水稻新品种DUS测试目测性状的标准品种,通过对中日韩117个有代表性的水稻已知品种2008-2009年连续2年的田间测试试验,对水稻DUS测试指南中的27个目测性状的106个性状表达状态进行了系统的标准品种筛选。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6个标准品种不仅涵盖了原有的23个标准品种代表的性状,还为多个没有标准品种的性状表达状态提供了标准品种;‘元子占稻’、‘坦紫’、‘旱轮稻’、‘起金’、‘乌嘴糯’这5个品种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可作为其他生态区标准品种筛选时优先考虑的品种;聚类分析法在水稻目测性状标准品种筛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其他植物新品种DUS测试目测性状标准品种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态有机肥不同混配基质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绿源”牌有机肥(生态有机肥)不同混配基质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有机肥、蛭石、草炭按1∶1∶1或生态有机肥、蛭石按1∶1组配明显促进辣椒的生长发育,主要表现为株高、茎粗增大,叶片数增多,光合作用增强,开花座果期提早,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提高。生态有机肥与河砂、炉渣组配有利于提高辣椒果实的Vc含量。全部以生态有机肥作为基质栽培辣椒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9.
增密是实现东北春玉米大面积增产的关键技术,水热和土壤等区域生态条件是决定作物密度高低的关键因素。东北的区域生态条件差异显著, 阐明作物对密度和区域生态条件的综合响应对东北春玉米增密增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以中单909为供试品种, 在代表东北不同生态条件的辽宁沈阳、吉林公主岭、黑龙江哈尔滨、吉林桦甸和吉林洮南等5个试验点设置密度试验, 研究春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对密度和区域生态条件的综合响应。结果表明, 密植导致株高与穗位高增加, 茎粗降低。区域生态条件主要影响玉米株高, 对茎粗和穗位高的影响不显著。随密度增加, 群体叶面积指数(LAI)显著增加, 尤其是随热量条件改善, 群体LAI呈显著增加趋势。在一定范围内, 密植可以通过提高群体干物质生产力弥补单株生产力的下降, 从而获得高产; 本试验条件下, 中单909在9.00万株 hm-2左右密度下的密植增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而区域间因生态条件不同, 高产种植密度存在显著差异, 其适宜密植范围在8.6~9.6万株hm-2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