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又称“包脚菇”或“广东菇”或“中国菇”,是一种生长周期短、生产简便、见效快适合夏季栽培的食用菌。草菇一般习惯于稻草栽培,但生物效率较低,仅及12—20%,江苏很少栽培,棉籽壳栽培虽然生物效率有明显提高,但近年来由于棉籽壳货源短缺,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草菇的发展。为此,我们进行了棉籽壳与稻草不同配比的栽培试验,以寻找低成本、高效益,易栽培的培养基质为城郊大面积栽培草菇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21,(3)
为了筛选适宜贵州省草菇菌种的最适培养料,以传统棉籽壳为对照,稻草、甘蔗渣、麦粒、玉米芯为供试培养料培养草菇菌种,并比较其对草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培养草菇菌种的菌丝生长差异较大,以棉籽壳(对照)培养的菌丝平均长速最快,其次为稻草、甘蔗渣、麦粒,玉米芯最慢。以稻草为培养料培养的菌种接种栽培料获得的产量最高,为3.79 kg/m~2,其次是玉米芯,为3.67 kg/m~2,以甘蔗渣为培养料培养的菌种产量较低,仅为2.37 kg,以麦粒培养料培养的菌种不出菇。  相似文献   

3.
草菇的传统栽培是利用稻草,产量低而不稳。60年代末,台湾省吴培烟首先利用废棉栽培草菇,生物效率达50%,轰动了当地的种菇业。广东、香港、上海等省市和地区,先后用废棉和棉籽壳栽草菇获得成功,生物效率在20~35%。现将废棉、棉籽壳栽草菇的技术介绍  相似文献   

4.
照传统方法,用稻草料堆栽草菇,每百公斤料产菇10~15公斤,产量较低。如果用种过平菇、金针菇等的下脚料覆盖在稻草料上,栽培草菇,则每百公斤稻草料可收鲜菇25公斤左右。具体栽培方法如下: 1.原材料处理。选无霉变的稻草用2%石灰水浸泡,24小时后捞起,用清水淘洗至无黄水流出,稍滤干待用。将栽培过平菇、金针菇等棉籽壳废料晒至  相似文献   

5.
通常用纯稻草栽培凤尾菇产量较低,生物学效率在50%左右.而栽培时添加辅料又易导致杂菌污染。本人通过多年的试验,在菌丝市满料床后撒上薄层米糠,2~3天内料面可形成浓密的菌丝,发菌期内菌丝生长旺盛,生物学效率由52%提高到96%,且菇质好。 1供试材料 凤尾菇,引自安徽农学院菌种室,制成棉子壳栽培种。稻草选用杂交晚稻草,去掉稻草头,切成6~9cm的段,浸泡在2%的石灰水中48小时,以除去硅质,充分软化。沥干水分后待用。  相似文献   

6.
茯苓棚室代料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松木屑、松枝碎块、棉籽壳为主要培养料,采用“鲜菌核”作为“诱引”,进行菇棚层架菌袋覆土和大田坑穴菌袋覆土两种栽培方式的茯苓栽培实验。其中,以松木屑和松枝碎块为主要原料的栽培料配方栽培效果优于以棉籽壳和松枝碎块为主要原料的配方;菇棚层架栽培和自然露地栽培的产量均低于大田低矮简易棚栽培,在大田搭置低矮简易棚栽培方式获得最好成活率达92.85%,平均生物学效率达18.25%,这一栽培结果与对照的段木茯苓栽培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7.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又名中国蘑菇,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鹅膏菌科,小苞脚菇属。草菇是一种高温菇,只有在气温稳定在30℃以上,湿度在80%左右时才能正常生长。因此,草菇是热带和亚热带高温多雨地区普遍栽培的著名食用菌。草菇不仅肉汁脆滑,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原糖和维生素,其中干草菇维生素C含量达到2.06g/Kg。另外草菇中还含分别具有抗肿瘤和降血脂能力的异体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经常食用草菇对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草菇还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出口食品,在港、澳、日等国家和地区十分畅销。草菇生长周期短,生长和保存条件要求苛刻,生物学效率低。近年来,草菇栽培研究越来越多。董昌金和徐平用棉籽壳、稻草、麦秸和废棉四种培养基进行草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废棉是草菇最适宜的培养基,其次为棉籽壳。影响草菇产量的因素比较多,本试验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对用不同堆料方式的棉籽壳栽培草菇进行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方面的研究,以求找到棉籽壳栽培草菇的最佳堆料方式。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种供试菌种是草菇V23,引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该菌株个体中等,抗杂菌、病虫害能力强,产量...  相似文献   

8.
研究草菇栽培技术,提高草菇生物转化率,是食用菌栽培者关注的问题.笔者研究了四种处理栽培草菇的生物效率.结果表明,覆土能提高生物效率,用预发酵原料栽培草菇,菌床温度平稳.菌丝长速快,现蕾早,是夏季栽培草菇防止杂菌的有效措施.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株草菇V_(23),引自广东微生物所.(二)试验处理A.原料发酵;B.发酵十覆土;C.发酵+覆土+盖草;D.原料不发酵.重复二次.覆土材料为菜园土(黄豆粒状),经曝晒后,喷3%石灰水,湿度为60%左右,覆土厚1.5cm,覆盖稻草厚3cm.  相似文献   

9.
覆盖材料对草菇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新明 《食用菌》1996,18(5):21-22
栽培草菇,生育期短,资金周转快,但生物转化率不高,产量较低。为此,人们常在播种后菌丝走满料面时进行覆土,以提高草菇的单产。笔者利用牛粪、塘泥、栽培过毛木耳的废菌料等进行覆盖草菇床栽培试验,取得了明显增产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草菇是一种耐碱性较强的食用菌,目前普遍采用棉籽壳加石灰法种草菇,其产量比传统的稻草料种草菇要高多倍。我们在用棉籽壳种草菇时,除了拌料要加2%左右的石灰外,在出菇管理时还加了一些草木灰,增产效果更显著。现以82、83年6~8月的六次试验为例,每次投料400斤,以不加草木灰为对照。结果加草木灰组的平均生物效率为53.1%,只有少量小鬼伞菌发生,未见虫害:而未加草木灰组的平均生物效率仅29.8%,鬼伞菌重复发生,有蛆蚊危害,有的菌床只出1~2批菇,质量差。  相似文献   

11.
用烟叶或烟直与棉籽壳搭配栽培平菇菌,则平菇菌的菌丝体,子实体生长和菇的产量,品质与生物效率,都优于纯棉籽壳培养基。其中尤以80%烟叶搭配20%棉籽壳(接湿料重)的处理,菇的产量和品质表现最好。这一结果不仅丰富了食用菌培养料的来源;而且有利于废弃烟叶和烟叶下脚料的开发利用,给广大烟农和卷烟厂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从福建、山东等地引进草菇菌株6个,设计以6种以海鲜菇菌渣为主料的栽培配方,研究不同菌株和栽培配方对草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菇菌株V1172、V1296及V5是利用海鲜菇菌渣栽培的适宜菌株;配方3(海鲜菇菌渣55%、玉米芯15%、花生壳15%、鸡粪5%、牛粪5%、石灰5%.)为最佳配方,与CK相比,栽培料的...  相似文献   

13.
将粉碎机筛板钻成孔径为20~25mm后用来加工稻草,加工后的稻草即为绵软的绒状。 (一)配料和栽培 培养料配方:稻草绒80%,麸皮18%,石膏粉1%,食盐1%。将稻草绒用3%石灰水浸泡3~4天,然后用清水冲洗调整pH为9,再加辅料,按常规进行发酵、接种,发菌和出菇期管理。 (二)栽培结果 发菌期菌丝洁白、粗壮,生物转化率稳定在120%以上。若采用菌棒覆土出菇技术,产量  相似文献   

14.
以草菇VH3为试验菌株,进行杏鲍菇菌渣栽培草菇配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95%,麸皮5%配比料栽培草菇比用纯棉籽壳栽培草菇的经济效益好。杏鲍菇菌渣可以代替棉籽壳栽培草菇。  相似文献   

15.
姬松茸制种料与产量相关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研究了采用五种不同制种料培养姬松茸(Agaricus biazei Murvill)菌种的生物学效率(产量)与菌丝生长速度、平均单朵重,子实体始菇期,子实体个数及污染串的关系。结果表明,生物学效率与菌丝生长速度、平均单朵重的相关性不显著,而与子实体始菇期、子实体个数。污染率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五种制种料以稻草最好,稻草种发菌快,封面快,不易污染杂菌,成活率达100%,出菇早,生物学效率达40.67%,其次为木屑种及棉籽壳种。  相似文献   

16.
目前草菇栽培普遍采用在稻草、废棉等培养基表面直接出菇的技术。为了进一步摸索草菇高产栽培技术,笔者于1987年进行了采用河泥砻糠覆土栽培草菇的试验。其结果覆土的比常规的生物学效率提高了15.7%,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草菇栽培我国南方大都以稻草作为栽培原料,产量低而不稳。为了提高草菇产量和充分利用我省农付产品下脚料资源,我们进行了棉籽壳、麦杆、花生壳、稻草等不同原料栽培草菇试验。结果表明,在所用的栽培料中,以棉籽壳栽培草菇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草菇用纯稻草栽培,因料过松不利于保温保湿,产量太低;用棉籽壳栽培,产量较高,但透气性差,烧料严重,培养料不能充分利用。为此,我们采用垄底先铺稻草再铺棉籽壳的双层料栽培法,生物学效率达37.4%,现简介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供试菌株V2383,引自山东省农科院土肥所。设三个处理:(1)稻草把栽培:选新鲜不霉变的稻草在pH12的石灰水中浸24小时,用清水冲至pH8左右,拧成把,每把折干重500克。再将  相似文献   

19.
棉籽壳是较理想的草菇栽培料。我们于1981年作了草菇栽培试验,每100斤棉籽壳收获30.75斤草菇。同时发现棉籽壳栽草菇比稻草、麦秸栽草菇的收获期要长,产量要高4倍以上。为了进一步摸清棉籽壳栽草菇产量高的原因,1932年继续  相似文献   

20.
用种过平菇的废料地沟栽草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树原 《食用菌》1993,15(6):21-22
传统的草菇栽培,是以稻草和麦秸为原料,因产量低,处理方法麻烦,在北方很多菇农都已改用棉子壳为原料.笔者从1989年开始,用种过平菇的废料,经过发酵后在地沟内种草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生物效率稳定在30%~35%.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一)培养料的准备将种过平菇的废棉子壳料从菇房里搬到室外场地上捣碎,摊开曝晒2~3天,直至干燥后备用.(二)栽培季节的选择草菇属高温菇,要求栽培场内日平均气温在25℃以上.气温太低不易出菇,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