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云 《现代农业科技》2008,(11):286-286
肉鸽的雌雄鉴别是肉鸽生产、繁殖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分别介绍了肉鸽生产的四个阶段:鸽胚胎、乳鸽、童鸽和成年鸽的雌雄鉴别方法,以期指导肉鸽生产。  相似文献   

2.
<正> 鸽的雌雄鉴别是养鸽的先决条件,在鸽群中如果雌雄比例不当,不但鸽舍不得安宁,而且产蛋率低,或无精蛋多。如果是小群放养,配不成对的鸽子就会飞到别的鸽群中去寻找配偶而不回巢。因此,养鸽者都必须掌握雌雄鉴别基本方法。 1 鸽蛋的雌雄鉴别法。受精鸽蛋孵化4~5天,在灯光下观察,胚胎基轴线两侧血丝对称,呈现蜘蛛形状为雄性胚胎。胚  相似文献   

3.
特种养殖     
肉鸽雌雄鉴别难度很大,不能正确配对繁殖,不仅影响肉鸽发挥正常生产性能,而且影响经济效益。辽宁普兰店市国营农场职工田秀媛在养肉鸽实践中,掌握了雌雄鉴别良法,现总结如下,仅供养鸽户参考。 一、乳鸽雌雄鉴别法。 1.外貌鉴别。在同窝乳鸽中雄鸽生长快,体型较大;雌鸽生长稍慢。雄鸽颈粗短,鼻瘤大而扁平,喙长而宽;反之为雌鸽。2.行为鉴别。把手伸向乳鸽头部时,反应敏感,羽毛竖起,姿态较凶,且用嘴啄手或用翅膀拍打者为雄鸽;反之为雌鸽。3.哺喂鉴别。在同窝乳鸽中  相似文献   

4.
肉鸽从幼鸽到成年鸽其外貌几乎相似,鉴别雌雄较为困难,而鉴别肉鸽的雌雄是肉鸽生产、繁殖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肉鸽养殖户如能适时鉴别肉鸽雌雄,不仅乳鸽能适时按雌雄、大小、强弱合理分群,便于饲养管理,促进乳鸽生长发育整齐,利于乳鸽集中上市,同时种鸽养殖户适时鉴别雌雄按适当的比例合理分群,有利于种鸽顺利配对.如果肉鸽养殖户缺乏肉鸽雌雄鉴别的基本常识,从幼鸽到成年鸽雌雄不分混群饲养,不仅会导致鸽群生长发育不整齐,严重影响乳鸽的上市品质,同时因雄鸽抢食快、生长发育强壮、性成熟早,往往以强欺弱,导致鸽群不得安宁,严重者甚至影响成年鸽的产蛋率.因此,鉴别肉鸽的雌雄是肉鸽养殖户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常识.现分别介绍乳鸽和成年鸽的雌雄鉴别法.  相似文献   

5.
<正> 鸽的雌雄鉴别是养鸽的先决条件。在鸽群中如果雌雄比例不当,不但鸽舍不得安宁,而且产蛋率低,或无精蛋多,如果是小群放养,配不成对的鸽于就会飞到别的鸽群中去寻找配偶而不会回巢。因此,养鸽者部必须掌握雌雄鉴別的方  相似文献   

6.
1 雌雄鉴别 1.1 成鸽 1.1.1 雄鸽的体形和头部比雌鸽要大一些,头顶要平些,两侧微隆起,鼻瘤比雌鸽大.  相似文献   

7.
鸽的雌雄鉴别是肉鸽养殖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肉鸽的若干雌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鸽的雌雄鉴别是肉鸽生产、繁殖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如果性别比例不当,不但鸽舍不得安宁,而且影响产蛋率。由于雌鸽与雄鸽外貌几乎一样,因此鉴别起来较为困难。现价绍几种鉴别方法供参考。 一、乳鸽的雌雄鉴别法 1.外形比较鉴别:在同一窝乳鸽中,生长快、体型大、颈短粗、鼻瘤大而扁平、  相似文献   

9.
PCR技术在胚胎性别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畜早期胚胎性别鉴定对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扼要介绍了胚胎分割技术和采用PCR技术鉴别牛、羊等家畜胚胎性别的操作程序,对影响该技术雌雄判定率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对这种方法的研究现状、各种技术细节的主要优缺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0.
1.胚胎鉴别法受精鸽蛋孵化4~5天后,在灯光下观察,胚胎基轴线两侧血丝对称,呈现蜘蛛状为雄性胚胎;若两侧血丝不对称,一边丝长且多,一边丝短且少,为雌性胚胎。2.乳鸽鉴别法 4~5日龄乳鸽,若肛门下缘较短,上缘覆盖下缘的为雄鸽;反之,稍突出的下缘覆盖着上缘的为雌鸽。在同窝乳鸽中,生长快、身体粗大,多数为雄鸽;当亲鸽哺喂时,雄鸽多  相似文献   

11.
Retention in the pigeon and in the goldfish was measured 1 day or 2 weeks after the mastery of each of a series of color discrimination. The amount of forgetting in the pigeon increased with the number of prior problems and increased more rapidly at the longer than at the shorter interval. the amount of forgetting in the goldfish was independent, at both intervals, of the number of prior problems. These results point to the operation of different memory mechanisms in the two animals.  相似文献   

12.
鸽新城疫流行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广东省十余个鸽场的新城疫流行的调查,我们发现鸽新城疫流行期,病鸽死亡率可达50%,其中幼鸽易感性较成鸽高。病鸽症状以下痢和神经症状为主,消化道出血少见;通过病原分离,引起鸽新城疫的病原为Ⅰ型副粘病毒的不同株;注射鸡新城Ⅱ且系、Ⅲ系弱毒疫苗或鸽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可及时控制疫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性骚扰案偶见报端,引起社会的关注。由于学术权力的渗入和大学特有的组织氛围,以及校园中潜在的性别歧视,校园性骚扰不同于一般性骚扰。主要是由学术权力渗入的学术性骚扰,还有类同于职场的上下级之间的性骚扰以及同事之间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性骚扰。骚扰途径越来越多样,既有面对面的言语挑逗、行为接触,也有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和社交软件进行的性骚扰。建议在大学内部治理中加强对校园性骚扰的防治,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应用于植被护坡的两种野生灌木抗旱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军  宋桂龙  王琼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177-6179
[目的]研究野生灌木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方法]以木豆和山毛豆两种野生灌木为试验材料,以正常浇水为对照,探讨了盆栽条件下干旱胁迫对2种野生灌木的影响。[结果]水分胁迫下,木豆和山毛豆的平均日失水率为0.626%和0.522%。山毛豆叶片相对电导率是对照的242.86%,木豆是对照的137.07%。木豆和山毛豆的丙二醛含量相对于对照分别增加了65.10%和69.10%。木豆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幅最大,增加了3.85倍,而山毛豆增加了1.98倍。山毛豆的叶片游离脯氨酸在35 d时出现峰值,为对照的57.85倍。而木豆在28 d达到峰值,为对照的14.34倍。[结论]木豆的抗旱性强于山毛豆。  相似文献   

15.
乳鸽屠宰及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爱梅  陈启康  戴晖  黄志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675-1675,1696
介绍了乳鸽的屠宰设备和屠宰技术,真空生鲜冷冻乳鸽的加工,乳鸽保健菜肴烹调方法,为肉鸽养殖、屠宰及加工、销售一体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建立鸽小肠上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体系,为研究鸽小肠上皮细胞的营养转运吸收、细胞增殖代谢等机制提供原代细胞模型。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分离鸽小肠上皮细胞,并通过相差消化法对其纯化,最后运用免疫荧光分析和基因表达分析鉴定鸽小肠上皮细胞。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可成功分离培养鸽小肠上皮细胞,细胞呈铺路石状排列;细胞角蛋白8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紧密连接蛋白基因CLDN-3和CLDN-4均有表达;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综上所述,本试验成功建立了鸽小肠上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体系,为后续开展雏鸽肠道营养研究提供了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7.
肉鸽营养需要与饲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近年来我国肉鸽的能量、蛋白质等营养需要与饲料研究进展,提出了建立攻关协作网络和研究、制定、颁布肉鸽饲养标准的建议,期望对肉鸽的科研、生产及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以苍术、厚朴、山楂等八味中药组方,对江苏省某规模化肉鸽场发病感染鸽新城疫的肉鸽进行治疗试验尝试。结果显示,对比治疗试验和大群治疗试验的同时,试验组和药物对照组对病情均有较好的缓解,试验组要优于药物对照组。中药组方"清瘟解毒散"对鸽新城疫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浓硫酸对木豆种子进行不同浸泡时间的催芽处理,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析不同时间处理、温度、种质采集高度及种子千粒重对木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豆种子用浓硫酸浸种处理的最佳时间为1 min,发芽率达92.33%。木豆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大部分木豆种子的千粒重较重,发芽率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0.
鸽瘟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有效控制鸽瘟的发生。[方法]利用分离到的鸽I型副粘病毒研制了油乳剂灭活疫苗。[结果]该疫苗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疫苗注射后1周就可检测到HI抗体,3周后HI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并可持续6个月;从免疫保护试验看,免疫后14 d,用强毒攻击,保护率达100%,而对照组,10只鸽全部死亡。[结论]应用鸽瘟油乳剂灭活疫苗能有效预防鸽瘟,且比使用鸡新城疫疫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