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北京市一企业园区一处4个串联水池(A-D池)的多级沉淀与生物净化相结合的净化系统的水样进行了实地采样和水质分析,测定了pH、COD、TN、NH4+-N、NO2--N等5项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各项主要污染指标去除率为68.9%~87.6%,净化后水质清洁,达到地表环境水质量标准Ⅱ类水质标准,净化后的水体可用于一般景观水体的补水。物理沉淀与生物净化具备协同作用,其中A、B池沉淀作用更明显,并主要针对TP净化,C、D池生物净化作用更明显,并主要针对COD和N类污染。但两类净化作用表现并不独立,沉淀具初期快速净化作用,生物净化具彻底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 一、国外活性污泥饲料利用情况苏联近年来利用木材水解、纤维纸浆和脂肪酸合成等工厂的废水经生物净化后,将残留在澄清池中的活性污泥作为禽畜鱼的饲料,获得成功。研究证明,把澄清池中污泥加热到100℃后,经喷雾干燥成粉末状,其成份与酵母比较见表1。从活性污泥的组成可以看出,它具有很高的饲料价值,其营养价值不次于饲料酵母。利用活性污泥饲料喂养试验: 1.苏联列宁格勒养禽场在肉鸡的饲料中添加  相似文献   

3.
5.废水的流量和水质的调整 (1)流量调整的意义经过前处理后的污水,即进入曝气槽和反应槽,借助微生物的作用进行净化过程,但有必要对单位时间内进入曝气槽和反应槽的污水量和水质进行调整。在说明调整的意义前,先把曝气槽、反应槽、生物反应堆等名词整理一下。 (2)生物反应堆最近,在废水净化领域中偶然也使用反应堆或者生物反应堆这个名词。按这个名词,有时会将其误解为具有某种特别作用的技术方式。所谓生物,就是众所周知的生物(在废水处理中便是微生物);所谓反应堆,就是能引起反应作用的容器。例如,酿酒的发酵罐、沼气发酵槽、曝气槽、复合贮留池装置的反应槽  相似文献   

4.
肖和良 《中国猪业》2019,14(7):101-105
以湖南省新邵县某规模猪场应用为例,介绍了新型红泥膜沼气池猪尿降解工程工艺,处理流程依次为尿水预处理、预处理暂存池、红泥膜沼气池、好氧池、净化池、氧化塘(或鱼塘、人工湿地)、达标排放。经净化池处理后尿水污染物平均降解率为85.46%,经氧化池处理后尿水污染物平均降解率达92.32%,实现尿水污染物减排90%的目的。红泥膜沼气池工艺能有效提高沼气池内温度和微生物活性,提高产气量,尤其是在冬季可提高近3倍的产气量,将氨氮降解率提高近1/3。针对大型养殖场(3 000头以上)采用此工艺后污染物降解率未达到90%的问题,建议增加曝气生物滤池和填料等环保设施和工艺。为防止暴膜安全事故的发生,应设置一套排出沼气自动化装备,自动化排出沼气。该工艺总体可行,污水排放达标,投入资金比例合适,产沼气量大,沼气发电、供暖等资源化利用率高,经济实用,值得大力宣传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蚯蚓具有高效的生物利用价值,它不但可代替鱼粉作为高蛋白饲料,还具有超强的生物净化功能[1].近年来,各位专家的深入研究发现,蚯蚓体内含有多种酶、蛋白质等,其对细菌有很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干燥的具有活性的城市污水淤泥,经消毒后,可部分代替肉骨粉喂肉鸡。在肉鸡的生长期和肥育期,其采食量比不喂淤泥的对照组减少了2~3%。在育雏和育肥日粮中用1.6和3.2%淤泥,对肉鸡的健康、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成茹 《饲料研究》2004,(1):21-21
1 增喂脂肪含量高的饲料以便让鳝鱼积累更多的脂肪 ,供停食冬眠时消耗。脂肪含量高的饲料 ,如蚕蛹、蚯蚓、蝇蛆等 ,要尽量多喂。2 合理捕捉上市鳝鱼喜欢入池底淤泥中 ,尤其是在气温降低后 ,会钻入淤泥里越冬。为此 ,对于成鳝 ,应在入冬前合理捕捉上市。捕捉时 ,应先将池水排干 ,并清除表层泥浆 ,再用双手翻池底淤泥捕捉。要避免使用铁锹、铁铲等硬质锐器深挖 ,以防铲断或碰伤鳝鱼。同时 ,要注意捕大留小 ,以便来年产卵繁殖。3 加强越冬防护留在池中越冬的鳝鱼 ,可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水源条件比较好的鳝池 ,可以采用深水越冬池。即在池中…  相似文献   

8.
1越冬池消毒越冬池必须进行严格的药物消毒,最好选用生石灰(出窑不久且未潮解的块灰),也可使用漂白粉。消毒可采取干法清塘消毒和带水清塘消毒。干法清塘消毒是指,在池塘留水7~10厘米深时进行的消毒方法。如果使用生石灰消毒时,先在池底挖一些小坑,将生石灰放入乳化,不待冷却立即全池均匀泼洒。次日用铁耙将塘泥耙动,使石灰与塘泥充分混合,以杀死越冬池中的敌害生物、杂鱼,以及淤泥中的病原体等有害生物。每公顷池塘用生石灰1  相似文献   

9.
(一)提高增氧技术丹麦和德国等国设计和建造了使用液氧和生物过滤器向养鱼池增氧的养殖设备,大大提高了单位水面的鱼产量。美国和瑞典等国研制了压力振荡吸收系统制氧装置,可用于鱼类养殖,直接生产含量为85%~95%的富氧,从而使工业城市的养殖场也能采用纯氧增氧技术。(二)水处理有重大进展淡水养鱼污水处理,仍是工业化养鱼技术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课题。自20世纪70年代发展的卵石滤池、滴滴池以及活性污染泥池逐渐被淘汰。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闭式生物滤塔、生物转筒加三角过滤器,以及特殊型生物转盘加活性污染泥等水处理设备,因占地…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鱼类在冬季的死亡,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六防”工作。 (一)防越冬池淤泥过多 越冬池内淤泥厚度一般保持在20厘米左右。若淤泥过多,有机物在分解时会大量消耗水体中氧气,使二氧化碳急剧上升,鱼类呼吸困难,影响代谢,造成大批死亡。因此,鱼类越冬池的淤泥不能过多。  相似文献   

11.
鱼苗鱼种池清整消毒,是提高鱼苗鱼种成活率的重要措施。通过清塘消毒,改良鱼池土壤,使鱼池内残存的淤泥腐植质转化为营养物质,提高鱼池肥力,并将潜伏在鱼池中的鱼类病源生物及敌害,彻底杀灭,为鱼苗鱼种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1.消毒药物与浓度。用于鱼池消毒的药物很多,常用的有生石灰、茶粕、漂白粉、强氯精、杀菌王等。现主要介绍生石灰、茶粕、漂白粉的消毒效果和使用浓度。 (1)生石灰:能杀灭清淤后残留池内的细菌;能改良鱼池土壤,使池底松散透气,使淤泥腐植质分解释出营养物质,增加鱼池肥力;能调节水  相似文献   

12.
鱼苗养到夏花,即开花,是养殖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提高夏花出塘率,获得优质夏花,是养鱼户普遍关注的问题。为进一步探讨此问题,笔者去年在某养殖场做了一次草鱼开花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选池、清塘1.1选池选择两口池塘。其中一口面积0.093hm2,下称甲池,塘底淤泥较少,保水力强;另一口面积0.087hm2,下称乙池,塘底淤泥较厚,保水力强,曾追施过有机肥,淤泥中有大量轮虫休眠卵。1.2清塘两口池塘都是用生石灰干法清塘,用量为每公顷1050kg。甲池清塘后未做其它处理;乙池清塘后立即按每公顷4500kg的量施猪粪,并用铁钯充分搅动底泥,注入新…  相似文献   

13.
<正>苗池选择鱼苗池要求池堤坚实,不漏水,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鱼池要背风向阳,长方形,东西向。鱼苗池不宜过大,水体不宜过深,过大容易形成风浪,鱼苗随风浪与池壁碰撞,影响成活率;过深、水温难以提高。面积过小,水温变化快,鱼苗生活条件难以控制。养前清塘鱼苗放养前10天,抽干池水,清除杂草,挖去过多淤泥。每公顷用块状生石灰1500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杀死病菌、寄生虫和敌害生物。进水时,进水口  相似文献   

14.
肖和良 《猪业科学》2019,36(11):42-44
通过研究如何直接将猪尿或沼液降解成无污染的可排放水,即猪尿或沼液降解工艺应用以及减排效果。研究表明:红泥膜沼气猪尿降解工程工艺为:尿水预处理→预处理暂存池→红泥膜沼气池→好氧池→净化池→氧化塘(或鱼塘、人工湿地)→达标排放。净化池后尿水污染物平均降解率85.46%,氧化塘后尿水污染物平均降解率92.32%,红泥膜沼气猪尿降解工程能达到尿水污染物减排90%的目标。并提出工厂化设计的红泥膜沼气池,应设置一套排出沼气自动化装备,自动化排出沼气,防止暴膜安全事故的发生。指出了红泥膜沼气猪尿降解工程优缺点,缺点是大型养殖场污水未达标排放,应增加曝气生物滤池和填料等环保设施,能达到猪尿减排90%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一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苗种放养前严格清池(1)清除淤泥根据池塘的产量水平,养殖2~3年应排干池水彻底清除淤泥一次。方法是:年底捕完鱼后,排干池水进行晒塘,待淤泥晒干后,用挖掘机或推土机把淤泥全部清除到塘基上,同时挖深池塘,使池塘深达2.0~2.5米。对于无法晒塘的池塘,应使用污水泵或水下清淤机尽可能地清除淤泥。(2)池塘水体消毒鱼种放养前10~15天,用生石  相似文献   

16.
1 饵料多样性河蟹食性杂,偏动物性饵料,且生性贪食,在饵料投喂上,即要满足河蟹营养需求,加快脱壳生长,又要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可因地制宜,多种渠道落实饵料来源。一是蟹池栽植足够的水草,覆盖率在40%以上,水草主要品种有伊乐藻等,水草既是河蟹喜食的植物性饵料,又可净化水质,蟹池水草多,有利于小杂鱼、虾、螺、蚬等天然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蟹池水草以沉水植物为主,漂浮植物,挺水植物为辅。二是投放螺蛳,让其自然繁殖,供河蟹自由摄食。螺蛳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高,口味好,河蟹非常喜欢摄食。蟹池投放螺蛳,不…  相似文献   

17.
谜语     
《农村养殖技术》2006,(3):47-47
蓝色革命:用人工方法控制海洋鱼类生长和繁殖的技术革命活动。通常采用开办海洋牧场的形式,牧场内设苗种基地,由亲鱼池、人工孵化站和幼鱼池等设施组成。用科学方法,大幄度提高孵化率和成长速度。牧场还有监视站,由水下电视和生物遥测仪监测海洋鱼类的生活,研究其生长、繁殖情况,  相似文献   

18.
亲鱼培育的好坏是能否搞好青、草、鲢、鳙鱼人工繁殖的重要环节。秋冬季节的饲养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第二年的催产效果以及鱼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一、亲鱼池的条件和清理。培育亲鱼的鱼池,既要靠近产卵池又要有良好的水源条件,且灌排水方便。池底少淤泥,鲢、鳙鱼池有20厘米深的淤泥就足够,青、草鱼池则应少含或不含淤泥。面积3~5亩,水深1.5米左右。亲鱼培育池要在放养以前进行清整,挖去过多的淤泥,维修塘埂,割除杂草,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药物彻底清塘。  相似文献   

19.
将乌龟、田螺、蚯蚓进行同池养殖 ,效果很好。可以较好地解决春、夏、秋三季乌龟的饲料问题 ,节约饲料成本和大量人工喂养劳动 ,使乌龟模拟自然环境自然采食 ,生长迅速 ,养殖效益比人工养殖显著。将乌龟、田螺、蚯蚓同池养殖 ,需在池底铺30cm厚的淤泥 ,以利乌龟、田螺栖息和越冬。池面可养殖一些藻类、浮萍等水生作物 ,池边可种植水浮莲等 ,供乌龟、田螺食用和遮荫。水池的进、出水口应比常规养龟池低一些 ,以方便换水。进、出水口还要用铁丝网或塑料网封好 ,防止龟、螺逃跑。入池养殖的田螺 ,可从野外捕捉。在每m2 入养 5只成龟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0.
陈潭 《饲料研究》2001,(9):34-34
一些养蟹专业户的实践证明,在蟹池内,适宜种植水花生。这样做,不仅可以为蟹提供食物,而且能起到净化水质、防止蟹病、遮荫和提供蟹隐蔽脱壳的场所等作用。  水花生又名喜旱莲子草,是畜、禽、鱼优良的水生青饲料。在蟹池内种植水花生,其面积不能超过蟹池面积的20 %,并要在蟹池中成块成片地种植,全部漂浮在蟹池的水面上。  蟹池内种植水花生后,蟹就能经常摄食水花生的根须和部分叶片,以及附在水花生上的丝状藻、硅藻等藻类和钟形虫、聚缩虫、轮虫等小动物。同时,水花生能引诱水丝蚓、小鱼、小虾及水生昆虫等。这样,丰富了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