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禽大肠杆菌病的病原为大肠埃希氏杆菌,其血清型极多,其中菌体抗原(0)171种,荚膜抗原(K)103种,鞭毛抗原(H)56种,这些抗原可组合成大量抗原性不同的血清型。刘秀梵等从我国18个省、市、自治区分离}}{440株禽源性大肠杆菌,经鉴定有60个血清型之多.而且不同地区的优势血清群差异很大,且与国外报道的优势血清群为O1、O2、O35、O78并不完全相一致。国外家禽大肠杆菌病主要是由这4种血清型所致.很少分离到其他致病性血清型.而国内不同地区都有其独立的优势血清群,就是在同一地区不同养殖场血清型相差也较大,甚至在同一鸡场同一鸡群可以存在多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间的抗原交叉保护力较弱.不可能制备一种覆盖所有血清型的超广谱疫苗。我国不同地区的优势血清群的差异也不能像国外那样通过开发包括优势血清群抗原的疫苗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因此,家禽大肠杆菌疫苗在我国应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禽大肠杆菌病 (colibacillosis)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禽类多种疾病的总称。它常继发于其他致病因子或与其他致病因子一同作用 ,使其表现得复杂而多变 ,往往使真正的罪魁祸首得以掩盖。禽大肠杆菌病发病频繁 ,易反复发作 ,加之用药较乱 ,病原菌血清型多、抗原结构复杂 ,极易产生耐药性 ,造成防不胜防。特别是商品肉仔鸡的饲养 ,该病已成为制约养鸡业发展的主要禽病之一。1 禽大肠杆菌病的症状病变分类由于病禽的年龄、抵抗力、病原菌毒力、感染途径等不同 ,其症状、病变也不同。常表现为大肠杆菌败血症 (colisept…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发展,禽大肠杆菌病不像其它急性传染病那样出现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在育成的肉鸡和蛋鸡特别是肉鸡中发生较多,常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病原本病的病原为埃希氏大肠杆菌,是一种两端钝圆、革兰氏染色阴性的粗短小杆菌。大肠杆菌有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种,两者在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等方面无差异,但其抗原构造不同。大肠杆菌的抗原构造复杂,由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微荚膜抗原(K)三种组成。根据其抗原构造的不同,可分为许多血清型。大肠杆菌对理化学因素很敏感,55℃1h或60℃20m in即可致死,在室温中可生…  相似文献   

4.
肠埃希氏菌(E.coli)通常被称为大肠杆菌,以前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后来才认识到一些特殊的血清型对动物有病原性。大肠杆菌病是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多种动物不同疫病或病型的统称。包括动物的局部性或全身性大肠杆菌感染、大肠杆菌性腹泻、败血症和毒血症等。大肠菌有菌体抗原(O)、荚膜抗原(K)和鞭毛抗原(H)。已发现的O抗原有160多种,H抗原有64种,K抗原103种,这三种抗原互相组合可构成几千个血清型。患病和带菌的人与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经消化道而感染,犊牛尚可经子宫内和脐带感染,鸡也可经呼吸道感染,或病菌经入孵蛋裂隙使胚胎发生感染。本病的急性经过往往来不及救治,最好能通过药敏试验以选择对本次分离的大肠杆菌最敏感的药物。在仔猪开始发生黄痢时,应立即全窝给药。发生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犊牛大肠杆菌病禽大肠杆菌病、羔羊大肠杆菌病、兔大肠杆菌病时,也要根据情况,全窝(群)用敏感抗菌药物拌料或饮水给药预防。发病畜(禽)及时应用1~2种药物治疗。大肠杆菌对土霉素、磺胺类和呋喃药物都具有敏感。  相似文献   

5.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各种禽类的急性或慢性的细菌性传染病[1]。本病除可单独发生外,常易成为其它疾病的并发病或继发病。随着我国养禽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一定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禽大肠杆菌病在各地广为流行,常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来已上升为危害养禽业的最主要、防治最棘手的疾病之一[2]。禽类最常见的大肠杆菌血清型为O1、O2、O35、O78等几种,我国目前已报道的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约50余种,不同地区有一定差异。本试验对来自于云南省不同地区的病料进行了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  相似文献   

6.
不同地区101个禽源性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致病性试验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国内18个省、市、自治区大肠杆菌病疑似病禽中分离并鉴定出大肠杆菌595株,鉴定出其中440个分离株的血清型。采用Rosenberg氏报道的方法,测定了来自不同地区的60个优势血清型分离株对SPF鸡、30个其他常见血清型及11个国内少见血清型分离株对普通易感鸡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所测定的101个分离株均为致病株,且90%以上属高、中度致病株。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对禽大肠杆菌病的病料采集和处理、细菌分离培养、生化特性、抗原结构与血清型、血清学鉴定等实验室诊断技术,以期为诊断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不同血清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coli,APEC)引起的严重危害世界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作者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新亚群分类、病型、生境、毒力因子和致病机理作了综述,同时为有效防控禽大肠杆菌病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从禽源大肠杆菌037(O78)、166(O78)、120(O18)分离株和猪源大肠杆菌107/86分离株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并以此为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模板,扩增上述分离株的1型菌毛主要亚单位结构基因pilA,通过其编码的主要菌毛亚单位FimA蛋白氨基酸的序列比较发现:3个禽源株间FimA的同源性为94.3%至99.0%;禽源株和猪源株间FimA的同源性为89.6%至91.1%。通过对重组大肠杆菌的菌体裂解物的SDS-PAGE电泳分析及Western blot分析,禽源大肠杆菌O78 037株、O18 120株出现了一致的强反应,O78 166株反应较弱,而猪源大肠杆菌107/86株反应最弱。这些结果表明:禽源大肠杆菌与猪源大肠杆菌1型菌毛间存在抗原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甚至出现在禽病原性大肠杆菌同一血清型的2个不同分离株之间,如O78 037株O78 166株之间,尽管其FimA氨基酸的同源性很高,为99.0%。  相似文献   

10.
禽大肠杆菌病多发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家禽大肠杆菌病在国内大多数养殖场中广泛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很多地方已呈暴发性流行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禽大肠杆菌病多发的原因分析1.1血清型众多,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优势血清群禽大肠杆菌病的病原为大肠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coli),其血清型极多,有文献报道,菌体抗原(O)171种,荚膜抗原(K)103种,鞭毛抗原(H)56种,这些抗原可组合成大量抗原性不同的血清型。  相似文献   

11.
<正>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的某些致病性菌株引起的多种疾病的总称,是威胁肉鸡养殖业的"头号敌人",它主要以大肠杆菌败血症、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脐炎等最为常见。一方面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复杂,仅国内报导的近80个血清型,另一方面抗生素的滥用,  相似文献   

12.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禽类的急性、慢性传染病的总称。其病型和病变复杂多样,主要有急性败血症、卵黄性腹膜炎、脐炎、输卵管炎、气囊炎、肠炎、全眼球炎及大肠杆菌性肉芽肿等。本菌抗原结构复杂,血清多型,变异菌株不断出现,分布极广,不同地区有不同血清型,同一地区不同鸡场甚至同一鸡场同一鸡群也可有多个血清型,本病的普遍性,给养禽业造成严重威胁和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2005年,笔者从嘉兴地区临诊有典型大肠杆菌病病变的病、死鸡中分离到60株大肠杆菌,除9株未能定型、1株自凝外,鉴定出50个分离株的血清型,这些分离株覆盖了12个血清型(以O78为最主要血清型)。对其中28株禽源性大肠杆菌进行致病性试验,有85.7%(24/28)为高致病株,10.7%(3/28)为中等致病株和3.6%(1/28)为低致病株。同时测定28个分离株对20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壮观霉素、阿米卡星的抑菌作用最强,高敏菌株占71.4%~85.7%;痢特灵、庆大霉素、多粘菌素、卡那霉素、环丙沙星为中敏,高敏菌株为28.6%~64.3%;氧氟沙星、新霉素、甲基氟哌酸、依诺沙星、复方新诺明、磺胺甲基异垩唑、羧苄青霉素、青霉素、诺氟沙星、罗美沙星、强力霉素、四环素的抑菌作用较低,高敏菌株低于20%。  相似文献   

14.
从禽源大肠杆菌037(O78)、166(O78)、120(O18)分离株和猪源大肠杆菌107/86分离株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并以此为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的模板,扩增上述分离株的1型菌毛主要亚单位结构基因pilA,得到了大小约570bp的扩增产物,将此扩增产物克隆于T载体,通过内切酶酶切分析得到4个阳性重组质粒;对上述4个大肠杆菌分离株的pil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通过其编码的主要菌毛亚单位FimA蛋白氨基酸的序列比较发现:3个禽源株间FimA的同源性为94.3%至99.0%;禽源株和猪源株间FimA的同源性为89.6%至91.1%。在pilA开放性阅读框所编码的FimA182个氨基酸序列中,禽源大肠杆菌O78血清型的2个分离株037株和166株间只有2个氨基酸不同,其同源性为99.0%。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抗菌药物在防治禽大肠杆菌病方面的广泛应用,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趋突出,不同血清型或同一血清型的不同地区分离的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部分养禽户(场)在禽发病时滥用药物,不但造成了药物的浪费,而且加速了细菌抗药性的产生;为避免上述现象发生,现将临床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确定某一地区大多数禽大肠杆菌敏感的药物,为今后临床确诊为大肠杆菌病的养禽户(场)提供用药指导,及时有效地治疗禽大肠杆菌病。专家指出,无任何抗菌药物对所有致病性大肠杆菌100%有效,即使一些现在认为有特效的药物,在若干年后甚至是几年后就会变得毫无用处。所以,在用药物防治禽大肠杆菌病时,应通过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或联合用药、使用中草药等措施,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提高临床用药效果。同时注意地区间存在的血清学差异和用药差异等。  相似文献   

16.
禽球虫病是一种原虫寄生于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原虫病,以消瘦、血痢、贫血、痉挛为主要临床特点,主要侵害2月龄内的幼雏。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禽的大肠杆菌病的总称,由于感染途径不同,临床上表现为败血症、脐带炎、眼球炎、心包炎、  相似文献   

17.
提取4种血清型的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外膜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证明这些血清型的外膜蛋白主要由2条带组成,位于30~43KD.用血清型O78的免疫血清进行免疫印迹反应,结果显示,其与这4种血清型的外膜蛋白均发生反应,表明4种血清型的主要外膜蛋白不仅具有抗原性,而且具有交叉免疫性.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单味及多味复方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药理活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两倍稀释法测定了16种中草药对4种禽大肠杆菌体外抑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选取24种2味组合和12种3~5味组合中草药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所选16种中草药单味均对禽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MIC在3.9克/升至375.0克/升之间;所选24种2味中草药组合的MIC在11.7克/升至250.0克/升之间,而且少数组合对各血清型大肠杆菌有拮抗作用;12种3~5味中草药组合的MIC在11.7克/升至46.8克/升之间,且全部组合均表现有协同作用,显示了中草药配伍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鸡大肠杆菌病是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该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是动物肠道的常在菌.该菌可引起大肠杆菌性败血症、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生殖器官病、关节炎或足垫肿、肉芽肿、死胚、孵化率低下、卵黄囊炎和脐炎、大肠杆菌性脑病、肿头综合症等许多病型.大肠杆菌的抗原型和血清型较多,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多为O抗原血清型,各个地区、同一地区的不同场家、同一场家的不同舍、同一只鸡的不同部位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可能都不相同甚至多种血清型并存.其致病力和死亡率视血清型的不同而不同,严重的致死率在60%以上,而且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2005年的一例病例中,我们曾经发现对当前常见抗生素都不敏感的血清型.  相似文献   

20.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不同类型疾病的总称,包括脐炎、败血症、肉芽肿、卵黄性腹膜炎、气囊炎、肝周炎、肺炎、全眼球炎等一系列疾病.它是家禽中最常见的一类细菌性疾病,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禽源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众多,耐药性广泛,小区域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能准确的防治禽大肠杆菌病,应在尽可能小的区域内对其进行病原血清型调查,为此对临沂市三区九县范围内的禽大肠杆菌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查清本地的主要流行菌株.为疫苗研制和选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