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水稻穗颈瘟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水稻穗颈瘟的发生特点入手,分析水稻穗颈瘟的发病条件,指出水稻穗颈瘟防治误区,提出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措施,供农民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水稻穗颈瘟的发生特点、发病条件,分析了2020年铜陵市水稻穗颈瘟重发的原因,总结了水稻穗颈瘟的防治对策,以期为水稻穗颈瘟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稻穗颈瘟,属于水稻生产过程,最具危害性的稻瘟。其对水稻的生长、生产均会构成严重的影响。为此,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颍上县分校水稻种植情况为例,对水稻穗颈瘟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了颍上县水稻穗颈瘟的防治对策,旨在控制水稻穗颈瘟的发生,现进行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水稻穗颈瘟严重度的高光谱反演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诱发不同等级水稻穗颈瘟,测定染病稻穗光谱及其病情指数(DI).分析了病穗反射光谱和一阶微分在绿光区、黄光区和近红外区反射特征差异,将病情指教及光谱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建立水稻穗颈瘟严重度的估测模型并进行可靠性检验.结果表明:750-850 nm反射光谱及720-760nm 一阶微分为水稻穗颈瘟的敏感波段;在400-700nm光谱范围内病情指数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对于微分光谱,在520-540nm和710-760nm光谱范围内病情指数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负相关,在570-610nm光谱范围内病情指数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稻穗颈瘟病情指数的高光谱反演模型,该研究为今后通过航空、航天遥感大面积监测水稻穗颈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光谱图像的水稻穗颈瘟严重度识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实时获取作物病害程度信息,研究了水稻穗颈瘟的多图像分割方法,并利用分割结果来估测穗颈瘟的发病程度.由于图像中背景复杂,从获取的多光谱图像中提取IR、R、G分量,难以将水稻穗颈从背景中分割出来.采用IR-G和2IR-R-G分割方法将水稻穗预从图像中分离出来,31幅图像中水稻穗颈灰度值与病情指数呈极显著线性相关,由此建立了水稻穗颈瘟严重度的多光谱图像预测模型,实现了对水稻水稻穗颈瘟的快速、准确、非破坏性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水稻穗颈瘟的防治药剂,为水稻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小区试验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结果]在水稻破口初期施药1次,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WP)和27%三环·己唑醇悬浮剂(SC)对穗颈瘟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达74.34%和78.03%,其他5种药剂防效一般.[结论]从延缓抗药性发生和具有治疗作用的角度看,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27%三环·已唑醇SC防治穗颈瘟.  相似文献   

7.
水稻穗颈瘟的发生严重影响水稻生产。介绍水稻穗颈瘟的症状表现、发生规律,分析其重发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为水稻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试验25%烯肟·三环唑SC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效,结果表明,在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喷施25%烯肟·三环唑SC1500mL/hm~2,对水稻穗颈瘟有较好的防效,能够控制穗颈瘟的蔓延,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40%敌瘟磷乳油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验证40%敌瘟磷乳油对水稻的安全性及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2009年进行了40%敌瘟磷乳油防治水稻穗颈瘟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敌瘟磷乳油在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均匀茎叶喷雾,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水稻非常安全,增产效果显著,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较好,适宜用量为450~600 g.hm-2。  相似文献   

10.
41%春雷·稻瘟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穗颈瘟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行41%春雷·稻瘟灵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用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复配的41%春雷·稻瘟灵可湿性粉剂可以有效预防水稻穗颈瘟,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推荐剂量为900~1 050 g/h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新疆不同水稻种植区水稻稻瘟病的发生情况,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五点取样法,2016、2017年连续两年调查温宿县、莎车县、察布查尔县、乌鲁木齐市等新疆水稻主要种植区叶瘟病和穗颈瘟发生情况。【结果】 不同水稻种植区域稻瘟病发生情况不同,同一水稻种植区域不同地块稻瘟病发生情况也不同;2016年叶瘟病发病程度为莎车县>温宿县>乌鲁木齐>察布查尔县,穗颈瘟发病程度为温宿县>乌鲁木齐>察布查尔县;2017年叶瘟病发病程度为温宿县>乌鲁木齐>莎车县>察布查尔县,穗颈瘟发病程度为温宿县>乌鲁木齐>察布查尔县。水稻叶瘟病和穗颈瘟的发生危害与降雨时间和降雨量显著正相关。【结论】 新疆水稻主要种植区均有稻瘟病的发生,其中正播水稻温宿县叶瘟病和穗颈瘟的发生为害均重于察布查尔县和乌鲁木齐。水稻稻瘟病的发生流行与降水时间和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南方水稻育种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6-2005年江西省水稻区域试验资料,论述了我国南方稻区水稻育种的现状,分析了参试品种(组合)在产量、稻米品质及对稻瘟病抗性等方面的表现。最后提出了当前南方稻区水稻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促进杂交水稻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由于水稻稻瘟病及水稻纹枯病的病害程度是根据距离特征来检测,目前还没有定义数字图像距离的唯一方法.为了实时获取作物病虫害危害程度信息,该文研究了一种利用椭圆模型来检测水稻稻瘟病及水稻纹枯病的危害程度--用椭圆拟合水稻稻瘟病单株最大病斑,计算椭圆主轴长与人工检测的实际最大病斑的长度比较,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具有极显著性;同理,用椭圆拟合水稻纹枯病单株高度及病斑最高处距基部的距离,计算两椭圆主轴长并求两者之比即可对水稻纹枯病危害程度进行检测.平均正确率在90%以上.该研究对大型精准喷雾植保机械实时获取植物病虫害危害程度信息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是全国的稻瘟病常发重发病区之一,新品种在生产上使用年限短。针对这一特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恩施州育种工作者确立了在以“优质高产多抗广适”为总体育种目标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持久抗稻瘟病育种,通过建立高效稳定的稻瘟病抗性鉴定圃和抗病育种基地,广泛征集和积极创制优异种质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长期鉴定筛选,并利用筛选出的具有持久抗瘟能力的种质资源作供体亲本,采用相宜的杂交配组方式,创制人工制恢(保)组合,对其后代株系进行定向选择,培育具有持久抗瘟能力的不育(保持)系和恢复系,再通过合理配组利用,育成具有持久抗瘟能力的杂交水稻新组合。经20余年的努力,成功育成了一批基本符合上述目标的杂交水稻新三系和组合,并陆续投放于大面积生产,产生了较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谈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品种抗瘟性的实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日本9个单基因鉴别品种和BL1、K59鉴定昆明抗瘟性鉴定圃中的稻瘟菌生理小种,计算病菌对各抗性基因型的致病率与病圃中已知抗性基困品种按基因型归类的平均感病程度的关系,病菌致病率高的感病程度也高,呈显着正相关,叶瘟r=0.941,穗瘟r=0.844.用已知抗性基因的品种,在具有对所持抗性基因能致病的稻瘟病菌的粳稻区进行多点鉴定.在多点上表现一致抗病的品种,可视为具有田间抗性.  相似文献   

16.
优质两系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抗稻瘟病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属5个不同生理小种的11个广谱致病单孢菌株和广谱致病多孢菌株对两优培九进行苗期人工接种鉴定.同时在福建省10个稻瘟病鉴定圃进行田间自然诱发鉴定。鉴定结果苗期人工接菌鉴定1998年表现感(S),1999年表现中感(MS),田间病圃自然诱发鉴定1998年叶瘟表现抗(R),穗颈瘟表现中抗(MR),1999年叶瘟表现为感(S),穗颈瘟表现为中感(MS),两年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S),生产上推广时要注意稻瘟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培育抗稻瘟病优质水稻不育系并组配选育抗稻瘟病优质杂交稻品种,为广西水稻安全生产提供品种更新换代保障.[方法]以抗稻瘟病优质水稻材料桂2为亲本,与汕B×博B后代杂交并复交,制保后再与博A回交选育成籼型水稻不育系青A,并与恢复系配组选育抗稻瘟病优质杂交稻品种.[结果]青A稻瘟病抗性1~3级,整精米率58.5%,粒长5.4 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4%,垩白度0.5%,透明度2级,碱消值6.3,胶稠度68 mm,直链淀粉25.1%,花粉不育度100.000%.采用青A组配的杂交稻组合具有高产、优质和抗性好等特点.[结论]青A为稻瘟病抗性强、稻米品质优、花粉败育彻底、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农艺性状优良和配合力好的不育系,与不同熟期恢复系配组的杂种呈感温性,其杂交组合在应用推广中表现适应性广、高产性强、米质优和田间稻瘟病抗性强.  相似文献   

18.
2002年黑龙江省东部水稻冷害解析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对2002年黑龙江省东部水稻冷害发生时期受害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冷害类型为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稻瘟病型冷害的混合型冷害。同时分析了冷害与品种、栽培条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施用化肥对稻瘟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施用化肥对稻瘟病发生程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化肥种类,不同施肥用和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稻瘟病发生程度有一定的影响.从控制稻瘟病的角度来看,在N:P:K为4:2:1的情况下,施肥纯量为210-240kg/hm2最为适宜,稻瘟病发病程度最轻.施用钾能增强水稻植株抗病性,降低叶稻瘟病的发生程度.从水稻各生育时期施肥比例来看,以基肥:蘖肥:9叶期调解肥:穗(粒)肥为3:3:1:3为宜,稻瘟病发病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