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陇薯6号产量与栽培密度、施氮量及施磷量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以陇薯6号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解析了各因子对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达显著水平。各栽培因子对陇薯6号产量的影响为:栽培密度>氮>磷,各因子间交互作用较大。经模拟寻优,确定了陇薯6号在该地区产量各栽培因子优化组合方案:施N111.0~147.6kg/hm2,施P2O593.2~125.4kg/hm2,栽培密度41250~44700株/hm2。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遵辣8号最佳的栽培密度和施肥量,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密度、施氮量、施磷量及施钾量4个因素对遵辣8号产量的影响,建立产量与各因素的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的提高,辣椒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小区产量高于7.82kg,即单产高于258.72 kg/667 m~2的最佳农艺优化栽培方案是:栽培密度9 092~9 815株/667 m~2、施氮量28.33~33.4 kg/667 m~2、施磷量13.78~16.51 kg/667 m~2、施钾量29.46~34.92 kg/667 m~2。  相似文献   

3.
栽培密度和氮磷肥对陇薯6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陇薯6号产量与栽培密度、施氮量及施磷量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以陇薯6号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解析了各因子对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达显著水平.各栽培因子对陇薯6号产量的影响为:栽培密度>氯>磷,各因子间交互作用较大.经模拟寻优,确定了陇薯6号在该地区产量各栽培因子优化组合方案:施N 111.0~147.6 kg/hm2,施P2O5 93.2~125.4 kg/hm2,栽培密度41 250~44 700株/hm2.  相似文献   

4.
不同基肥处理对温室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佳粉18号"番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基肥施入水平与施入深度对大棚番茄产量、干物质积累量以及不同生育时期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产量随着基肥施入总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基肥施入总量较高时果实品质较差,其中表层与底层土壤均施入N 1 200kg/hm2、K 600kg/hm2、P 600kg/hm2的基肥水平下番茄产量最高,但果实品质最差;在基肥总量相同的情况下,表层与底层均施肥处理的番茄产量、品质与根系活力要高于仅表层的基肥处理,其中产量与生物量积累分别提高了14.13%与13.53%。试验结果表明,分别在表层与底层土壤施入N600kg/hm2、K 300kg/hm2、P 300kg/hm2的基肥水平更有利于在维持较高的番茄产量水平下提高番茄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研究,建立了金优554产量与栽插密度及N、P、K施用量等栽培因素的数学模型,提出了金优554获得单产596.35kg/667m^2以上的优化方案。各栽培因素对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施N量〉栽插密度〉施K量〉施P量。  相似文献   

6.
氮素供应对土壤酶活性及设施番茄生理抗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土壤酶活性及保护酶系统作为反馈指标,以产量为最终评价因素,探讨宁夏设施栽培条件下,氮素胁迫对土壤生境及植株生理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过氧化氢酶外,供氮量对土壤酶活性影响显著,其中,土壤蔗糖酶活性随施氮量增加而极显著下降,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在低氮供应下增高,高氮供应下(600 kg/hm2)遭胁迫;设施番茄体内保护酶系统对氮肥施用量反应敏感,适量施氮CAT活性显著回升,但高施氮量(600 kg/hm2)胁迫使番茄SOD、CAT和POD活性显著下降,而PRO活性显著增加。施氮量的差异最终显著影响番茄产量,供试条件下,设施番茄最高产量施氮量为479.41 kg/hm2,最大利润施氮量为364.71 kg/hm2。  相似文献   

7.
初步探讨了不同施氮量、种植密度对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建立了施氮量、种植密度与产量的数学模型,并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 ‘Y两优1号’高产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分别为189.5 kg/hm2(折纯N)和18万穴/hm2;最佳经济施氮量和最佳密度分别为189.0 kg/hm2和15万穴/hm2,此时最佳经济产量为10.069 t/hm2.  相似文献   

8.
以"青杂油白菜1号"为试材,研究了栽培密度、播种量、肥料施用量对"青杂油白菜1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杂油白菜1号"的合理栽培密度为株距5.00cm、行距8.00cm;最佳播种量为1.00kg每667m2;最优施肥量为每667m2施尿素30kg、磷酸二铵15kg。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菜用春大豆新品种辽鲜1号的高产高效栽培,选择了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两个试脸因子,通过田间双因素试验,研究了供试因于对辽鲜1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以2.0万株/667m2,尿素用量以4~8k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定植密度对淮安红椒超越2009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较低的定植密度有利于淮安红椒叶片鲜质量、单果质量增加,定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可能主要是通过影响单果质量而实现,定植密度52500株/hm2和60000株/hm2处理,单位面积产量较其他密度处理显著增加。综合分析认为,红椒超越2009定植密度以52500~60000株/hm2较适宜,其中52500株/hm2最好,红椒单果质量最大、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番茄无土栽培质量,以番茄品种"金福莱"为试材,研究了6种不同配比基质对河西走廊温室无土栽培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处理Ⅳ(沙∶玉米秸秆∶食用菌下脚料∶商品基质∶鸡粪=4∶5∶5∶6∶3)的基质配比(体积比),番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_2和气孔导度数值最大,植株保持较强的生长势与结果能力,番茄株高、茎粗、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和折合667 m~2产量等性状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178.60 cm、1.13 cm、16.36个、3.12 kg和7 531.68 kg;其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VC和番茄红素含量最高,分别为4.15%、0.58%、7.30%、302.2 mg/kg和152.4 mg/kg,明显优于其他处理;因此,在河西走廊戈壁温室番茄无土栽培中推荐使用此配比基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合延庆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设施樱桃番茄新品种,促进品种更新换代,引进了4个樱桃番茄新品种进行春大棚越夏一大茬生产评比试验。结果表明:番茄1843开花、坐果较早, 株高、茎粗生长势较强,成熟果实颜色粉红色、汁液较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667 m2产量和效益均最高,分别为3 051 kg和13 141元,且抗病性、连续坐果性较强,口感、品质较优,适宜在延庆地区春大棚进行越夏茬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不同播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同等的栽培条件下,通过不同的栽培密度,探索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免耕马铃薯产量与栽培密度不成正比,紫花白马铃薯以每1hm2栽培9万株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4.
施用酵素菌有机肥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柴达木地区番茄的种植中,进行单因素四水平的酵素菌有机肥的基肥试验。结果表明:酵素菌有机肥作为基肥可以明显促进番茄茎粗、单果重、果实横径生长、增加单株结果数,能明显提高番茄的小区产量、总糖含量、维生素含量。其最佳施用量为3600 kg/hm2+农家肥30000 kg/hm2+磷酸二铵375 kg/hm2。  相似文献   

15.
酵素有机肥对辣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柴达木地区辣椒的种植中进行单因素4水平的酵素菌有机肥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区的日光温室内常规辣椒施肥量(农家肥30000kg/hm2+磷酸二铵300kg/hm2)的基础上,"禾肥宝"牌酵素菌有机肥作为基肥可以明显促进辣椒茎粗、单株结果数、单果重、果实横径,并且以3600kg/hm2施肥量的促进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6.
成军花 《长江蔬菜》2013,(20):60-62
研究了水肥耦合效应对加工型马铃薯经济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化水肥处理(每1hm2灌水2520.00m3,施尿素457.50kg,磷酸二氢铵825.00kg,硫酸钾247.50kg)条件下,马铃薯植株株高、茎粗、地上部干质量、块茎质量、单株块茎质量和产量等性状上表现最优,且产品干物质含量最高,还原糖含量最低,维生素C含量最高,马铃薯的品质最佳,更利于对其加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张海芳  焦立东  张宁宁  李超  王猛 《蔬菜》2021,(11):77-80
为筛选出较适宜京郊地区日光温室无土栽培的中果型优质番茄品种,于2019年引进6个中果型番茄品种进行无土栽培比较试验,综合比较各品种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产量及发病率等情况。结果表明:味多美2号产量最高,667 m2产量达6 447.67 kg,长势较旺,果实口感较好,且耐贮运,脐腐病发病率较低,较适宜在大兴地区进行冬春茬日光温室无土栽培。  相似文献   

18.
运用正交设计方法,探讨不同栽植密度、播期及施肥水平对茄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栽植密度1 500株/667 m2,12月10日左右播种,施三元复合肥120 kg/667 m2时可获最佳产量.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基质袋培番茄东西垄向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滑盖式现代节能日光温室采用基质袋培方式开展了番茄东西垄向栽培模式研究,通过分析番茄不同垄向栽培的冠层小环境、植株长势、产量、品质指标,探讨日光温室番茄东西垄向栽培模式产量形成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栽培密度相同时,与南北垄向相比,东西垄向番茄冠层辐射量和冠层空气温度较高。东西垄向EW-4处理(2.9株· m~(-2))、南北垄向SN-1处理(2.9株· m~(-2))和SN-3处理(2.9株· m~(-2))的茎粗、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及地下部干质量无显著差异。EW-4处理株高比SN-3处理显著提高13.07%;地上部干质量为473.10 g,分别比SN-1和SN-3处理显著降低19.26%和6.86%;平均单果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高于SN-1和SN-3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SN-1和SN-3处理。东西垄向不同栽培密度处理中,EW-1处理(2.2株· m~(-2))植株冠层辐射量较高,EW-4处理冠层空气温度较高。EW-5处理(3.3株· m~(-2))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处理;EW-4处理叶面积及地上部干质量较大;EW-1处理地下部干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产量方面,EW-3处理(2.6株· m~(-2))的平均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3.68 kg ·株~(-1)和9.57 kg · m~(-2),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各处理番茄果实可溶性糖、有机酸、VC含量和糖酸比均无显著差异。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单果质量和平均单株产量对不同垄向袋培番茄单位面积产量有直接影响。综上,在滑盖式日光温室内,基质袋培番茄采用东西垄向栽培时产量高于南北垄向,以东西垄向栽培密度为2.6株· m~(-2)进行生产可得到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