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梭鱼和-龄鱼种混养的效益分析梭鱼属鲻科鱼类,地方名为赤眼梭、红眼鲻等。其营养丰富、肉质细嫩,为上等食用鱼,蛋白质含量为11.1—12、8%,脂肪为1.82—2.56%。在淡水中养殖肉味更加鲜美。近几年来,其价格直线上升,养殖前景看好。我厂从1991年...  相似文献   

2.
《水产科技情报》1977,(5):36-39
梭鱼是一种生长快、肉味美的咸淡水鱼类。我省沿海资源丰富,滨海地区群众早有捞取天然鱼种进行养殖生产的习惯。经过驯化,梭鱼亦能在淡水水域养殖,且生长良好。但是,仅仅依靠天然苗种发展梭鱼养殖,生产受到限制。因此,解决梭鱼人工繁殖已成为发展梭鱼养殖的重要关键。  相似文献   

3.
梭鱼又名肉棍子、红眼鱼,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鲻科、梭鱼属。梭鱼对盐度和温度有较强的适应性,在海水、咸淡水及淡水中均能生活。多年的养殖实践证明,梭鱼是一个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较快、养殖投资小、经济效益较高的优良水产养殖品种。近年来,不仅在沿海地区大力进行梭鱼养殖,而且在内陆淡水区域也逐步开始养殖。梭鱼既可主养,也可与淡水鱼类、蟹、虾混养,在池塘混养中能有效利用池塘饵料,在不增加投饵量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4.
《水产学报》1980,4(3):229-240
本文研究了海水梭鱼、淡水池养梭鱼、少盐水池养梭鱼的性腺发育和脑下垂体的组织学变化;介绍了淡水和少盐水池养梭鱼的人工催产结果;提出了人工繁殖的措施。环境盐度可以影响垂体前叶(RPD)和垂体间叶(PPD)的相对大小。前叶的增大伴随着间叶的减小。淡水和少盐水池养梭鱼的前叶比海水梭鱼的前叶大61.3%,催乳素分泌细胞活动增强,相反,前者的间叶较后者的间叶小45.8%,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活动减弱。淡水和少盐水池养梭鱼的卵母细胞滞留在Ⅳ期初向Ⅳ期中过渡阶段,仅少部份卵母细胞可发育到Ⅳ期中。这些雌梭鱼极大多数不能催产成功,仅两尾雌梭鱼催产成功,分别获得了34尾和17尾仔鱼,成活了17-18小时,淡水和少盐水池养的雄梭鱼可以成熟。  相似文献   

5.
日前,在沾化县海防渔港及套尔河口附近,出现了罕见的“冬季梭鱼汛”。笔者在码头装卸现场看到,来自北京、河北、天津及周边地区的鱼贩纷至沓来,纷纷抢购梭鱼。捕捞的规格在2.5kg以上的较大梭鱼,可卖到30元/kg;0.5kg以上的梭鱼,价格也在10元,kg以上。  相似文献   

6.
1998年至1999年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进行了梭鱼引种养殖试验,试验池面积均为1.6亩,共3个池,计4.8亩,分别进行了池塘套养梭鱼养殖试验(亩投放梭鱼夏花623尾,当年长至88克左右),梭鱼成鱼池塘养殖试验(亩放梭鱼鱼种400尾,当年长至500克以上),梭鱼鱼种池塘养殖试验(亩放梭鱼夏花6000尾,当年长至50克以上),均取得良好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池塘中,采用施肥繁殖天然饵料的方法,培育人工繁殖的梭鱼苗已达到生产规模。本文着重报道梭鱼鱼苗池的饵料生物与梭鱼苗的食性和生长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浅谈梭鱼的鱼苗培育梭鱼,属鲻科鱼类。因为它具有广盐广温性、位于食物链的低级和生长快等优点,早已成为咸淡水养殖的一个主要对象,也成为与对虾混养最合适的鱼类之一。近年来,在对虾养殖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梭鱼的混养已逐步得到扩大,越来越受到海水养殖业的重视。随...  相似文献   

9.
养殖条件下梭鱼仔、幼鱼摄食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导了在半咸水池塘中梭鱼仔幼鱼的摄食习性.梭鱼仔幼鱼在全长20毫米前以摄食浮游动物为主;20毫米后,由于浮游动物数量急剧减少,摄食的种类迅速增多.梭鱼仔鱼适口的开口饵料是桡足类的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适口饵料生物的宽度为口宽的25—71%。梭鱼稚鱼昼夜摄食强度有一定的节律:日出前后开始摄食,日落前饱食指数最高;夜晚基本不摄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淡水池塘主养梭鱼高产高效技术,笔者于2006年利用9亩池塘进行梭鱼主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以供梭鱼养殖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1994年天津市水产学校承担了塘沽区科委下达的《梭鱼人工育苗试验》项目,繁育梭鱼夏花1620万尾,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梭鱼人工育苗技术达到了规范化,并成功地应于生产,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梭鱼是一种生长快、肉味美的咸淡水鱼类。我省沿海资源丰富,滨海地区群众早有捞取天然鱼种进行养殖生产的习惯。经过驯化,梭鱼亦能在淡水水域养殖,且生长良好。但是,仅仅依靠天然苗种发展梭鱼养殖,生产受到限制。因此,解决梭鱼人工繁殖已成为发展梭鱼养殖的重要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在3055亩盐碱荒滩池塘中进行了大面积套养梭鱼试验。亩均放养大规格鱼种643尾,其中梭鱼占总放养量的24%。清塘施肥,科学投饵,调节水质,防治鱼病,经8个月的饲养管理,亩均产商品鱼424.2kg,其中梭鱼109.3kg,亩均纯利润1229.1元,投入产出比1:1.5,该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一、梭鱼介绍梭鱼属于鲻形目、鲻科。与海水里生长的支鱼、丁鱼是同一品种,只是与它们的区别在于梭鱼是生长在淡海水的结合部(俗称阴阳水),因此梭鱼的主要产区是在江苏的赣榆、射阳,大丰等沿海区域;其苗种主要来自  相似文献   

15.
梭鱼是一种生长快、肉味美的咸淡水鱼类。我省沿海资源丰富,滨海地区群众早有捞取天然鱼种进行养殖生产的习惯。经过驯化,梭鱼亦能在淡水水域养殖,且生长良好。但是,仅仅依靠天然苗种发展梭鱼养殖,生产受到限制。因此,解决梭鱼人工繁殖已成为发展梭鱼养殖的重要关键。我们自1973年以来,先后与南京大学生物系、连云港海带育苗场、东台县水产养殖场、干于县水产养殖场等单位在我省沿海的东台县、干于县和连云港墟沟等地,进行了梭鱼性腺发育  相似文献   

16.
梭鱼因其肉质鲜美、养殖效益高,近几年在江苏省北部沿海地区得到了蓬勃发展,但许多养殖户因对梭鱼认识不足,在管理和病害防治上出现失误,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中心通过对养殖户的长期跟踪服务,对梭鱼重大病害防治有一定经验,特介绍如下。一、症状在梭鱼养殖过程中,尤  相似文献   

17.
梭鱼又称肉棍子、红眼鱼、赤眼梭。吻短,体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体呈青灰色,腹部白色。梭鱼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栖息于河口及港湾内,可在淡水生长、生活。梭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它生长快,适应性强,养殖投资小,市场走俏,是调整养殖品种结构的优良品种。利用池塘、水库等水域发展梭鱼养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梭鱼(Mugit so-iuy)是广盐性鱼类,为华北沿海主要港养对象之一。但是它的生长较慢,单位产量低,因此,如何设法提高梭鱼生长率是目前生产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影响梭鱼生长的因素很多,选择适宜而又能大量供应的饲料是最基本措施之一。为此,1958年我们在青岛进行了梭鱼对浒苔(Enteromor-pha)、水蚤(Daphnia)、豆饼、麸皮等粗蛋白利用率的初步观察,以便提供梭鱼养殖实践中选择饵料的依据,并为今后研究梭鱼营养消化与生长等问题累积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19.
梭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海军 《水产养殖》2005,26(2):24-26
梭鱼(Liza haematocheila),又名鮻、赤眼鲻,俗名有红眼鲻、肉棍子、丁鱼等。梭鱼是海水半洄游性鱼类,海水中繁殖,在河口咸淡水中育肥,广泛分布于长江口以北沿海地区。近两年由于水质污染,酷渔滥捕等多种原因,天然鱼种资源日趋减少。为此,2003年我场进行了梭鱼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试验并获得成功,2004年已达到批量育苗的规模,所有苗种已陆续向外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2年来的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梭鱼为广温广盐性鱼类,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在浙南温州,梭鱼俗称"黄眼鲻",消费市场很大,但未有梭鱼人工养殖产业发展。2017年项目组从江苏大丰保活运输淡水养殖的大规格梭鱼至浙南乐清湾的海水网箱进行人工养殖试验,在海水网箱养殖半年后,梭鱼不仅生长增重,尤其是鱼肉的口感明显改善,市场售价大幅提高且销量大。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为开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