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究2,4-表油菜素内酯 (EBR)对葡萄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提高葡萄光合效率和改善果实品质,以及油菜素内酯类化合物在酿酒葡萄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酿酒葡萄美乐为试材,喷施不同浓度(0.2、 0.4和0.6 mg/L) EBR,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EBR对葡萄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各EBR处理在葡萄的果实膨大期、转色期和成熟期均可提高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其中0.4 mg/L EBR提高效果较好,在果实膨大期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平均值分别较对照提高69.59%和20.87%; 0.2和0.4 mg/L EBR均可提高净光合速率,在果实膨大期,二者的净光合速率平均值较对照分别提高24.05%和18.38%,而0.6 mg/L EBR降低3.56%;在花后40 d, 0.2和0.4 mg/L EBR处理均显著提高RuBP羧化/加氧酶 (Rubisco)活性 (P<0.05,下同),较对照分别提高21.74%和31.30%,而0.6 mg/L EBR处理降低36.90%,抑制Rubisco活性; 0.4 mg/L EBR对净光合速率与各个光合色素相关性的提高效果较好,其中,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呈显著相关,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相关 (P<0.01);在成熟期, 0.2 mg/L EBR处理对促进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的积累效果较好,含量分别达203.32和170.37 mg/g,各处理均可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单宁和总酚含量,其中0.4 mg/L EBR处理对单宁和总酚的降低效果较好,含量分别达7.59和5.26 mg/g,各EBR处理可促使果实提前完成转色。【结论】 0.6 mg/L EBR在处理前期会通过降低Rubisco活性和光合色素含量影响净光合速率, 0.4 mg/L EBR通过提高净光合速率、 Rubisco活性和光合色素提高植株光合作用,从而提高美乐葡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
不同架式对设施葡萄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设施红提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的整形方式对葡萄叶片光合特性和光合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扇形整形方式相比,L形和FI形整形方式可明显提高叶面积;在果实迅速发育时期,L形整形方式显著提高了叶绿素含量,Rubisco及Rubisco活化酶活性显著升高;同时,叶片质膜ATPase和叶绿体膜ATPase活性也显著升高,从而提高了叶片的光合速率。L形、FI形和V形整形方式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平均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而L形则显著地提高了果实的品质。因此,适当的整形方式可通过调节提高设施葡萄的叶绿含量、光合关键酶和ATPase活性来提高光合速率,最终提高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缩节胺复配不同促进剂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试验,研究其对棉花成铃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缩节胺复配促进剂对棉花棉铃调控和光合特性的研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于2022年4~10月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新陆中84号,试验药剂以缩节胺和助剂为主,分别复配噻苯隆(0.1%,T1)、复硝酚钠(98%原药,T2)、胺鲜酯(8%制剂,T3)、14-羟基芸苔素(0.01%,T4)和萘乙酸(98%原药,T5),以常规缩节胺封顶为对照(CK),共6个处理,分析缩节胺复配促进剂对棉花棉铃时空分布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各处理干物质积累达到最大积累速率的时间在药后20~30 d,净光合速率在药后20 d左右达到最大值,在药后20~30 d棉花进入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且各复配处理均能提高棉株上中下部内外围铃的坐桃率、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结论】T5处理快速积累持续期较CK延长了5 d左右,且棉株中下部内外围铃坐桃率较CK差异显著,下部内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温对彩椒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以揭示低温对其伤害机制。[方法]以黄色甜椒花仙子为试材,采用营养钵育苗研究偏低温T1 (19℃/12℃昼/夜)、临界低温T2 (15℃/8℃昼/夜)和对照(CK,25℃/18℃昼/夜)处理对彩椒幼苗生长指标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临界低温T2处理抑制彩椒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程度强于偏低温T1;T2与T1处理间彩椒幼苗的叶片数、根长、干重、根冠比、根体积、光合速率、气孔限制值、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光合性能指数(PI)的降低程度达到显著差异(P0.05);T2处理彩椒幼苗的株高、叶片数、根体积、光合速率、气孔限制值和PI与CK相比依次降低了35.77%、51.32%、93.94%、66.40%、46.91%和57.77%。相关分析表明,低温胁迫下彩椒幼苗光合速率(Pn)与根冠比(R/T)、细胞间隙CO_2浓度(Ci)和PI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T1和T2处理对彩椒幼苗生长指标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有明显差异,低温时气孔限制是导致彩椒幼苗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因素,可根据彩椒幼苗株高和叶片数来判断其受到低温胁迫程度。  相似文献   

5.
生态因子对水稻Rubisco和光合日变化的调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稻光合日变化的研究表明,受一天中光强、湿度、温度和CO2浓度等因素变化的影响,Rubisco活力和光合速率有明显的日变化.采用多项式回归分析理论建立了较有预测能力的复合回归模式,以回归方程为数学模型形象描绘了各因子与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气孔导度(Sc)和Rubisco活力是影响水稻光合日变化的重要生理和生化因子,光强和湿度是影响水稻光合速率的重要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商品有机肥不同用量分别在苗期和花期干旱对番茄的生长生理、产量及水肥利用的影响,以期为云南番茄的节水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定量灌水法在大棚进行盆栽试验,设置商品有机肥施用量和间歇性干旱2个因素。有机肥施用量设F1(600 kg/hm~2)、F2(1200 kg/hm~2)、F3(1800 kg/hm~2)3个水平。间歇性干旱设A1(苗期干旱)、A2(花期干旱),另以A3(全生育期正常灌水)为对照。【结果】番茄的生长指标(株高、茎粗、叶面积)、干物质量、总耗水量(TWC)、产量(Y)及水分利用效率(WUE)随施肥量增加表现为F3F2F1,但肥料偏生产力(PFP)相反。F2和F3下的叶面积和光合速率无显著差异,F2、F3较F1分别增产41.49%~43.92%、63.79%~68.65%。番茄的生长指标、光合速率、总耗水量、产量和肥料偏生产力几乎表现为A3A2A1的规律,A2比A1的水分利用效率高,均高于A3。在花期,A1、A2较A3番茄的叶面积无显著差异,复水后叶片有补偿生长的作用。间歇性干旱能够提高根冠比及水肥利用率,A2较A1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高。【结论】增加施肥量促进番茄生长及提高产量,但产量不随施肥量成正比,F2较F3的肥料偏生产力、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高;干旱胁迫均抑制了番茄的生长,影响了植株的光合速率,但提高了水肥利用率,A2比A1的长势好、产量及水肥利用率高。综合来看,在施用中肥1200 kg/hm~2条件下花期干旱(F2A2)节约了肥水资源,可作为栽培番茄科学管理水肥技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Rubisco活化酶在叶片衰老期间是否对Rubisco羧化活性和光合速率起调节作用,本文研究了水稻剑叶衰老过程中叶片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Rubisco初始羧化活力及含量,Rubisco活化酶活力及含量。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与Rubisco初始羧化活力和Rubisco活化酶的活力间分别为r2=0.966 3和r2=0.702,Rubisco初始羧化活力与Rubisco活化酶的活力和含量间分别为r2=0.810 3和r2=0.814 3, Rubisco活化酶含量与Rubisco和可溶性蛋白间分别为r2=0.925 7和0.867 5, Rubisco活化酶的活力与含量间r2=0.758 7。Rubisco活化酶的含量占Rubisco含量的0.5%~1.0%,占叶片可溶性总蛋白质的0.5%~0.6%,随着剑叶衰老Rubisco活化酶所占的比值加速下降。这表明水稻剑叶衰老期间,Rubisco活化酶对维持Rubisco初始羧化活力和净光合速率有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CO_2施肥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确定有利于番茄生长发育的最适CO_2浓度。以"兴海12号"番茄为试材,设4个CO_2处理,分别为(400±25)μmol/mol(CK)、(600±25)μmol/mol(T1)、(800±25)μmol/mol(T2)、(1 000±25)μmol/mol(T3),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不同CO_2浓度下,相同叶位叶片的光合参数,研究不同浓度CO_2对番茄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光合速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生长前期以T2、T3处理下光合速率最大,30 d以后T2条件下光合速率最大。(2)CO_2浓度对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影响无规律性变化,可能是不同叶龄受CO_2影响不同,也可能与处理时间有关。(3)高CO_2浓度下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对照,T3处理优势明显。(4)高CO_2浓度对叶绿素a含量影响显著,对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而言,处理50 d时T3条件下明显低于对照,其他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提高CO_2浓度可以弥补环境CO_2不足,(800±25)μmol/mol CO_2浓度更有利于番茄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  相似文献   

9.
不同架式对设施葡萄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整型方式对设施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4年生红提葡萄为试材,其整形方式设FI型、L型、V型和扇型(CK)4种,对不同整型葡萄中部叶片的平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Rubisco活性和果实品质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1与传统的扇形整型方式相比,L型和FI型整型方式明显提高葡萄的叶面积和平均单果重;在果实迅速膨大期,L型还显著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和Rubisco活性,使叶片的光合速率显著提高;L型、FI型和V型整型方式均不同程度提高葡萄平均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结论]4种整型方式中,以L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Rubisco活性和光合速率最高,平均单果重和可溶性果形物含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10.
红光和远红光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远红光和红光对番茄幼苗形态调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金棚1号"番茄为试材,设置白天远红光(白天番茄幼苗放在白光LED灯和远红光LED灯下12h,夜间黑暗)、夜间红光(白天番茄幼苗放在白光LED灯下12h,夜间用红光LED灯处理12h)和对照(白天番茄幼苗放在白光LED灯下12h,夜间黑暗)3个处理,研究白天远红光和夜间红光对番茄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和特性,茎、叶中内源性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含量以及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白天远红光处理番茄幼苗的株高显著增加,番茄开花提早,番茄幼苗茎、叶中GA3和IAA含量明显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第1穗果的单果质量及单株产量均降低;夜间红光处理番茄幼苗株高显著降低,番茄开花延迟,番茄幼苗叶片中GA3和IAA含量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升高,番茄第1穗果单果质量及单株产量显著增加。【结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应用远红光和红光,实现对番茄幼苗株高、开花时间和营养生长阶段的精确调控。  相似文献   

11.
滴灌系统运行方式施肥频率对番茄产量与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田间试验,在日光温室内研究了滴灌施肥灌溉系统运行方式和施肥频率对番茄产量、品质及根系生长的影响。系统运行方式包括不同灌水和施肥次序组成的3种方案;施肥频率取每周一次,两周一次和四周一次三个水平。在生育期内对番茄的光合速率等参数进行观测,收获后测定番茄的根密度,并统计产量。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频率对番茄的产量影响显著,施肥频率从四周一次增加到每周一次时产量显著增加(P=0.012)。随着施肥次序向后推移,番茄的产量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施肥频率和运行方式对番茄各项品质的影响都不显著。施肥频率对根密度的影响主要是引起各土层根密度大小的变化,运行方式则对根密度在各土层的分配产生影响。在分析了运行方式和施肥频率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基础上,计算整个生育期内的光合累积量,用来分析光合作用的变化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累积量和产量有显著的相关性(P=0.043);从提高产量和品质的角度看,施肥频率取每周一次较为适宜,滴灌施肥灌溉过程中的施肥次序应尽量前移。  相似文献   

12.
运用生理生态研究方法,选取多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和金叶含笑Michelia foveolata的幼苗为研究对象,在全光照、1层遮荫和2层遮荫3种不同遮荫处理下,对其叶片气体交换日变化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遮荫处理改变了多脉青冈和金叶含笑的叶片气体交换日变化曲线,表现为遮荫处理下多脉青冈的净光合速率在1 d之内明显降低;金叶含笑的净光合速率在中午前随遮荫程度的加大而下降,但11:00时1层遮荫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中午以后全光照和1层遮荫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相差不大.遮荫处理同时明显降低了1 d之内叶片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体积分数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基本相反.多脉青冈和金叶含笑的净光合速率在13:00左右出现了明显的降低,发生了光合"午休"现象.图9参12  相似文献   

13.
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大田试验,在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进一步验证高效光合细菌菌剂对番茄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高效光合细菌菌剂仍然能够显著增加番茄的株高、地径,提高番茄果实的番茄红素、糖酸比、可溶性糖、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光合细菌菌剂能够有效调节土壤pH,促进植物对土壤中速效钾的利用,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的含量.高效光合细菌菌剂可以作为一种环境友好肥料应用于作物生产和土壤培肥,为番茄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以期达到增产、增收、提高番茄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雷公藤无性系苗木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对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Hook.f.)23个无性系苗木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雷公藤苗木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为不对称的双峰曲线,蒸腾速率tr日变化曲线为单峰曲线,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分别呈勺形、倒双峰变化趋势;净光合速率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加而达到峰值,随后反而降低,光补偿点为17μmol.m-.2s-1,光饱和点为600μmol.m-.2s-1;净光合速率与气温、叶温、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大气相对湿度、叶内湿度、胞内CO2浓度、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通过分析比较,初选获得编号为17、13、16、10、11、4、6共7个具有较高净光合速率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5.
早熟番茄苗期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结果表明,早熟番茄苗期同一片真叶上不同部位侧生裂片的光合、蒸腾速度不同,其大小依次为中部〉顶部〉基部,叶温和气孔阻力正好相反。4个早熟品种净光合速率表现为秦粉2号〉西粉3号〉秦粉5号〉早丰,蒸腾速率为早丰〉秦粉2号〉秦粉5号西粉3号。秦粉2号、西粉3号两品种光合速率及品变化为单峰型,无午休现象,其日变化趋势与有效光强变化平行或一致。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淮北市5种常见的绿化树种: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女贞(Ligu-strum lucidum)、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及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在2007年7月份和11月份的净光合率以及光合能力和氧气释放量。结果表明这5种树木的光合速率在7月份和11月都有明显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光合能力7月份:大叶黄杨〉桂花〉女贞〉广玉兰〉棕榈,11月份:大叶黄杨〉女贞〉桂花〉棕榈〉广玉兰;氧气的释放量7月份:桂花〉大叶黄杨〉广玉兰〉棕榈〉女贞,11月份:大叶黄杨〉女贞〉棕榈〉桂花〉广玉兰。  相似文献   

17.
减光条件下番茄生态生理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遮光对番茄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遮光后番茄株高增加,茎相变化不明显且不同品种表现无规律,但株高与茎粗比值均加大,平均节间长加大,叶面积增加,地上部干鲜重下降。在生长函数中,LWR、LAR、SLA增加,NAR下降,其他生长函数变化规律不明显。遮光后番茄的光合速率下降,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总叶绿素,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上升,而叶绿素a/b比值变化无规律。  相似文献   

18.
光合细菌在番茄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采用砂培方法研究了光合细菌对番茄发芽的影响和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光合细菌对番茄生长过程中光合色素、部分抗氧化酶以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可提高番茄的发芽势、发芽率:在盆栽条件下,可提高番茄光合色素含量,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无显著影响,对番茄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袋培模式对设施番茄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番茄品种"烟粉207"为供试材料,土壤栽培为对照,研究了基质袋培模式对番茄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袋培模式下番茄的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土壤栽培;番茄成熟期提前,前期产量增加了45.7%,且品质有明显的提升。袋培模式下番茄的株高、茎粗、叶片数等生长指标低于对照土壤栽培。[结论]该研究为在土壤遭到严重破坏和盐碱地等地区进行番茄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棉花花青素能量耗散过程维持光合机构稳定性。【方法】选取花青素含量差异较大的棉花为材料,测定花青素含量、光合色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NDH介导的环式电子流活性、ATP合成酶活性、玉米黄质的合成速率等。【结果】随花青素含量升高,吸光能力逐渐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逐渐减弱,将面临较多的过剩激发能;NDH介导的环式电子流活性均逐渐增强,并且环式电子调控的ATP合成也逐渐增强;相对于无花青素的棉花,花青素存在的条件下,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明显较弱,并且随花青素含量的增多,叶黄素循环的过程逐渐减弱,可能花青素的耗散能力逐渐增强。【结论】花青素能够作为一种光保护机制起到耗散过剩光能有效保护PSI和PSI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