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明朝阮家集,知有竹林僧。"唐代的刘长卿和皎然告诉我们,佛教里的"竹林"自有一番天地。通过历代典籍、禅诗禅语、佛教遗迹所记载和出土文物里的竹,结合实地调研,从"竹林"的渊源、蕴意、寺庙和佛境4个维度进行了考证,认为"竹林精舍"由东晋高僧法显传入,并迅速在"竹子文明"的中国生根发芽;历过不同阶层特别是禅师、诗僧和文人的耕耘,"竹林"成为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竹林"法身地位和精神意蕴的形成,以"竹林"命名的寺庙在晋代兴起并蓬勃发展;"竹林"有机融入了寺庙、石窟和佛塔3大佛境,"竹林"的文学艺术更是空前繁荣。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自古以来,中国文人赏竹、咏竹、以竹言志、寄竹抒怀,竹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的文化也因大众的青睐得以传承。用竹子插花,成为中国传统插花常用的手法。通过真实优秀的案例,图文并茂地阐述了竹子在现代花艺作品中的应用,以期传承、弘扬我国特产竹子以及其深厚的文化,使之更好地为现代居住环境服务。  相似文献   

3.
赏竹     
曾显 《广西林业》2016,(6):34-36
正竹子是植物界形态奇特、内涵丰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的群类。竹类植物茎秆挺拔秀丽,枝叶飘逸潇洒,形态婀娜多姿,色彩翠绿宜人。从古至今,竹子深受人们赞颂与喜爱,素有"声、影、形、意"四趣。它与名树松、梅并称"岁寒三友",与名花梅、兰、菊并誉"四君子",在中国传统文化及园林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云"居必园,园必竹",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发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的感叹。  相似文献   

4.
《世界竹藤通讯》2015,(1):49-50
<正>神奇美丽的云南作为竹类植物的起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分布竹种达28属220种以上,竹林面积近50万hm~2,系世界上竹子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云南省竹藤产业协会"(简称"YNBAR")前身是"云南省林学会竹子专业委员会";1992年成立"云南省竹业协会",2000年更名为"云南省竹藤产业协会"。  相似文献   

5.
<正>神奇美丽的云南作为竹类植物的起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分布竹种达28属220种以上,竹林面积近50万hm~2,系世界上竹子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云南省竹藤产业协会"(简称"YNBAR")前身是"云南省林学会竹子专业委员会";1992年成立"云南省竹业协会",2000年更名为"云南省竹藤产业协会"。  相似文献   

6.
<正>神奇美丽的云南作为竹类植物的起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分布竹种达28属220种以上,竹林面积近50万hm~2,系世界上竹子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云南省竹藤产业协会"(简称"YNBAR")前身是"云南省林学会竹子专业委员会";1992年成立"云南省竹业协会",2000年更名为"云南省竹藤产业协会"。  相似文献   

7.
<正>神奇美丽的云南作为竹类植物的起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分布竹种达28属220种以上,竹林面积近50万hm~2,系世界上竹子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云南省竹藤产业协会"(简称"YNBAR")前身是"云南省林学会竹子专业委员会";1992年成立"云南省竹业协会",2000年更名为"云南省竹藤产业协会"。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业产业》2012,(7):74-75
中国竹文化可谓源远流长,竹子自古以来在国人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江西艺竹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彩竹玉瓷",使用"中彩"商标更是将竹子赋予了浓烈的喜庆色彩,"中国彩竹彩竹报平安"表达了对顾客们诚挚的喜庆祝愿。一般来讲,竹子颜色比较单一,非黄即绿,五颜六色的竹子非常罕见。"中彩"竹瓷系列产品却可以色彩斑斓,原因是其控制着有3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材料源头"彩竹"板材,而且目前在业内无法仿制。每个产品都由工人将彩色竹片手工拼接而成,因此即使同样款式的产品每个纹理都不相同,这样顾客购买的每个产品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稀缺而珍贵。  相似文献   

9.
    
竹子。竹子成力矾而人们立身正大、威武不屈的榜样和君子贤人理想人格的化身。所谓人们欣赏竹子的天姿,更敬佩竹子的品“直节虚心是我师”,“竹呵焚而.不可毁其节”,格。·在精神领域内,竹对人们的社会伦理和道德诗人刘岩夭在《格竹记》里将人的品格具观念产生了深刻影晌。体化力“刚、柔、忠、义、谦、贤、德”—一赋予了竹@韦健康~~  相似文献   

10.
<正>华西都市报(成都)205年9月11日消息,近日,中国首届禅竹文化节在重庆金佛山景区拉开帷幕,金佛山将佛文化与方竹相结合,打造了禅竹文化节,其中最让人期待的是金佛山禅修竹韵梵音会,而首次举行的皈依法会和禅武表演也让游客领略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目前有"世界一绝、中国独有"之称的金佛山方竹笋  相似文献   

11.
从马王堆看中国汉代的"竹子文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轪侯利仓家族的墓葬,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一座汉墓群,堪称本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竹子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象征,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惊叹道:中国曾是“竹子文明”的国度。研究马王堆里的竹,可以惊奇地发现,随葬的竹制品种类之多、数量之大,涉及面之广、工艺之精和价值之高,同样也是前所未有的,用地下“竹子博物馆”来称呼它一点都不为过。据统计,马王堆出土的竹笋制品共计27个种类,800多件,其中竹简620多枚,涉及劳动工具、生活用品、工艺品、书籍、乐器、兵器、饮食和体育等领域。现依托考古发掘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试图透过马王堆里的竹,去寻觅中国古人们“不可一日无此君”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普陀山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三大寺的空间形式、空间序列等的分析,了解其中的园林空间构成的规律及所蕴涵的文化因素。并探讨了中国名山园林环境的空间构成,冀望对现代园林的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华竹文明溯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约7 000年前)认识和利用竹子的族群;中国是最早(约5 000年前)开创竹子文明的国度,并且拥有极其古老的竹子建筑、竹子园林、竹子音乐、诗词绘画和竹编、造纸、竹器制作工艺,以及漫长(3 000多年)的竹子栽培历史。文章对中华竹文明产生的物质基础、重要背景、历史遗存以及演进与表达,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证据收集、逻辑推导和数据分析。事实证明,中华竹文明是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4.
竹与华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与华夏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人与竹林及竹制品朝夕相伴,对竹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作者从古代的竹制品、竹乐器、竹艺术和竹文学作品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竹纸史考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证和探讨了中国古代竹纸的起源和历史后认为 ,中国竹纸起源于晋代 ,唐宋时期竹纸业大力发展 ,明代竹纸业发展兴盛 ,清代竹纸业达到了鼎盛发展 ,竹纸生产达到空前程度 ,中国南方省区均有竹纸的生产制造。近现代竹纸业仍持续旺盛不衰。还探讨了古代竹纸生产的过程和技术以及对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竹子是水土保持和园林绿化优良植物,也是古今中外被广泛使用的经济用材。对于中国来说,竹子具有特殊的文化意象,中国城乡居民对竹子有着特殊的文化情节。文章选取中国南方、北方的典型竹村,以及巧妙运用竹林、竹材的东亚、欧洲小镇,与读者共同鉴赏在现代乡村中的竹景观,讨论打造竹美村居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竹材的利用可追述至新石器时代,因便于取材加工以及古人对于竹文化的喜爱使得中国竹作工艺不断发展进步。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结晶,园主对植竹和竹作设施的喜爱使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整理中国古代诗词、农书、竹谱、技术书籍、绘画、晚清摄影作品及考古实证材料中的园林竹作设施,分析了明清时期园林竹作设施的审美思想、设计样式及制作技术,以期为中国传统园林竹作工艺的传承以及现代园林竹作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南竹北移”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适应当时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采取的一项战略措施。经过60余年的曲折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南竹北移”再次迎来重要发展机遇。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起点上,回顾“南竹北移”发展历程,总结经验和教训,展望发展潜力,探索发展路径,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综述了中国“南竹北移”的发展历程、取得的经验,介绍了“南竹北移”工作的最新进展以及进一步发展的路径,以期为新时代发挥竹子优势、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园艺观赏竹类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竹类分布的中心,是“竹子王国”,文章论述了竹子的观赏价值,观赏竹的分类。介绍了观赏竹在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的应用。人工艺术竹的造型方法、造景方式。分析了观赏竹在开发实践中多是散生竹或耐低温的热性竹而使推广范围受到限制,观赏竹与竹文化、竹旅游的结合有待提高,提出了观赏竹综合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竹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结晶,历经上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发展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旅游产业,符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要求,也是建设我国西南桥头堡的重要举措,对于弘扬和发展、传承与保护我国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在产业发展中应注重开发与保护相统一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