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巨尾桉瓶内菌根化组培苗的造林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3~ 1994年 ,在广东省开平市国营镇海林场建立了 2个巨尾桉组培苗瓶内接种外生菌根菌的野外造林试验。 2个试验中 ,共采用 17个外生菌根菌菌株。造林后定期观测了 12或 2 4个月树高、地径和胸径等生长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除试验 2造林初期的树高外 ,其他所有生长指标在菌根菌处理间均有极显著差异或显著差异 ,菌根菌间对巨尾桉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从多重比较和接种效果分析看 ,菌株E4 0 70、H4 5 0 9、E4 2 4 0、H6 177、H4 339、E4 72 6、C930 1、C92 13和C92 0 3,在造林后 6个月开始可明显地促进巨尾桉树木生长 ,说明组培苗瓶内菌根化技术是完全可行的 ,有关菌株对巨尾桉幼树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巨尾桉主伐采用皆伐改择伐进行了改造试验,结果表明:巨尾桉采用择伐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可提升林分生产量,提高林木蓄积量,增加经济收入等指标,均优于皆伐,有利于巨尾桉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巨尾桉(E.grandis×E.urophyll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经营方式的林木生长状况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巨尾桉人工林经择伐3年后,林分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保留木的生长速度比择伐前快;巨尾桉二代萌芽林的生长速度比新造林快;皆伐改择伐的经营方式在第一个采伐周期的经济效益虽然比皆伐低,但在第二个采伐周期后其经济效益显著高于皆伐新造林和皆伐二代萌芽林。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青枯菌的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研究了胞外多糖(EPS)和脂多糖(LPS)在青枯菌对尾巨桉根部吸附和侵入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接种青枯菌的6 h内,EPS处理后尾巨桉根部青枯菌GN1和93B的吸附量和侵入量明显升高,而LPS处理后尾巨桉根部GN1和93B的吸附量和侵入量都明显下降;无EPS菌株的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都明显降低,无EPS及LPS菌株的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亦有所下降,但没有无EPS菌株下降明显;EPS具有促进青枯菌对尾巨桉根部吸附和侵入的作用,LPS则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固氮菌、解磷菌和解钾菌对桉树苗木的协同促进作用,用固氮菌、解磷菌和解钾菌按不同比例混合接种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广林9号无性系苗木进行育苗。结果显示,这些菌株混合液接种都能促进桉树苗木的生长。以固氮菌为主的组合(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10∶1∶1),促生效果最好的是N6-1-1组合,苗高、地径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6.41%和64.27%,同时高径比比对照减少0.39。以解磷菌为主的组合(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1∶10∶1),生长效果最好的组合是1-P2-1,苗高、地径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1.46%和45.71%,高径比比对照CK减少0.24。以解钾菌为主的组合(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1∶1∶10),生长效果最好的是1-1-K1处理,苗木的苗高、地径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9.07%和31.58%,高径比比对照减少0.16。  相似文献   

6.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巨尾桉幼林进行了3种抚育方式对比试验:①全面劈草;②全面劈草,局部松培土;③全面松土锄草施肥。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抚育方式对巨尾桉幼林的胸径和树高生长均有显著影响。提高巨尾桉幼林抚育管理水平,有利于扩大林分营养空间的利用程度,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以充分发挥巨尾桉的速生丰产特性,提高短周期人工林经营的经济效益。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幼林抚育方式。  相似文献   

7.
对广西钦州市北区平吉紫胶林场尾巨桉( DH32 - 29)和尾叶桉(U6)人工林一代林与二代林(第一代萌芽林)蓄积生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尾巨桉(U6)第二代林木单位面积年均蓄积生长明显低于一代林木,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对地力衰退影响也较大;而尾巨桉( DH32 - 29)第二代林木单位面积年均蓄积量与第一代林基本持平.说明尾巨桉人工林更适合在试验区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PGPB对红树植物木榄幼苗的接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植物促生菌(PGPB)对红树植物木榄幼苗的接种效应,供试菌为6种解磷菌(即B.amy,Vib,B.atr,Xan,B.Lic,P.M.)和5种固氮菌(即Au4,Phy,24S,JA4,cd),结果表明:(1)分别接种6种解磷菌株6个月后木榄幼苗的生长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与对照相比,木榄苗高增加21.57%~9.54%,生物量增加27.49%~20.32%,叶片的氮含量增加33.33%~1.35%,叶片的磷含量增加24.42%~2.04%;经差异显著性检验,B.amy和Vib 2个菌种对木榄幼苗的促生效应比其它解磷菌株更明显;(2)分别接种5种固氮菌株6个月后木榄幼苗的生长均得到了促进,与对照相比,木榄幼苗的均高增加24.07%~10.22%,生物量增加32.36%~19.71%,叶片的氮含量增加23.39%~4.05%,叶片的磷含量增加32.79%~4.99%;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Au4和Phy 2个菌种对木榄幼苗的促生效果比其它固氮菌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依据所设固定样地的观测资料,研究了炼山与未炼山两种林地清理方式对2年生巨尾桉人工林林木生长量及其林下灌草层植物种类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林地清理方式的2年生巨尾桉人工林林木生长量差异不显著;林分郁闭前,2年生巨尾桉人工林群落的灌草层植物物种丰富度炼山清理的低于未炼山清理的,但炼山清理有利于灌草类植物在巨尾桉人工林幼林期的迁入与定居。  相似文献   

10.
尾巨桉速生丰产林施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尾巨桉C9无性系林分进行幼龄期和中期施肥试验.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幼龄期施肥对尾巨桉林分的生长有极其显著的影响,而中期施肥对材积生长影响达显著水平,对胸径、树高影响不显著.通过对幼龄林不同施肥处理后林分的生长量分析表明,处理5(即每株施加磷酸二铵350 g+尿素100g+复合100g)可极显著提高尾巨桉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认为处理5为尾巨桉幼龄林的最佳施肥方案;中期施肥处理Ⅱ-1(即美国磷酸二胺500g/株)能显著提高尾巨桉村积生长量,是中期施肥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