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平枝栒子(Cotoneaster horizontalis)、锦绣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是西南地区常见的观赏型灌木,为探索这两种常见灌木的微观构造美学,以两种灌木木质部三切面的染色切片在显微形态下的图像为素材,通过分形软件ultra fractal、设计软件photoshop设计两种灌木的微观美学图像。结果表明:两种灌木的横切面、径切面、髓心等解剖构造独特优美,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  相似文献   

2.
小籽海红豆(Adenanthera microsperma)及海红豆Adenanthera pavonia是含羞草科海红豆属植物在中国分布的2个种。为了认识小籽海红豆的解剖特征及其与海红豆的差异,对2种木材解剖构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两者宏观构造上材色和树皮区别明显,微观构造上细胞大小、木射线类型具明显差异,其余解剖构造特征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王云龙  沈华杰  王宪  邱坚 《广西林业科学》2019,48(2):266-268,272
以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为研究对象进行解剖实验,观察其宏观及微观的解剖特征。结果表明:重阳木心材深红褐色,生长轮明显;散孔材,管孔组合主要为单管孔及径列复管孔(2~5细胞),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木纤维平均长878.51μm,长度略短,含树胶;薄壁细胞量极少,傍管状,含树胶,具分室含晶细胞;木射线非叠生,少数单列,多数为2~5细胞多列射线,射线组织异形Ⅱ型及Ⅲ型,含深色树胶;导管-射线间纹孔式大圆形及横向刻痕状。  相似文献   

4.
为给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杜鹃植物的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和未来演替趋势的预测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典型样地法,对该保护区典型杜鹃群落的结构特征及更新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百里杜鹃典型杜鹃群落由13科19属27种植物组成,重要值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马樱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80.99%)、迷人杜鹃R.agastum(48.69%)、露珠杜鹃R.irroratum(46.25%);典型杜鹃群落内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都比较低,整体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群落稳定性较差。2)在林层的垂直结构中,上层主要为少量的檫木Sassafras tzumu、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下层主要包含白栎Quercus fabri和杜鹃属植物,迷人杜鹃和露珠杜鹃在分布的数量和高度上均略大于其他树种,且其胸径均较小,均具一定的竞争优势。3)百里杜鹃群落的更新方式,以萌生为主,其株数占更新幼树总株数的63.36%;迷人杜鹃和露珠杜鹃的幼树株数均较多,分别占群落幼树总株数的26.17%和26.64%,在未来演替中均具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红椿(Toona ciliata)与思茅红椿(Toona ciliata var.henryi)同属于香椿属植物,思茅红椿为红椿的一种变种。红椿为国家II级保护植物,而思茅红椿为非保护树种,在识别与鉴定两种木材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植物学分类提供一定依据。两者具亲缘关系,在木材解剖构造上具一定相似性和差异性,通过两者差异性可区分两种木材,由此可对两种树种作出区别。在宏观上两者差异体现在材色、年轮宽度、薄壁组织类型不一;微观构造上,两者的轴向薄壁组织类型、晶簇及晶体个数及木射线高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17种樟属树种木材比较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对国产樟属 17种木材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 :管孔排列为散孔材和半环孔材 ;较高的单管孔率 ;具有梯状穿孔和单穿孔两种类型 ,管间纹孔式主要为互列 ,少数种具对列。单列射线稀少、细而短 ,多列射线量多 ,形状差异较大 ;射线组织以异形Ⅲ和ⅡB型为主 ,射线 -导管间纹孔式主要为刻痕状。轴向薄壁组织以稀疏傍管状和星散状为主 ,部分种具环管束状、翼状 ,数量差异较大。樟属所有木材的射线或轴向薄壁组织中含油细胞或粘液细胞。木材的上述特征表明 ,樟属木材内部结构具有明显差异 ,并可作为种级分类依据。另外 ,根据木材结构的显著差异 ,建议光叶桂和细叶香桂按两个种处理。  相似文献   

7.
人工林毛白杨木材解剖构造与染色效果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段新芳  鲍甫成 《林业科学》2001,37(1):112-116
为探讨木材构造和木材染色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变化规律,本研究测字5株34块人工林毛白杨 的解剖构造及其木材染色效果,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毛白杨木材染色效果与解剖因子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各染色效果指标与木材解剖因子间的复相关系数在0.4836-0.7998之间,采用比较多元回归分析标准回归系数的方法,确定了影响毛白杨木材染色效果的主要解剖因子为导管比量、木纤维比量和木射线量等因子。  相似文献   

8.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樟科10属14种木材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除檫木外,其它木材的管孔分布均为散孔材,具较高的单孔率;导管分子穿孔板兼有单穿孔和梯状穿孔2种或者仅具有单穿孔;导管间纹孔式为互列;导管-射线间纹孔式类型丰富,主要为刻痕状和大圆状。木射线有单列和多列射线2种类型,单列射线稀少、短,多列射线数量多;射线组织主要为异形Ⅲ和异形Ⅱ;轴向薄壁组织以傍管状为主,少数有带状或轮界状。油细胞和粘液细胞普遍存在于射线薄壁细胞或轴向薄壁细胞中。木纤维由韧性纤维和纤维管胞组成,部分树种具分隔纤维。从樟科木材结构特征与系统演化关系看出:樟科木材结构表现为过渡型,即不完全低级,也不完全进化。  相似文献   

9.
樟科10属14种木材解剖学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樟科10属14种木材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除檫木外,其它木材的管孔分布均为散孔材,具较高的单孔率;导管分子穿孔板兼有单穿孔和梯状穿孔2种或者仅具有单穿孔;导管间纹孔式为互列;导管-射线间纹孔式类型丰富,主要为刻痕状和大圆状.木射线有单列和多列射线2种类型,单列射线稀少、短,多列射线数量多;射线组织主要为异形Ⅲ和异形Ⅱ;轴向薄壁组织以傍管状为主,少数有带状或轮界状.油细胞和粘液细胞普遍存在于射线薄壁细胞或轴向薄肇细胞中.木纤维由韧性纤维和纤维管胞组成,部分树种具分隔纤维.从樟科木材结构特征与系统演化关系看出:樟科木材结构表现为过渡型,即不完全低级,也不完全进化.  相似文献   

10.
高山野生杜鹃在深圳的引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种源地和引种地的气候及植被差异,采用逐步引种的方法,将贵州六盘水12种野生高山杜鹃花引种到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结果表明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狭叶马缨杜鹃(R.delavayi var.peramoenum)和露珠杜鹃(R.irroratum)生长良好并能正常开花,常绿杜鹃亚属的成活情况比杜鹃亚属要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组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研究蜡梅营养器官解剖学结构的结果表明:蜡梅芽具有芽鳞;蜡梅具有典型的异面叶,表皮角质层较厚,表皮具有表皮毛,气孔多集中在下表皮,为平行列型;栅栏组织由两层细胞组成,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高,主脉维管束呈列状排列,木纤维和韧皮纤维较发达;蜡梅根的初生木质部导管数量多、口径大,髓部为木质部占据;次生根周皮增厚;幼茎木质部含有较多的导管,茎中韧皮纤维和髓部发达;老茎的维管束紧密排列连成环状,茎的每个突起部位都有成团的韧皮纤维;蜡梅解剖结构特点说明腊梅与其山林干燥、寒冷的生长环境相适应,具有耐旱性及抗寒性。  相似文献   

12.
麻疯树花的形态和解剖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麻疯树花序、雌花及雄花连续石蜡切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同一花序不同分枝上花的发育下部枝早于上部枝。同一花序分枝上位于二歧聚伞花序的中央的花发育早期早于两边的花。雌花在发育上经过两性时期,但雄蕊后来停止发育,形成功能上的单性花;雄花的发育则不经过两性时期,即在结构和功能上均为单性花。胚珠原基在发育过程中生长方向发生约90°改变,最终形成倒生胚珠。  相似文献   

13.
借助光学显微镜和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矮生杉木的解剖性质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特征:①矮生杉木生长轮明显,早晚材缓变;管胞壁上的具缘纹孔单列;轴向薄壁组织量多,星散状排列;木射线高有3~12个细胞,多数为3~7个细胞;射线薄壁细胞与早材管胞间的交叉场为杉木型,多2~4个.②矮生杉木第2年轮单位面积的管胞数量平均值为4 047个/mm2,径向层数平均值为118层/轮.③矮生杉木管胞长度平均值为1 560.5μm,管胞宽度平均值为20.06μm,管胞双壁厚平均值为3.602μm,管胞壁腔比平均值为0.21,管胞长宽比平均值为69.90,腔径比平均值为0.830.  相似文献   

14.
山桃等3个树种叶片解剖结构的耐旱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山桃、柄扁桃、蒙古扁桃3种植物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显微观察,选择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细胞长和宽为观测指标.结果表明:这3种植物叶片均具角质层且细胞外壁加厚;气孔位于下表皮且具有空下室;具粘液细胞、含晶细胞;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维管组织发达等抗旱解剖结构特征.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对其耐旱性进行排序,结果为:柄扁桃>蒙古扁桃>山桃.  相似文献   

15.
采用石蜡切片法制片对三球悬铃木(法国梧桐)叶片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球悬铃木叶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叶片厚度142.4μm。三球悬铃木叶主脉上下的表皮细胞小且排列紧密;只在上表皮分布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发达;叶脉发达;气孔密度大,31.63个/单位面积。抗旱性比一球悬铃木差。  相似文献   

16.
枣不同品种光合特征及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等仪器测试了壶瓶枣、赞皇枣和梨枣的光合速率与叶片构造特征.结果表明:赞皇枣光饱和点为1 408.25 μmol·m-2·s-1,光补偿点6.67 μmol·m-2·s-1;梨枣光饱和点1 387.66μmol·m-2·s-1,光补偿点10.4 μmol·m-2·s-1;壶瓶枣光饱和点接近1 500μmol·m-2·s-1.在较高光照强度时枣树蒸腾比率提高,叶片对水的利用率增高.三品种叶片下表皮平均气孔密度为70/mm<'2>,且枣树单叶面积小,从光合特征及叶片结构方面解释了枣树喜光耐干旱的生理机制,为枣树优质丰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笔者采用石蜡切片法结合电镜扫描分析法,从果实白熟期到果实成熟期,对壶瓶枣果皮细胞解剖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随着枣果的逐渐成熟,果皮细胞层数和细胞大小均由大变小,果皮表面蜡质层随着果实的成熟龟裂变多并加深;果皮细胞内大部分细胞器消失,内含物降解,细胞木栓化和空泡化现象严重,但细胞壁仍然保留。  相似文献   

18.
虎舌红茎、叶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虎舌红茎、叶解剖学特征研究表明:虎舌红的茎由周皮、皮层、维管束、髓4部分构成,属于木质茎;茎和叶柄的皮层薄壁细胞内均含有不同程度的淀粉和晶体。叶为异面叶,海绵组织发达,气孔器仅分布在下表皮;虎舌红具有发达的分泌系统和通气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