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农业业态概念和新业态类型及其形成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业态"概念肇始于零售业领域,逐渐拓展到其他产业领域。农业业态是指不同农产品(服务)、农业经营方式和农业经营组织形式通过组合所呈现的形态。农业新业态的内涵则是指具有可持续与稳定成长性,能达到一定规模的新型农业业态。从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角度,可以把农业新业态归纳为农业与服务业交叉融合型新业态、农业子产业之间的整合融合型新业态、高新技术对农业渗透融合型新业态、综合融合型新业态等四大类型。市场需求、市场竞争、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延伸和相关产业渗透、科技进步、农业政策等多种合力的共同作用是形成农业新业态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
大中城市都市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创新发展激活了农业农村资源要素的多种组合利用方式,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就业增收注入持久活力。基于产业融合和产业链延伸的视角,以沿海重要城市青岛市的都市农业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青岛市都市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模式和特征,分析青岛市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都市农业发展的路径。研究表明,青岛市发展都市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典型模式主要有高科技向农业渗透衍生出创新型农业、现代农业高新技术集成衍生出综合型农业、现代农业多功能拓展衍生出服务型农业、资源要素流动形成的城乡融合农业。体现为以新六产推进三产融合、以科技创新激发产业活力的特征。然而,当前青岛市都市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仍存在有农业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产业同质化严重、用地指标短缺、行业新标准缺乏、复合型人才不足等问题。因此,提出划定发展区域与完善配套设施、创新转变思维与打造产业特色、盘活土地资源与创新供给方式、健全发展机制与完善行业标准、引育专业人才与鼓励农村"双创"、借鉴成功经验与加快提档升级等推进青岛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5):189-190
新业态下,信息化发展有利于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加速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应从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河南农业信息网络;利用现代化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加强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培育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等方面加速农业信息化建设,进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曹冰雪  李瑾 《浙江农业科学》2023,64(4):1018-1024
数字化时代下,推动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创新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通过理论分析与江西省典型案例凝练,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剖析数字化时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实施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理论维度,数字化时代下,现代技术交叉融合能推动农业产业信息共享、模式创新、技术赋能,对农业全产业链进行“生态融合”和“基因重组”,催生现代种业、智慧农业、农产品电商、智慧农文旅等数字化新产业新业态。在实证维度证实数字化有助于促进现代种业育繁推一体化、智慧农业生产管理精细化、农产品电商运行高效化、智慧农文旅体验便捷化,且均建立起政产学研结合、公司+农户契合、多重业态融合3个维度的保障机制。据此,针对现代种业、智慧农业、农产品电商、智慧农文旅提出相应实施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5.
试论新时代农业新业态的特征和实践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时代农业新业态的概念界定,将农业新业态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融合型,包括高新技术融合型、产业融合型、产业内部重组融合型、新型经营主体融合型、资源开掘型;二是分离型。并呈现创新性、开放性、共享性和协调性四大特征,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城乡融合发展相结合、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新时代农业新业态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6.
付小颖 《河南农业》2016,(30):19-20
在当前"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河南省积极牵手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电商巨头以及苏宁云商等知名互联网企业,共铸"互联网+"大平台、大生态。借此东风"变道超车",彻底改变河南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的落后局面,解决省内农业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环节长、农产品质量欠稳定等痛点,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稳增长提供持续的内需动力,进而实现河南省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智慧农业"新生态,培育具有互联网基因、创新基因和文化基因的"新农人"。  相似文献   

7.
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农产品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农业技术交流受限,农业发展的世界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探索发挥农业园区主导产业强盛、品牌农产品高端、政策和人才集聚等优势,以引进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业态、创建新模式为重点,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积极应对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通过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有效推进现代农业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农业产业融合评价指数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融合水平进行评价有助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引导未来发展。以北京市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在界定农业产业融合概念的基础上,依据农业产业融合的关键要素筛选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尝试性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农业产业融合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依据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阶段的划分,"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处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成长阶段并逐年推进,已经进入成长阶段的后期,产业融合行为表现优于产业融合效果表现。农业在与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而且在壮大农业、农民增收和繁荣农村方面成效明显,但在农业服务业发展、农业增效、农业新业态培育等具体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今后应该加强对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引导,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农业生产率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籽种农业及其他农业新业态。研究表明,该农业产业融合评价体系可作为考量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成效的重要工具,对有关部门制定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突出亮点。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做出重要部署,必将推动正在蓬勃发展的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在广袤田野上异军突起。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需求结构升级,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种、品质、品位提出了更高要求,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等需求  相似文献   

10.
栖霞市农业“新六产”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今年,山东省委一号文件提出,积极培育农业"新六产",统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产业化升级版,塑造终端型、体验型、智慧型新产业业态。"新六产"的本质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它将第一产业的农产品进行二产加工增值,再通过三产的营销服务,拉长农民增收链,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当前栖霞市正以"新六产"为总抓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由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