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套袋对新都柚果实贮藏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都柚(Citrus grandisvarXinduyou)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不易失重;贮藏后期,套袋果可滴定酸含量超过对照;套袋果Vc含量一直高于对照;对照果的MDA累积速率很快,并且一直高于套袋果;套袋果与对照果的POD活性变化趋势相反,贮藏40d后,套袋果的POD活性开始上升,并超过对照;采收时CAT活性低于对照,贮藏80d时测量,虽仍低于对照,但差异变小。  相似文献   

2.
以‘黄金蜜柚’为试材,研究套袋对柚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期(90d)内,套袋果不易失重,贮藏好果率可达94%-96%,高出对照6-8个百分点,果实木质化程度轻于对照;套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前期低于对照果,中后期则高于对照果;贮藏中期,‘黄金蜜柚’可滴定酸含量升高,出现"返酸"现象,套袋果贮藏60d后可滴定酸含量超过对照,说明套袋果较耐贮藏;套袋果的Vc含量高于对照。因此,生产上应推广套袋技术特别是套双层柚果专用纸袋,以提高其采后贮藏性能。  相似文献   

3.
套袋对新都柚果实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新都柚为试材,研究套袋对果实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与对照果实糖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积累速率不同步,套袋果的糖含量低于对照果;套袋果的合成酶类活性低于对照,分解酶类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套袋苹果果面光洁度提高的机理,研究了套袋苹果果皮发育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套袋后,果实表面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不同的是,相比对照果实,套袋果实PPO活性在果实发育前期高于对照,而在发育中期对照果实PPO活性迅速上升超过套袋果实;果实发育后期,套袋果实与对照果实PPO活性变化基本一致。套袋果实POD活性在果实发育前期略低于对照,但在发育中期套袋果实POD活性迅速提高,直到采收前其活性一直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套袋对新都柚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套袋对果实发育的影响机理,为套袋技术的完善、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新都柚果实生长期套纸袋,每15 d取材一次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套袋果单果重小于对照,果面光洁,叶绿素含量低,类胡萝卜素含量高,套袋使果实果皮增厚,可食率降低。[结论]套袋使果实外观美观,但对果实大小、可食率等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在0℃贮藏条件下,1μl/L 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套袋红富士苹果的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MCP处理使红富士苹果的抗氧化酶活性峰值出现时间推迟,贮藏结束(120 d)时,MDA含量降低。1-MCP处理套袋红富士苹果的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与未套袋果实变化趋势无明显差异,但贮藏结束时,套袋红富士果实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MDA含量低于未套袋果实,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高于未套袋果实。1-MCP处理套袋红富士苹果的SOD活性高于未套袋果实14%,MDA含量是未套袋果实的64.5%。  相似文献   

7.
以梨枣为试材,研究了采前套袋对梨枣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套袋处理的梨枣在贮藏期呼吸强度略低于对照,变化平缓;PG活性变化与枣果软化无显著相关性;PPO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果实的POD活性呈现两次高峰,第一次高峰高于第二次高峰,套袋果实POD活性高峰出现较晚。套袋果实PG活性及P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并维持较高的果肉硬度和较低的果实腐烂率。  相似文献   

8.
套袋对枇杷果实PAL、PPO、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解放钟枇杷套袋后的果实为试材,在果锈发生严重期至成熟期,每隔10d定期测定套袋果与不套袋果果实中PAL、PPO、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套袋后,果实的PAL、PPO、POD活性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PAL、PPO、POD活性的提高,可抑制果锈的发生;PAL活性提高有利于套袋果实的着色;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可能与套袋果实风味品质变差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超声波结合气调包装处理对番石榴贮藏品质及生理的影响,为番石榴采后贮藏保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珍珠番石榴为试验材料,分别用超声波(频率40 kHz,输出功率360 W)处理番石榴果实5和10 min,晾干后用自发气调保鲜袋进行单果包装;以蒸馏水浸泡番石榴果实5 min,不套袋为对照(CK),3组果实均置于室温(5~15℃,相对湿度70%~85%)条件下存放,贮藏期间每6 d测定1次番石榴果实的营养品质和生理指标.[结果]超声波结合气调包装不仅能减缓番石榴果实营养品质和苯丙氨酸酶(PAL)活性下降、果实水分的散失,还可有效抑制番石榴果实的呼吸强度、质膜相对透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延缓果实衰老;其中以超声波10 min结合气调包装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贮藏30 d后,番石榴好果率仍达81.82%,失重率仅为1.11%,果皮叶绿素含量、果实PAL活性及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CK在贮藏第18 d时的含量和活性,果实变形度、POD活性、质膜相对透性和呼吸强度则始终低于CK,贮藏时间比CK延长了12 d.[结论]超声波结合气调包装处理番石榴果实的保鲜效果良好,有利于延长番石榴果实的贮藏期限和保持原有的风味品质,以超声波处理10 min效果最佳,可用于番石榴采后保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1-MCP用于大枣的贮藏保鲜的效果。[方法]以金丝新4号大枣为材料,以不加1-MCP对照,试验采用0.50、1.00、1.50μl/L的1-MCP进行熏蒸处理。5℃贮藏条件下,分别在贮藏后0、10、20、30、40、50 d取样测定不同处理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叶绿素含量。[结果]在整个贮藏期间,大枣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不断下降,贮藏30 d后,大枣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处于相对稳定的低水平。经1-MCP处理后的枣果,其乙烯释放速率显著低于对照。贮藏期间大枣果实的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而经过1-MCP处理的大枣果实叶绿素分解速率显著低于对照果。[结论]经过1-MCP处理的大枣果实,其呼吸作用显著低于对照,而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静态顶空(SH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富士苹果0℃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套袋导致富士苹果采收时香气物质相对百分含量降低。套双层袋富士苹果采收时香气物质相对百分含量平均为85.53%,而不套袋的对照为92.19%;②0℃贮藏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套袋和不套袋富士苹果果实香气物质的相对百分含量均比采收时升高,但两种纸袋间差异不显著。贮藏60d时套袋果实香气物质的相对百分含量上升为94.79%,不套袋果实为98.02%,贮藏120d时套袋果实香气物质的相对百分含量上升为97.8%,不套袋的果实为98.05%;③0℃贮藏过程中套袋和不套袋果实香气物质的种类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④采收和贮藏过程中,套袋果实的酯类、醇类物质相对百分含量明显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栽培措施对文旦柚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为文旦柚优质果品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研究树盘覆盖、疏花疏果、套袋处理对果实外观、裂果率、商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维生素C含量、含酸量等的影响。[结果]疏花疏果处理能增加果实重量和可食率;套袋处理果实表面光滑、色泽均匀,病虫果和污染果显著减少,果实商品率增加。套袋处理的文旦柚商品率最高,疏花疏果的处理次之。疏花疏果和套袋处理的果实糖酸比略高,均为10.21,果实酸甜适宜。[结论]果实套袋和疏花疏果处理对果实的商品性、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影响,生产上可结合这2种栽培措施来提高果实品质和商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冷藏期间葡萄落粒果实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为葡萄的贮藏保鲜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巨峰葡萄为材料,采后置于温度为-1~0℃的冷库中贮藏,以未落粒果实为对照,每隔30d测定落粒果品质及生理指标.[结果]随着贮期的延长,果实落粒率不断上升,贮藏60 d后果粒脱落率约30.00%,90 d后则高达93.71%;落粒果单果重、硬度、含水量、维生素C(Vc)和可滴定酸(TA)含量不断下降,均比同期对照低;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溶性糖(TS)含量先升后降,均比同期对照高.落粒果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不断上升,均比同期对照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不断下降,比同期对照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后降,贮藏30d时比对照高,60 d时则比对照低;果胶酶(PE)活性不断下降,比同期对照高.[结论]葡萄在低温冷藏过程中落粒果品质不断下降,生理生化指标不断朝着衰老的趋势发展.巨峰葡萄贮藏过程中可能存在Vc、TA、TS、MDA含量及SOD、POD活性临界点,即当各项指标高于或低于临界阈值时,葡萄开始出现落粒.  相似文献   

14.
套袋对嘎拉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研究了套袋嘎拉在冷藏期间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嘎拉苹果套袋果实与不套袋果实在贮藏过程中主要生理指标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与对照果实相比,套袋果实的失重率高、硬度略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乙烯高峰和呼吸高峰均提前20d,进入衰老。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蒙自产的不同石榴品种及相同品种的套袋果实为原料,对其物理性状、总糖、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果形和籽粒以甜绿籽和酸绿籽为最佳;总糖含量甜红光颜最高,甜绿籽次之,甜沙籽最少;维生素C含量甜沙籽最高,甜绿籽最低。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随成熟度而增加,未套袋石榴的总糖和维生素C均高于套袋石榴;套袋石榴的总酸度含量(以柠檬酸计)低于未套袋石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影响火龙果耐贮性的关键生理代谢因子,为火龙果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火龙果晶红龙(白肉)和紫红龙(红肉)为试材,通过测定其相关内含物、活性氧含量及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比较不同火龙果的耐贮性.[结果]整个贮藏过程中,晶红龙的失重率和鳞片、果皮、果肉的含水量及果皮变薄的速度均高于紫红龙,在可溶性同形物、蛋白质、维生素C等含量方面则是紫红龙高于晶红龙,但两种火龙果内含物的变化规律及幅度基本一致.在活性氧相关代谢方面,晶红龙的Or2含量低于紫红龙,而POD和CAT的酶活性高于紫红龙;两种火龙果的Or2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从而诱导SOD活性呈同样的变化趋势,POD和CAT的活性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结论]活性氧积累是影响火龙果耐贮性的关键因子,而其他贮藏品质变化对耐贮性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