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水稻开花期一些生理生化特性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目的】探索水稻开花期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生化机制,筛选水稻开花期抗旱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方法】利用抗旱性不同的10个水、旱稻品种,在干旱棚内通过开花期水分胁迫,研究了叶片抗坏血酸(V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等物质的含量和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开花期水分胁迫增加了叶片V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MDA含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相关分析表明, 在水分胁迫与对照条件下Vc、游离氨基酸、MDA含量和SOD活性的相对值与品种的抗旱系数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结论】水、旱条件下Vc、游离氨基酸总量、MDA含量和SOD活性相对值可作为水稻开花期抗旱性鉴定指标,利用此4项相对值与抗旱系数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可预测品种开花期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于旱胁迫条件下,研究哈密瓜幼苗与抗旱性有关的生理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为哈密瓜的抗旱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抗旱性不同的9份哈密瓜品种,采取盆栽控水技术进行水分干旱胁迫处理,测定与植物抗旱性有关的游离脯氨酸、甜菜碱、叶绿素、丙二醛(MDA)和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等生理生化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苗期干旱胁迫增加了游离脯氨酸、甜菜碱、MDA、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同时减少了叶绿素含量.[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干旱胁迫下游离脯氨酸、MDA、可溶性糖、SOD、POD、叶绿素均可作为哈密瓜苗期抗旱性的鉴定指标,在9份参试品种中,西州密24号抗旱性最强,红心脆抗旱性最弱.  相似文献   

3.
模糊隶属函数法对玉米苗期抗旱性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高渗培养液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环境,以与玉米自交系幼苗质膜损伤程度有关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脯氨酸(Pro)为指标,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13个参试材料的抗旱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模糊隶属函数法可以避免单一指标的片面性,能较全面地评价玉米的抗旱性;利用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D)对参试材料的抗旱性评价与田间干旱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值基本上可以直接用于玉米品种的抗旱性分级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甘蓝型油菜耐旱种质资源,并分析其干旱胁追下生理生化变化。[方法]以40个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生理干旱胁迫和盆栽极限干旱胁迫等方法进行耐旱种质资源的筛选,并对干旱胁追下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筛选鉴定出一批耐旱性甘蓝型油菜品种:YAU200908、湘油15号、YAU200903、YAU200907、YAU200906、YAU200904。生理生化分析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油菜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干旱程度的加剧而降低,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的含量及SOD、CAT、POD的酶活性则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丽升高。[结论]在抗旱性强的材料中,其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显著地减少。脯氨酸、可溶性糖、MDA的含量及SOD、CAT的酶活性显著增加,可作为油菜抗旱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5.
选用部分形态、产量和生理指标,应用隶属函数法对26个主栽水稻品种进行了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各品种的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结实率、穗长及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根据这些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鉴定出了Y两优1号等7个抗旱性较强的品种和两优培九等3个对干旱敏感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丁久玲  孟海涛  郑凯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1):2677-2683
为鉴定评价空气凤梨的抗旱性,本研究以10个空气凤梨品种为材料,研究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其叶绿素(Chl)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10个空气凤梨品种叶片Chl含量呈下降趋势,Pro、MDA含量和SOD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CAT和POD活性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供试空气凤梨品种抗旱程度各不相同,其抗旱性顺序依次为休斯顿>贝吉>松萝>斯垂科>维路提>贝克立>鳞茎>细叶>小精灵>三色。  相似文献   

7.
对抗旱能力不同的湘研1号、5号、10号辣椒进行了干旱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辣椒组织的AsA含量和Chl含量都呈现下降趋势;保护酶活性则先升高后降低;质膜相对透性、MDA含量先降低后增加。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显示出抗旱性强的品种保持着相对较高的AsA含量和保护酶活性(或活性的增幅),相对较低的质膜相对透性与MDA含量;抗旱性弱的品种则相反。这些生理指标及其变化说明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能够用来作为辣椒抗旱性鉴定的直接指标,SOD、CAT活性能够用来作为辣椒抗旱性鉴定的间接指标,而POD活性不宜作为辣椒抗旱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玉米株系的抗旱性特点,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自交系和杂交种,以6个杂交种以及其亲本12个自交系为材料,测定其在正常生长和干旱胁迫下的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值法、主成分分析对抗旱性进行了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相对于正常生长,干旱胁迫下玉米品种和自交系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性降低;旱胁迫下MDA含量不同程度升高,表明不同玉米植株的膜过氧化程度存在差异;旱胁迫下玉米植株体内Pro的大量积累,稳定了细胞的渗透压,维持了植株对水分的吸收;旱胁迫下SOD和POD酶活性升高,清除了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维持了细胞膜的稳定性。隶属函数抗旱性评价显示自交系郑8713、NK17-8抗旱性较好,杂交种郑单819、秋乐368的抗旱性极强。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显示,Pro含量与MDA含量相关性较高,且Pro和MDA含量对玉米的抗旱性贡献值相对较高。本研究筛选出2份抗旱性较好的自交系,2份抗旱性极强的杂交种,为玉米的抗旱育种和挖掘抗旱基因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9.
低聚壳聚糖对小麦幼苗抗干旱胁迫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小麦品种皖麦46号和旱选10号为材料,用低聚壳聚糖(CTS)处理小麦种子和幼苗。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CTS能明显促进小麦出苗、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育。干旱胁迫7d内,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bD)活性增强,而丙二醛(MDA)含量减少。这说明CTS处理对调节干旱逆境下小麦的生理生化过程、增强小麦抗旱性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依据生理生化指标评价广西玉米品种萌芽期抗旱性,为广西抗旱玉米品种筛选和培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 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对14个广西玉米品种进行萌芽期抗旱性试验,测定对照(蒸馏水)和干旱胁迫下各玉米品种胚芽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探究干旱胁迫对玉米萌芽特性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参试玉米品种萌芽期的抗旱性。【结果】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下各参试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均受到明显抑制,表现出种子萌发困难,胚芽生长缓慢,但不同品种受到的影响存在差别。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生理生化指标在品种间和处理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下各玉米品种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减少,SOD、P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隶属函数法评价中指标权重系数最大为MDA含量,达46.96%,其次为SOD活性,为21.77%。各品种隶属函数法D值在0.176~0.795,其中兆玉215和桂单162的D值大于0.7,属于强抗旱品种;桂单6205、桂单666和兆玉200的D值在0.5~0.7,属于抗旱品种;桂单660、桂单658、桂单673、桂单6209、桂单203和桂单6203的D值在0.4~0.5,属于中抗旱品种;桂单669、桂单671和桂单668的D值小于0.4,属于弱抗旱品种。【结论】叶绿素、可溶性糖和MDA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均可作为玉米萌芽期抗旱性评价指标,其中以MDA含量和SOD活性为主要评价指标。14个玉米品种中,兆玉215、桂单162、桂单6205、桂单666和兆玉200的抗旱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1.
甜瓜种质资源抗旱性生化鉴定指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项试验选取不同生态类型的甜瓜品种,在苗期和成株期,对干旱胁迫下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测定,寻求筛选抗旱性甜瓜种质资源的鉴定指标。结果表明:鉴定甜瓜品种抗旱性,可应用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硝酸还原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适宜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的综合指标,在灌水和旱棚鉴定条件下,以137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小麦品种抗旱性的基因型间差异,对抗旱系数、干旱敏感指数、抗旱指数和抗旱指数DI等抗旱鉴定产量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抗旱性存在较大遗传差异。小麦品种抗旱机制和抗旱表现的复杂性要求选择全生育期综合抗旱性评价指标。小麦品种抗旱鉴定与小麦抗旱种质筛选不同。抗旱系数反映材料的稳产性,对于小麦种质抗旱性筛选更直观。抗旱指数DI以对照品种的表现为参照,兼顾品种的相对产量(抗旱系数)和绝对产量,便于与品种区试和品种产量比较试验结合,可操作性强,是目前最适用于小麦抗旱育种和区域试验的综合性抗旱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3.
安徽11个小麦品种抗旱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安徽近年育成的11个小麦品种进行干旱胁迫试验和大田试验,通过对产量因素的干旱胁迫指数的分析。初步筛选出3个抗旱性较强的品种;皖麦19,皖麦38和皖麦39,其中皖麦39抗旱性既强,产量性状又好,适宜大面积推广,绿叶数、叶片萎蔫程度、根冠比、叶片持水率、脯氨酸含量与产量因素相关密切,可以作为抗旱性鉴定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14.
应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山西旱地小麦品种的抗旱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2个旱地主栽品种(系)为试材,通过旱棚和大田不同水分处理,利用抗旱指数(DI)、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束缚水、光合速率五项指标,应用隶属函数方法对测定的指标进行抗旱性分析和综合评价,为小麦的抗旱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小麦品种抗旱性可划分为4个类型:运旱805、运旱115和运旱719是强抗旱品种,运旱116、运旱20410、运旱js01和运旱102为抗旱品种;运旱618、晋麦47号和晋麦79号为中等抗旱品种;勇南2号和舜麦306为弱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15.
水分胁迫下不同小麦品种抗性反应与产量表现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的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了8个小麦品种相对发芽率、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的变化,用隶属函数对各品种的苗期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依据干旱棚内外各品种产量表现及其干旱系数隶属函数将参试品种分成3类。结果表明:(1)室内模拟试验与田间干旱鉴定的结果一致,说明可以用室内模拟代替田间鉴定来对育种早期世代的大量材料进行筛选;(2)归入第一类的品种如百农3217,豫麦2号和冀麦5418可作为抗旱亲本利用;(3)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抗旱品种在苗期积累较多的脯氨酸,这一性状可作为抗旱鉴定的生理指标之一,但使用多个生理性状隶属函数综合值评价参试品种的抗旱性更趋合理。本文还对干旱系数在抗旱鉴定中的使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干旱是限制马铃薯生产的重要因子。根据国内外马铃薯抗旱性鉴定指标和鉴定分析方法的研究成果,对马铃薯抗旱评价指标进行总结与分析,分析结果如下:目前马铃薯抗旱性鉴定多利用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形态、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差异确定品种的抗旱性。耐旱品种在根系分布的深度、根系的拉力和强度、根系吸收能力、根系活力等方面优于不耐旱品种,抗旱性品种受干旱胁迫影响较小,干旱胁迫下产量降幅、株高降幅、相对含水量的降幅、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升高幅度小的品种抗旱性强,脯氨酸的积累幅度大的品种抗旱性强,MDA含量增幅低的品种抗旱性强。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在受旱植株体内的变化规律性差,且与胁迫强度、时间等相关,适于作为抗旱性鉴定参考。抗旱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单个抗旱基因不能完全代表植株整体的抗旱性。马铃薯抗旱性是由多种因素和多种机制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状,近年来较多采用综合指标法。  相似文献   

17.
运用隶属函数综合评判法将各生理指标结合在一起,对苗期油菜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相关性分析表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对值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值与油菜苗期抗旱性呈显著正相关,可作为苗期油菜抗旱性鉴定指标。对以上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苗期抗旱性鉴定的数学模型:y=-1.059+0.281x1+0.776x2+0.112x3。该数学模型可对不同油菜品种苗期抗旱性进行辅助预测。采用远红外成像技术检测水分胁迫下油菜叶面温度变化,结果表明,根据生理指标筛选到的苗期抗旱性强的3号和10号品种的叶面温度高于抗旱性弱的15号和20号品种。干旱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在严重干旱条件下,根据生理指标筛选到的苗期抗旱性强的品种3、4、10、16号具有较高的存活率,抗旱性弱的15、20号品种的存活率较低,从而证明前期油菜抗旱性鉴定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油菜抗旱性产量指标及品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出油菜品种抗旱性产量指标和抗旱性较强的油菜品种,为选育抗旱油菜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在旱棚鉴定条件下,比较25个油菜品种(系)的各农艺性状,分析各材料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分析供试材料的抗旱鉴定产量指标(抗旱系数、干旱敏感指数、抗旱指数、抗旱指数修订式);选取适宜的抗旱鉴定产量指标,在供试材料中筛选抗旱性较强的油菜品种。【结果】25份供试材料油菜品种在干旱胁迫下,其株高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各材料间差异较大,具有代表性。抗旱性鉴定产量指标中,抗旱系数和干旱敏感指数可用于评价品种稳产性,但不能反映品种旱地的产量;抗旱指数在考察品种产量稳定性的同时,兼顾了品种旱地产量,并与同组旱地平均产量相比较,更适合用于油菜品种抗旱性鉴定产量指标;抗旱指数修订式利用了对照品种的产量,与抗旱指数所反映的供试油菜品种的抗旱能力大小趋势相同,兼顾供试品种在旱地和水地的绝对产量和抗旱系数,评价供试品种的丰产性和抗旱性。抗旱指数和抗旱指数修订式适合于油菜品种的综合抗旱性鉴定。【结论】3类供试材料中根据各品种抗旱指数、抗旱指数修订式及2种生境(旱区和水区)于对照品种比较共筛选出青杂12号、青杂11号、大辣芥、姚328-331和大黄油菜5个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干旱胁迫对谷子萌芽期的影响,筛选抗旱谷子新品种及谷子萌芽期抗旱性相关指标,明确干旱胁迫对不同谷子品种萌发期生理特征变化影响,以20%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15个谷子品种进行了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对相关的六个抗旱性指标进行了筛选和相关性研究,并通过测定15个品种在干旱胁迫条件下SOD、POD和CAT的活性来研究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以萌发抗旱指数为标准指标,15个品种谷子萌发期抗旱性基本可以分为强、中、弱3类,其中抗旱性强的3个品种分别是陇谷10号、长生07、晋谷21号;抗旱性弱的2个品种是济谷20号、长生13。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谷子SOD、POD和CAT活性均有所升高,其中SOD活性在抗旱性强的3个品种中值最大,在抗旱性较弱的2个品种中值最小;SOD活性升高值与萌发抗旱指数显著正相关,而POD和CAT活性升高程度与萌发抗旱指数相关性不显著。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活力抗旱指数、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与萌发抗旱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相对胚芽长、相对胚根长与萌发抗旱指数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综上,在相关的六个抗旱性指标中,谷子抗旱的标准指标是萌发抗旱指数,谷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首要指标为活力抗旱指数和相对发芽率,次级指标则是相对发芽势,参考指标为相对胚芽长和相对胚根长。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干旱胁迫对谷子萌芽期的影响,筛选抗旱谷子新品种及谷子萌芽期抗旱性相关指标,明确干旱胁迫对不同谷子品种萌发期生理特征变化影响,以20%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15个谷子品种进行了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对相关的六个抗旱性指标进行了筛选和相关性研究,并通过测定15个品种在干旱胁迫条件下SOD、POD和CAT的活性来研究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以萌发抗旱指数为标准指标,15个品种谷子萌发期抗旱性基本可以分为强、中、弱3类,其中抗旱性强的3个品种分别是陇谷10号、长生07、晋谷21号;抗旱性弱的2个品种是济谷20号、长生13。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谷子SOD、POD和CAT活性均有所升高,其中SOD活性在抗旱性强的3个品种中值最大,在抗旱性较弱的2个品种中值最小;SOD活性升高值与萌发抗旱指数显著正相关,而POD和CAT活性升高程度与萌发抗旱指数相关性不显著。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活力抗旱指数、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与萌发抗旱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相对胚芽长、相对胚根长与萌发抗旱指数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综上,在相关的六个抗旱性指标中,谷子抗旱的标准指标是萌发抗旱指数,谷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首要指标为活力抗旱指数和相对发芽率,次级指标则是相对发芽势,参考指标为相对胚芽长和相对胚根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