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从生产、贸易、市场和成本收益的角度对中国奶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探讨当前奶业发展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奶业振兴的政策建议。近年来,中国奶业在一系列保障措施的支持下有了较大进展,养殖方式加快转型,乳品质量不断提升,但中国奶业发展仍面临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消费者对国产乳品缺乏信心、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需要促进奶业技术进步,推动奶业节本提质增效;提升中国奶业品牌竞争力,逐渐恢复消费者信心;完善奶业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奶农与加工企业的共享共赢。  相似文献   

2.
阅读     
奶业组织模式是奶业产业链上各主体之间,通过某种联结机制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特定产业形态和功能的经营方式,具体包括原料奶生产组织模式、奶农与企业的利益联接模式和乳品企业的乳制品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丽  吕津 《北方牧业》2007,(12):3-3,4
为了促进全省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关心奶农利益,重视乳品加工企业原料奶收购,6月27日,河北省农业厅代表省政府组织召开了由省直厅局负责同志、大型乳品加工企业、奶业协会、养殖户代表参加的“切实保护奶农利益.积极促进奶业发展座谈会”。会议由河北省畜牧兽医局张强副局长主持,河北省农业厅刘大群厅长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4.
美国与日本均已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紧密、运转高效的奶业政策体系,并通过各种合作组织提升奶农在奶业产业链利益分配中的话语权.这两个国家在奶农开展乳制品加工方面的成功案例,对于我国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及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河北、山西、内蒙古三地的奶业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认为当前我国奶业发展中存在两个突出问题:奶价不涨导致奶农卖牛、杀牛,成本上升导致奶企效益下降,而乳品市场供需格局的变化、企业间产品同质化竞争、奶农饲养水平过低、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则是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本文指出,我国奶业正处在自我调整和升级的关键时期,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但转变过程中的"阵痛",即对奶牛养殖业和奶制品加工业带来一些影响需要关注。最后,本文从科学规划、政策扶持、完善保险体系、加强产业链利益连接机制、开拓消费市场等七个方面对如何促进我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奶业发展迅猛,奶牛养殖已成为畜牧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乳品加工成为食品工业中正在崛起的白色朝阳产业。由于养殖成本上涨,牛奶收购价低迷等原因,造成了部分奶牛养殖户陷入困境,一些地区出现了养牛户杀牛卖牛的现象。 为了增强奶农的信心,保护奶农的利益。近日,河北省农业厅代表省政府组织召开了由省直厅局负责同志,大型乳品加工企业,奶业协会,养殖户代表参加的“切实保护奶农利益,积极促进奶业发展座谈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为了促进全省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关心奶农利益,重视乳品加工企业原料奶收购,防止杀牛卖牛伤农事件在我省发生,保证千万吨奶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奶业生产中,原料奶市场稳定供给和良性竞争与合理原料奶价是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001年新西兰政府制定的《乳品行业重组法》和《乳品行业重组(原料奶)管理》对其奶业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新西兰奶业生产概况,重点分析了《乳品行业重组法》及其2012年修正案和《乳品行业重组(原料奶)管理》中关于原料奶市场管理和定价机制的重要原则,以期为我国奶业生产中原料奶市场管理和定价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国务院《意见》对奶业当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认为去年奶业出现较大波动的直接原因是饲料价格上涨,原料奶价格偏低。深层次原因则是奶业各个环节存在问题的集中表现。主要是:奶牛良种覆盖率和单产水平低,养殖方式落后;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不顺,原料奶定价机制不合理;加工企业恶性竞争,市场秩序不规范;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液态奶标识制度不落实;消费群体培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下半年来,我国奶业出现了严重波动,大理州也未能幸免,奶牛养殖效益大幅度下降,部分奶牛养殖户亏损.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农业部高度重视,先后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的通知>等文件.文件指出:"奶业发展出现较大波动,直接原因是饲料价格上涨、原料奶收购价格偏低,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奶牛良种覆盖率和单产水平低,养殖方式较为落后,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不顺,原料奶定价机制不合理等".  相似文献   

10.
<正>"奶贩子"是为了追求利益和赚钱为目的的倒买倒卖奶的商贩,他处于乳品企业与奶农物流体系的中间环节,是奶农和乳品加工企业之间的联接者。在奶业发展初期,奶牛养殖规模较小,奶农也比较分散,奶农都是挤下奶后,放置在自己的家里,等待收奶的"奶贩子"来收奶,乳品加工厂再从"奶贩子"手中收奶,奶源的分散和奶业市场的不规范就催生了一批"奶贩子",甚"至奶霸"。在早期"奶贩子"对奶农发展养牛,畅通原料奶流通渠道,促进奶业发展壮  相似文献   

11.
恒天然合作社有限公司(简称“恒天然”)是新西兰乃至世界乳品行业中最大的合作社,拥有上万名奶农股东,出口新西兰近95.0%的乳制品,控制着超过1/3的国际乳制品贸易。奶农为恒天然合作社提供牛奶,不仅可以获得奶款,还可以享受分红,这种享受全产业链利润的生产组织方式大大提高了奶农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基于恒天然官网及历年财务报告数据,本文对恒天然与奶农的利益联结机制特征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在介绍合作社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恒天然合作社与奶农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奶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即我国应加强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建设,加强复合型奶业人才培训,减少碳排,放增强奶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改革开放后我国生鲜乳价格、奶牛扩群和生鲜乳产量增速变化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奶牛养殖业存在类似典型畜牧业周期的“中国奶牛周期”,跨度长达8~9年,每个周期可分为“景气”+“调整”两阶段。牛奶消费增速不均衡、从业者非理性和奶牛繁殖长周期共同导致的生鲜乳供需错配,可能是中国奶牛周期产生的深层原因。通过4轮周期更替,当前我国奶牛养殖业在产业素质、一体化程度和产业成熟度方面均呈现积极变化。中国奶牛周期的探索对奶牛养殖业经营管理有积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美贸易战从2018年1月打响,影响较为深远。本文从中美贸易战对我国上游奶牛养殖业、下游乳制品加工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如大力发展国内优质苜蓿干草与苜蓿青贮;积极寻找大豆替代品,构建多元化进口大豆供应体系;加强粮改饲政策扶持力度,促进饲料的本土化发展;建立公平协调机制,把奶牛养殖场与乳品企业合同公平化;拓宽乳制品进口渠道,扩大乳制品出口量;鼓励和引导相关企业扩大奶粉和乳清生产,加大对乳制品产业的投入力度等等。  相似文献   

14.
第三季度乳品行业的基本面主要表现为:1—8月乳制品生产量增速放缓,同比仅增长2.1%;生鲜乳收购价格进入下滑通道,8月首次止跌,但长期看,奶价将会触底反弹;而乳品的进口量出现大幅下滑,同比减少19.8%,创历史新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乳品行业整体在第三季度呈现出整体增长放缓的局面,从上市公司2022的半年报数据看,乳业巨头、特色乳品企业的销量、利润同步增长,而大部分中型乳品企业整体增速下滑。当前中国奶业的发展已经实现了从规模到质量的提升,这将对进一步促进奶业消费,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扩大行业发展规模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新产品开发方面,伊利推出特色乳品骆驼奶,细分品类正成为乳品企业新的增长点;卫岗乳业推出鲜奶调制乳生椰菠萝牛奶,在低温乳品类别中突破单一口味,正成为新趋势;光明推出的高钙奶酪棒,充分说明奶酪消费正在受到更多人的关注;Chobani在中国市场首次发售希腊式发酵乳,这反映出其对中国市场高端酸奶前景的看好。  相似文献   

15.
奶业产业一体化对奶业发展和实现奶业现代化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中部地区奶业产业化基础不好,层次不高,严重影响了奶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通过研究中部地区推进奶业一体化的必要性,提出要通过不断改变奶业产业的生产模式、加大对行业的监管、提升奶牛的科学养殖水平、加深对奶业产业一体化的认识、成立奶农组织和形成合同收奶模式等方法推进奶业产业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生鲜乳价格形成机制是奶业利益联结机制的核心问题。本文重点围绕购销双方关系,从生鲜乳购销合同形式、生鲜乳指标检测、生鲜乳计价体系、生鲜乳交易结算方法等方面对我国生鲜乳价格形成机制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当前生鲜乳价格形成机制中面临的价格形成基本由乳品企业制定、奶牛养殖场(户)寻求公平交易的诉求无处表达、生鲜乳协商价格的约束力不强、生鲜乳交易的监督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生鲜乳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有制度保障的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探索“生鲜乳购销合同”协商机制,建立公开、透明的生鲜乳计价体系,建立生鲜乳第三方检测制度等5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第四季度乳业市场逐渐稳定,生鲜乳价格出现下滑,零售终端价格战频繁。从国内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报表看出,乳业头部品牌继续高速增长,但利润增速有所放缓;区域乳品企业业绩出现分化,利润普遍下滑;特色乳品销售额和利润都普遍增长。第四季度的世界杯大赛促使国内乳品企业展开了体育营销,蒙牛成为最大赢家;双“11”促销中,强者恒强的特征依然明显;进入12月,春节销售大战开启,市场竞争激烈。第四季度的新产品呈现出高价值、高营养、产地化的特征,这充分说明消费者对于乳品的消费升级的需求明显,随着市场逐渐恢复,这类产品将具有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18.
丹麦是欧盟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国,是欧洲国家乳制品、肉类重要供应国,该国生产的三分之二农牧产品用于出口。近年来丹麦的奶牛养殖场数量不断减少,但养殖规模逐步扩大,保证了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奶牛单产不断提高,生鲜乳产量稳中有升;乳制品加工业经历集中和整合后,目前只有24家乳制品加工企业,包括合作社和私营两种形式。为了保证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丹麦乳制品加工企业均设定了合理的奶价制定机制,且为牧场提供了高效的第三方服务;丹麦乃至欧洲地区的消费者具有良好的乳制品消费习惯,但液体乳消费趋于饱和,奶酪消费增长明显。在乳制品贸易方面,丹麦始终保持净出口状态,主要的乳制品市场是欧盟地区的其他国家及亚洲国家。多年来,中国和丹麦形成了良好的奶业合作关系,未来两国将进一步加强和拓宽奶业合作,推动中国奶业的全产业链建设,促进两国奶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The United States dairy processing sector is dynamic and adaptive to new changes in the market place. Changes in consumer preferences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are resulting in new challenges to the processing sector. Consumers want a wider array of quality dairy products. Fluid processors are adapting to changing consumer demands for beverage products by introducing new flavors, providing ultrapasteurization, and using creative packaging. In addition, United States food manufacturers are requesting dairy processors to provide new dairy fractions such as MPC for new nutrition products. United States dairy policy is attempting to adapt to these changes. Federal order reform has resulted in new market-oriented signals for dairy farmers to produce what the market wants; namely, quality milk components. US dairy farmers, however, also wants to maintain programs such as the DPSP that have had the unfortunate consequence of spurring demand for protein imports (i.e., MPCs, casein, and caseinates) and also resulted in a disincentive to produce these new innovative protein products here in the United States. Surplus skim milk solids are now moving into US Government warehouses rather than into commercial markets. The fu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 dairy industry will clearly be toward producing innovative products that the market wants. There is a strong market for dairy products not only here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also overseas, which will mean learning to compete on a global scale. The challenge is to modernize our United States milk pricing programs to provide dairy farmers and processors proper price signals while providing a minimum level of support to dairy farmers. The benefit of a greater orientation toward the market place will be stronger rates of growth for United States-produced dairy produ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