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结合高职院校动物微生物课程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借助超星学习通APP混合教学模式,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的思路探索混合教学模式在动物微生物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实践表明,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线上线下全方位的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安徽农业科学》2019,(14):270-272
计算机在农业上的应用是农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个性化拓展课程,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较差。超星"学习通"是一个在线互动教学共享平台,为用户提供移动交互性教学模式。在分析该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超星"学习通"App平台为依托,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初步构建了计算机在农业上的应用课程的共享教学平台,将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过程有机整合在一起,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学效果,推动了当前普通高校教育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索了猪病防治课程利用移动平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组进行课程改革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猪病防治》课程教学体系,利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实施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笔者从教师的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平台建设、学生学习应用情况等多方面阐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过程.教学实践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  相似文献   

4.
将传统实验教学方式与在线课程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超星公司与学校共建的泛雅平台,建立环境工程实验在线课程并进行教学实践。以学生为中心,将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了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加强了师生互动,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启发式教学法能有效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善课堂教学气氛,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兽医内科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高校教师应积极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学生学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对兽医内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临床应用,有效提高兽医内科学的教学质量,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有效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将信息化手段全方位运用于教学活动,秉持"学生主体"的原则,课前学生依据教学任务先行搜集整理教学素材,进行自主学习,课中通过增加主题讨论、创设模拟情境等环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侧重组织引导、个性化辅导,营造出师生生生高度互动互助学习氛围,以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评价,课后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软件,极大拓展学习空间。以"定价策略的运用"教学单元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例,对市场营销课程信息化教学可行性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普通昆虫学教学的实践,探讨了在普通昆虫学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的基本方法。把课前、课中和课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课前注重师生交流,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精心准备讲授内容;课中注重归纳式与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课后加强问题和网络互动,促进学生思考,实施扩展教学。通过教师主导作用的积极转化,促使学生主体本身全面发展,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善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食品原料学教学大多是以教师为主体,师生间欠缺互动,学生普遍反馈学习效果差。为进一步提高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和实践。重点强调了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前沿性;在教学方法上,课堂教学运用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案例教学法、主题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并开发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开发了多元化、全方位的考核方式。实践表明,教学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提升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SPOC+慕课堂+实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家畜寄生虫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现学生先学,有指导的自主学习。慕课堂采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发布优质教学资源,课前采用微信小程序签到,发布学习任务、讨论和练习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实现"师生互动";课后获取学生线上学习的全景数据,动态调整教学组织和内容设计,实现"精准教学"。线下课堂致力于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的讲解和寄生虫检测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实现"知行互动"。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参与度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星学习通建课+钉钉直播”的方式,对“牛的疾病防治”课程在线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不断优化教学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林木病理学》课程是森林保护学专业核心主干课,主要培养学生对具体林木病害的诊断识 别、防治的能力。本文中研究在《林木病理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通过课 前学生自学,课上提问、答疑、讨论等,增强了师生之间课堂上的互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的能力。经过一个学期部分教学内容翻转课堂的摸索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MOOC、SPOC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与学习平台迅速兴起([1]),为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分析研讨式教学模式优越性和局限性以及SPOC优势的基础上,将SPOC融于研讨式教学模式中,构建了基于SPOC的研讨式教学新模式。该模式分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两部分进行。大致过程是:课前SPOC线上教学;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和研究热点制定论题;在线组织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题目;学生根据选题通过查阅资料、SPOC平台和研讨等完成PPT准备;师生在线下的面授课堂上进行互动讨论;课后通过SPOC平台线上研讨互动。基于SPOC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具有普适性,但也应根据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有选择地使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将微信平台引入华南农业大学耕作学课程教学中,针对目前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内涵难以具象化、碎片化时间未有效利用、应试特征明显等问题,创建课程学习公众号,设计教学、资料、拓展和交流四大模块,构建该课程学习平台。通过教学实践后发现,微信平台使耕作学课程转变为以课上与课下、集中与分散、教师与学生间深度互动为特点的交互式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兽医寄生虫学是兽医学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文以兽医寄生虫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探讨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数字课程建设与微信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和优缺点,以期为兽医寄生虫学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进而提高兽医寄生虫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新时代花卉企业对专门人才需求,很多园林园艺专业开设花卉生产与营销课程.花卉营销是花卉产业重要岗位类型之一.结合课程特点构建基于超星"一平三端"系统的BOPPPS教学模式,能有效解决课堂中学生积极性不高、互动参与少、创新能力薄弱等难题.以"花卉营销产品策略制定"课堂教学为例,整合花卉生产与营销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模块化教学实施,利用"一平三端"系统教学平台丰富教学资源、开展师生互动,实现信息采集评价;采用BOPPPS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分别进行课前、课中、课后时空延展;论述该整合教学模式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旨在为高职花卉生产与营销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开展家具设计专业,有利于满足家具市场的发展需求,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人才资源。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仍在采用传统的教育理念,使得教学效果受到了影响。而将以赛促学融入到高校家具设计课程教学中,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障教学效率。对此,笔者对家具设计课程中以赛促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农业生物环境原理课程内容多而课时少、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很少预习、师生互动性不足等问题,结合微信可以实时学习、沟通灵活等优点,笔者构建了基于微信平台的农业生物环境原理课程移动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效提升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为高等农业院校相关课程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教育领域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正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巧妙吸引学生兴趣,营造开放、交流互动的课堂学习氛围,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创建优质教学资源,实施以考促学的考试管理。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师要利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本文以人工诱发染色体畸变为例,介绍了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遗传学实验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遗传学实验课程中应用后能提高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20.
卢改风 《河南农业》2011,(14):26-27
互动式教学是当代教育民主化在教学改革方面的重要体现。互动式教学是师生双方进行教学领域中物质的、精神的交换和传导的活动。在财会专业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互动式教学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体现在课前教学设计中,且还要延伸至课堂教学后,形成一个前后贯通的互动式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