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优质冬小麦品种的适应性研究表明:丰产性明显的品种有:京冬24、轮选987、京冬17;产量构成要素比较合理的参试品种(系)有:京冬24、轮选987、津引159、石家庄8号。结合试验总结出各参试品种(系)的优缺点及在特殊气候条件影响下部分品种穗粒数降低的主要原因,从而对高产优质冬小麦品种的特征特性有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6个冬小麦品种品系进行吕比试验和品比示范,筛选 适宜我区小麦生产需要的新品种90015,很有可能代替京冬8号而成为我们地区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3.
在最佳栽培管理措施下,小麦高产的关键主要表现在品种的高产潜力上。唐山市自承担"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以来,为挖掘冀东生态类型区小麦生产的高产潜力,筛选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栽培的优良小麦品种,本试验采用6个优质小麦品种,进行适应性、丰产性及抗逆性等方面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秦麦6、轮选987、京9843、京冬8号、京冬11号、京冬12号等6个品种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综合性状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株高、分蘖、次生根条数、单株叶面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抗逆性分析认为,适合在本区域种植的小麦品种为京冬12号、京9843及轮选987。  相似文献   

4.
翟惠 《新农业》2003,(9):44-44
京冬1号是辽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1年从北京市种子公司引进,经多年试种、示范、筛选而成.2001年12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5.
轮选51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选育优于京冬8号的矮秆和高产新品种为目标,以矮秆品种太原768为母本,以北部冬麦区丰产和早熟的主推品种京冬8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在京津两地进行异地培育,经过5次单株  相似文献   

6.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天津市冬小麦区域试验,667m^2平均产量472.05kg.较对照京冬8号增产8.61%.增产极显著,居14个参试品种第七位:2009~2010年天津市冬小麦区域试验,667m^2平均产量471.45kg.较对照京冬8号增产13.29%,增产极显著,居16个参试品种第二位;2009~2010年天津市冬小麦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7.
1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全阉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市定的(产量结构合理)、节水性和抗逆性(抗倒、抗寒、抗病虫、抗干热风)兼顺的新品种.要求品种具有500kg以上亩产量的潜力。如京冬12号、京冬17号、京9843等。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选,采用乐虫剂、杀菌剂包农或药剂拌种,保证曲齐、茁壮,预防土传、种传病害及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8.
《北京农业》2011,(32):31-32
<正>中麦13审定编号京审麦2011003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中麦9号/中麦16特征特性该品种冬性,成熟期比对照京冬8号晚2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较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冬小麦土壤及植株测试氮肥推荐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北京地区冬小麦 6个高产品种 (京 4 11、94 2 8、农大 32 91、94冬 2 8、中麦 9号和京冬 8号 )的氮肥试验 ,研究了不同品种冬小麦推荐施肥指标的差异 ,确立了对应的氮肥推荐参数。 6个冬小麦品种中 ,农大32 91、中麦 9号和京冬 8号对氮肥反应较为敏感 ,其中农大 32 91和京冬 8号属于高效高响应品种 ,中麦 9号属低效高响应品种 ;而 94 2 8对氮肥反应较不敏感 ,属于低效低响应品种。这 6个品种达到最高产量的最佳氮素供应量 (播前土壤无机氮和肥料氮量 )分别为 183,181,132 ,132 ,15 2和 132 kg.hm-2 ,不需追肥的硝酸盐浓度临界值依次为 2 4 38,2 5 0 9,2 0 32 ,2 35 7,172 2和 15 5 7mg.kg-1。通过土壤无机氮确定推荐基肥量时 ,可以不考虑品种差异而采用统一指标 ;通过植株硝酸盐含量确定冬小麦氮肥追肥推荐时 ,在基肥用量比较高或高肥力的土壤上 ,可以不考虑品种的影响 ;而在基肥用量很低或低肥力土壤上 ,追肥推荐指标品种差异相对较大 ,需要针对不同冬小麦品种确定相应的推荐追肥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5个国审京冬系列小麦品种京冬12、京冬17、京冬18、京冬22和京花9号在北部冬麦区区域试验中的表现,对其进行农艺和品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京冬系列品种中早熟,株型紧凑,灌浆进程快,后期叶片功能期长,产量三因素比较协调,综合丰产稳产性及抗性较好.其育种思路是根据北京地区小麦穗分化和灌浆期短的气候生态特点,明确"以粒大为特点,以穗粒质量为优势,同时兼顾产量三因素协调发展"的中间型育种模式,通过高代品系的多点种植,注重选择综合的农艺性状和抗性.  相似文献   

11.
品种来源农大3753是中国农业大学与蓟县农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共同育成的优质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1997年组配杂交组合,其组合为:京冬8号/黑小麦76。品种亲本京冬8号是北京市农科院1990年育成的丰产、稳产小麦品种;黑小麦76是陕西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紫粒品种。农大3753于2003年育成,2003~2005年度参加北京市小麦区域试验,2006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中优9507小麦品种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优质面包、方便面专用冬小麦品种,2000年3月通过天津市审定,该品种2000年引进我市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6个县区市种植,通过3年试验、示范,该品种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450公斤左右,比我市主推品种京冬8号、京841增产10%~15%.  相似文献   

13.
1优质粮生产现状1.1优质小麦。2000年以前廊坊市小麦品种以普通型小麦京冬6号、京冬8号、京411为当家品种。目前京9428、中优9507等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已种植65万亩,2004年占到小麦收获总面积的1/2。1.2优质玉米。2000年以前主要以掖单系列、西玉三号等品种为主,品质一般。2004年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全面分析和比较小麦新品种京冬23号的特征特性和生产利用价值,以北京节水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采用与对照品种相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小麦品种京冬23号的特征特性和产量结构。结果表明,京冬23号小麦品种产量三因素协调,其平均产量在参试14个品种(10个点次试验)中位居前列,在北京节水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平均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4.5%。京冬23号小麦品种具有较好的丰产、稳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津农152冬小麦是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小麦中心用农大3338作母本,京冬6作父本,经过常规育种选育成的高产、稳产、矮秆、抗倒伏新品种,2003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筛选适宜廊坊市种植的节水高效小麦品种,可以加快该区域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不断提升该区域小麦综合生产的能力。2018年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产业创新团队廊坊节水高效综合试验站以近5 a通过国审、省审的15个小麦节水品种为试材,以该区近年生产面积较大的轮选987为对照,采取大区对比试验方法进行了节水小麦抗性和产量的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的情况下,品种间开花抽穗期存在一定差异;多数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倒性、抗寒性和抗干热风;除保麦10、农大212和中麦175产量低于对照外,其他品种均较对照增产,其中河农6425、京花11、京冬18、轮选103、河农6049和中麦1062增产幅度较大,增产率分别为25.5%、 23.6%、17.9%、11.7%、9.7%和8.7%。对小麦的田间抗性和产量性状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综合表现突出的品种有中麦1062、京冬18、京花11、轮选103、河农6425和河农6049。  相似文献   

17.
秩次分析法评价冬小麦区试中新品种的产量性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秩次分析法,对两个年度参加河北省冬麦区中北部区域试验中的7个冬小麦新品系(种)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各品种表现的平均数分极值H_1,秩次值H_2,环境区分指数Y_M等统计数的计算,进行品种间秩次平均数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以京冬6号、唐7111、秦麦1号等4个品种在这轮区试中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8.
1目前唐山市小麦品种现状 小麦是唐山市粮食骨干作物之一,近几年播种面积保持在160万亩左右,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左右着该市粮食生产。生产实践表明,应用小麦优种是实现增产丰收的重要措施。1997年以来,唐山市进行了第五次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确立了以京冬8号为主的高产稳产品种格局,实现了小麦生产由中产水平向高产水平的跃进。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萌发期的抗旱性,以20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质量分数为20%的PEG-6000溶液处理模拟干旱胁迫,测定了芽长、主胚根长、芽鲜质量、根鲜质量、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萌发抗旱指数等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值(F值)法对供试材料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测定相关生理指标对评价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PEG-6000胁迫处理后的芽长、主胚根长、芽鲜质量、根鲜质量、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受到抑制,但不同品种的降幅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晋麦47、运旱618、长治6406、石4185和旱选10号抗旱性明显强于F值较低的京冬18、石家庄4号、石优20、郑麦366和郑麦9023。相关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F值较高的晋麦47、运旱618和长治6406的抗旱性要显著高于F值较低的京冬、石家庄4号和郑麦366。这说明基于形态指标的综合评价值法可以有效地对小麦萌发期抗旱性进行鉴定,供试材料中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有:晋麦47、运旱618、长治6406、石4185和旱选10号,抗旱性较差的品种有:京冬18、石家庄4号、石优20、郑麦9023和郑麦366。  相似文献   

20.
《北京农业》2012,(29):29-30
正小麦品种京审麦2012001中麦14审定编号京审麦2012001品种名称中麦14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中麦18/济宁13特征特性该品种冬性,成熟期比对照京冬8号晚1天左右。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及分蘖成穗率中等。区试平均株高76.2厘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平均667米2穗数32.89万穗、穗粒数28.6粒、千粒重36.8克。经延庆县抗寒性鉴定,抗寒级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