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泉麦900于1979年用25万伦琴60Cor辐射依尼亚66/晋麦33//3晋麦2148///5晋麦2148F_0代种子选育而成的。一、产量:86~87年参加华南三省(区)区试,泉州市农科所点,平均亩产223.5公斤,比对照种晋麦2148亩产199.0公斤增产12.3%;莆田市农科所点,平均亩产231.6公斤,比对照种晋麦2148亩产218.5公斤增产6%。同年南安县用七个品种设三个点,进行品比试验,平均亩产236.8公斤,比对照种晋麦2148亩产204.2公斤增产16.0%;并于南安县的丰洲、洪濑、官桥等乡镇示范近300亩,平均亩产226。O公斤,高达291.0公斤,比晋麦2148及福凡16分别增产18.4%及  相似文献   

2.
从1997-2000年福建省早籼食用优质稻品种(组合)生态试验结果表明常规稻的产量水平为5.50t/hm2,杂交稻的产量水平为6.70t/hm2,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21.82%,与对照种78130相比,常规稻比对照种减少10.15%,杂交稻比对照种增产8.19%,杂交稻比稻增产的主要因素在于有效穗与每穗粒数,杂交稻生育期比常规稻迟3.1d,抗性方面两者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泉麦 3号”是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用“尼泊尔矮 //晋麦 2 1 48/宁 7840”进行有性杂交 ,按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春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 1 998年 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该品种综合了尼泊尔品种矮秆、晋麦 2 1 48(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适应性广、“宁 7840”抗赤霉病的优点 ,在福建生育期 1 2 8~ 1 35 d,比晋麦 2 1 48早熟 6~ 7d;株高 90~ 1 0 5 cm,比晋麦 2 1 48矮 1 0 cm,茎秆富有弹性、较耐湿 ,后期转色好 ;穗层整齐 ,穗纺锤型、白壳、长芒 ;穗长 9~ 1 0 cm,每穗 37~ 42粒 ,千粒重 39.4~ 47.1g。籽粒…  相似文献   

4.
福繁16是我所小麦研究室用晋麦2148×B-5(白)杂交育成的小麦新品种。经参加本省及华南三省(区)品种区域试验各二年和多年多点试种示范,在正常年景、水肥相宜条件下,亩产400-500斤,高的达600斤以上。比晋麦2148早熟3-8天,秆矮3-5厘米,中产水平下省肥1-2成;比龙溪35不易在穗上发芽。叶锈病也比这两个品种稍轻。1982年冬在闽东南地区示范推广5.6万亩。本文以1980-1981及1981-1982  相似文献   

5.
“晋系小麦”是以晋麦2148为代表的20多个品种的总称。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选育、示范、推广,已在省内外形成较大的覆盖面积,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本试验旨在通过分析晋系小麦几个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从理论上挖掘晋系小麦的内在潜力,为今后的育种工作提供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一、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从本所育成晋系小麦品种中抽取14个品种,每个品种种20行,不设重复,田间随机排列。行距24cm,畦宽带沟103cm。供试品种的全生育期变幅为127~145d.成孰时每个品种贿机抽取25穗考种.考察穗长(X1、cm)、每德结实小穗数(X2、个…  相似文献   

6.
晋麦2148是我省小麦主要当家品种,产量较高,综合性状较好,在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年际间,晋麦2148粒重波动较大,高低可相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是我省春季多雨少晴,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造成的,加之赤霉病、叶锈病等危害,影响籽粒正常灌浆成熟,粒大而不饱。为提高小麦粒重稳定性,促进高产稳产,我们于1981-1983年研究了晋麦2148的籽粒形成过程和灌浆特性,并初步分析气候因素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满仓515”系省农科院稻麦所用“435”大穗/FR1037//珍珠矮///闽科早1号为亲本杂交育成的早籼水稻品种。平和县于1990年引进试种。1991~1993年示范推广,该品种已成为平和县当家品种,1996年全县种植24万亩,占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的48.6%。一、特征特性1.产量一般亩产450~550kg左右,1996年早季经县科委、统计局和农业局联合验收,亩产586.3kg,比78130单产453.6kg,亩增132.7kg。2.熟期和适应性该品种属感温型早、晚兼用的高产良种,早季种植全生育期一般在135d左右,比78130迟7~8d,晚季种植128d,抗病力强,高抗稻瘟病。…  相似文献   

8.
金麦6号是由晋麦33与79(3)-91杂交选育而成,表现早熟(比晋麦2148早10d左右,比绵阳19早12 ̄15d、大穗大粒(每穗35粒左右,千粒重50 ̄55g)、抗病(高抗锈病,中抗白粉病,轻感赤霉病)、品质优良,适于中高肥力水平条件种植。  相似文献   

9.
平阳霉素诱导小麦农艺性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浓度20μg/ml的平阳霉素溶液,在小麦孕穗初期进行叶脉注射,约1ml/株。对晋麦2148、福繁17和绵阳35的处理结果表明,在3个品种的M2均出现了明显的矮秆、熟期、籽粒颜色等性状变异;这些变异在不同遗传背景的品种处理中出现的类型不同,频率也有差异;经M2选择后,在M3,绝大多数变异株系的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变异性状已能稳定遗传,而有部分株系的株高和熟期两个变异性状仍在分离。  相似文献   

10.
1 选育经过 该品种系1985年冬选用"84-28'作母本,以抗病优质的地方良种"白壳麦”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1986年春获得杂交种子43粒,当年冬季种植F12行,成熟时全部混合收获.F2代随机取1 000粒种子单粒播,单株选择.至1992年春,从F2高代稳定株系中选出2个优良株系参加本所品系鉴定圃测产试验,其中编号9207的品系表现大穗大粒,穗层整齐,比对照种晋麦2148增产显著;1994~1996年度连续2a参加莆田所品系比较试验,产量均居参试种首位,1996~1998年2a参加福建省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定名为"莆小麦7号”.  相似文献   

11.
2004年莆田市种子管理站从四川引进了小麦新品种绵阳37进行对比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4282.5kg,比对照绵阳26增产18.3%;2005年在莆田市多点生产性示范,平均每公顷5328kg,比绵阳26增产6.13%;2006—2007年进一步在莆田、诏安两县市大面积示范验收,绵阳37每公顷产量5402.5kg,比绵阳26增产5.54%。绵阳37是一个农艺性状优良、抗逆性与抗病性好的优良品种。本文结合示范试种,提出了绵阳37在闽中南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福清市小麦常年种植面积17~18万亩,近几年来因受市场经济影响,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现种植面积只在10万亩左右,亩产徘徊在150kg。小麦高产地区生产实践证明,小麦不是低产作物,在福清市气候条件下,只要采取合适的栽培技术措施,创造合理的群体结构,夺取小麦高产是可能的。现就福清市主栽品种晋麦2148进行调查分析。一、小麦高产的几种类型小麦的亩产量是由每亩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构成的。这三个因素乘积的大小反映了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实践证明实现小麦高产的关键是协调好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使穗数、粒数和粒重得到…  相似文献   

13.
绵农2号是由四川省绵阳农业专科学校选育、1992年通过四川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它具有穗大、粒多(65~80粒/穗)、小穗数多(结实小穗数达20~25个/穗)、产量高(比绵阳11号增产10%~26%)等特点。该品种的选育方法也具有独创性,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多组合小群体确定目标组合;(2)在目标组合中确定重点目标组合;(3)在重点目标组合中确定重点株系;(4)进行阶梯式杂交。  相似文献   

14.
绵阳26系莆田市种子公司由四川引入的小麦良种,在莆田、泉州等地区试种、示范多年,表现良好,该品种于1996~1998年参加福建省小麦品种区试,两年均名列第一,其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均较好。为此,本文拟利用区试汇总结果材料,比较分析绵阳26和福建省新育成小麦品种的表现,试图给福建省小麦育种提供一些借鉴并对今后小麦育种提出一些初浅看法。1 绵阳26与福建省育成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比较11 绵阳26与育成品种产量及其稳定性分析比较两个年度参加省区试的品种除引入品种绵阳26外,其余均为福建省各育种单位育出的品种(系)即福太5…  相似文献   

15.
通过8个大麦品种比较研究,大中88-91、西引二号等六棱大麦熟期迟,抗寒性强,成穗率低,穗数少,穗型大,粒数多,粒重低,产量高。二棱大麦,苏啤3号熟期早,抗寒性中等,分蘖性较强,成穗率高,穗、粒、重三因素比较协调,产量高;扬饲麦3号熟期偏迟,抗寒性较强,分蘖性强,成穗率、有效穗及粒重中等,穗型较大,粒数较多,产量较高;苏引麦3号熟期早,抗寒性差,成穗率较高,穗数中等,穗型大,粒数多,产量中等;单二熟期迟,抗寒性与分蘖性强,成穗率高,穗数足,穗型偏小,粒重高,产量中等;沪麦16熟期适中,抗寒性较强,分蘖性中等,成穗率低,穗数少,穗型较大,粒数较多,粒重中等,产量较低;扬农啤2号熟期早,抗寒性差,穗数少,穗型很小,粒数很少,粒重特高,产量低。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2015,(1):74-78
选用部分形态、产量和生理指标,应用隶属函数法对26个主栽水稻品种进行了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各品种的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结实率、穗长及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根据这些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鉴定出了Y两优1号等7个抗旱性较强的品种和两优培九等3个对干旱敏感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爆裂玉米生育期、叶片数、株高、穗位高、穗长、子粒产量的遗传力、杂种优势及其亲子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株高、叶片数、单株穗位高遗传力最高,穗长、子粒产量次之,生育期最低。研究的6个性状均具有较强的平均优势和超亲优势,双亲性状平均值与杂交种对应性状的相关性比单亲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8.
一、来源1974年以来,利用物种的、地理和生态的远缘多亲进行阶梯式4次杂交,集12个国内外知名品种(系)之亲缘,经15年杂交培育与选择,1989年稳定成系,代号89—311。1995年冬进入长江流域冬麦组试验,代号绵阳311。1996年经四]11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绵阳28号。二、主要特征特性弱者性、半直立。分获力较强、长势旺,株高8\3—9ocm,全生育期1815~18邵。根系发达、茎杆坚韧抗倒力强,穗长大方正、整齐一致。落黄转色好,易人工脱粒。有效穗18’,~25万,穗粒数40~70粒,千粒重40~459,籽粒浅红色和白色。品质较好,抗病性较…  相似文献   

19.
绵油6号系绵阳市农科所于1985年用绵油26和绵油94杂交,经多代定向选择培育而成。199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至1996年,在省内的绵阳、成都、遂宁、德阳、广元等市推广,面积达7万hm2,1997年扩引到广西、安徽等省(区)。1997年绵阳市政府授予科技进步二等奖。1特征特性绵油6号属甘蓝型早熟油菜品种,全生育期220d左右。该品种长势强,叶色深绿,叶片硬健,叶柄粗短,秆青较硬。角果中粗,果壳薄。种子球形、黑色和黑褐色。株高180~200cm,株型紧凑,分枝8~10个,单株有效角果350~400个,每角17粒左右,千粒重3.5~4g…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小麦株型性状与产量性状及生物学产量的关系,探讨淮北地区高产小麦品种适宜的株型结构。【方法】以10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系)的株型性状(株高、穗长、穗颈长、例二节长、倒三节长、倒四节长、基部节间长与冠层上三叶长、宽、面积、单茎上三叶面积、高效LAI)与产量相关性状(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经济系数)及生物学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产量与旗叶宽、旗叶面积、倒二叶宽、穗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株型性状中仅有高效LAI与生物学产量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安徽淮北地区高产小麦适宜的株型及群体:在较高经济系数的前提下,穗数675万/hm2以上,株高80cm左右,穗长10cm以上,穗颈长30cm左右,基部节间长不超过50cm;叶片短、宽、挺,旗叶长17~21cm,旗叶宽1.4~1.6cm;倒二叶长19~25cm,倒二叶宽1.3~1.5cm;倒三叶长19—26cm,倒三叶宽1.3~1.6cm,高效LAI4.5~5.0;“控株-增穗-增叶”可能是安徽淮北地区小麦实现超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