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边鸡不同杂交组合的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边鸡作为母本,引进快长麻鸡作为父本进行杂交配套,组成包括亲本在内的6个组合,观测边鸡纯系及其试验组F1代体重变化、饲料转化率,测定试验组F1代的屠宰性能,以此探究试验组F1代在生长发育及屠宰性能等方面的杂交优势,为筛选出适合北方市场推广的优质边鸡肉用配套系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F1代公鸡70日龄体重(1 478.79 g)、母鸡90日龄(1 548.62 g)达到最佳上市体重,符合试验设计要求。试验组F1代70日龄公鸡体重极显著高于边鸡纯繁系70日龄公鸡体重,试验组F1代90日龄母鸡体重极显著高于边鸡纯繁系90日龄母鸡体重;试验Ⅰ、Ⅱ、Ⅲ组70日龄的料重比比对照1、2、3组分别低0.25、0.38、0.17,饲料利用率有所提高,饲料消耗降低;此外,试验组F1代公鸡的屠宰率在90%以上,母鸡屠宰率在85%以上,公母鸡的全净膛率均在65%以上,肉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雪峰乌骨鸡体重、体尺性状及产肉性能的相关关系。选取同批孵化、体重基本一致的1日龄健康雪峰乌骨鸡300羽,126日龄时随机选取60羽(公母各半),测定公母鸡的体重、体尺性状及产肉性能,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比较126日龄雪峰乌骨鸡公母鸡体重与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公鸡的胸深与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公鸡体重与各屠宰性能指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公鸡的体重与腿肌、胸肌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母鸡的体重仅与腿肌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和胸肌相关性不显著(P0.05);雪峰乌骨鸡公鸡体重显著高于母鸡(P0.05),母鸡的腹脂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而公鸡的腿肌率、瘦肉率显著高于母鸡(P0.05)。结果显示,可通过胸深这一体尺指标预测雪峰乌骨鸡公鸡的屠宰性能;通过体重来选择种公母鸡的效果会不同;雪峰乌骨鸡公鸡的屠宰性能优于母鸡。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选用优质鸡专门化品系S3系与S09系进行正反交,组成包括亲本在内的4个组合:S3♂×S3♀、S09♂×S09♀、S3♂×S09♀和S09♂×S3♀,观测亲本及其杂交组合F1代0~12周龄体重、饲料转化比、12周龄末成活率、屠宰性能及其杂种优势率,以此探究S3系与S09系正反交组合F1代在生长发育及屠宰性能等方面的杂种优势,为筛选更加适宜市场推广的优质黄羽肉鸡商品代配套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正反交F1代S3♂×S09♀和S09♂×S3♀组公母鸡与两亲本组合相比,在体重、饲料转化比、成活率和屠宰性能上差异显著(P0.05);S09×S3组3周龄后体重、饲料转化比(3.11∶1和3.18∶1)和成活率(98.1%和96.7%)的杂种优势率显著高于S3×S09组(P0.05),而S3×S09组屠宰率(89.97%和87.76%)、半净膛率(82.83%和80.87%)和全净膛率(67.83%和65.51%)的杂种优势率显著高于S09×S3组(P0.05)。  相似文献   

4.
贵妃鸡与麒麟鸡杂交F1代体尺、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贵妃鸡的肉用开发价值,本试验以贵妃鸡为父本,麒麟鸡(卷羽鸡)为母本进行杂交探索,同时对12周龄F1代杂交鸡进行体尺性状,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1)12周龄F1代杂交公鸡体斜长、龙骨长、胫长均显著高于母鸡(P0.05)。(2)屠宰性能:12周龄公母鸡体重分别达到1 236.67 g和1 063.00 g,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肌间脂肪宽和皮脂厚,公鸡分别为91.09%、83.44%、61.58%、15.33%、22.95%、3.71%、7.95 mm、3.96 mm,母鸡分别为89.36%、81.10%、61.75%、13.15%、19.08%、3.94%、7.53 mm、5.66mm,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半净膛率、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和心脏重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腿肌率、翅膀重显著高于母鸡(P0.05),而皮脂厚却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其余指标公、母差异不显著(P0.05)。(3)肉品质:在胸肌方面,12周F1代杂交母鸡的失水率显著高于公鸡(P0.05),其他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腿肌方面,12周F1代杂交母鸡的肉色L值和失水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但是杂交母鸡的肉色a值极显著低于公鸡(P0.01),其他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利用拜城油鸡公鸡与良凤花母鸡进行杂交得到油麻鸡F1代,再利用油麻鸡F1代母鸡与拜城油鸡公鸡回交得到油麻鸡F2代,在圈养环境下将油麻鸡F2代与父母代良凤花鸡产蛋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油麻鸡F2代18周龄(120日龄)开产,最高产蛋率为87.94%,70%以上产蛋率维持16周,35周龄蛋平均重为53g,到44周龄每只平均产蛋量为119.48枚,F2代母鸡平均体重为2183g,公鸡平均体重为2935g;父母代良凤花鸡26周龄(182日龄)开产,最高产蛋率为79.01%,70%以上产蛋率维持4周;35周龄蛋平均重为59g,到44周龄每只平均产蛋量为78.29枚,母鸡平均体重为3 394g。通过比较可知,油麻鸡F2代除蛋重和体重比父母代良凤花鸡轻外,其他性能均高于父母代良凤花鸡,同时将油麻鸡F2代产蛋性能与纯种拜城油鸡产蛋性能比较,油麻鸡F2代比纯种拜城油鸡体重、产蛋性能均高。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性别竹乡鸡的生长发育规律、肉用品质及风味营养物质。选取200只(公母各半)1~6月龄竹乡鸡进行体重、体尺指标测量,选取30只(公母各半)6月龄竹乡鸡进行屠宰性能、肉质及营养等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随着竹乡鸡月龄增加,体重、体尺指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在各个月龄阶段公鸡的体重、体尺优于母鸡;公鸡的屠体率和胸肌率低于母鸡(P>0.05),其他指标均高于母鸡(P<0.05),且各屠宰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公鸡胸肌中的肉色、剪切力、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母鸡(P<0.05),肉色反射率、失水率、肌内脂肪含量低于母鸡(P<0.05),a*值、pH、熟肉率、灰分差异不显著;公鸡胸肌中钙、磷元素含量高于母鸡(P<0.05),而锌、铁、钠元素含量低于母鸡(P<0.05);公鸡胸肌中16种氨基酸总量高于母鸡(P<0.05),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总量均低于母鸡(P<0.05)。由此可见,竹乡鸡公鸡的生长和屠宰性能优于母鸡,但肌肉品质和营养物质低于母鸡。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京海黄鸡三系配套商品代((F♂×(B♂×J♀),简称FBJ))体重的生长发育规律,使用Gompertz和Logistic 2种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对京海黄鸡三系配套商品代(FBJ)1~10周龄体重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2种数学模型对京海黄鸡三系配套商品代(FBJ)体重的拟合度较高,R~2均大于0.99,其中,Gompertz模型能更准确地拟合京海黄鸡三系配套商品代(FBJ)体重的生长规律(R~2≥0.998);京海黄鸡三系配套商品代(FBJ)公母鸡的极限体重分别是1 911.22 g和1 761.64 g,母鸡体重的拐点时间(6.66周龄)晚于公鸡的拐点时间(5.54周龄)。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金茅黄鸡的屠宰性能和肉质特性,试验选取995只72日龄的金茅黄鸡,测定其屠宰性能及部分肌肉品质性状。结果表明:72日龄金茅黄鸡公鸡的活重、屠体重、胸肌重、腿肌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半净膛率和腿肌率均极显著地高于母鸡(P0.01),胸肌率极显著地低于母鸡(P0.01);而屠宰率和全净膛率在性别间差异不显著。对于肌肉化学成分,无论公鸡还是母鸡,胸肌中的粗脂肪含量均极显著地低于腿肌(P0.01),而胸肌中的粗蛋白含量极显著地高于腿肌(P0.01)。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7,(12):29-33
本试验对庄河大骨鸡及其杂交鸡外形、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脚大骨鸡公鸡体重显著大于黄脚大骨鸡公鸡(P005),黄脚大骨鸡屠宰率大于青脚大骨鸡屠宰率(P005)。大骨鸡与肉种鸡正反交所得公鸡屠宰率差异显著(P005),母鸡差异不显著(P005);大骨鸡与蛋种鸡正反交所得公鸡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母鸡差异显著(P005)。大骨鸡与肉种鸡杂交后代体重与大骨鸡相当,杂交鸡在整个生长周期内的体重都是平稳的增长。结论,青脚大骨鸡比黄脚大骨鸡屠宰性能更高;大骨鸡做为母本产生的后代具有更高的屠宰性能,大骨鸡与肉种鸡的杂交后代屠宰性能高于大骨鸡与蛋种鸡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法国克里莫公司的黑羽矮脚鸡GF33A系、GF33B系、隐性白羽鸡R1系、地方品种WB系为材料,采用金陵黑凤1[WB♂×(GF33A×R1)♀]、金陵黑凤2[WB♂×(GF33A×GF33A)♀]、金陵黑凤3[WB♂×(GF33B×R1)♀]三种不同的配套方案进行杂交组合试验,分别检测不同配套组合的父母代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商品代的生产性能,并进行中试测定。结果表明:黑凤1父母代母本的42日龄体重和开产体重显著低于其他两种配套组合(P0.05),但受精率和孵化率均优于其他两种配套组合,300日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黑凤2,低于黑凤3(P0.05);黑凤1商品代70日龄体重优于黑凤3,在生产成本上低于其他两种配套组合。即[WB♂×(GF33A×R1)]♀配套系在雏鸡成本、商品代生产成本、屠宰性能方面在所有组合中表现出较好的综合性能优势和经济效益,因此确定黑凤1配套组合为金陵黑凤鸡配套系杂交组合方式。黑凤1商品代的公鸡出栏重、母鸡胸肌率、母鸡腿肌率、公鸡腹脂肪率显著高于WB亲本(P0.05)。中试结果表明黑凤1配套系的父母代种鸡和商品代肉鸡主要经济性状遗传稳定,生产性能均匀一致;肉鸡外观特征鲜明,全黑羽、乌胫、乌冠特征明显,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保护贵州地区倒毛鸡的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其生长性能和肉用价值,试验对倒毛鸡的生物学特性、屠宰性能及肉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倒毛鸡的蛋重为(42.75±2.18)g,孵化率约为75%。倒毛鸡在0日龄时,公、母鸡之间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30日龄后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180日龄平均体重公鸡为1 776.12 g、母鸡为1 455.68 g,差异显著(P0.05)。180日龄腹脂率母鸡高于公鸡,而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屠宰率、全净膛率、腿肌率等性状指标公鸡优于母鸡,差异均显著(P0.05);其他性状指标在性别间差异不显著。公、母鸡腿肌p H值和剪切力均高于胸肌,失水率低于胸肌,公、母鸡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品尝实验显示,倒毛鸡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比普通土鸡更受欢迎。结论:倒毛鸡具有较好的肉用性能,有较大开发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萧山鸡、仙居鸡、江山乌骨鸡、丝羽乌骨鸡、龙游麻鸡、灵昆鸡和白耳黄鸡7个地方鸡种的蛋品质差异,本研究选取199~201日龄7个品种鸡的鸡蛋各30个,检测其蛋品质相关指标并对繁殖相关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仙居鸡平均蛋重低于其他6种地方鸡的平均蛋重(P<0.05);龙游麻鸡的蛋白高度高于丝羽乌骨鸡(P<0.05);丝羽乌骨鸡蛋黄颜色高于仙居鸡和白耳黄鸡(P<0.05);龙游麻鸡鸡蛋哈氏单位高于白耳黄鸡、江山乌骨鸡和丝羽乌骨鸡(P<0.05);仙居鸡、丝羽乌骨鸡和萧山鸡的蛋黄比例高于灵昆鸡和白耳黄鸡(P<0.05);7个地方鸡品种的蛋品质在蛋壳强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仙居鸡平均产蛋量最高。仙居鸡垂体相关基因(如GNRH1、FSHβ和PRL)的表达高于除乌骨鸡外的其他鸡种,这可能与其较高的产蛋能力有关。本实验结果表明蛋品质性状在不同鸡种间差异显著且地方鸡种在蛋品质性状上有优异的潜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开发商品乌骨鸡的经济价值和遗传潜能,对商品乌骨鸡进行选育时可以针对公鸡和母鸡的质量特性及屠宰性能进行性状选择,以达到快速提高商品乌骨鸡体重的目的。方法:用单因素试验对公鸡和母鸡性能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公鸡生长速度比母鸡快,屠宰性能公鸡总优于母鸡。结论:商品乌骨鸡进行选育时可以侧重于公鸡,从而迅速提高乌骨鸡质量,以满足消费者对乌骨鸡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乌骨鸡和白洛克鸡不同杂交组合后代在表型特征、生产性状及屠宰性能等方面的杂种优势情况,把2鸡种进行了正反交,用F1代作对比试验,并用乌骨鸡作对照。结果表明:2种杂交组合后代的生长速度都比对照组高,90日龄体重显示杂种优势;在体型外貌上也有所改变,出现了黄脚白肉、黑脚白肉及黑脚黑肉3种类型;腿肌、胸肌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公、母鸡胸肌平均增加38.5 g和17.5 g,腿肌平均增加39 g和26 g。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20,(3):23-28
本文旨在研究比较不同性别茶花鸡2号肉鸡的器官指数与屠宰性能,为今后深入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和提高生产性能提供基础数据。选取100日龄健康、体况相近的茶花鸡2号120只,分为12个重复,各重复10只,公母各半,在同一条件下进行饲养。在142日龄各重复中随机选取1公1母进行屠宰,测定器官指数和屠体性状,比较不同性别间器官指数和屠体性状间差异,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表明:母鸡心脏、脾脏、肺脏、肌胃器官重量、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率极显著低于公鸡(P<0.01),母鸡肝脏、腺胃、肠道器官指数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茶花鸡2号公鸡和母鸡的肌胃指数与全净膛重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公鸡与母鸡的器官指数与体质量呈负相关。综上,142日龄茶花鸡2号肉鸡器官指数与屠体性状在性别上存在较大差异;公鸡整体屠宰性能指标高于母鸡。  相似文献   

16.
为培育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质黄脚麻羽肉鸡,通过比较112日龄的5个配套组合(M3M1B、M3CB、M3BD、M3CD、M3M1D)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鸡冠高度、厚度和鸡距长度,初步筛选优质黄脚麻羽肉鸡配套组合。研究结果表明,5个配套组合公、母鸡基本都符合黄脚麻羽鸡体型外貌特征需求。M3M1B公、母鸡的成活率和出栏体重相对较高;M3M1B公、母鸡的料肉比相对较低。M3M1B公、母鸡全净膛率显著高于M3CD、M3M1D。M3M1B公鸡的胸肌率显著高于其他4个组合公鸡;M3M1B公、母鸡的腿肌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M3M1B公母鸡腹脂率显著低于其他组合。M3M1B系水力显著高于其他4个组合,M3M1B组合剪切力显著低于M3BD、M3CD、M3M1D。M3M1B组合公、母鸡的冠高显著高于M3CB、M3BD、M3CD。M3M1B组合公、母鸡的冠厚显著高于M3CB和M3BD。M3M1B的鸡距长度显著大于M3CB、M3BD、M3CD。通过5个配套组合的比较,M3M1B的成活率、112日龄体重和料肉比相对较好,M3M1B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较高,屠宰性能较好,肉品质优良,公鸡鸡冠较大、鸡距较长,M3M1B体型外貌符合目标和市场要求,饲料报酬好,生长速度理想。综合可知,M3M1B(M3♂×(M1♂×B♀)♀)为五个组合中的最佳杂交配套组合,该配套组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外貌特征、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要求,适宜于目标市场。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盐津乌骨鸡的肉用性能,探讨盐津乌骨鸡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关系,试验测定了150日龄盐津乌骨鸡的屠宰性能、肉品质特性,并对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盐津乌骨鸡公鸡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全净膛、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重、腿肌重、胸肌率、腿肌率均高于母鸡,且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重、腿肌率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半净膛重与全净膛重显著高于母鸡(P0.05)。相同性别不同部位,公母鸡胸肌pH_(45min)、pH_(24h)、剪切力均极显著高于腿肌(P0.01);不同性别相同部位,母鸡胸肌与腿肌的A值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但公鸡腿肌的失水率显著高于母鸡腿肌(P0.05)。腿肌重与剪切力间差异极显著(P0.01),且半净膛、全净膛与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琅琊鸡遗传资源保护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120日龄琅琊鸡180只,设6个重复组,每个重复组30只,公母各半,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养,于300日龄时分析不同性别琅琊鸡的屠宰性能,并屠宰取胸肌和腿肌分析不同部位间肉品质常规指标、化学指标及风味物质指标。结果表明:公鸡、母鸡屠体率均超过87.00%,全净膛率均大于65.00%,公鸡腿肌剪切力显著高于公鸡胸肌(P0.05),母鸡腿肌剪切力极显著高于母鸡胸肌(P0.01),公鸡、母鸡胸肌和腿肌pH值随着时间推移均呈下降趋势,公鸡腿肌红度值(a~*值)极显著高于公鸡胸肌和母鸡胸肌(P0.01);公鸡腿肌干物质、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公鸡胸肌和母鸡胸肌、腿肌(P0.05),公鸡胸肌、腿肌粗脂肪含量低于母鸡且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母鸡腿肌中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公鸡胸肌、腿肌中肌苷酸含量低于母鸡且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胸肌、腿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母鸡(P0.05),而公鸡胸肌、腿肌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母鸡胸肌中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EAA/TAA)值和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值最高,分别为39.97%和66.89%。说明琅琊鸡具有屠宰性能良好、肉质细嫩和味鲜、腿肌富含风味前体物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吐鲁番斗鸡的肉用性能,给吐鲁番斗鸡的保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对8月龄吐鲁番斗鸡的屠宰性能和肉用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吐鲁番斗鸡产肉性能优良,平均体重达2 522.01g,平均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分别为92.11%、84.69%、71.05%、18.57%、22.83%。公鸡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都极显著高于母鸡,但母鸡的腹脂重极显著高于公鸡。母鸡的屠宰率、胸肌率和腹脂率极显著高于公鸡,公鸡的腿肌率极显著高于母鸡。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拜城油鸡的饲养效益,兼顾拜城油鸡与良凤花麻鸡品种优势,利用拜城油鸡的公鸡与良凤花母鸡进行第1次杂交,得到杂交一代(F1),再利用杂交一代(F1)青脚母鸡与拜城油鸡的公鸡进行回交,得到F2代,选取F2代青脚母鸡与良凤花青脚公鸡进行回交,得到油麻鸡F3 B型,测定分析了F3 B型公鸡和母鸡的屠宰性能指标和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油麻鸡F3 B型活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等指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优于拜城油鸡,胸肌肉色值油麻鸡F3 B型公鸡比良凤花公鸡提高7.31(P0.01),油麻鸡F3 B型母鸡比良凤花母鸡提高11.08(P0.01);腿肌肉色值油麻鸡F3 B型公鸡比良凤花公鸡提高21.23(P0.01),油麻鸡F3 B型母鸡比良凤花母鸡提高16.88(P0.01);滴水损失油麻鸡F3 B型公鸡比良凤花公鸡提高1.26百分点(P0.01),油麻鸡F3 B型母鸡比良凤花母鸡提高4.73百分点(P0.01)。说明拜城油鸡通过与良凤花麻鸡杂交后,其F3 B型后代屠宰性能与肉品质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