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是贯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为加快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要求,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自然资源部有关文件要求,开展了山东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文中阐述了在开展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中权属争议调处、基础数据库建立和登记审核等方面的实践操作方法。在地籍调查权属状况核实中,开展权属争议调处,调处了国有林场与集体土地存在的57条权属边界不清的问题,产权进一步明晰。对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中自然保护地界线划定、自然保护地和水流登记单元重叠、登记簿关联信息时效性优化等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对于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以及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和资源化利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是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基础,对加强自然资源产权保护和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决定性和牵引性作用。本文从产权体系和法律体系等等视角解析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已经存在和可能出现问题的内在逻辑,从问题产生的本源和确权登记的目的出发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这项全新的改革任务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3.
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科学划分是确权登记工作开展的基础。不动产登记工作单元划分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单元划分提供了参考依据,但自然资源登记单元划分又区别于常规不动产登记工作。文中总结了自然资源登记单元划分的难点,探讨了确权登记单元设定原则、方法,独立登记单元的特殊性和解决路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编码解决方案,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在近日召开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评估验收会上,湖南省浏阳、澧县、芷江侗族自治县、南山国家公园4个试点地区顺利通过国家部委验收。2016年底以来,湖南4个试点地区积极开展自然资源家底清查,形成了自然资源状况"一张图";完成了自然资源调查确权,形成了自然资源登记"一个库";初步构建了信息共享机制,形成自然资源管理"一张网";探索形成了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一套制度",较好地完成了自然资源统一确权  相似文献   

5.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调查技术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各部门管理的自然资源的调查规程及规章制度,结合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为有序推动自然资源的调查,规范自然资源调查的内容、方法及要求,提出了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资源调查技术体系,并按照试点先行、多方调研及多标准整合的原则,解决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  相似文献   

6.
通过宏观层面与技术层面对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不动产登记和全国土地调查工作间关系的梳理,论证了三项工作在目的及内容上相互支撑和补充、在技术及成果中实现协同与统一的辩证关系,为覆盖我国自然生态空间内的资源调查登记体系理清层次,为推动三项工作的联动、协同开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而自然资源统一确权亦是一次全新的制度设计。目前两项工作均处于试点阶段。在此背景下,梳理了二者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国家公园作为独立登记单元的特殊之处:登记目标更加多元、登记内容更加深入、登记对象更加广泛、所有权代表行使主体更加明确。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国家公园在进行确权登记时需着力解决的若干问题,给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绿色大世界》2012,(4):272-272
2012年4月12日召开的全国林地林权管理工作会议公布,全国林地中,92%的林地确权登记工作基本完成。我国逐渐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权管理法规政策体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林权证式样、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3月30日,屏边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在昆明组织召开了《屏边苗族自治县省级森林县城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规")专家评审会。参加会议的有云南省林业厅、屏边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屏边苗族自治县林业局。专家组由来自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林科院、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省建设厅规划院、昆明学院的专家组成。国家林业局昆明院党委书记周红斌、专职副总工朱丽艳和林业调查规划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的全面施行,林权登记如何快速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对赤水市林权类不动产登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时间换空间、建立联席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坚持一张底图绘制的建议,为推动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西北地区林草资源及林牧业交织分布的区域不同程度存在林权证、草原证"一地两证",严重影响林草资源保护利用及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问题,以青海省为例,采用调查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揭示"一地两证"问题的本质与危害,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做好国家层面政策设计、建立统一的政策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公正合理维护原住民群众利益、对历史问题施以宽容态度、加快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改革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林海短波     
全省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会议在昆明召开云南省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会议,于今年1月16至19日在昆明召开。会上,吴广勋副厅长传达了省委三干会议、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林业部和国家林业投资公司成都会议的精神;传达了田纪云副总理、高德占部长的有关讲话;传达了保永康副省长  相似文献   

13.
《林业建设》2016,(4):47
2016年7月27日,森林资源管理情况检查培训班在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以下简称"昆明院")举办。参加此次培训的有:云南专员办张松丹专员、连文海副专员、李鹏处长、杨跃武副处长等一行7人,成都专员办李昌刚副处长,昆明院唐芳林院长、周红斌书记、杨菁副院长、院副总工朱丽艳及参加此次检查工作的相关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班由周红斌书记主持。培训班上,张松丹专员对专员办与昆明院首次合作寄予厚望,提出要相互学习,在配合中出质  相似文献   

14.
《林业建设》2011,(6):F0004-F0004
2011年11月29日,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陈凤学同志莅临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检查指导工作。国家林业局林改司杨百瑾巡视员、云南省专员办万兆奇专员、西南航空护林总站郝佩和站长、宣传办樊喜斌副主任等领导同志陪同前往。陈凤学总工一行在昆明院唐芳林院长、胡培兴书记、副院长张敏琦和汪秀根及原院长杨开才等同志的陪同下视察了昆明院,观看  相似文献   

15.
笔者总结了晋城市清理规范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试点工作的开展现状,从土地地类存在重叠现象、林地界线模糊和土地权属重叠、未实现信息共享3方面分析了当前林权确权登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部门协同合作、突出工作重点、坚持人民至上理念3方面提出了林权确权登记工作建议,以期为林权改革工作中化解林权纠纷、规范林权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林业建设》2013,(1):62
2012年12月18日至20日,国家林业局资源司在福州组织召开了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前期工作会议。会议由资源司调查处闫宏伟处长主持。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李忠平巡视员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做工作安排部署。资源司调查处和国家林业局规划院、中南院、西北院、华东院、昆明院的院领导、总工、副总工、主管处长和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专家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9月8日,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树铭在云南督导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业等涉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期间,到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以下简称昆明院)调研,看望了干部职工。陪同调研的还有云南专员办张松丹专员、国家林业局南方航空护林总站史永林站长、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王洪波副司长、云南省林业厅厅长助理冯晓东等。李树铭副局长一行在院长唐芳林、院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2013年11月27日,根据录音整理)同志们:这次全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会议是局党组决定召开的。考虑到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当前林业发展改革中面临着新形势,首先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对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其次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不动产统一登记做出了安排部署,这些都与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由昆明院编写的国家湿地公园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家版权中心登记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该系统是昆明院独立自主开发,用于湿地公园各类档案文件管理。该系统用于分类管理各类文件、档案等多种数据格式的文件资料,通过档案编号和纸质文档建立关联,便于档案管理人员检索和管理档案资料。它是一款操作简单、保密性高、方便易用的档案管理软件,也是一个规范、科学、合理、有效管理相关数据和档案资料的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湖南省自然保护地面积、数量、级别、类型等基本情况。对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着的政策法规和保护管理目标不一,多头管理和空间交叉重叠,孤岛化和碎片化严重,产权不清晰,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重建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重组现有自然保护地,新建自然保护地空间布局等建设方案,以及完善法律法规和规划制度,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规范管理体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