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居民社会经济因子、旅游影响感知、社区依附和居民对旅游发展态度的相关关系,实证研究当地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开发持有态度之关系.研究发现居民人口统计特征因子对旅游影响感知有显著性差异;居民社会依附对旅游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居民社区依附程度不同,对生态旅游发展态度有显著性差异;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差异与生态旅游发展态度两者之间显著相关.并从社区居民培训、居民受权、社区赢利和共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广西龙虎山和银殿山两个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随机抽样,针对11项限制社区发展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相关性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社区居民自身条件欠缺、社区自然禀赋欠佳和社区与外界关系不顺制约了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发展;社区可利用资源、政府行为和保护区留给社区的生存空间等与居民对保护区的态度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提出通过有效劳务输出、发展地方农业经和减少社区居民对限制社区发展因素的负面感知可有效改善保护区周边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3.
社区居民是旅游地重要利益群体,社区参与又称社区旅游或者社区参与式旅游发展。现今,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对社区参与模式、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以灵渠景区社区居民参与的探讨,寻求社区参与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山区生态保护和农村扶贫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的政策,山区生态保护对当地社区居民生计的影响是乡村地理学和生态保护学关注的焦点。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本研究从生态保护对当地社区居民生计资本的影响、生态保护对当地社区居民生计策略的影响和生态保护对当地社区居民生计结果的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生态保护对社区居民生计的影响进行系统归纳总结。依据目前研究和实践现状,提出生态补偿对社区居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过程与机制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应深入探索生态保护区社区居民可持续生计的研究,强化新技术方法在社区居民可持续生计研究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社区户外活动空间的景观规划与老年健康之间的良性互动,以老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健康感知为线索,基于景观规划“三元论”,以海甸岛12个社区的户外老年活动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景观规划的背景元、活动元、形态元进行定量化的测度和评论。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景观规划要素与老人健康感知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其中生理、心理、社会健康感知受影响最大的要素分别是背景元、活动元、形态元,且从历史文化景观、行为目的、社会认同3个方面提出优化活动元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旅游影响和居民感知及态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旅游影响和居民感知及态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如今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关心和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核心期刊所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旅游影响感知、居民旅游感知影响因素、基于居民旅游感知差异的居民聚类分析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作了系统的归纳和评述。  相似文献   

7.
对广西省林业系统11个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自然保护宣传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居民对保护区宣传教育的看法受自然保护区级别、保护区所处地域、保护类型、管理机构以及社区居民的性别、婚姻、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地位、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等的综合影响,且受保护区和社区居民个体差异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社区居民对不同阶段的旅游影响有着不同的认知。本文以竹林生态旅游热点地——蜀南竹海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对33项指标变量进行公因子提取,再通过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划分出对旅游发展持不同态度的3类居民,并对其进行了旅游影响感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普遍持积极的支持态度,尚未形成反对者。  相似文献   

9.
以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了该保护区社区状况及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现状,探讨了社区活动行为的方式和时间上对白冠长尾雉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社区居民较多,增长明显,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低于河南省平均水平;并且,当地社区人为活动在活动方式、活动季节和活动时间上与白冠长尾雉存在一定影响或冲突。从政府对社区经济发展的支持、社区居民活动的规范管理和时间安排、薪柴砍伐和替代能源以及社区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居住区物质环境水平的日益提高,居住区的设计走向精细化,居民地方情感要素越来越多地受到学者的关注。基于地方依恋理论,对上海市奉贤区的夹路村安置小区进行了实地调研,结果显示:尽管居民们对新建的安置小区生活条件总体比较满意,但对以前自主耕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仍有依恋。安置小区的景观设计在提升景观品质、满足居民户外活动习惯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居民的依恋情怀、体现地方记忆,满足拆迁居民的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11.
关苏杭  李偲  张宇丹 《绿色科技》2021,(7):180-181,184
作为旅游交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风景道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中国知网关于风景道的119篇文献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SATI4.0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对其发表时间、作者、机构、关键词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景道的相关概念、景观评价和规划设计是当前风景道研究的热点,也有研究开始关注风景道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的感知影响,对于风景道的研究逐渐呈多元化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2.
社区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最为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的城市绿地之一。随着我国近年来在经济高速增长,人们对交往空间需求的增加、对人居环境的重视以及对户外娱乐交往休闲空间的渴求,国内的社区公园建设正在兴起。由此人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区公园景观设计的新命题,因而将健康的理念植入社区公园景观设计,创造满足居民心理和...  相似文献   

13.
2016年4~6月,对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对黑叶猴的影响进行了实地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社区居民对黑叶猴具有保护意愿,但保护知识较为匮乏,缺乏保护黑叶猴的主动性;大部分社区居民未意识到社区活动对黑叶猴产生了负面影响。指出了社区对黑叶猴的影响主要在于居民生产活动生活对其栖息地的破坏。针对社区对黑叶猴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广场舞作为一种低碳健身方式,是开展社区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活跃和丰富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社区居民身心健康和增进社区居民社会交往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对广场舞在社区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广场舞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广场舞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然保护区大多分布在经济水平相对较落后、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自然保护区与社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应用问卷调查、实地访问和资料调查的方法对河北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从社区的经济状况、社区居民对保护区的态度以及参与管理情况方面分析了自然保护区与社区的关系。结果认为,相关社区居民经济收入水平低,收入来源以农牧业为主,保护区内居民收入还略低于保护区外;有约1/3居民参与过保护区相关工作,但都是简单的工作;社区居民希望加强社区共管工作。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的研究进展,指出国外在该领域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影响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因素以及相应的理论运用三方面;而国内有关此类问题的研究处于逐步发展的阶段,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待进一步扩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的研究进展,指出国外在该领域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影响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因素以及相应的理论运用三方面;而国内有关此类问题的研究处于逐步发展的阶段,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待进一步扩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18.
许守任 《林业调查规划》2012,37(5):91-94,99
低碳消费行为是低碳经济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现有研究多数基于消费者心理对消费行为和意愿进行研究。从感知价值视角出发,对昆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了低碳消费感知价值包括生态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和功能价值4个维度,其中除情感价值外,其余3个感知价值维度对低碳消费意愿具有正向的影响关系。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不足引发的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挑战。文中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系统梳理了国外研究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路径,以期为我国儿童友好社区规划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理论支撑。综述发现:1)土地利用混合度,公共设施的密度、可达性和可用性,场地绿化水平和活动设施数量与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正相关,而居住密度与十字路口密度的影响存在年龄和性别的差异;2)社区建成环境会通过影响建成环境感知来间接影响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3)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和自我效能感会调节社区建成环境对环境感知的影响;4)不同尺度的缓冲区对不同建成环境因素影响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的解释效力不同。基于综述,总结其对我国未来研究提供了5方面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规范激活模型,探析了居民过期药品回收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杭州市居民为调研对象,通过发放问卷回收数据,共回收38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66份。采用AMOS 17.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行为意识对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有显著影响,行为意识、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而个人规范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著。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