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采用不同的催芽处理和播种方式对文冠果种子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层积处理催芽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69%;在吉林省西部文冠果育苗种子覆土厚度以3cm为宜,实际生产中播种密度以20cm×10cm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保护开发朝鲜崖柏,开展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研究。结果显示:播种育苗,种子发芽率为86.00±2.16%,发芽后成活率100%;扦插育苗,生根率为96.33±1.25%,生根后成活率100%;但同等数量下的种子明显不如扦插穗获得的苗多。本研究有效优化了朝鲜崖柏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为苗木繁殖技术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对山苍子种子贮藏、种子育苗、扦插、嫁接等进行了为期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山苍子种子贮藏以沙藏为好,春季育苗发芽率达46.4%;山苍子种子催芽采用80℃的热水浸种,可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与春播相比,秋播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相对较低,但无论是苗高、地径还是冠幅都更大;无论是春播或者秋播,浸种催芽的比无浸种催芽的发芽率或发芽势都更高,而且生长量也更大;扦插用吲哚丁酸100 mg.kg-1+萘乙酸50 mg.kg-1溶液浸泡60 m in成活率最高;嫁接以T字形芽接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七叶一枝花种子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子冷藏和沙藏后控温催芽的方法,研究七叶一枝花种子育苗技术。结果表明:种子的出苗率达到了70%~80%。冷藏的种子育苗,其苗床育苗和种植地直播育苗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均高于沙藏的;种植地直播育苗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大小为核桃林杉木林金银花林;苗床育苗1年后移栽于不同林分下,其成活率冷藏的也高于沙藏的,其大小为核桃林杉木林金银花林,与不同林分下种子直播的结果基本一致,但移栽的成活率比种子直播的成活率要低。  相似文献   

5.
祁连圆柏育苗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祁连圆柏育苗方法进行了多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冰冻、变温层积催芽是祁连圆柏较好的种子催芽方法;选用菌根土、羊粪等疏松透气、营养丰富基质可提高育苗效果。使用ABT—1号生根粉100ppm处理插穗,可使祁连圆柏扦插成活率达到90%以上,并能大大缩短育苗周期。  相似文献   

6.
18个木兰科树种播种育苗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入的18个木兰科树种进行了播种和育苗技术研究,对种子的形态特征、优良度、千粒重及发芽率进行了测定,并记载了种子的发芽过程。结果表明,发芽率为4%~81%,发芽率较高的树种分别为深山含笑、云南拟单性木兰、粗枝木莲、苦梓含笑、麻栗坡老君山含笑,其它多数种类的发芽率均低于50%;落叶木莲及大果木莲,马关木莲发芽率最低。另从种子发芽持续时间来看,大多数树种的发芽持续时间在20天以上,麻栗坡老君山含笑所需时间最多,约为42天。木兰科树种宜采取随采随播的育苗方法,播种期拟定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为宜。  相似文献   

7.
金可选 《云南林业》2002,23(4):15-15
杜仲为珍贵的木本中药材,经济价值较高。现将其播种育苗与无性繁殖2种繁育方法介绍如下:1种子育苗技术1.1圃地准备选择较好的微酸性土壤为圃地,冬翻并施足基肥,于次年开春粑平作床;一般每公顷用饼肥2250kg;厩肥22500kg;苗床长15m,宽1.2m,高30cm。1.2种子催芽若在3月中下旬播种,可提早半个月催芽。将种子和沙以1∶10的比例混合,沙的湿度以手捏成团,松开即散为度。拌籽后,铺于室内阴凉通风的地面上,厚度在30cm左右,并保持湿润,当翅果顶端缺口处稍露白头,即胚根开始露出时,就可以播种了。采用此法催芽,其发芽率可达80%,且出…  相似文献   

8.
甘孜高海拔地区大果圆柏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大果圆柏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对育苗环节的苗圃地选择、种子采集、种子贮藏、种子处理、播种时间、播种方式、播种量以及苗木的后期管理进行了叙述。研究结果表明:1)沙藏是贮藏种子的最好方式,各项调查指标均优于其它贮藏方式;2)育苗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夏季的控温和冬春两季的控湿措施;3)大果圆柏种子生长周期长,易受病...  相似文献   

9.
黎国运  徐佩玲  陈光群 《热带林业》2010,38(3):23-24,16
白桂木是国家珍稀濒危植物(三级保护),通过人工育苗研究,打破白桂木种子休眠,创造条件提高种子发芽率,大量培育种苗,稳定和壮大种群数量,保护和恢复白桂木资源。通过无菌催芽、激素催芽等研究,白桂木种子沙床催芽发芽率达95%以上,入袋培育成活率达90%以上,掌握了一套白桂木种子育苗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为探讨总结樟子松育苗播种催芽高效便捷的管理措施,经过2a的对比试验,总结出樟子松高寒地区快速催芽播种法,对樟子松育苗技术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其主要做法是:1选种首先选用千粒重为0.6~0.8g,发芽率为70%~80%,种子纯净度为95%以上的樟子松种子,播种量为70~90kg/hm2。  相似文献   

11.
大果紫檀(Pterocarpus macarocarpus Kurz)属花梨木类红木树种,果实有木质层,较硬,十分难剥出种子,直接用荚果播种育苗,种子发芽率极低、发芽不整齐。为提高大果紫檀种子发芽率,播种前采用人工剪去果翅、人工破壳、人工剥壳3个处理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3种处理均能有效地促进大果紫檀种子的发芽,以人工破壳及人工剥壳处理效果最好,种子开始出苗时间和完成出苗时间最短,发芽率分别为66.3%和67.7%,分别比对照高11.6倍和11.9倍。但由于人工剥壳费时、费力,成本较高,因此,为节约成本,在实践生产中,宜采用人工破壳处理大果紫檀种子。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李树育苗,是当年春季播种,待出苗后7—8月份进行芽接,第二年秋季方可出圃;我们根据李树的生物学特性,经过实践,摸索出一条当年播种、当年嫁接、当年出圃的李快速育苗技术,主要措施有: (1)种子催芽。入冬后,将毛桃种子与湿沙混和进行埋土层积处理,播种前将种子放在室内催芽,待种子有裂缝时即可播种,若砸出桃仁再播,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3.
板栗子苗嫩枝嫁接,是一项新的技术。我们从1986年开始着手进行了板栗子苗嫁接试验,选用大粒板栗种子,在室内催芽作砧,翌年春梢枝作接穗,4月中、下旬进行嫁接,成活率仅5%;1987年在室外圃地播种,幼苗作砧木,当年春梢枝作接穗,5、6月嫁接,成活率达67.5%;1988年室内催芽和室外播种育苗作砧,用当年的春梢嫩枝作接穗,5—6月嫁接,成活率达81%,最高达89%。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嫩枝嫁接技术在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收集区、采穗圃的建设中已被广泛应用,是以当年嫩梢为接穗,2~3年的幼龄马尾松为砧木,采用髓心形成层对接法进行嫁接的。要提高马尾松嫁接成活率,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嫩砧、壮砧。砧木的培养以就地育苗,就地定砧最佳。营养袋育苗,用50kg松菌土,0.5kg过磷酸,0.25kg复合肥配制营养土、用种子园、优树和商品种子育苗均可。为提高种子的遗传、播种品质,除种子园种子外,优树种子宜单采单选、株选果选粒选,商品种子宜水选或粒选。定砧  相似文献   

15.
对牛耳枫种子育苗和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掌握牛耳枫种子催芽处理方法及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为海南牛耳枫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催芽试验结果表明,牛耳枫种子播种前用温水浸种处理平均发芽率最高,可达到883%。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良种繁育进程,进行播种育苗试验。采取沙藏、快速催芽和干藏3种方法处理种子,研究了不同处理方法和种子大小对种子发芽率、出苗率的影响、育苗地土质和播种深度对出苗率的影响,以及播种密度对文冠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直径≥10mm且处理方法为沙藏的平均发芽率、出苗率最高,分别为90.33%、89.67%;沙藏种子育苗选择砂壤土地块且播种深度4~5cm的出苗率最高,达89.67%;文冠果育苗的合理密度为30cm×15cm和40cm×10cm。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三尖杉种子休眠期长、发芽率极低(仅10%) 的问题,经近10年的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三尖杉种子的采收加工和播种育苗技术。以此 为基础,从采收及种子处理、种子层积催芽、播种育苗、育苗期的管护措施等方面,详细介 绍了三尖杉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不同温度和湿度处理对福建山樱花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低温冷藏和不同温度+相对湿度等对福建山樱花种子进行催芽处理,结果表明,在低温(2℃)冷藏30d后,置常温下浸种12h,连续2次后采用温度39℃+相对湿度60%进行种子催芽处理25d的方法最优,平均发芽率达93.8%,比不处理(即采即播)的种子发芽率提高194.0%,该技术措施可为福建山樱花的播种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福建山樱花种子采集和处理方法,并研究了不同催芽方法和播种期对种子发芽率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温沙藏或冷藏的种子次年春播种的发芽率分别达94.5%和90.03%,变温沙藏的种子当年夏季播种的发芽率达83.8%,均能获得较高的发芽率;采种当年播种的苗木,以变温沙藏的地径和苗高为最大,分别达0.49 cm和24.47 cm,即采即播的地径和苗高为最小;采种次年播种的,以常温沙藏的地径和苗高最大,分别达0.90 cm和77.65 cm。  相似文献   

20.
三尖杉的育苗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三尖杉各子休眠期长、发芽率极低(仅10%)的问题,经近10年的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三尖杉育子的采收加工、催芽和播种育苗技术,以此为基础,从采收及种子处理、种子层积催芽、播种育苗、育苗期的管护措施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三尖杉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