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效果,分析表面流人工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在处理污水过程中的优缺点。基于农村污水来源以及特点,分析了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探究了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以人工湿地对TN、TP去除率为例,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污水中TN的去除率可达90.7%,TP的去除率可达86.39%。从处理效果、建设费用和运维费用等方面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适合应用在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有限的我国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国内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的现状,分析了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中存在的施工质量以及后续堵塞维护问题,提出了人工湿地模块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单元型、筐篮型、粘结型模块化产品是人工湿地的三个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3.
农村生活污水所引起的面源污染日益严重,找到适合在农村地区应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势在必行.介绍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并对人工湿地的适用于广东气候的类型、特点、技术指标、管网设计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但是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便表现在生活污水的处理上,如何有效地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效果,也因此得到较好广泛的应用。主要围绕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对其原理、技术类型以及实际应用策略等展开了深层次的研究,提出了其在农村生活活水处理中的策略,以期能够更好的发挥出该项技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一种“厌氧一缺氧一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一人工湿地”组合工艺,该工艺占地面积小、技术有效、工艺流程简单、管理要求低、投资和运行费用省,是一种适合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节能高效工艺。  相似文献   

6.
苗欢  钱程  李波 《绿色大世界》2013,(4):227-229
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和处理现状,阐述了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优势与工艺。  相似文献   

7.
卜发平 《绿色科技》2012,(7):170-172
采用预曝气-人工湿地处理了小城镇生活污水。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小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良好,对COD、BOD5、NH3-N、TN、动植物油和大肠菌群的平均去除率达到85.7%、66.6%、70%、55.4%、76.4%和57.2%,且出水达到一级B类排放标准(GB18918-2002),运行成本仅0.2元/t,预曝气-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可用于小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上海市某镇3个以生物滤池-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根据该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T 1163-2019)进行处理效率评价。利用水质分析仪、分光光度计和质谱仪等仪器,结合国标公布的方法等,重点检测了3个站点进水、出水和排水中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溶解性有机质、重金属以及生物滤池填料中的生物量等指标。结果发现:3个站点的污水中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分别为61.87%、40.01%和50.02%;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4.56%、48.32%和85.65%;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5.89%、80.17%和80.52%,均达到排放标准。聚氨酯绵、卵石和石膏干粉三种生物滤池填料表面生物膜中TOC的含量分别为26.65%、2.29%和4.68%。排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这些研究结果表明,3种生物滤池-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均能有效去除农村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且聚氨酯绵填料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采用格栅-隔油池-1#表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2#表流人工湿地的方法处理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模100m~3/d,进水水质COD为200~250mg/L、BOD5为100~125mg/L、NH_3-N为25~30mg/L、SS为100~150mg/L、TP为2~3mg/L。结果表明:处理后出水水质满足河南省地方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标准》(DB41/1820-2019)一级标准。该工艺具有投资小、出水水质稳定、具有景观效果等优点,同时减少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人工湿地系统对处理分散生活污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核心技术主要在于对植物种植、床体深度和填料的设计,归纳了湿地类型、植物种植、床体深度和填料对净化效果影响的研究概况,对目前取得较好净化效果的工程实例与试验研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人工湿地系统的工程设计、技术研究及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人工湿地去污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具有较高的净化效率和相对较低的基建投资和处理成本,在许多国家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通过工艺创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有向工业污水、农业废水等特殊污水处理方向发展的趋势.简要论述了人工湿地的研究现状,预测其研究与应用发展的趋势,探讨了处理机理及性能,分析了现行的工艺设计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介绍了表面流人工湿地的组成,包括水生植物、基质、水体和微生物4项要素,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价。最后,分析了表面流人工湿地在处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城市景观水体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可为表面流人工湿地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侃等 《吉林林业科技》2014,(3):38-41,52
利用人工湿地的净化能力进行污水处理,具有投资少、操作管理简单、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节能环保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对人工湿地及其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人工湿地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是通过植物吸收、微生物同化和基质吸附等协同过程高效去除污染物的综合生态系统,但在低温环境中湿地对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差,导致其在低温地区的推广和应用受到限制。通过分析低温对湿地系统中生物和非生物结构的影响,思考了解决低温对湿地净化影响的具体强化措施,从内部改善优化(植物配置优化、生物强化和基质优化)和外部措施(保温和人工曝气)两大方面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对收割后的植物资源化利用、强化湿地基质、提高湿地大棚经济效益以及将外部措施与组合工艺配合等建议。以提高低温下湿地系统性能,为低温地区湿地系统的推广与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湿地植物的选择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借鉴、参考国内外人工湿地技术的研究成果,根据目前在人工湿地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工艺和数据,结合文山盘龙河的湿生植物资源与自然概况以及水质情况,将湿地植物应用于文山县盘龙河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和应用规划中.主要根据文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工程所需湿地植物,重点介绍了表面流人工湿地在整个工程中布局和建设计划.  相似文献   

16.
广昌县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背景下,将人工湿地应用于生活污水处理是当前十分推崇的新型污水处理方法,根据广昌独特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设计相适应的人工湿地模型及植物配置,介绍人工湿地模型参数和运行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及控制技术,为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人工湿地是一种正在不断进行研究、应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探讨了人工湿地对水污染物的净化作用,研究表明:人工湿地用于污水的处理.对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固体悬浮物(SS)等的去除率均可以达到90%,对总氮(TN)也能达到很好的去除效果,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技术的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8.
人工湿地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废水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笔者根据废水来源将煤矿废水分为煤矸石淋滤水、矿坑水、洗煤水和生活用水4类,并针对其特点提出了缓冲湿地、"汇"湿地、絮凝剂+纯人工湿地、纯人工湿地等相应的治理模式,以期为今后煤矿废水的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人工湿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农村污水分散式处理措施,但氧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以及应用范围。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人工湿地的氧来源及各来源的贡献水平,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为改善湿地内部氧环境,对湿地结构上及运行模式上进行的改良,并从复氧原理、复氧能力、存在的问题等角度对各强化措施进行了介绍:主要强化措施有跌水复氧、通气管复氧、人工曝气、变浸润线运行与间歇进水方式。目前结构上的改良存在复氧能力有限、增加管理运行费用、增加施工难度等问题;运行模式的改变能在不过分增加额外投入的前提下得到良好的复氧效果并提升湿地处理效率,也可与结构上的改良共同使用。但是间歇进水的脉冲频率对于不同污染物的去除的影响还缺乏深入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湿地处于水陆交界的敏感地带,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湿地植物作为湿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工湿地营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面。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了梳理,对湿地植物应用过程中复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人工湿地植物群落的科学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