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改性生物炭吸附固定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重金属造成了土壤和水体环境的严重污染,寻找经济有效的修复重金属污染环境的方法极其紧迫。具有独特理化性质的生物炭,用于吸附固定重金属可降低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和生物有效性,展现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对有些重金属离子吸附固定的效果欠佳。阐述了改性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应用。为了给生物炭的改性提供更多理论支撑,总结了生物炭吸附固定重金属的机理,提出了一些可参考的改性生物炭的方法和今后研究生物炭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物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发达的孔隙结构,表面含有大量官能团,这些特性使得生物炭在水体污染物的处理方面具有强大的发展前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对生物炭进行改性,提高吸附材料对水体中的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对生物炭的特性、复合材料的改性方法以及其对重金属的吸附机理等进行综述,并提出了生物炭吸附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开展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研究,以期为生物炭材料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镉污染的问题,选取3种不同植物基生物炭(木炭、竹炭、谷壳炭)作为吸附剂探究其对水溶液中NH4+和Cd(II)的吸附性能和机理.[方法]运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光谱(XRD)等技术手段对3种植物基生物炭进行表征,分析了其理化结构特性.同时采用单因...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炭对土壤重金属修复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工、农、矿业排放的废弃物导致土壤污染加剧,其中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不仅不利于经济发展也危害到了人们的健康。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型环境功能材料引起广泛关注,该物质在土壤改良、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受污染环境修复方面都展现出应用潜力,许多学者对利用生物炭改良环境污染土壤进行了各种研究。文章主要针对生物质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基本原理和对重金属生物毒性的影响,最后,从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对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工业排放废弃物数量增加并且使得土壤污染加剧,其中最为严重的是重金属污染,不仅不利于经济发展而且危害到了人们的健康。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型绿色修复剂引起广泛关注,生物炭是缺氧或限氧条件下加热生物质制得的高度芳香化富含碳的固态物质。许多学者对利用生物炭改良环境污染土壤进行了各种研究。文章主要针对生物质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污染效果和治理机制进行讨论分析,最后,从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对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藻类由于其特殊的细胞壁结构、较高的重金属富集能力,是理想的生物吸附材料,适用于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通过研究小球藻在一定重金属离子浓度环境中在不同接触时间下对重金属Cd的吸附情况进行了实验,确定小球藻对Cd的吸附能力;取自然污水,检测对镉的吸附,同时对小球藻重金属生物吸附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100mg/L Cd浓度下,小球藻对镉的吸附主要在20min内完成,在吸附20min时,对重金属Cd的吸附效率为86.6%。对自然污水中镉吸附率最高达到75.8%、69.7%和71.2%。同时对小球藻重金属吸附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都符合伪一阶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7.
通过桂花树干制备生物炭,利用硝酸和高锰酸钾对桂花树干生物炭进行修饰(活化)处理,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染料亚甲基蓝(MB)的吸附能力。研究了温度、pH值、吸附时间和初始浓度对生物炭染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生物炭及改性生物炭准二级动力学拟合的判决系数均为0.999。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模拟的平衡吸附量更符合实际值。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分析方法(UV-vis)对生物炭吸附剂改性前后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改性桂花树干生物炭可以作为合成染料的高效吸附剂。  相似文献   

8.
重金属污染,尤其是废水中的镉污染,是环境和人类关注的重点,吸附是解决水体镉污染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油茶壳为碳源,氯化镁为活化剂,在500~700℃氮气气氛下制备了负载氧化镁的油茶壳基生物炭(MgO@AC-x,x为炭化温度),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其对水中Cd^2+的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室温下,pH为6时,初始Cd2+质量浓度为100mg·L^-1,吸附剂加入量为1g·L^-1,吸附时间为180min时,MgO@AC-500对Cd^2+的去除率98.78%。根据Langmuir热力学模型拟合,MgO@AC-500对Cd^2+的最大吸附量为913mg·g^-1。经6次循环后,MgO@AC-500对Cd^2+的吸附量下降了16.53%,生物炭具有良好的循环再生性能。该研究为农林废弃物资源化用于废水中重金属处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酸洗处理对生物炭性质的影响及其对生物油浆体系中生物炭吸附生物油的影响,笔者采用HCl酸洗处理,分别制备了对松木原料酸洗和对热解炭化料酸洗的生物炭,同时在相同的热解条件下制备了仅水洗处理的生物炭作为实验对照。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等手段对上述3种生物炭进行表征,并利用3种生物炭吸附生物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被不同生物炭样品吸附的生物油的成分差别。实验结果表明,松木原料酸洗对热解炭的性质影响更大,炭表面的C=O和C—O含量增加,比表面积也更大,而晶体结构和石墨化程度变化不大。3种生物炭均对生物油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对糖类、酚类、酸类、酮类、醛类都有较强的吸附力。由于酸洗预处理松木原料的生物炭具有较高含量的C=O和C—O、较大的比表面积,对生物油有更高的吸附能力,也对生物油中酸类、酮类的吸附选择性更好。生物炭能够通过氢键和静电作用吸附易促进结焦的酸类、酮类,通过π-π相互作用吸附易结焦的酚类,有利于抑制生物油浆的结焦,推动生物油浆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水稻秸秆为原料,缺氧热解制备了生物炭并进行了负载铈改性,研究了其对亚甲基蓝模拟有机染料废水的吸附机理,探索了废水pH值、生物炭投加量等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铈后生物炭比表面积增大,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并且碱性条件有利于铈改性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该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及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平衡吸附量为4.567 mg/g。  相似文献   

11.
首先总结了生物基炭材料的吸附机理,并根据作用机理去延伸分析生物基炭原料的选取,以及生物基炭的制备和表面改性方法。综合讨论了炭材料孔道结构、表面官能团等内在因素,以及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溶液pH值、温度等外在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此外,对吸附热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等吸附特性展开分析。最后,总结了生物基炭材料实际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多样化发展方向,以期对生物基炭材料在印染废水高效处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陈文 《绿色科技》2020,(4):58-59,61
指出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为工业生产。针对该现象,研究了重金属在水体、大气和土壤之间的相互转化与关联,因重金属污染水体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巨大的危害,故着重阐述了几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水体处理技术及其进展,如吸附法、化学沉淀法和生物法。通过对这几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与近些年的研究结果的分析,为后期重金属污染水体治理人员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敭 《绿色科技》2019,(16):142-143
指出了我国地下水、地表水富营养化情况严重,而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氮磷污染,其常用的去除方法是吸附法。而我国化肥利用率低下,在施用过程中也多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氮肥磷肥的流失率很高,极容易造成地下水、地表水氮磷污染的环境问题。且我国农业废弃物秸秆的产量较大,并且仍存在露天焚烧的情况,不仅污染大气环境,加剧温室效应,也是资源的浪费。以小麦秸秆、玉米秸秆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备成生物炭为基础,探讨了不同类型生物炭对水体中氮磷的吸附性能,并分析了其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将生物炭、木醋液和矿物养分混合为炭醋肥,在实验室条件下将炭醋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烟草专用肥与土壤混合后,比较了三者对Cd~(2+)、Pb~(2+)的吸附作用及解吸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两种肥料相比,炭醋肥使土壤吸附和固定重金属Cd~(2+)、Pb~(2+)能力增强,Cd~(2+)的吸附和固定能力最高可分别提高33.33%、16.56%,Pb~(2+)吸附和固定能力最高可分别提高45.56%、54.59%;其吸附性与pH值呈正相关关系,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15.
基于牡蛎壳富含碳酸钙成分,采用800℃高温改性方法制备牡蛎壳改性花生壳生物炭,考察了其对溶液中磷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牡蛎壳改性后的花生壳生物炭对磷的吸附量显著高于未改性的花生壳生物炭。溶液初始磷浓度为200mg/L,添加0.02g的生物炭,在25℃下反应48h后,牡蛎壳改性花生壳生物炭磷吸附容量为197.3mg/g,约为未改性花生壳生物炭的17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考察不同温度和反应气氛对于污泥生物炭理化性质以及吸附能力的影响,在500、600、700和800℃以及9%含氧氮气烘焙至270℃耦合热解和纯氮气直接热解的条件下对污泥进行热解,将得到的污泥生物炭进行表征、燃烧行为分析以及对Pb2+进行吸附.结果表明:热解温度是影响污泥生物炭理化性质的主要原因,随着热解温度升高,污泥...  相似文献   

17.
由于过量磷肥的施用、大量含磷生活、工业废水的排放,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需要经济有效的方式去除磷元素.而牡蛎壳和花生壳均为生物质废弃物,可通过二次利用来制备牡蛎壳改性花生壳生物炭.采用添加牡蛎壳的方法对花生壳生物炭进行了改性实验,探讨了不同牡蛎壳对花生壳生物炭吸附磷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牡蛎壳改性的花生壳生物炭显著...  相似文献   

18.
生物炭制备过程中部分无机灰分以及热解副产物会附着在生物炭的表面,这些被附着的灰分及热解副产物会随生物炭一起进入环境中,由于其性质较活跃,在环境中易发生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物炭的结构及其对污染物的吸附行为.以稀酸、稀碱两种溶液作为洗脱剂,对纤维板生物炭进行洗脱处理以去除灰分及热解副产物.通过对比洗脱前后生物炭的元素...  相似文献   

19.
生物炭具备极强的吸附性能,能够将N、P进行有效固定于土壤中;同时,自身附带钾、钠、镁等元素,上述元素溶于水后呈碱性,能够调节土壤酸碱度;此外,还具有改善土壤结构,降低N、P随水迁移的能力。因而能够对N、P元素的迁移和转化进行调控。近年来,随着对生物炭的深入研究,生物炭的作用机制逐渐清晰。文章将引用广大研究人员的成果,对生物炭在其中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同时对生物炭进行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为给水体的重金属污染提供更为全面的防治对策,采用综述的方法,通过对大量研究文献与实践报告的整理,总结了业界利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治理重金属水污染的具体原理。其中物理学方法包括离子交换、吸附、膜分离等技术,化学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和氧化还原法,生物学方法则包括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等方式,并提出了不同情况下治理方法的选择建议,并对各类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水体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人们需要根据污染的具体内容和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治理措施,而随着各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重金属水污染的治理措施将更加多元化,效果也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