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金银花中砷、铬、镉、镍、铅、硒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并分析9个不同产地金银花样品中重金属含量。样品经微波消解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加标考察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以及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测限。建立的方法对6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7.4%~105.4%,相对标准偏差为0.6%~3.5%,定量限为0.2μg/L。9个产地金银花样品中砷、铬、镉、镍、铅、硒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8、0.62、0.22、2.02、0.84、0.70mg/kg。9个金银花样品被聚为4类。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灵敏准确,适合金银花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测定。9个不同产地金银花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均在药典规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污染及其测量方法一直以来都是粮食检测部门关注的重点.本文探索采用微波消解结合ICP-MS的方法同时测定小麦中铅、镉、砷、汞含量,并根据此法测量结果评价了江苏小麦重金属污染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测试铅、镉、砷、汞含量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1、0.9999、0.9999、0.9997;检测限分别为0.05μg/kg、0.01 μg/kg、0.02μg/kg、0.06 μg/kg;精密度分别为3.7%士2.8%、3.8%士2.8%、2.8%士1.9%、3.7%士3.5%;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5%±4.4%、98.2%±4.6%、100.6%±7.1%、97.9%±10.8%;2014年江苏小麦铅、镉、砷、汞含量未见超标.结果认为,微波消解结合ICP-MS是一种高效、准确的小麦铅、镉、汞、砷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消解和ICP-MS研究测定了佛山市市售大米重金属镉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0~0.15%,精密度较好,对米样重金属镉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4.00%~100.90%,均符合方法品质保证要求,说明ICP-MS测定结果准确可靠,能够符合日常分析要求。结果表明,所调查佛山市市售大米样品的镉含量均符合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规定的标准和NY/T 419—2014绿色食品稻米标准要求;但依据WHO/FA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推荐的PTWI值,所调查佛山市市售大米重金属镉污染情况为中等,对人体健康存在的风险不是很大,但仍需要加强检测和监督力度,确保没有超标大米流入市场。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杨梅果实重金属含量水平及其质量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拟从浙江省杨梅主产区采集杨梅果实样本进行测试分析,以期了解果实中铅、镉、砷和汞4种元素的污染水平,为杨梅的质量安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也是进一步深入研究重金属污染途径及其进行人工控制的基础。对浙江省13个县(市、区)128个杨梅果实样品中铅、镉元素含量采用湿法消解,使用Thermo Solar S4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砷、汞元素含量采用压力消解罐消解,使用AFS-930型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测定,并与国家标准进行比对和评价。结果显示:杨梅果实中汞、砷、铅和镉元素的检出率均达到100%,平均含量分别为0.0036、0.0290、0.1400和0.0120 mg/kg;除2个样品中铅含量超标外,98.43%的样品符合规定标准;杨梅果实中4种元素占各自标准值的比例分别为:铅(70%)、镉(40%)、汞(35.8%)、砷(5.8%);不同产地的果实中汞、砷、铅和镉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异;所测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排序为铅>镉>汞>砷,综合污染指数除了青田果实有轻污染以外(0.85  相似文献   

5.
不同加工程度对粮食中镉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稻谷和小麦不同加工程度样品的镉含量检测实验,探讨加工程度对粮食镉含量的影响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加工程度对降低稻谷镉含量的降低影响仅为17.8%,而对小麦的影响为46.5%。所以,加工程度只能转变镉含量轻微超标粮食的可食用性,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镉超标问题,必须从种植环节中入手,切实控制土壤及水源污染。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测定预处理中强酸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及其制品中重金属的分析关键在于如何将重金属从干扰其分析的物质中无损失地分离出来,也就是将样品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及其它物质破坏除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干式灰化法、湿式消解法和低温灰化法。其中湿式消解法是采用单一酸或混合酸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检测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消解过程繁琐且不能统一制备消解液的问题,采用硝酸、硝酸-氢氟酸和硝酸-氢氟酸-双氧水3种体系分别对国家土壤标准样品GSS-3和GSS-9进行微波消解,优化其消解方法及消解条件。结果表明:方法4-HNO3(5)-HF(2)不仅耗酸量少且消解完全,所检测的8种重金属元素均在标示值范围以内;而赶酸温度从140~170℃,土样消解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测定值均在标示值范围内,但当温度升为180℃时,Hg的测定值低于标示值的1/2。因此,最佳的赶酸温度选为170℃,不仅赶酸时间短,而且各重金属元素的测定值均在标示值范围内。为了进一步验证了此方法的可靠性,测定其精密度和准确度表明:本方法完成了同时消解土壤样品中铜、锌、镍、镉、铬、铅、汞、砷等8种重金属元素,测定值均在标示值的范围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因此该方法不仅可以同时消解和测定8种重金属元素,而且适用于大批土壤样品的测定,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干扰少等优点,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福建水产饲料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福建主要水产饲料及原料样品中铅、汞、无机砷、镉、铬等重金属污染状况;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铅、汞、无机砷、镉、铬的含量;结果表明:水产饲料样品中铅含量在0.05 ~3.52 mg/kg;汞含量在<0.00~0.912 mg/kg;无机砷含量在<0.01~5.40 mg/kg;镉含量在0.08~3.05 mg/kg;铬含量在1.28~20.46 mg/kg。原料样品中的铅含量在<0.01~7.51mg/kg,汞含量在<0.001~0.476mg/kg,无机砷含量在<0.01~1.43mg/kg,镉含量在<0.01~1.39mg/kg;福建部分水产饲料中汞、无机砷、镉、铬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存在重金属污染和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的微波消解方法消解黄土,用ICP-MS测定重金属镉和铅,并应用正交实验分析数据,以确定黄土中镉和铅最优的微波消解测试方法。结果表明影响微波消解ICP-MS测定黄土中镉、铅含量准确度的主次因素是微波消解条件>土壤克数>酸配比,并且得出镉的最优测试条件为A2B3C1(0.15g土壤样品,硝酸:过氧化氢:氢氟酸=6:2:2,第一种微波消解条件),铅的最优测试条件为A2B1C1(0.15g土壤样品,硝酸:盐酸:氢氟酸=6:2:2,第一种微波消解条件。在最优条件下,测得的镉和铅回收率分别为103%,97%,测定回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开展新疆枸杞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污染物风险评估研究,为枸杞消费、农药残留监管和重金属污染水平修订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采自主产区的25个枸杞样品进行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检测,检测的34种农药中有12种农药被检出残留,检测的25个样品中有12个样品被检出农药残留,汞、砷、铅、镉均未超过国家相关标准最大允许限量值,明确砷、铅、镉为重点防控因子。  相似文献   

11.
采用稀酸浸提法提取粮食样品中的镉元素,通过对提取方式、固液比、提取时间和酸度等进行优化,确定前处理条件.同时,与湿法消解、微波消解等其它前处理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稀酸浸提法结果准确,在成本上、安全上更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实验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梅 《粮食储藏》2016,(1):46-48
探索了一种对稻谷中重金属镉的快速、直接的测定方法,以适用稻谷集中收购、存储和流通过程中快速检测的的需要。样品无需前处理,直接磨成粉状即可上机测定。该方法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原理,样品中的待测元素受激产生特征X射线,并由高性能探测器接收,得到镉元素的信号强度,然后根据信号强度与浓度的比例关系,经过软件处理自动计算样品中镉的含量,20min内完成精确定量。检出限可达到0.034mg/kg,实物标样标准偏差为0.016。此方法简单快速,并且准确性高,重现性好,可广泛应用于稻谷中镉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3.
摘要:从核桃、板栗、银杏主产区分别采集样品,对其砷(As)、汞(Hg)、铅(Pb)、铬(Cr)、镉(Cd)、氟(F)、乐果、杀螟硫磷等重金属、农药残留及其它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并参照国家无公害水果要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四川主要干果经济林产品总体安全性好。多数地区的核桃产品安全,所检测项目均符合国家无公害产品要求,但有一个样品中(Cd)的含量为国家无公害产品标准要求上限的203.3%;板栗的氟(F)含量3个样品均超出国家标准无公害水果的最大限量要求,平均为最大限量的156%,最高为178%,但是低于四川无公害粮食产品的最大限量要求;银杏的各项检测指标均低于国家无公害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检测小麦中铅和镉含量的测定方法。样品中的目标物采用压力消解罐消解的前处理方法。铅含量在0~100 ng/m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0.997,检出限0.007 mg/kg,回收率96.8%~99.5%;镉含量在0~40 ng/m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3,检出限为0.004 mg/kg,回收率为76.0%~96.0%。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精密度高,是小麦中铅和镉污染物测定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蔬菜是我们日常的食品,快速准确的植物重金属含量检测方法对于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十分重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是一种金属元素分析的理想技术、是对生物及环境样品进行分析的常用手段。然而,不同的样品消解方法会给测定结果带来很大的差异。笔者利用ICP-OES技术,通过比较几种常用的酸消解方法包括酸用量及其配比对小青菜Cr、Pb、Cu和Zn含量的影响,得到了适合的酸消解体系为硝酸:硫酸:高氯酸=3:1:1。方法的精密度RSD在3.50%~6.33%,回收率Cr、Cu和Zn在92%以上、Pb为78%,表明该方法基本满足测试要求。试验结果可以为ICP-OES测定绿叶蔬菜的重金属元素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6种植物对土壤中镉的富集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了筛选出能适应湖南省重金属污染农田的镉移除植物,[方法]以甜高粱、生物质高粱、玉米、油葵、商陆、籽粒苋为材料,在醴陵市、株洲县和湘潭县重金属镉污染区开展田间试验,研究这6种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镉的富集特性。[结果]结果表明:植株中镉的含量高低受植物品种和土壤中镉的含量影响较大,3个试验点中6种植物地上部分重金属镉的含量高低顺序为:籽粒苋>商陆>生物质高粱>油葵>甜高粱>玉米,且株洲>湘潭>醴陵。除玉米外,其他植物地上部对重金属镉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具备对镉的富集特性,其中籽粒苋对重金属镉的富集系数最高。[结论] 籽粒苋对镉有很强的富集性,是修复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木段法和菌袋法栽培对黑木耳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寻找科学栽培方法。通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方法,对塔河县、绿春县和伊春市野生、木段法栽培和菌袋法栽培黑木耳样品的铅、镉、汞和砷含量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45个黑木耳样品铅含量0.15~0.57 mg/kg;镉含量0.019~0.116 mg/kg;汞含量0~0.56 mg/kg;砷含量0.22~2.1 mg/kg。野生黑木耳之间镉、汞和砷含量差异极显著。不同栽培方法之间铅、镉差异极显著,汞差异显著,砷差异不显著。由此得出,木段法栽培黑木耳重金属含量低于野生黑木耳及菌袋法栽培黑木耳;木段法栽培黑木耳重金属含量更容易控制,是较好的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18.
2023 年衡阳在全市耕地安全利用区示范推广种植镉低积累水稻品种臻两优 8612,加强高产栽培技术指导,并选点进行测产和稻谷镉含量快速检测。现场评议结果显示,该品种平均产量达到 650kg/667m2 以上,稻谷镉含量远低于 0.2mg/kg的国家标准,具有绿色、高产、低镉的良好表现。通过在重金属污染耕地上推广镉低积累水稻品种,兼顾成本和效用,有力实现了从源头解决稻谷镉含量超标问题,对下一阶段水稻新品种选育、推广的方向选择起到重要指导意义,对有效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保障粮食质量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棉籽中重金属污染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与评价湖南省棉籽中重金属污染水平,为保障棉花产品的质量安全以及探讨替代种植的可行性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集了湖南省所辖6个县区56个代表性的棉籽样品,测定棉籽中镉、铅、铜、铬、汞及砷的含量。采用污染指数法、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法评价湖南省六县(区)棉籽样品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和分布特征。【结果】君山区、安乡县、南县、望城区及鼎城区棉籽样本重金属含量均处在安全水平,综合污染指数变化范围为0.366 5~0.577 0;仅衡阳县镉单项污染指数相对偏高,综合污染指数(0.801 6)相比其他地区略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结论】湖南棉籽样本中重金属镉、铅、铜、铬、汞及砷的污染状况总体尚好,在重金属污染土地上用棉花替代粮食作物种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稻米中砷汞铅镉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稻米中四种重金属元素砷、汞、铅、镉的含量,评估污染程度,分析探讨减污措施。方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稻米样品中砷、汞、铅、镉四元素含量在0.0009mg/kg~0.410mg/kg;在稻谷由“糙米”到特等“大米”的去除皮胚过程中,砷、汞、铅、镉四元素的去除率达到了10%~45%。结论:所检15个区域31个稻米样品,其中4个样品铅含量超标,砷、汞、镉含量均未超标;提高加工精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危害,但水冲淘洗的措施对减轻食用大米的污染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