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及其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该自然保护区的保护重点、生物资源恢复措施及其保护对策,从而进一步阐明了全面保护该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恢复森林生态系统,拯救濒临灭绝的生物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为依法保护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方便群众依法办事,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吉林省白河林区法院、检查院,最近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人民法庭、检查室,并已经开始依法行使职权。  相似文献   

3.
5、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程序自然保护区划定之后,按以下程序和步骤建立: 自然保护区的规划调查就是对自然保护区的坏境条件及保护对象进行有关的专业和学科调查,选择并划定保护区的范围和面积。确定保护的性质和任务。提出拟建自然保护区的近期任务和长远要求,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调查和论证。在规划中,除环境条件和资源状况等自然因素外,特别要考虑以下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现连续35年无森林火灾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重点保护区之一,也是吉林省重点森林防火区。从1960年建区以来,到1995年秋防结束,已实现了连续35年无森林火灾,有效地保护了区内的动植物资源。为保护三江的涵养源,保证吉...  相似文献   

5.
以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的生态学意义,选择了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指标,并进一步对该自然保护区管辖范围内的野生植物多样性、野生动物多样性以及珍稀濒危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价值进行了评估与研究,以生态价值观为基本理论支撑,提出了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中国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现状,根据近30年来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经验,对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的关系,得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深度开发的战略应该是“抓住机遇,趁势发展”。并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出了科学规划,统筹发展,挖掘潜力,突出特色,改变观念,改进营销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四、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 1、自然保护区的性质和任务地球上的自然环境条件十分复杂,自然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因此必须选择一定的面积和范围——包括陆地、水域及一定高度的大气层,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拯救濒于灭绝的物种,进行研究和科学试验,这个特定的范围就称为自然保护区。它是自然保护事业的一项重要设施,对于促进科学技术、生产建设、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事  相似文献   

9.
拯救物种     
《湖南林业》2014,(9):1-1
生物物种的减少,会导致地球生态失衡,最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有意识地保护、拯救生物物种,是我们共同的义务和责任。开展物种拯救,就是要使95%以上的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外80%的重要生境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潜力巨大,生态旅游从80年代开始,发展迅速。在保护区内开展旅游,必须坚持保护为主,旅游为辅,以旅游促保护,保护与旅游协调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恢复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风灾区的自然景观,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该文从恢复风灾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长白山森林资源和充分利用风倒木增加社会效益三个方面,论述了尽速清理风灾区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同时对风灾区迹地更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愿与同行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吉林林业科技》2007,36(6):F0002-F0002
吉林省长白山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06年,是长白山管委会下设的事业单位之一。长白山的科学研究工作不仅是长白山地区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省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长白山科学研究水平,提升长白山地区发展的科技含量,省编办下发了《关于组建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等八个事业单位的批复》(吉编办[2006]3号),组建成立了吉林省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省长白山科学研究院的前身是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所,该科研所于1961年成立,主管部门为省林业厅。所承担的课题曾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林业部门科…  相似文献   

13.
粉碎“四人邦”以后,我国的自然保护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各种自然保护区相继建立,并颁布了许多法令和规定。同时也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施光孚同志“物种的自然保护”一文,系统地总结了他多年重视自然保护工作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对于广大林业工作者,特别是重视自然保护工作的同志不无裨益,我刊从本期起预以连载。  相似文献   

14.
湖北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物种多样性就地保护之评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湖北省22个野生植物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点)现已就地保护了55种国家第一批公布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占全省总数62种的88.7%;在对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物种多样性就地保护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调整和布局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自然保护小区、自然保护点和禁伐区,就地保护和其它保护手段相结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耧缀一车回回————回要业局不可的我产广西计 北京市:延庆县林业局 河北省: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山西省:省林业厅保护处、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林业厅、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辽宁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朝阳市林业局 吉林省: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向海国家级自然获得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名单  相似文献   

16.
长白山生态系统的保护意义和价值在全世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1986年由朝鲜半岛登陆的强台风使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大面积原始森林活立木连片刮倒,形成风灾区。28年来,风灾区经过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给科学、全面、及时开展长白山风灾区生态环境恢复及预警监测带来了全新的监测方法。通过对监测内容、指标和方法的设计研究,最终形成长白山森林风干扰灾害的生态环境恢复监测相应的技术指南和建立长白山生态环境预警监测体系,以指导长白山区域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预警长白山生态环境安全和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对我国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长白山区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恢复,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方面对长白山区的生态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拯救物种     
<正>生物物种的减少,会导致地球生态失衡,最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有意识地保护、拯救生物物种,是我们共同的义务和责任。开展物种拯救,就是要使95%以上的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外80%的重要生境得到保护。一要加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全面实施《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针对120种野生植物,采取就地保护、近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稳定、恢复和壮大野生资源。至2020年,全国要建设国家级就地保护点412个,营造适生生境2万公顷;构建近地保护点200个,形成近地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自然保护区是区域内最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是很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的集中地,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勐腊县为例,探讨了自然保护区中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及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我国林业物种保护拯救与自然保护区建设成就。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实施8年来,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市三位一体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有效保护着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提出今后工程建设的重点是认真编制好规划,积极研究保护立法,完善保护区布局,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力度,扩大拯救范围,强化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的市场监管和执法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