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将行为研究理论运用到动物保护中是生物保护学的一个新发展方向,大熊猫行为学和行为生态学不断发展的同时,相关的行为知识也逐渐被应用在栖息地管理、种群动态监测、种群灭绝风险预测、圈养大熊猫饲养和繁殖、圈养大熊猫放归等大熊猫保护和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对大熊猫的保护有着积极意义。总结了大熊猫行为研究在保护管理实践中比较重要的应用,并对今后大熊猫的保护行为学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圈养梅花鹿的人工饲养和繁殖的经验进行了总结,阐述了梅花鹿在南方地区圈养条件下的笼舍设置、饲料配比、日常管理等饲养繁殖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目前暂未见有野外华南虎繁殖的相关报道。现在国内绝大多数华南虎存在一定的近亲繁殖情况。为做好华南虎的人工繁育,恢复和壮大华南虎种群,本文从华南虎繁殖前期工作、饲养环境与笼舍、日粮组成与配制和日常饲养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圈养条件下华南虎繁殖期的饲养管理技术,并总结了圈养华南虎繁殖期的行为表现,可为圈养华南虎的人工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野生马鹿资源丰富,是全国茸鹿的优良种源,圈养茸鹿饲养具有较好的前景,现将乌鲁木齐动物园茸鹿饲养的经验介绍如下:1马鹿营养需要马鹿在人工饲养后,应参照其生活习性和已有的饲养、营养技术资料。我园场地较小,马鹿一年四季圈养,营养需要主要依据体重计算,参照《新疆马鹿试行饲养标准》的营养需要,见蒋洁主编的《新疆马鹿饲养技术》2马鹿日粮马鹿耐粗饲,可饲用粗饲料种类丰富,但因马鹿无上门齿,唇舌灵活,能像羊采食那样,用唇将食物纳入口中,靠下门齿与上颚齿垫将食物切断,简单咀嚼后吞咽,而鹿的齿冠较低,不适于咀嚼粗硬饲料,只能采食鲜嫩植…  相似文献   

5.
李永祥 《林业科技》1992,17(3):34-36
北美洲鹿类繁多、分布广泛,其中主要以白尾鹿为主,是加拿大和美国数量较多的大型狩猎动物。该鹿的尾臀毛色雪白(故名为白尾鹿),有一对大而明显的耳朵、无毛的鼻镜和适于奔跑的长腿及蹄子。该鹿繁殖率较其它鹿类高,产茸量也高,在加拿大和美国有少量的饲养。在北美,由于圈养鹿较少,所以对野外生境、种群状况等研究较深入,技术手段亦先进。而国内鹿类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圈养条  相似文献   

6.
初情期是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其发生机制十分复杂。本文通过报道一例亚成体大熊猫的提早发情现象,从遗传和内分泌因素、营养和个体发育状况以及气候环境等多方面探讨影响雌性大熊猫初情期提前的潜在原因,同时在大熊猫饲养管理中,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使其保持适宜的生长速度,减少或避免出现过早发情状况。  相似文献   

7.
城市动物园是城市功能的一部分,其既具备普通公园的一般属性,又有动物园的特殊性。以昆明动物园管理实践中对园内植物养护与野生动物饲养管理相结合方面进行的尝试和摸索为例,分析动物园园林植物的特殊用途,探讨二者相辅相承的结合,为进一步提升园林植物与圈养条件下野生动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提高园林景观与野生动物饲养管理水平,更好地展示现代城市动物园的功能和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圈养繁殖动物的适当终点应为圈养个体的野外放归。对一些稀有濒危的大中型动物而言,由于栖息地日益狭缩、破碎,再加上自身活动或扩散能力较弱,通过放归或易地的方法来维持野生种群的长期续存,在保护生物学上已成为一种重要途径。人为将一些生存受到威胁的动物圈养繁殖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动物环境丰容已成为现代动物园管理与建设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国内各大野生动物园都在为圈养野生动物营造接近其自然栖息地的生存环境,以满足动物生理和心理的自然需求,同时也在向游人传递动物与环境的正确关系不断做出新的努力与尝试。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对草食类、猛兽类和水禽类动物的观展空间进行了环境丰容改造,筛选适宜栽植的植物进行了绿化造景,旨在提高动物福利,营造生态景观,提升动物观展区的环境丰容度,以期为国内动物园环境丰容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雪豹的救助     
樊江 《新疆林业》2006,(5):41-43
雪豹为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新疆境内,由于雪豹在野外因受伤、疾病等威胁,往往需要实施人工救助。雪豹救助涉及动物生物、动物营养、畜牧、动物医学等专业技术知识,成功救助雪豹是综合技术实施的结果。乌鲁木齐动物园作为全疆唯一专业动物园,曾于上世纪80-90年代和2005年多次成功救助幼小和伤病雪豹,积累了一些救助雪豹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技术经验,这些技术经验为今后雪豹救助和开展雪豹人工饲养繁育技术研究打下良好基础,现以2005年9月我园成功救助两只幼龄雪豹为例,将雪豹救助技术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圈养马来穿山甲(Manis javanica)进行人工饲养繁殖研究,在圈养条件下的同一只马来穿山甲在1年内连续产2胎,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填补了马来穿山甲繁殖参数的空白。  相似文献   

12.
对某些濒危珍稀动物圈养、繁殖、个体的野化及放归野外的工作是许多动物保护工作者的美好愿望。但是这项工作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对大型食肉类动物。将圈养动物放归野外的工作,除了动物本身的体质状况需要考虑外,还要考虑诸如圈养动物是否会携带某些病菌到放养地,从而威胁原有野生种群的生存;自然环境中是否有足够的食物供给;是否会影响到当地的其它物种的生存;是否会影响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人工驯化改良后的野猪,不仅具有瘦肉率高,适应性强,保持野味的优点,而且又克服了野母猪仅在春季发情和人工圈养环境下不易管理等缺点,并能正常饲养和繁殖。驯化改良后的野猪肉香味美,营养极其丰富,其肉内所含的亚油酸是家猪肉的2.5倍,对于动脉硬化而导致的冠心病和脑血管类疾病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野猪肉具有野味、保健、出口创汇三大优势,市场销售前景可观。根据饲养实践,现将野猪的圈舍设计及配种与接产技术介绍如下。1饲养圈舍设计1.1设计原则圈址选择:要选在地势略高容易排水、干燥通风、座北朝南、土质坚硬、交通方便、距离屠杀场、畜…  相似文献   

14.
师蕾 《绿色科技》2020,(6):91-92
指出了野生动物的饲养管理在动物园日常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动物园内野生动物饲养管理具有的特殊性,内容有饲料种类多样、日粮配置复杂、饲料加工与投喂方式不同等,提出了加强野生动物饲养管理的有效策略,如做好园内日常管理工作、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科学配置日粮、优化饲养栖息环境等,并阐明了一些饲养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重庆师范大学穿山甲饲养繁殖研究基地对新引入圈养环境下的2只雄性马来穿山甲(Manis javanica)(一只为成体,一只为亚成体)进行了行为观察研究,分别在室内进行预观察与连续观察、在人工圈养环境中连续观察,观察期为1个月。从分析结果看出,成年穿山甲的适应环境能力要优于亚成年穿山甲个体,而日常活动开始时间早晚主要由其生理钟调节支配,还可能与其他物种在其周边活动有一定相关性,但与所处小环境并无太大的关联。在圈养环境中,其休息行为比重加大,并且攀爬、游走、作窝行为比重也增大;在圈养环境中,两只穿山甲出现不同日常生理状况,观察到的数据及行为比例对成功人工驯化和饲养野生穿山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特种动物由于量少,且具有常规畜禽产品所没有的价值(如营养、药用、观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消费上的猎奇心理,相对经济价值较高,加上多年来多种传统项目市场疲软、效益下滑,特种动物饲养日趋成为众多投资的投资重点。但由于特养本身的特殊性及品种、技术、市场等原因,给一些投机以可乘之机。这些投机往往以假充真,坑害饲养户。笔提醒广大饲养户,在特种动物饲养过程中要严防“四假”。  相似文献   

17.
特种野猪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野昧浓厚的优点。其肉香味浓,具有“野味”的特色。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含有17种氨基酸,亚油酸(C18-2)含量是家猪的2.5倍。亚油酸是目前科学界认为唯一的人体最重要和必须的脂肪酸。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在家猪肉价格一路走低的态势下,不少养殖户、养猪场转养新品种,以迎合市场的需求,追求新的饲养效益而转向饲养特种野猪。特种野猪耐粗饲,抗病力强,既可散养,也可圈养,易管  相似文献   

18.
猕猴是一种珍贵的实验用猴,本文介绍了贵州猕猴(Macaca mulattaZ imm erm ann)的驯养、繁殖以及疾病防治情况。饲养管理制度化、饲料制作符合动物的生理、心理和营养需求以及详细的档案记录,是成功进行猕猴驯养繁殖并获取高标准实验用猴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麝鼠在人工圈养条件下,其混合精料除个别饲养专业户投给生料外,大多数饲养场及专业户都熟制成窝头投给。生科投给节省人工、能源(电、煤),可以降低饲养成本,同时补以维生素等添加剂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20.
针对济南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大羚羊等5种非洲食草有蹄类动物在半散放混养条件下饲养繁殖及动物群体管理进行了研究,经过7年饲养实践,总结出了较成熟的驯养繁殖管理方案,并深入研究了如何创造可持续利用的、模拟自然的小生境及建立动物关系稳定的生态放养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