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池塘养蟹往往有部分河蟹,栖居在离开水体的洞穴里,不能正常摄食和脱壳生长。该蟹规格小、色泽黑、口味差、经济价值极低。这种蟹通常称为“洞蟹”,要提高河蟹的养殖质量,必须防止河蟹打洞穴居,减少洞蟹的生成。根据笔者养殖实践,形成“洞蟹”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养殖水体溶氧过低,不能使其正常生活。致使部分河蟹往岸上爬,定居岸上,时间一长,不再下水觅食,既不脱壳,又不生长,体色奇异。二是水位变动太大,水位上升时,有些河蟹在水面附近打洞,水位下降后,它们来不及向下迁移,时间一长,就适应了洞穴生活,懒于活动。三是投喂…  相似文献   

2.
<正>青城公园作为呼和浩特市的城市中心公园,其水体质量直接影响公园水体景观和周边生态环境,水体生态治理成为了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市区内严格限制采用地下水,公园水体缺乏足够的水源补充,一度出现水质变差、水位下降、水体生态恶化等问题。通过梳理、分析相关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并取得了不错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西苕溪流域横塘村站水位受上游洪水及下游回水顶托的双重影响,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呈不规则绳套曲线,水位预报难度较大。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简单且效果明显的水位趋势法预报横塘村站水位过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可以作为其他预报方法的重要补充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玄武湖底泥在不同上覆水位下内源磷释放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世玮  荆肇乾  王郑 《森林工程》2010,26(1):16-19,24
以南京玄武湖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对照试验探讨玄武湖湖底泥在不同上覆水位下内源磷释放规律和底泥中磷的赋存形态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扰动的中性水体中,高水位情况下底泥界面的厌氧状态造成磷的释放量和释放速率高于低水位情况,在碱性环境中,高水位造成的泥水界面厌氧状态不再是内源磷释放的主要因素,[OH]-的存在使得化学溶解作用和物理扩散作用超过微生物的释磷作用;静止的水体的内源磷释放规律和有扰动的相似,但是释放量均大于扰动水体。对底泥中不同形态磷的含量分析表明,底泥内源磷的释放主要是由底泥中的有机磷和铁铝结合态磷(Fe/Al-P)的转化引起的,高上覆水位条件下湖泊底泥中有机磷释放量大于低上覆水位下该值,进一步说明在中性水体底泥内源磷的释放过程中,底泥中的释磷微生物的作用要大于物理和化学释磷作用。在实际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中,可以通过人工方法适当降低湖泊水位以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来减缓内源磷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河北省平山县树石小流域为例,详细介绍了小流域测流建筑物的设计法和计算步骤,其中包括设计流量的计算,测流建筑物型式的选择和测流建筑物的设计计算,并且给出了确定流量的计算公式及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山庄内的冲沟、水体,利用SWMM软件建立开发前(热河上营时期)、后(避暑山庄时期)两个情景的水文模型,在不同降雨量的条件下,对雨水径流的汇流过程和排放过程进行情景模拟,对比分析两种模型的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及峰现时间;针对山庄内的景观湖体,利用HEC-Ras软件建立二维非恒定流模型,分析不同降雨量下景观水体的汇水效果。结果表明,避暑山庄水体系统对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具有消减、延迟作用,能够形成具有一定效果的季节性水体,并依靠武烈河形成了稳定的补水排水体系,提升了水系的水安全能力和水景观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暴雨天气时保障隧道内通行车辆与人员安全,基于LabVIEW和单片机设计了隧道内涝的实时监测预警系统。采用超声波液位计测量水位数据,利用雷达流量计收集流速和流量数据;通过雨量桶收集实时降雨量数据,由单片机采集并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内置循环神经网络算法获得将来一定时间内的隧道水位数据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报警电路报警状态。通过相关分析,证明系统对于隧道内涝具有良好的监测和预警功能。  相似文献   

8.
胡长英 《绿色科技》2019,(2):75-77,79
研制了一种高效富氧装置,通过清水充氧试验测定了高效富氧装置的充氧性能。结果表明:高效富氧装置有较好的充氧性能,在液体流量为70mL/min,气体流量为2mL/min时,其氧总转移系数为0.97L/min,充氧能力为0.27kg/h,氧气利用率达到85.77%。通过将高效富氧装置应用于受污染河流的曝气充氧实际工程中,发现该装置能够快速消除水体的异味,改善水体水质,提高水体透明度,实现对受污河流的高效快速净化。对实际污水的小试充氧实验中,水体COD、TP、NH+4-N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73.65%和61%。  相似文献   

9.
以徐州市潘安湖、九里湖为例,阐述了采煤塌陷地水系、驳岸的生物修复技术,以期为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提供一定的依据。提出了及时清理及收割水生植物以免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及时控制水位以丰富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许德龙 《林业科技情报》2012,(3):132-134,138
结合额木尔河大桥工程实例,对额木尔河大桥水文计算进行简单分析。本次水文计算采用频率分析法和形态断面法两种方法确定设计流量,并根据设计流量推算设计水位、设计流速和最小桥长,计算壅水、浪高,确定桥面最低高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森林地面水源取水和水质优化处理系统处理前后水体的水量和水质进行测定,分析出水量与水位差的函数关系及水体水质的变化规律,从而掌握收集地面径流水量及处理水质的情况。结果表明:当水源收集处理系统原水水位和净水池水位差为10~15cm时,过滤区单位面积出水量为0.39~0.74m^3/h·m^2,浑浊度去除率为99.48%,肉眼可见物的去除率为100%,可以满足森林消防和游客活动中的大部分用水的(饮用水除外)水质要求,是构建无动力环保林业供水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为森林水源生态收集处理利用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锦屏一级水电站大江截流面对戗堤落差大、水流流速高、河床两岸山势陡峭、施工道路难布置等施工难度大的问题,用模型实验对河道糙率及沿程水位流量关系进行了验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施工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3.
赵艳红 《中国林业》2014,(11):52-53
湿地,地球上介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它包括沼泽、湖泊、河流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近海海岸以及人工库塘等5种积水形态。这些常年积水的地区往往能够滞留吸收有毒物质、净化水体,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虽说我国湿地资源丰富——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无节制的开发、城市的极速扩张、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湿地资源正被一点点蚕食侵吞,.  相似文献   

14.
李烨 《林业建设》1996,(3):26-26
谈谈改进水池及水箱水位控制装置的设计牡丹江林业勘察设计院李烨在给水工程设计中,在管网内调节流量的构筑物调节水池、室内给水系统中,当需要增压、稳压、减压或需储存一定的水量时所设置的水箱或水池,均应考虑到水位控制装置的设计问题。在一般的设计中,当水箱(水...  相似文献   

15.
本次工程的建设依托现有水库进行,其中交通组织的衔接将作为近期四丰山水库的规划重点。道路工程形式主要有库区监测栈道、库区管护道路、砂石路、湿地监测道路四种形式。同时利用通过多层次的地形高差和多层次的植物群落,增强对流动水体的滞留和净化能力。生态岛采用坑塘式设计,种植有水生植物,其二者相辅相成,坑塘可减小水流冲击保护植物根系,植物可固定生态岛的表层土,避免土壤流失,且有利于滞留物的沉降。生态岛标高低于地面标高,以保证丰水期水流的通过性,最终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由于森林土壤的渗水作用比农田高,所以在森林集水区内的土壤——地下迳流量比农田高1.5倍多。土壤——地下迳流的速度比地表泾流慢,所以在森林集水区内总迳流量一天的变幅在4—10之间,也较农田大为降低。特别在洪水泛滥期间和平水位时,森林对泾流的影响则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以辽宁冰砬山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次生林综合流域森林为研究对象,采取林分、坡面径流场、集水区测流堰水文因子测定的方法,对综合小流域森林降水截留、坡面径流、区域径流输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辽宁冰砬山落叶松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冠层能有效的截留大气降水,其截留率分别为24.8%和16.6%;以Kostiakov方程对两种林地土壤入渗速率的模拟较好,模拟方程分别为iL=6.652t-0.179(R2=0.97)和iC=21.147t-0.162(R2=0.93);森林对大气降水的滞留时间随大气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增加而减少,但是小流域径流峰值出现的时间却是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延长,森林能够有效延缓和降低流域径流峰值出现的时间和高峰流量。  相似文献   

18.
对4个耐水湿树种在太湖滩涂造林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造林区域内水位、种植点与水岸间距离等对造林树种的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试验造林树种应选择地下水位50~100 cm的立地为宜,水位太高将造成植株浸水时间过长,植株生长不良。不同树种间受水位、坡度的影响也不同,其中垂柳、水杉、池杉3个树种的平均地径随平均水位下降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去年长江流域出现了1954年以来又一次特大洪水,洪水水位连连超过历史纪录,给我国部分省市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作为洞庭湖流域支流的泪罗江,在这次洪涝灾害中劫数难逃,累计损失数亿元。有人说,去年的洪水是历史上最大的洪水,如果单纯看洪水水位,确实为历史之最,但对比以往的水灾纪录,却可以发现,去年通过长江流域的最大洪峰克量并不及水文纪录中的最大洪峰流量,为什么会出民不是最大流量的洪水却连连创下新的水位历史纪录这种现象呢‘!国家环保局生态处在国泰处长认为: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是长江流域森林植被的人为出坏!科…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生物质热解机理,并综述了热解温度、升温速率、物料的种类与形态、压力、滞留时间、反应气氛、物料含水率、灰分含量等因素对热解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