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2000~2004年黑龙江省夏季森林火灾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该地区夏季林火呈现明显的空间、时间分布特点。(1)黑龙江省夏季林火只在121°12′~130°16′E和46°53′~53°25′N之间发生过。(2)大兴安岭和黑河地区是黑龙江省夏季林火的主要发生地区,大兴安岭地区的夏季林火火因基本都是雷击火,黑河地区的夏季林火火因主要是烧荒。(3)大兴安岭及黑河地区各个县区夏季林火状况有很大不同。(4)6月是大兴安岭雷击火发生最多的时期,6月15~25日是烧荒引发夏季林火的重点时期。黑龙江省6月15~20日间发生的夏季林火次数最多,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过火面积也最大。7月1~5日及8月20日以后均没有夏季林火发生。(5)黑龙江省夏季林火日变化规律较为明显地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李伯济  杨少文 《森林防火》1992,(3):30-31,33
南阳地区是河南省最大的林区。全区有林地49.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2.1%。自1987年大兴安岭“5.6”特大森林火灾以来,南阳地区的森林防火工作出现了好势头,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和火灾损失逐年下降。但诱发较大火灾的隐患仍然存在,因此还必须加强防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如下:一、合理确定森林防火期根据南阳地区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规律,将全区的防火期定为每年的10月1日至次年的5月31日。在防火期内,另将11月份(农历“十月一”前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频发,研究其季节性变化趋势及空间动态分布特征,对今后该地区森林防火期划分和防火资源的合理分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对1981—2018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数据进行趋势和突变分析,使用分位数回归法研究影响森林火灾过火面积的时间与空间因素,得出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整体呈先下降(1981—1999年)再上升(2000—2007年)又下降(2008—2018年)的趋势。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春、夏、秋三季,春季森林火灾变化较复杂,波动明显,在1991年发生突变;秋季森林火灾波动较平缓,但在1994年发生突变;2004—2011年期间夏季森林火灾明显增长,火险期向夏季发生偏移和延长;冬季发生火灾较少。森林火灾过火面积与火灾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尤其在高分位点处,正相关性更加显著。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鄂伦春自治旗等地,从空间横向动态变化来看,整体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增的趋势;从空间纵向动态变化来看,海拔对森林火灾过火面积的影响并不显著。建议应加强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北...  相似文献   

4.
对黑龙江省2008—2017年发生的森林火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全省共发生森林火灾528次,年平均52.8次;森林过火面积13.8×104hm2,年平均1.38×104hm2;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5、6、7和10月份;起火位置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黑河、伊春及牡丹江市等地区,并随时间推移逐步北移。其中,雷击火引起的森林火灾次数最多,为276次,占火灾总数的52%。以10年间火灾发生的时间节点、火灾程度、火场地点和起火原因4个主要方面的统计数据为依据,明确了黑龙江省的森林防火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林火与气象及林分组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林火与气象的关系森林火灾与防火期月平均气象因子的关系,我们选取崇安、平和、龙岩三县、代表福建省闽北、闽南和闽西类型,统计各县月气象要素范围内出现的森林火灾次数、面积。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探讨森林火灾与月平均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见表1) 它们的规律是①森林火灾次数和面积,随着月平均较差温度(△T)增加而递增,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较差温度在6—12℃之间,森林火灾次数、面积明显剧增。②森林火灾次数,面积,随着月平均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6.
在提出森林火灾高发期定义的基础上,对2004-2009年浙江省森林火灾档案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4-2009年浙江省共发生森林火灾3117起,森林火灾高发期17个,其基本特征表现为:火灾高发期日数仅占火灾发生总日数的23.40%,而火灾发生次数却占了总次数的66-31%;森林火灾高发期内森林受害面积、伤亡人员、扑火经费分别占期间总数的71.13%、74.77%、66.41%;火灾高发期集中于2-4月,占高发期火灾次数的82.35%;烧荒烧灰和上坟烧纸是引发森林火灾高发的主要凶素,分别占高发期次数的45.84%和31.56%.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2000-2009年林火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龙江省林火年际变化的分析,总结出林火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规律。黑龙江省10年间发生的林火以人为火为主;林火发生由西北向东南呈带状分布,即林火脆弱带的分布区域为大兴安岭、黑河及伊春部分;10年间森林火灾次数随年际时间呈下降趋势;其年均林火面积在105 hm2附近震荡;森林火灾发生所产生的危害程度,2003年和2006年危害指标最重;10年间森林火灾扑救费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长沙县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长沙县"十一五"期间森林火灾发生的统计数据,从地域、时间、火因和肇事者等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结果表明:森林火灾发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据此可分为重灾区、较重灾区、较轻灾区、轻灾区和无灾区;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防火期内,其中春防期明显多于冬防期,2月或3月为高发期,一天中的起火高峰在10:00—18:00;森林火灾发生主要由人为因素引起,森林火灾的肇事者老人最多,占30.6%。通过对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的调查分析,为长沙县"十二五"期间的森林火灾防控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森林火灾的时间.根据历年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全州规定每年11月至次年5月为森林防火期,1、2、4月为防火警戒期,以1976—1978年的火情记录为例,6年中全州共发生森林火灾24次,占79%.在防火期外,特别是在七、八月伏旱期,也曾发生过森林火灾,但已无火情记录可查.  相似文献   

10.
运用克里格空间数据制图和传统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001—2008年黔南州森林春季防火期主要气象因子与林火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黔南州森林春季防火期内降雨量、蒸发量和最大风速相对空间分布不均匀,而最高气温、最小空气相对湿度则相反;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时间动态明显;森林火灾次数及火场面积呈逐渐增加趋势;空间分布上以都匀、平塘和罗甸3地为分界线,东南部6个县市森林火灾次数及火场面积大于西北部6县市。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丹东市振安区"十二五"期间发生的森林火灾统计数据,从地域分布、季节变化、起火时间、火灾起因四方面进行丹东市振安区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丹东市振安区共发生森林火灾162次,受灾森林面积50.7hm2;森林火灾发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可将丹东市振安区划分为森林火灾重灾区、一般灾区、轻灾区三类区域;主要发生季节在春季防火期内,4月为高发期;起火时间主要集中在10:00—14:00,占69.75%;主要起火原因为清明节上坟用火。  相似文献   

12.
山火发生图、森林火灾发生图和森林燃烧图的研制,有助于了解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对防火和灭火设施的调整、森林火灾等级的划分、森林火灾发生的预测预报均有重要的适用价值.目前世界护林防火比较先进的国家十分重视火灾发生图的研制.加拿大1973年研制了荒火发生图,1979年研制了安大略省林火发生图;1977年美国研制了南部地区的林火发生图.郑焕能教授于1981年研制了大兴安岭东部林区火灾发生图和雷击火源、人为火源及烧荒火源分布图;1984年东北林学院对黑龙江省及呼伦贝尔盟的山火发生图和森林燃烧图进行了研制.为了进一步对甘孜州森林火灾规律进行分析,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特研制本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与人为火发生规律的差异性变化,为研究区针对性的开展火源管理及合理制定火灾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基于研究区1966—2021年间发生的森林火灾数据,按火因归类筛选出雷击火和人为火,通过方差分析、线性拟合等方法对比分析雷击火与人为火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发生差异、规律变化及火灾季的变化趋势。【结果】1966—2021年间研究区共发生森林火灾1 887起,其中雷击火932起,人为火503起,占比分别为49.39%和26.66%。雷击火与人为火在发生年份、月份和时段等不同时间尺度上均有显著差异。研究区雷击火数量呈波动增加,而人为火数量呈波动减少的趋势,尤其是1987年之后研究区雷击火数量逐渐高于人为火,但从整体看研究区森林火灾总数变化并不显著。从火灾面积来看,研究区雷击火面积整体呈增加趋势,而人为火和总森林火灾面积呈减少趋势。研究区雷击火集中发生在6、7月份,人为火多发生于4、5月份,且呈现夏季防火期雷击火数量显著增多,但雷击火面积变化并不显著,春季防火期人为火数量和面积显著减少的变化趋势。从发生时段上看,研究区人为火高发时段为10:00—15...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5—2011年5—10月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的雷击火灾、闪电气象数据和其它数据,建立用于该地区雷击火预报的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并将ROC曲线用于模型的评价。结果表明:2005—2011年该地区雷击火发生数量年际变化较大,相对于人为火呈上升趋势;集中发生于5—6月,与云地闪电发生频数相关不显著(P0.05)。经似然比检验,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为:前7 d FFMC平均值、前3 d地闪次数、前7 d平均降水量。用于模型评价的ROC曲线比较凸近左上角,曲线下面积(AUC)为0.888,表明模型预测效果较理想,可为大兴安岭林区的雷击火预测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森林雷击火的预报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雷电引发的林火通称“雷击火”,它是森林火灾中危险的自然火源。科学家一直把雷击火作为森林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因子。据统计,在内蒙古大兴安岭,由雷击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该区火灾总数的24%。特别是近几年来,尽管雷击火次数不多,但多发生在4~8月份,且是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北部原始林区,很难及时发现,容易造成特大森林火灾,从而蒙受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北方重点国有林区,扑救森林火灾任务十分繁重,同时,由于地形、林型、道路、气象等因素影响,火场情况多变,险情时有发生。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特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北纬47°39′~53°23′,东经125°5′~120°00′)南北相距627公里,东西相距368公里,地势东陡西缓,构成山地丘陵地形,林区地势起伏不大,海拔高度一般在400~1500米之间。植被以落叶松为主,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森林火灾的发生规律,是森林火灾预测预报的基础,也是指导森林防火与扑救工作的重要科学依据。本文收集了山东省2002-2015年森林火灾的统计数据,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统计分析,揭示了山东省森林火灾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来看,山东省森林火灾2002—2008年处于高发期,2009—2015年森林火灾次数明显减少,2002-2015年主要森林火灾类型为一般森林火灾和较大森林火灾,且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春季。从森林火灾发生的空间分布来看,山东省17地市没有重大森林火灾和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较大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济南市,一般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济南市和威海市,森林火警主要发生在济南市和青岛市,济南市发生的森林火灾次数最多、过火面积最大,德州市、聊城市及菏泽市没有发生过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由于采取一系列的防火措施,连续五年没有发生大的森林火灾,1985年平均森林火灾受害率为2‰。 85年,吉林省的护林防火任务十分艰巨,存在许多不利因素;(1)春季森林防火期干旱少雨,大风天气多,秋季早霜晚雪,使秋季森林防火期延长;(2)林下植物生长茂盛,多数地方由于多年没有发生山火,林内可燃物增多,危险性增大;(3)在农业、林业生产实行承包责任制后,林区群众从事多种经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入山农民越来越多,去年吉林省部分地区又遭受严重水灾,为解决生产自救,大量群众进入林区从事副业生产,林内人烟遍布,火源急骤增  相似文献   

19.
森林火警火灾的发生特点从火灾发生的原因看,非生产性人为火源占火灾总数的23%,说明火源管理还存在一定漏洞。提高全民的防火意识,刻不容缓。夏季雷击火占火灾总数的53%,预防和扑救夏季雷击火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新课题。从火灾发生的时间上看,火灾主要集中在5—8月份的春夏之交。“7·28”夏季雷击火灾分析据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资料显示,自2002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降水量仅为13mm,比历年同期减少8成;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偏高2度,最高气温达37度。连续干旱,在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已形成一个干旱中心,森林地表和深层…  相似文献   

20.
1979年冬至1980年春,我区林火总次数多达232起,其中烧林面积1千至1万亩的有45起;万亩以上的有12起,烧毁森林面积共达447,110亩。但自80年冬以来森林火灾已大幅度地有了下降。1983年冬—1984年春,林火总次数下降到只占79年防火期的27%,受害森林面积只占79年防火期的13%。同时没有发生过万亩以上的特大林火。近几年来,我区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主要采取如下森林防火技术措施: (一)防火瞭望台的设置 瞭望台是及时发现火情最有效的设施之一。近几年来,我区又增建了一些瞭望台。森林火灾发生较多的宁明县到目前为止,已建瞭望台13座,均匀分布在全县170多万亩的森林里。在防火季节昼夜值班,一旦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