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国优化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推动力,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文中介绍巴西国家公园发展状况,从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层级、共管或参与式管理模式、法律保障体制、资金保障机制等角度对巴西国家公园管理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借鉴巴西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的经验,从建立统一分级管理体系、健全资金投入及保障机制、加强社区共管、建立自然保护地法律体系等方面提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建议,对于我国推进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和切实提升自然生态保护力度具有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顶层设计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作了解读。从我国自然保护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着体现改革创新、并与国际接轨的原则,从国家顶层设计的高度,阐述了构建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大意义、核心理念以及国家公园主体地位的基本内涵,提出了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分类系统和发展目标,明确了建立统一分级分类的管理体制、创新科学规范适用的监管机制、推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解决自然保护地历史遗留问题和构建自然保护地治理体系保障机制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对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对解决资源约束趋紧和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破解部门之间以及国家和地方矛盾,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实现中华民族长远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外自然保护地体系比较分析,特别是借鉴IUCN自然保护地管理分类体系,提出了重构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和财权以及建立统一高效管理体制等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公园体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规则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是我国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为贯彻《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现阶段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的目的、对象、任务、原则等总体要求,提出了体系转换、整合归并、范围调整和区划优化规则,以及预案、确认和实施三步走的实现路径,探讨了整合优化后自然保护地的分类分级分区管理以及治理支撑体系,以期为我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供技术参考和指导,以推进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总体规划等基础工作,构建统一规范、管理高效、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升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分析青海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及其基本特征,对自然保护地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青海省自然保护地以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主,包含水利风景区、湿地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沙漠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类型;管理体制存在生态保护多头管理、政出多门问题严重,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庞杂交叉甚至矛盾,土地权属复杂混乱等问题。提出自然保护地体系由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向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转变;服从大局,整合资源,统一规划管理;尊重自然法则,实现严格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统一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自然保护地全民所有土地与集体土地权属并存的现象较为普遍,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何妥善处理社区居民权益与自然保护二者关系是国家公园高水平保护面临的挑战。在总结与提炼钱江源国家公园创建区保护地役权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探索、构建国家公园保护地役权管理和评估技术体系。该体系在管理层面涉及管理流程、方案编制、调查核实、供役地授权文件形成、合同签订、管理制度建设等环节;在评估技术层面涉及评估对象、内容与类型、评估流程、数据获取,以及合同履行情况、集体林地与农村承包土地保护地役权资产和生态效益评估等内容。该体系建设提供了以集体土地为主的国家公园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统一保护、统一管理的实操性规则,对高质量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7.
绿文 《国土绿化》2020,(4):48-49
记者从3月31日召开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获悉,国家林草局与青海省共同启动示范省建设工作以来,积极探索具有青海高原特色的保护、管理和建设之路,在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职能改革创新、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为我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积累了经验。据介绍,自开展示范省建设工作以来,青海省制订印发了《贯彻落实〈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建立由青海省林草局行使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责的统一管理机构,明确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管理机构的级别和管理层级等机构设置问题,为自然保护地相关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全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以来,按照中央和自治区机构改革的安排,自治区林业局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地管理交接工作,逐步将其它部门管理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海洋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归属到林业部门统一管理。按照自治区统一要求,认真起草《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广西实施意见。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涉及自然保护区的问  相似文献   

9.
IUCN自然保护地管理分类与管理目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阐释了自然保护地定义,IUCN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各类型显著特征及管理要求,IUCN自然保护地分类框架对我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广西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问题与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决定了建立自然保护地的必要性。文章分析广西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发展状况,分析自然保护地管理、科研和法律体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从保护地的顶层设计、管理模式,以及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以促进自然保护体系的建立及完善。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浙江省金华市自然资源(林业)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完善"管理、投入、共享"三项机制,累计建成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40处(其中国家级9处),数量位居全省第二,自然保护地面积超过国土总面积的10%。目前,科学规范且独具金华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已初具雏形。在创新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上率先探索打好"专职管理、整合优化、严格执法"组合拳,构建布局合理、分类科学、定位明确、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夯实管  相似文献   

12.
自然保护地普遍面临着保护管理与社区居民关系的问题。分析了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地内原住居民的现状、梳理了目前涉及自然保护地内原住居民管理的相关规定,并对如何分类管理不同类型的原住居民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对各省在贯彻落实《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精神,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我国自然保护地经过60余年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类自然保护地已逾12 000个,覆盖陆域面积约18%。但因体制机制等原因,自然保护地间交叉、重叠、管理目标冲突越来越严重,没有形成真正的保护地体系。通过分析国内外自然保护地体系发展与规律,首次以保护管理效能为划分标准,提出了新的保护地分类体系构建方案,即以管理目标为主线、保护管理效能为导向,可将自然保护地划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保护区、自然遗迹景观保护区、自然资源保育区和自然保护小区等6类。国家公园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真性为首要目标,能够涵盖最广泛的管理目标,将成为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随着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逐步推进,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在分类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然而,目前各自然保护地实行的属地管理模式具有局限性,相互之间缺乏协同合作、联合执法、区域监测等问题,有碍于自然保护地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区域性联合保护机制是典型生态系统和濒危物种就地保护的新途径,符合中国国情并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通过查阅当前区域性联合保护相关资料和已成立的区域性保护联盟现状,对现有自然保护地区域性保护联盟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区域性联合保护机制存在的重要性和不足,并提出了未来自然保护地区域性联合保护发展策略,以期为逐步推广区域性联合保护机制,更好地解决当前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促进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然保护地经过60余年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类自然保护地已逾12 000个,覆盖陆域面积约18%。但因体制机制等原因,自然保护地间交叉、重叠、管理目标冲突越来越严重,没有形成真正的保护地体系。通过分析国内外自然保护地体系发展与规律,首次以保护管理效能为划分标准,提出了新的保护地分类体系构建方案,即以管理目标为主线、保护管理效能为导向,可将自然保护地划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保护区、自然遗迹景观保护区、自然资源保育区和自然保护小区等6类。国家公园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真性为首要目标,能够涵盖最广泛的管理目标,将成为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路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类型构成,国家公园主体地位,自然保护地边界范围、机构牌子、管理体制、保障体系等方面,对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立路径和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我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湖南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颁布的自然保护地分类标准,结合中国和湖南省自然保护地、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建立以3大类别、5大类型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类型标准。通过分析当前自然保护地建设过程中存在区域布局、管理机制、基础工作、保护与利用、产权权属、法制体系和投入等7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组建省级层面保护地统一管理机构、推动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法的立法进程、科学编制湖南省国家公园发展规划、强化保护地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全力推进南山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科学规划湖南省国家公园布局的建议,以保护湖南"一湖四水三山"(即洞庭湖,湘江、资江、沅江、澧江四水,武陵、罗霄、南岭三个山脉)的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原真性、系统性为核心,拟建6个国家公园。  相似文献   

18.
正事件:自然保护地是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和珍贵自然资源的精华地区,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019年1月23日,《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创新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被提上日程。点评:中国自1956年在广东设立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  相似文献   

19.
我国既有的各类自然保护地存在空间交叉重叠、权责模糊、多头管理等突出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难题。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是国家破解这一难题的制度举措。文中在介绍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概念、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地现有法律制度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法律制度衔接的设想。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过程中,理顺国家公园与既有自然保护地之间的关系,加强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法律制度的衔接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思路为:在宏观政策法律层面,从国家统一立法、提升立法协调性、扩大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国家公园体制法律建构的整体设想;在微观制度保障层面,吸纳保护原则、差异原则及衔接原则,建立国家统一自然保护地管理制度。建议以《国家公园法》的制定为契机,统筹考量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统领自然空间保护的基本法——《自然保护地法》。  相似文献   

20.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目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构建合理的特征指标是重要步骤。本文从现有自然保护地存在问题入手,阐述了国家公园、国家公园体系、国家公园体制的不同层次建设目标与指标,提出用生态系统方法梳理、重构自然保护地体系,以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为推动来完善生态保护管理体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