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尾松种子园半同胞家系子代苗期性状遗传变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四川省富顺县国营林场马尾松初级种子园58个半同胞家系子代为研究对象,在四川富顺国营林场开展苗期试验,测定6月龄苗期苗高、地径和冠幅3个性状.采用方差分析、遗传力估算、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家系间苗高、地径和冠幅等生长性状均达极显著差异,表明马尾松半同胞家系间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选育潜力较大;苗高、地径和冠幅3个性状遗传力较高,属强度遗传;苗高、地径和冠幅三个性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尤以苗高与地径相关密切;以苗高、地径2个主要苗期生长性状,选出6个苗期生长较快的家系.  相似文献   

2.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苗期生长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内30个青海云杉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在张掖市肃南县塔尔沟苗圃开展苗期试验,测定5a生苗期苗高、地径、新梢长、侧枝数等生长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苗家系间苗高、地径、新梢长存在极显著差异;遗传变异系数较高,均在19.76%以上,苗高、地径、新梢长、侧枝数指标的家系遗传力均较大,均在0.830以上;苗高与地径、新梢长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地径与新梢长、侧枝数存在极显著正相关;(2)以苗高为首要选择指标,按照1倍标准差选择出158#、106#、160#、154#、109#、119#6个优良家系,各性状值高于30个家系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3.
以香樟16个半同胞家系子代为研究对象,在四川省大邑县进行苗期试验,测定1 a龄苗期苗高、地径、冠幅3个性状。采用方差分析、遗传力估算、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香樟家系间苗高、地径达到极显著差异,表明香樟半同胞家系苗期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进行苗期选择潜力较大;苗高、地径遗传力较高,属强度遗传;苗高、地径、冠幅三个性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尤以苗高与地径相关密切;以苗高、地径2个主要苗期生长性状,初步筛选4个苗期生长较快的家系。  相似文献   

4.
台湾桤木11个无性系苗期生长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1个台湾桤木无性系苗期地径生长、苗高生长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显示该无性系群体未来有一定选择潜力;地径生长、苗高生长具有较高的重复力,地径、苗高的重复力高达0.895 00、.865 8,开展以地径、苗高为主的无性系多性状综合选择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5个香椿无性系嫁接苗苗期生长节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5个香椿无性系嫁接苗嫁接后8个月苗高和基径的生长状况,可知苗高和基径的年生长趋势均为典型的"S"型曲线,即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规律,苗高和基径的生长主要集中在8月份以前,8月份以后苗高和基径的生长变化不明显。在11月份落叶时,5个香椿无性系嫁接苗的苗高可以达到35.3cm-95.1cm,基径可以达到1.03cm1.59cm。利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5个香椿无性系嫁接苗苗高和基径的生长节律进行拟合,建立了不同无性系嫁接苗苗高和基径苗期的生长曲线拟合模型,拟合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通过对拟合的Logistic曲线方程进行二次求导得出的速生期进行分析,香椿嫁接后基径比苗高更早进入速生期,基径最早嫁接后一个月左右就可进入速生期,而苗高最早则需要45d左右。香椿基径的速生期也比苗高长,可维持在大概75d~90d,占到了总生长期的1/3左右,而苗高的速生期仅有45d~60d,苗高和地径的速生期生长量均超过了总生长量的一半以上。而不同无性系不但进入速生期的时间点有着明显的差异,且其速生期的长短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本地无性系最早进入速生期,且其速生期也最长。  相似文献   

6.
楸树优良无性系组培苗苗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引进的5个楸树无性系组培苗进行了苗期无性系对比试验,并对组培苗移栽时不同苗高和截干处理对1a生苗木生长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无性系间1a生株高、地径生长量差异显著,冬季受冻害差异极显著,5个无性系中001-4表现最好;组培苗移栽前不同苗高和截干处理对无性系1a生长量不存在显著影响,苗期生长状况仅与无性系相关。本研究为楸树无性系组培苗的苗期选择及移栽方式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选择岑溪软枝油茶半同胞子代的优株采集接穗,以香花油茶(Camellia osmantha)1年生实生苗为砧木建立无性系,进行苗期速生性试验测定。结果表明:苗高和地径在无性系间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0.01),而叶片数差异不大;苗高和地径的重复力分别为0.809和0.703,受遗传控制程度高,叶片数的重复力仅为0.444,受遗传控制程度较低;以苗高、地径和叶片数为指标,采用加权系数法进行综合评价,按10%的入选率,筛选出54号速生无性系,其苗高、地径和叶片数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2.31%、11.01%和1.38%。由此可见,从苗期生长性状角度,进行岑溪软枝油茶无性系速生性早期选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在优选的20个榔榆实生单株上采集接穗,嫁接在榔榆砧木上,对其苗期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苗高和地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各无性系苗高平均值为1. 78 m,变幅为1. 2—3. 0 m;地径平均值为1. 47 cm,变幅为1. 0—2. 4 cm。无性系苗高重复力为0. 388,地径重复力为0. 319。采用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法对榔榆苗高和地径加权评定,选出优等无性系5个。结合遗传增益估算选出JN-02和JD-08具有速生潜力,苗高遗传增益分别为7. 12%和6. 39%,地径遗传增益为5. 71%和4. 70%,可为后续榔榆无性系造林试验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9.
引种美洲黑杨无性系的苗期遗传测定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7个美洲黑杨无性系经苗期测定结果表明:苗高、地径的生长,表现出无性系间的显著差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基础,广义遗传力分别为80.23%和72.99%,二性状间表现出极显著的遗传相关。以苗高的LSD多重比较,选择出生长最好的41个无性系,其苗期生长水平超过或相当于中林23杨;用苗高和地径的综合指数选择,淘汰生长最差的29个无性系,保留的68个无性系作为育种资源保存。  相似文献   

10.
利用Logistic方程对6个毛白杨无性系苗高、地径的年生长动态进行拟合,并分析年生长动态规律及生长参数。结果表明: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均大于0.900;苗高和地径的速生持续期分别为70~79 d和86~101 d,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58.9%~61.0%,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61.2%~65.1%;苗高、地径年生长极值与其实测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为0.990;苗高、地径的年生长极值均与各自的速生持续期、最大生长速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充分了解山核桃的多种用途并对其优良资源充分发掘利用,对22个山核桃无性系的生长及树形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2个山核桃无性系的地径、树高、冠幅在无性系间及无性系内均差异显著(P0.01),树形指数在无性系间、无性系内差异不显著;大源5号、高岭8号的树体生长指标均高于供试的其它无性系,初步将这2个无性系定为用材林的主栽无性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树高与地径、冠幅有极显著正相关,与树形指数有极显著负相关;地径与冠幅有极显著正相关性;冠幅与树形指数也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22个山核桃无性系的树形指数变幅为0.76~1.19,树形均为圆球形,可作为孤赏树、庭院树、行道树在园林应用。  相似文献   

12.
柳树无性系苗期遗传测定与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引进的45个柳树无性系在菏泽地区的苗期生长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苗高、地径的生长差异显著,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基础。无性系苗高广义遗传力为73%,遗传变异系数为7.78%;地径广义遗传力为72.2%,遗传变异系数为9.3%;以苗高、地径年生长量为指标,应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选出表现好的柳树无性系9个,其苗高、地径遗传增益分别为8.1%,10.5%。  相似文献   

13.
墨西哥落羽杉优良单株无性系苗期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97个墨西哥落羽杉优良单株无性系(包括速生型、奇特株型和金叶类型)为试验材料,开展无性系苗期比较试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苗高、地径无性系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苗高、地径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267 3和0.202 9,表明开展速生型无性系选择是可行的。通过构建包括地径、苗高两生长性状的选择指数,以10%的入选率,复选出墨西哥落羽杉速生型无性系77个,奇特株型无性系8个,叶色金黄型无性系5个。  相似文献   

14.
摘要:本文以57个楸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通过苗期测定,初步选择出12个楸树优良无性系。试验结果表明:苗高、地径生长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苗高、地径的重复力分别为61.40%和29.82%。无性系说明苗高的遗传潜力大于地径,利用指数选择法,苗期选择了12个楸树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油松苗期生长性状的选择因子,对3年生油松实生苗的总鲜重、地上鲜重、地下鲜重、苗高、地径等19个生长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⑴各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28%~91.6%。⑵总鲜重与地径、苗高、冠幅和根幅的相关性系数分别是0.88、0.83、0.82、0.73,均达极显著水平;⑶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9个性状归纳为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5.14%。总鲜重、地径、冠幅和苗高等性状可作为油松苗期生长性状的选择因子。  相似文献   

16.
从美国田纳西州、路易斯安那州引进599个无性系,通过3年苗期试验,对苗期生长表现较好的13个无性系进行生长量测定,结果表明:一根一干苗各无性系之间地径生长存在显著性差异,二根一干苗和三根一干苗各无性系之间地径生长存在着极显著性差异;苗高生长在各无性系之间均存在着极显著性差异;参试无性系的地径、苗高表型变异系数分别为12.638%和5.570%,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835和0.860,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1.562%和5.150%。说明各性状遗传潜力较大,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具有获得较大遗传增益选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对嫁接改造后3 a生植株的生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采用不同乡土杨梅树种作砧木嫁接,成活后嫁接枝长、冠幅生长速率不同.大树杨梅其接穗基径与嫁接枝长、冠幅生长呈指数函数关系变化,接穗基径为5.1~6.0 cm时,树冠的增幅较快;矮杨梅其接穗基径与嫁接枝长、冠幅生长之间都呈线性关系变化,随接穗基径的增大,嫁接枝长、冠幅生长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8.
对29个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家系苗期6年生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苗高和地径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基础。苗高的家系遗传变异系数为16.6%,地径家系遗传变异系数为11.8%。综合评价苗高地径生长性状后,选择了4个优良家系:8-101,8-104,8-72和8-14。这4个优良家系的苗高遗传增益达17.4%,地径遗传增益达8.4%。苗高生长量最大的家系为8-72,比苗高生长量最小的家系8-36高90.0%,比全部家系苗高平均值高26.5%。各家系苗高与地径、新梢生长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 2和0.9242,各性状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选育速生苦楝良种,以前期筛选的42个苦楝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在东台林场开展苗期生长比较测定,结果表明:参试苦楝无性系苗期生长存在显著差异,地径、苗高变异系数分别为19.9%和15.25%;S20,S7,309,S80和122等5个无性系生长表现最优,苗高和地径均超过对照苏楝1号10%;53,A663,296,S132,A562和S26等6个无性系生长表现较差,苗高和地径均低于对照20%。该研究结果为后续对比试验林参试材料的选择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华北落叶松无性系造林试验中对苗高和地径进行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无性系间在苗高、地径生长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苗高遗传力为0.71,地径遗传力0.88;通过苗高单性状选择,初步选出15个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