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河南省连香树自然分布区域、资源数量、生长环境,生物学特性以及种子采集,繁育、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提出连香树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2.
珍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种子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进行了濒危植物连香树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探讨不同光照条件(12 h,1 500 lux和黑暗)、不同温度(15℃、20℃、25℃和30℃)、不同浓度的赤霉素(0.5 mg.L-1、1 mg.L-1、2 mg.L-1、4 mg.L-1)浸泡连香树种子不同时间(2 h、4 h6、h、8 h)、50℃温水预处理15 min以及不同储藏条件对连香树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5℃是连香树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在光照条件下连香树种子的发芽势高,光照可以促进连香树种子发芽迅速、整齐;经过赤霉素处理的干藏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比没经过其处理的干藏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高,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和发芽势逐渐提高;湿藏有助于连香树种子萌发;50℃温水预处理15 min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温度和激素对白龙江不同种源地连香树种子发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种外源激素GA和PEG,在不同温度梯度下的连香树种子发芽实验表明:(1)GA更有利于连香树种子发芽。(2)舟曲县连香树种子活性优于宕昌县种子。(3)在同一温度下随着激素浓度增大,发芽率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随着温度的增加同一浓度种子发芽率表现出增大的趋势;同一温度下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变化一致。(4)随着激素浓度和温度的增加平均发芽时间均减小,及高浓度、高温有利于缩短种子发芽时间。  相似文献   

4.
通过连香树种苗繁育和扦插培育试验,观察了连香树播种育苗当年生苗木生长情况,研究了不同时间扦插、不同部位枝条和不同粗度的穗条对连香树育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7月~9月3个月为连香树苗一年中生长最为旺盛期;春夏季节扦插成活率好于秋冬季节;树木基部穗条扦插成活率明显好于树冠部位萌生的枝条;穗条粗度也是影响连香树扦插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珍稀树种连香树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连香树种子育苗难题,笔者以自然条件为基础,适当加以人工诱导,利用不同温度(室温25~40℃)并且在室温下采用不同时间(2,4,6,8h)、不同浓度赤霉素(0.5,1.0,1.5,2.0 mg/L),处理连香树种子从而得到在不同条件下连香树种子的发芽率。试验表明:连香树种子在25℃条件下发芽率最好,而且生长较快能够迅速展开子叶,高温对连香树种子发芽不利。高赤霉素浓度及长时间处理对连香树种子发芽时间和发芽率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凋落物是否为连香树天然居群更新困难的因素,对不同浓度凋落物浸提液条件下的种子萌发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凋落物浸提液浓度较高时(20~80 g/L),对连香树种子萌发表现出抑制作用;当浓度较低(10 g/L)时,则表现为促进作用,且萌发率最高。同时,凋落物浸提液在高浓度时(80 g/L),对连香树种子萌发的抑制效应表现出了极其显著的差异(p0.01),说明连香树林下的凋落物中包含相关的化感物质,并对连香树种子萌发有着自毒作用。因此,凋落物中的化感自毒作用可能是连香树天然林更新困难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连香树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属濒危物种,为第三纪孓遗植物,因其种子小,难以成苗,天然更新能力极差,加上人为破坏,种群已处于完全衰退状态。本文主要介绍了连香树的种子繁殖和扦插育苗技术,以及连香树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PEG处理对连香树种子萌发与芽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连香树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质量浓度PEG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质量浓度(140~301 g·L-1)的PEG预处理连香树种子,能促进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增加渗透凋节物质如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提高保护性酶SOD,POD和CAT的活性,降低MDA含量,修复膜系统损伤,提高其抗旱性.在干旱胁迫下,伴随PEG质量浓度的增加,连香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糖、脯氨酸和MDA含量升高,保护性酶SOD和CAT的活性升高及POD活性下降.连香树对干旱胁迫较为敏感,PEG质量浓度≥95 g·L-1对种子萌发、芽苗胚轴和胚根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连香树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园林树木,在当今大力建设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的大环境下,对连香树的需求很大,由于其天然繁殖的速度比较慢而且成活率较低,所以需要探索出可以令连香树快速繁殖而且适合其生长的环境。以连香树为材料进行了扦插实验,研究了不同的基质(土壤基质,沙土混合基质和河沙基质)和不同部位的枝条(上部枝条,中部枝条和根部枝条)对连香树扦插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根部枝条的成活率是最高的,连香树的根部枝条是最适合进行连香树扦插的枝条部位,中部枝条比较适合进行连香树的扦插繁殖,上部枝条不太适合进行连香树的扦插繁殖。河沙基质处理是最适合进行连香树扦插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种苗繁育技术是荚蒾属植物推广应用的重要基础。本文从荚蒾属植物资源概况,种子繁殖、扦插繁殖以及组织培养快繁等方面综述了我国荚蒾属植物繁育技术所开展的研究和取得的技术成果,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了快速繁育黄连木良种苗木和提高造林成活率,研究了不同的播种时间和播种方法对黄连木育苗出苗率的影响,以及不同的嫁接时间进行枝接和山区造林时间对黄连木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育苗采用沙藏春播出苗率高,枝接繁育苗木以4月10日成活率最高,可达86.7%,良种苗木适宜造林时间为3月20日。  相似文献   

12.
林木种子采收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采收环节是林业生产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林木种子采收技术及装备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文中主要介绍我国林业、林木种子繁育基地的现状与发展前景,采种技术的类型以及国内外相关采种装备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分析山地、林地复杂环境对大型机械设备作业的影响和其必须具备的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3.
种苗繁育技术是荚蒾属植物推广应用的重要基础。本文从荚蒾属植物资源概况,种子繁殖、扦插繁殖以及组织培养快繁等方面介绍了荚蒾属植物繁育技术方面取得的技术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东北林区玉竹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玉竹的生态习性、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描述;并具体地介绍了种子采集、处理方法,立地选择标准和整地方式方法,种子和根茎繁育技术以及田间管理技术和采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凉山州冕宁县灵山正路椒为试材,研究了部分影响产穗量、发芽率以及嫁接成活率的因素。包括定干高度、修剪强度以及采穗量对灵山正路花椒产穗量的影响;种子储藏、催芽方式以及采种、播种时间的不同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砧木、嫁接时间、嫁接方式以及接穗木质化程度的不同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经过连续四年的单因素对比试验,提出了"50 cm定干高度、中剪、采四留六"产穗圃营建技术,"牛粪或草木灰拌种法、开水烫种催芽、春季播种"实生苗繁育技术,"劈接技术,野生竹叶椒砧木,春分嫁接,接穗木质化"良种无性嫁接技术。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种子储藏方式和播种期对光皮桦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不同年份繁育苗木的生长性状变异,结果表明:沙藏和低温储藏种子对幼苗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播种期显著影响幼苗生长,开化最佳播种期在5月初;不同年份之间繁育的苗木苗高和高径比变异较大,而地径的变异相对较小,较低的高径比有利于提高移栽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通过对比枝条和种子繁育实验,得出川滇高山栎最佳繁育造林技术,即:采集成熟种子,在—3℃条件下贮藏,来年气温回升后在苗圃地播种繁育,然后移栽进行造林,条件适宜的地方也可以采取秋季种子成熟后采集种子直播方式进行造林。  相似文献   

18.
连香树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珍贵的园林绿化树种。介绍了连香树播种育苗的试验过程,探讨了连香树育苗方法以及苗期管理、有害生物防治等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项目简述:目前正在进行重楼种子、种苗生产、繁殖技术研究,建立种苗生产操作规程、种苗繁育技术规程、抚育生产规程、扩大生产面积。本项目借鉴家种中药材思路,采用抚育生产技术,在药材原生态环境下自然生长和适度人工技术干预的方法,在保持药材原生态品质的基础上,提高天然药材产量,极大地满足了市场对野生天然药材的需求,同时也保护了天  相似文献   

20.
连香树为珍贵用材、观赏树种。介绍了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香树研究以及保护现状,分析了该保护区内导致连香树濒危的因素,并为今后连香树的保护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