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燕山北部山地干旱阳坡不同造林树种生长状况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燕山山地干旱阳坡人工造林树种生长状况的差异,对人工栽植的油松、樟子松及蒙古栎的生长状况及其幼林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栽植5a后,油松、樟子松和蒙古栎的存活率分别达到了93.79%、87.98%和66.69%,其地径分别为4.68cm、5.34cm、1.52cm,树高分别为1.58m、1.75m、0.80m,油松、樟子松、蒙古栎的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 857.36g、2 018.30g、234.35g,形成的人工幼林的密度在867.00~2 183.00株/hm~2之间;立地条件较好的样地幼林的空间分布格局为均匀型,立地条件较差的样地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油松、樟子松、蒙古栎均为燕山北部山地干旱阳坡的适宜造林树种,栽植5a后已基本形成稳定的乔木层,人工造林加速了干旱阳坡由绣线菊灌丛向乔木林的更新与恢复。  相似文献   

2.
渭北主要造林树种细根生长及分布与土壤密度关系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采用野外样地调查和盆栽试验的方法 ,研究了土壤密度对渭北主要造林树种细根生长及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0~ 10 0cm的深度内 ,不论是阴坡还是阳坡 ,油松林地的土壤密度均表现出随土层的加深逐渐增大的趋势 ;刺槐林地的土壤密度大于油松林地 ,且各土层间的差异不大。油松林地各土层土壤密度与不同径级根系长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盆栽基质密度对不同树种苗木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的影响虽各异 ,但在基质密度和孔隙度适中的条件下均生长良好 ,生物量达到最大。盆栽基质的密度对刺槐和油松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最显著 ;侧柏和山杏的细根生长发育受土壤密度的影响较小 ,其根系生物量在不同密度的基质中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毛乌素流动沙丘进行叶树树种选择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可达100%,保存率为88.5%,而华北落叶松保存率为零,樟子松的高生长,胸径生长,材积生长量和单位面积蓄积量达到最大,为油松的5.4倍,樟子松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亦远远高于油松,杜松,侧柏和华北落叶松,因此在毛乌素流动沙丘进行樟子松固沙造林,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4.
以太行山区主要造林树种油松、侧柏、刺槐、华北落叶松为供试树种进行了不同土壤湿度的盆栽摸拟造林试验。4个树种成活的低限土壤含水率刺槐为6.7%,侧柏为8.4%,油松为8.4%,华北落叶松为12.9%;最适土壤含水率分别为刺槐10.3%~17.7%,侧柏12.9%~17.7%,油松12.9%~17.7%,华北落叶松17.7%~19.9%。同时测定了不同土壤水分梯度成活植株的叶水势、根系活力和新梢生长量,苗木新梢生长量与根系活力呈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华北落叶松是我国华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其材质好、用途广、耐腐朽、生长较快,有涵养水源的功能.乌兰察布市次生林林区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引栽至今,现有6.9万公顷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一、华北落叶松生长情况分析 林木生产力的高低取决于树种生物学特性及林木所处的生长环境(地形、气候、土壤等)与经营措施.笔者在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上高台林场厂汉脑包林区对华北落叶松、油松、樟子松的生长量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见表1). 表1表明:在各个龄阶,华北落叶松树高和胸径的生长量均大于油松、樟子松,尤其是高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6.
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中细根空间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庆成 《林业研究》2002,13(4):265-268
采用根钻取样方法对年生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中细根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曲柳落叶松地下生物量的空间分配差异显著。在林分水平上,水曲柳的根生物量密度高于落叶松(分别为4442.3和2234.9g/m3)。两树种在相邻区域中分配的细根生物量较高,表明种间根系竞争较弱。落叶松行间的水曲柳细根生物量密度和根长密度均高于水曲柳行间的落叶松细根,表明水曲柳地下部分具有较强能力。根系的空间分布有利于混交林中水曲柳的生长。图1表4参19。  相似文献   

7.
《中国主要造林树种土壤条件》由国家林业局出版基金资助,张万儒研究员主编,是一部系统论述我国人工林地土壤的专著,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出版。全书66×104字,共分22章,详细论述了我国主要造林树种(柚木、桉树、杉木、马尾松、杨树、泡桐、刺槐、油松、华北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樟子松、兴安落叶松、思茅松、云南松、云杉、冷杉、青海云杉、天山云杉、新疆落叶松、柽柳、胡杨)的土壤条件,从生态的角度来阐明土壤与树种间的相互关系规律性,并对其作出评价;内容包括我国主要造林树种的适生土壤类型,土壤条件的分布范围、形态特征、理化…  相似文献   

8.
细根(2 mm)具有复杂的分支结构,其形态和功能具有高度的种内和种间异质性,而细根形态特征的研究是全面认识其功能的基础。为了解物种水平上细根形态的变异特征,本文在我国不同气候区分别选取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油松P.tabulaeformis和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三种代表本气候区的优势针叶树种为研究对象,对其1~5级细根的直径、根长、比根长和组织密度等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个针叶树种1~5级细根形态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根序与各根序的直径、根长和比根长均有显著的指数关系。三个树种的所有细根形态特征均表现出低级根序间(1~3级)的变异幅度小,高级根序间(3~5级)变异幅度大的特点。在同一根序内,不同树种间的细根平均直径、根长和比根长存在显著差异,而组织密度没有显著区别。其中亚热带树种马尾松的平均直径和根长均明显大于兴安落叶松(寒温带)和油松(温带),而落叶松和油松间没有显著差异。油松的比根长最大,与兴安落叶松和马尾松间存在显著差异,而落叶松和马尾松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樟子松天然分布主要在我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红花尔基一带,在油坊林场栽植樟子松是从1987年开始的,经过近25年的栽植,观察其生长及表现性状,主要特点是耐高寒,耐瘠薄,抗干旱,特别是抗干旱性状在早期表现明显强于其他针叶树种,目前油坊林场的针叶树造林所保存下来的绝大部分是樟子松,油松、落叶松保存很少,而且表现也不好,樟子松目前已成为主要的乔木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毛乌素流动沙丘进行针叶树种选择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可达100% ,保存率为88.5% ,而华北落叶松保存率为零。樟子松的高生长,胸径生长,材积生长量和单位面积蓄积量达到最大,为油松的 5.4 倍。樟子松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亦远远高于油松、杜松、侧柏和华北落叶松。因此在毛乌素流动沙丘进行樟子松固沙造林,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1.
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人工刺槐林的细根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10年生人工刺槐林的细根生物量、比根长、根长密度和根面积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这些根系参数与土壤物理因子(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和土壤密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刺槐林细根在0~180cm土层中随深度呈层次性衰减(a,b,c,d,e);其中,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和根面积指数等随深度变化均可用负指数函数描述,根系集中分布在0~60cm土层,峰值都在0~20cm土层,该土层3项指标分别占各自0~60cm土层总量的42.72%,44.44%和47.14%;比根长随深度增加衰减趋势较弱,在80~140cm土层中出现反复,其随土层深度的变化可用三次多项式描述。2)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和根面积指数等均随距树干基部的距离增加而减小,比根长在0~40cm随距树干距离增加而增加,在40~80cm达到最大值,120~160cm内最少。3)根系分布受环境因子影响,其影响程度依次为: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密度,建立根系参数与土壤物理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均达到95%以上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辽西干旱地区选择2种油松混交模式与油松纯林,比较研究了不同林分土壤中细根生物量的时间及空间分布趋势,结果表明:各林分类型土层中均表现出随着土层的加深,细根生物量逐渐降低,相对于油松纯林,混交林模式下各土层中细根生物量的分布更加均衡、合理,以油松+蒙古栎模式为最佳;不同的季节中,各林分类型土壤中不同土层细根生物量均随土层的加深而呈下降趋势,相同的土层中以6月左右细根生物量为最大,之后逐渐降低,1月左右最低。结合辽西地区的实际,建议当地的油松人工造林推广油松+蒙古栎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细根与土壤养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根钻法研究黔中12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下不同层次土壤(0~20 cm和20~40 cm)细根的分布情况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分布,并做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细根单位面积生物量、根长密度及比根长在0~20 cm土层明显高于20~40 cm土层,在0~20 cm土层中单位面积根量是20~40 cm土层的3~6倍;土壤中养分含量也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马尾松根系生物量、根长密度及比根长与土壤中有效性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与马尾松胸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养分含量对生物量、根长密度的综合影响存在显著线性相关性(R~2=0.903、0.917),土壤养分(0~20 cm、20~40 cm)对马尾松胸径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2=0.878、0.934),与树高线形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根系分布及根系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14年生~20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根系分布及根系生物量的研究表明,骨3骼根的垂直分布集中在0cm~40cm的土层中,水平分布因林木径阶与冠幅而异,根系生物量与林龄及林木径阶具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油松蒙古栎混交林细根生物量及养分现存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固定样地调查生物量的方法,在辽宁省建平县干旱所南大山试验区进行了油松蒙古栎混交林细根生物量和养分现存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的细根生物量大于油松纯林,两树种混栽后蒙古栎能促进油松的细根生长,提高油松细根生物量在混交林中的比例;混交林细根在各土层中分布得比纯林更均匀、更合理,两树种根系生长协调;混交林细根N、P养分现存量分别是纯林的1.1倍和1.2倍,可见混交林细根具有比纯林更高的养分积累和周转能力;纯林和混交林人工林的各径级活细根和死细根养分现存量都随细根径级的增加而减少,说明≤2 mm径级的细根在细根的养分循环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人工控水土培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真桦的根系形态、分级特征、苗高生长以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影响真桦根系形态及构型,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真桦根系质量和平均直径降低。轻度和中度干旱使真桦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比根长降低;重度干旱下,直径小于0.5 mm的细根比例显著提高,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比根长显著提高。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真桦苗木的高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降低,根冠比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4个造林树种抗旱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刺槐、油松、侧柏、华北落叶松4个树种苗木盆栽试验,在土壤由湿(适宜)到严重干旱的过程中,测定了苗木的凋萎系数、叶片水势、根系活力、蒸腾强度,观察了苗木生长的外观反应。4个树种的凋萎系数分剐是:刺槐4.0%,侧柏4.1%,油松4.5%,落叶松6.8%。利用树种的凋萎系数,结合相应时间观测的苗木叶水势、根系活力和蒸腾强度三项生理指标,对4个树种的抗旱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4个树种的抗旱性能从强到弱依次为刺槐、侧柏、油松、华北落叶松。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紫穗槐根系的现场调查和根系扫描图像数据的方法,通过对根长量、根长密度、根体积和单位体积土中含根量4根系指标数据的测定和分析,研究根系对边坡土体水土保持的效果。结果显示,紫穗槐属于深根性直根树种,主干根的优势极为显著,分布最深可达50 cm土层以下,须根在各个土壤层次中均有不同径级根系的分布,根长和根量指标也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均匀递减。根系能够对土体起到锚固和加筋作用,对边坡表层土体的水土侵蚀起到有效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油松、华北落叶松抗旱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进行了油松,华北落叶松苗木盆栽试验,在土壤由湿(适宜)到严重干旱的变化过程中,测定了苗木的凋萎系数,叶片水势,根系活力,蒸腾强度,观察了苗木生长的外观反应。对两树种的抗旱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是:油松的抗旱性能优于华北落叶松。  相似文献   

20.
华北低丘山区核桃-决明子复合模式的根系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分层挖掘法,对株行距为3 m×8 m的核桃-决明子复合模式中的根生物量、总根长密度、吸收根的根长密度和根系直径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核桃单作的总根长密度比核桃间作的高7%左右,且在各个土层中吸收根的根长密度都高于核桃间作,而二者的总根生物量和根系直径则差异较小。决明子单作的根系直径比间作决明子的大27.73%,但二者的根长密度和根生物量则差异不大。在核桃-决明子复合模式中,核桃总根生物量和吸收根长均占复合模式总根量的一半以上,其中,在水平方向上,决明子在树行南侧2.5、4.0 m位置根系分布最多,而树行南北1.5 m范围内则较少;核桃根系则主要分布在树行两侧1.5 m范围内。垂直方向上,核桃在30~80 cm土层中的根生物量和吸收根长分别占其总量的64.79%和61.17%,而59.54%的决明子根系分布在0~20 cm土壤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