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出了鼓槌石斛是一种集观赏、药用、食用于一身的石斛种类,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主要从外植体的选择、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组培苗栽培等方面阐述了近几年国内鼓槌石斛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鼓槌石斛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展望,以期为今后鼓槌石斛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鼓槌石斛为试验材料,采用仿野生活立木栽培、原木立体栽培、盆栽种植等三个不同栽培处理,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鼓槌石斛成活、生长、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栽培模式中原木立体栽培下生长6个月后与12个月后的成活率、株高、茎粗都是最高的;生长1年后对3个种植模式下的鼓槌石斛的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发现,每天食用鼓槌石斛不会造成微量元素缺乏或者中毒现象;通过测定鼓槌石斛重金属含量数据显示,其重金属含量皆符合相关标准限量,且原木立体栽培处理下鼓槌石斛重金属含量显著低于其余2种种植模式。通过综合考量,本试验认为原木立体栽植鼓槌石斛最有利于鼓槌石斛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鼓槌石斛为试验材料,采用仿野生活立木栽培、原木立体栽培、盆栽种植等3个不同栽培处理,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鼓槌石斛成活、生长、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栽培模式中原木立体栽培下生长6个月后与12个月后的成活率、株高、茎粗都是最高的;生长1a后对3个种植模式下的鼓槌石斛的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发现,每天食用鼓槌石斛12g干品不会造成微量元素缺乏或者中毒现象;通过测定鼓槌石斛重金属含量数据显示,其重金属含量皆符合相关标准限量,且原木立体栽培处理下鼓槌石斛重金属含量显著低于其它2种种植模式。通过综合考量,认为原木立体栽植鼓槌石斛最有利于鼓槌石斛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3种石斛在不同基质中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玫瑰石斛、鼓槌石斛、翅梗石斛在10种栽培基质中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同种基质中培养的3种石斛的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其中最大净光合速率同化量由多到少为鼓槌石斛>玫瑰石斛>翅梗石斛;3种石斛的蒸腾速率差异显著,蒸腾速率由多到少为玫瑰石斛>鼓槌石斛>翅梗石斛;同种植物在不同基质中的光合速率也有差异性;玫瑰石斛和翅梗石斛在单一基质兰石中表现最好,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达4.788、2.640μmol.m-2.s-1,鼓槌石斛在兰石∶树皮(1∶1)的混合基质中表现最好,最大净光合速率达6μmol.m-2.s-1。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明确鼓槌石斛花朵挥发性成分及其释放量变化,阐明其花香气形成的物质基础,为石斛属植物花香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鼓槌石斛原生种为材料,运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GC-MS技术测定鼓槌石斛不同花期及盛花期时一天中不同时段花朵挥发性成分及其释放量变化。[结果]从鼓槌石斛花朵释放的花香中共鉴定出花香成分33种,其中,萜烯类15种,酯类7种,醇类6种,芳香族化合物2种,酮类2种,醛类1种;鼓槌石斛花香成分主要为酯类和萜烯类,其释放量占总香气成分的80%以上。鼓槌石斛盛花期花朵随一天中开放时段的不同,香气成分种类和释放量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香气种类和释放量均在14:00时达到最高。鼓槌石斛不同花期挥发性成分中的酯类、萜烯类、醛类、醇类、酮类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种类和释放量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盛花期达到最高。[结论]本研究明确鼓槌石斛花朵不同花期及盛花期一天中的不同时段挥发性成分及释放量差异明显,乙酸辛酯、β-罗勒烯、α-蒎烯和苯乙醛是影响鼓槌石斛香气的主要物质,为探讨石斛兰香气形成机制和香花型石斛兰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报道盆栽鼓槌石斛生产的各项栽培管理技术,为盆栽鼓槌石斛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更精准地筛选适宜的鼓槌石斛主栽区,对普洱市3个主栽区(孟连、景谷和澜沧县)6a生鼓槌石斛生长特征、繁育性状和生物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主栽区的鼓槌石斛生长指标中:茎条数量、茎长等生长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孟连县主栽区茎条数量约为景谷县主栽区的2倍,每丛叶片数是澜沧和景谷县主栽区的2.1和3.7倍、平均茎长为澜沧和景谷县主栽区的1.9和2.8倍。繁育性状分析发现,孟连和澜沧县主栽区每丛茎节数分别是景谷县主栽区的2.6倍和1.7倍,高位芽数是澜沧和景谷县主栽区的2倍和3倍,花序数、每个花序中的小花数与澜沧县主栽区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景谷县主栽区;孟连县主栽区整丛生物量分别为澜沧和景谷县主栽区的2.2和5.7倍。研究表明,在普洱市3个鼓槌石斛主栽区,孟连县主栽区鼓槌石斛生长性状良好、石斛花产量高、单位面积内生物量高,较普洱市其他主栽区更适宜发展鼓槌石斛。  相似文献   

8.
德宏地区药用石斛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4~2006年云南德宏地区药用石斛资源调查结果:该地区分布有药用石斛30种,其中12种为主要栽培品种;人工种植药用石斛总面积181.36hm2,铁皮石斛、齿瓣石斛、鼓槌石斛、球花石斛、密花石斛占总栽培的70%;目前野生石斛生境遭受严重破坏,人工栽培技术相对滞后和已有技术成果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是影响药用石斛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对鼓槌石斛扦插繁殖育苗中不同基质、不同插穗阴干时间、不同插穗部位、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抽芽率的影响开展研究,并探讨了扦插育苗技术,以提高鼓槌石斛插穗抽芽率。结果表明:利于插穗的基质为树皮+刨花(1∶1),阴干保存时间为30 d;假鳞茎不同部位抽芽率为上部中部下部;生长调节剂组合6-BA 200 mg·L~(-1)+NAA 200 mg·L~(-1)浸泡20 min,扦插90 d,抽芽率76.7%。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黄色花石斛兰盛开期花瓣中的类胡萝卜素种类和含量,推定石斛属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为探讨黄色花石斛的呈色机理和黄色花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花色为黄色的鼓槌石斛、密花石斛和球花石斛的盛开期花瓣和唇瓣为试验材料,采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进行花色描述,利用合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仪(UPC~2-MS/MS)进行类胡萝卜素定性、定量分析,推测石斛属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结果]表明:3种石斛属植物花瓣和唇瓣色系可分为白色系和淡黄-明黄-金黄色系,花瓣和唇瓣中共鉴定出8个类胡萝卜素组分,分别是β-胡萝卜素、α-隐黄质、β-隐黄质、紫黄质、叶黄素、花药黄质、玉米黄质和叶黄素酯化物。定量分析显示:球花石斛白色花瓣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极少,总量约为52.26μg·g~(-1),随着黄色加深,类胡萝卜素总量逐渐增加,球花石斛金黄色唇瓣中的类胡萝卜素总量最高,达到3 810.89μg·g~(-1)。密花石斛淡黄色花瓣中以叶黄素为主;球花石斛和密花石斛金黄色唇瓣中主要是α-隐黄素、叶黄素和叶黄素酯化物;明黄色鼓槌石斛花瓣中以玉米黄质、花药黄质和叶黄素为主。[结论]α-胡萝卜素及其衍生物是淡黄色和金黄色石斛花瓣中的主要类胡萝卜素成分,而β-胡萝卜素及其衍生物是明黄色石斛花瓣的主要类胡萝卜素成分。结合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推测通过调控LCYE基因的表达,可实现黄色花石斛的花色定向改良。  相似文献   

11.
石斛兰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本研究以从云南引种的4种观赏石斛为试验材料,对其在四川两个引种地的生物学特性和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种取得初步成功,两个引种地中4种石斛均能正常生长和开花;成都引种区内的石斛长势优于峨眉山地区;鼓槌石斛成活率最高,适应性最强。  相似文献   

12.
金鼓紫槌是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鼓槌石斛园艺新品种,经3年区域栽培试验表明,其植物学性状稳定,根系发达,生长好;石斛毛兰素含量0.05%,盛产期平均产量3.9 kg/m2,优质高产;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和抗病性;适于在海拔550~1 700 m,年均温15~20℃,最低温5℃以上,冬季无霜,年降雨量1 400~1 900 mm,土壤p H 5.0~6.0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石斛植物是我国主要的药用和观花植物,病害是影响石斛植物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者简述了我国对石斛植物病害研究概况,由不同病原菌引起的病害类型、症状特点、发生规律,以及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组织培养和大棚种植的研究进展,从光照、温度、培养基、激素及添加剂等5个方面,论述了环境因子对培育铁皮石斛壮苗以及提高幼苗成活率的影响。在自然情况下,铁皮石斛种子的萌发率极低,组织培养是实现其快速繁殖的最佳技术手段,而将组培苗移植到大棚是人工栽培铁皮石斛的技术关键。现有研究表明,兰花内生菌、光照、温度和基质种类等环境因子会影响铁皮石斛大棚种植的产量和品质。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些环境因子,从而提高铁皮石斛的产量和品质,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铁皮石斛炭疽病,在实验室和栽培地里分别对由黑线炭疽菌引起的铁皮石斛炭疽病进行了症状观察,分离培养、病原菌鉴定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黑线炭疽菌仅为害叶片,平均发病率11.3%;在分离到的59个真菌菌落中,黑线炭疽菌占44.1%。经过形态学描述、DNA测序鉴定,以及致病性试验,确定黑线炭疽菌是引起铁皮石斛炭疽病的病原菌。它是铁皮石斛的新病原,在中国属于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铁皮石斛无公害设施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种植技术对其质量有重要影响。基于此,分析了无公害设施栽培技术,包括选择栽培场地和设施、选择品种与种苗、栽种和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以期促进铁皮石斛栽培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有石斛属植物90余种,目前供药用的有30种以上。石斛兰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有"滋阴养胃、清热生津、润肺止咳、明目强身"之功效,并独含丰富的石斛活性多糖、石斛碱、石斛胺碱,是高品质健康养生产品。中国林科院林业所专家李振坚在石斛兰观赏和药用等引种、驯化、繁育、栽培以及功能产品等方面进行多年研究。参与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石斛的适生环境和生长特性,从荫棚搭建、基质选择、定植方法、水肥管理等方面论述了石斛种植技术措施,并详细介绍了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以及采收环节。  相似文献   

19.
药用石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药用石斛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药用石斛的组织培养、人工种植、药用成分、混淆品鉴定等方面的研究,讨论了石斛人工种植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铁皮石斛快繁体系趋于成熟,但还是存在栽成活率低、药用成分低、种植难以及采收次数少等瓶颈问题;而其他药用石斛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药用成分的测定、提纯以及混淆品鉴定等方面。为了解决以上难题,需要对内生菌、仿野生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含有多种石斛多糖与生物碱成分。在大量的采摘与破坏之下,野生铁皮石斛已经濒临灭绝。分析了铁皮石斛的人工栽培模式,探讨了铁皮石斛的质量控制技术,为铁皮石斛的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