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连续4 a对向海湿地迁徙鸟类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整体生境呈缓慢恢复态势;以2005年为调查基准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迁徙鸟类的种类分别增加了8.6%、11.4%、10.0%,种群数量分别增加了87.8%、75.5%、59.8%,迁徙鸟类的种类和种群数量呈增加趋势。自然力作用的湿地缺水旱化和人畜活动仍是影响迁徙鸟类生境的2个主要原因。加强湿地生境保护、开展湿地功能恢复与提高技术的研究、开展迁徙伤病鸟救治、建立多方合作保护体系等是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
三岔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监测项目是以三岔河湿地范围内为工作区,针对三岔河保护区鸟类迁徙的特点,对保护区范围内进行春季、秋季鸟类迁徙调查,2013、2014年共监测统计到鸟类28种,24 750只,期间监测到白鹭最大种群16只出现在2013年9月11日,并观测到4只丹顶鹤群体(丹顶鹤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三岔河湿地鸟类的种群和数量都呈现上升趋势。该项监测初步掌握了三岔河湿地鸟类迁徙期的分布特点,基本了解三岔河湿地鸟类的本底,进一步对重要物种做出重要监测及观察,提出保护策略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2001—2018年在黑龙江省嫩江县高峰林场开展了鸟类环志研究工作,共环志北朱雀10 019只,其中,春季环志1 497只,秋季环志8 522只。北朱雀的环志数量呈下降趋势。在高峰林区,北朱雀迁徙高峰期集中在4月上旬,秋季迁徙高峰期集中在10月中下旬。回收信息表明,北朱雀寿命至少可达4.0 a。中国东北地区是北朱雀等鸟类的重要迁徙通道,而且迁徙路线相对稳定。建议依据北朱雀等鸟类生物学习性,适时加大鸟类保护宣传和打击非法捕鸟力度,加强鸟类栖息地的保护,坚持长期的鸟类环志监测,进一步探索鸟类迁徙规律,有益于鸟类种群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环志是是研究候鸟迁徙规律的有效途径,也是监测鸟类资源种群数量和栖息地变化的重要手段.通过环志能了解和研究鸟类的迁徙、散布、种群结构、以及有关生境、行为等方面的基本数据,能够对候鸟迁徙的规律和鸟类物种的生态生物学进行认识和了解.198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把长岛划为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1984年,国家在这里建立了"山东省长...  相似文献   

5.
通过2006~2008年对张家口坝上黄盖淖湿地鸟类的调查,记录到湿地鸟类77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9种;本区湿地鸟类完全为旅鸟和夏候鸟组成,旅鸟以雁鸭类为优势种群,夏候鸟以鸻鹬类为优势种群,表现出明显的古北界区系特征.本区小天鹅种群迁徙路线稳定,种群数量大,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夏候鸟记录有蓑羽鹤、...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区伊克昭盟东胜市和伊金霍洛旗交界处,保护区总面积为7680公顷。该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占世界遗鸥繁殖群体60%的种群个体,以及栖息繁殖地和天然湖泊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每年5月份定期分布有遗鸥繁殖 群1500只左右,筑巢数量为2000个以上,也是大天鹅、棕头鸥等水鸟的重要迁徙、栖息地,有进还有迁徙的大天鹅等其它鸟类数量为15000只,总数超过3000只。内蒙古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群力  相似文献   

7.
黑脸琵鹭是世界濒危鸟类,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黄河三角洲连续多年进行野外调查,掌握黑脸琵鹭在此区域的数量、分布、迁徙规律及其生境分析、保护,对丰富黑脸琵鹭迁徙路线研究,物种资源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 柳莺属鸟类为雀形目、莺科,是食虫鸟中个体甚小、种类繁多、种群数量很大的生态类群,目前有关它们迁徙方面的资料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于1987~1989年连续3年在浮山野外环志初步发现:迁经青岛的柳莺属鸟类共计9种,均系青岛旅鸟。环志还初步掌握了这些柳莺迁经青岛的种群数量大小,迁徙起止及持续时间、迁徙经过本地的高峰日等规律及迁徙途中的一系列行为特征。由于柳莺属种类多、  相似文献   

9.
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作为全球性濒危鸟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其野外种群数量少,对栖息地要求较为特殊。近年来黄嘴白鹭在长海县栖息繁衍主要分布在4个岛砣上,且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通过对辽宁省长海县黄嘴白鹭的种群数量、分布地点、栖息地状况以及影响分布的因子调查分析,为黄嘴白鹭种群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正值候鸟迁徙季。在11月3日国家林草局举行的2023年第四季度例行发布会上,据国家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介绍,近期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候鸟保护专项行动,重点对迁徙鸟类的主要分布区、越冬地、繁殖地、迁飞停歇地、迁飞通道、集群活动区等,加强巡查巡护清理,保障候鸟等鸟类种群及其栖息地安全。  相似文献   

11.
绿文 《国土绿化》2020,(4):11-12
记者4月2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国积极建立鸟类自然保护区,实施濒危鸟类拯救保护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野生鸟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加大鸟类保护力度。我国有鸟类1445种,约占世界鸟类种数的六分之一,是世界上鸟类种数最多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积极推进鸟类保护工作,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濒危鸟类保护工程等,加强鸟类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的保护,维护鸟类种群种源。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二道川林场选取典型样带,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夜行性鸟类短耳鸮的迁徙特性和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短耳鸮在山西省为冬候鸟,其北徙时持续时间短(32 d~43 d),间隔期长(156 d~162 d),种群数量为0.073只/km.南徒时持续时间长(56 d~71 d),间隔期短(100 d~112 d),种群数量为0.094只/km.其食物组成为鼠类、鸟类和昆虫类,是农林益鸟,应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3.
2015年至2018年野外调查期间,共发现了5种甘肃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水鸟新纪录,分别为斑头秋沙鸭、罗纹鸭、翻石鹬、流苏鹬、普通燕鸻。这些发现不仅为鸟类种群的潜在分布地和迁徙路线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鸟类的保护和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塞罕坝自然保护区野生鸟类种群众多,保护野生鸟类是自然保护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保护区鸟类资源、保护价值、保护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以便尽快恢复该区域野生鸟类种群数量,维护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5.
自2009年至2011年初,对福建兴化湾西岸越冬水鸟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该区域越冬水鸟的种类、区系组成和水鸟对不同生境选择特征。兴化湾西岸记录到越冬水鸟共8目12科26属46种,区系地理分布以古北界种类为主,居留型以冬候鸟为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脸琵鹭1种,属于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保护鸟类有32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保护鸟类有18种;黑嘴鸥、黑脸琵鹭和反嘴鹬的单个物种种群数量达到国际重要湿地标准。因此,兴化湾西岸是迁徙鸟类非常重要的中转站。在7种生境类型中,水产养殖场与滩涂围堰养殖区的越冬水鸟物种数和种群数量是最大的,农田作业区最小。因此,兴化湾西岸越冬水鸟对水产养殖场和滩涂围堰养殖区的选择偏好性最大。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鹤类重要的分布区,按其停留型可分为南迁期、越冬期及北迁期。在不同停留型,不同鹤类的生境选择有差异。同时,对鹤类种群从出现至迁离开展跟踪调查,有利于研究其迁徙、停歇及越冬规律。2014年,作者采用定点观察法,对保护区内的鹤类进行观察,记录鹤类的种类、数量及分布区域变化,在此基础上,对鹤类在不同时期的分布、生境选择及迁徙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2014—2017年对乌梁素海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疣鼻天鹅(Cygnus olor)迁徙行为和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系统分析了对乌梁素海疣鼻天鹅的监测研究进程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该物种在科普宣传、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意义,为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和保护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陕西黄河湿地是我国中、西部国际候鸟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和内陆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区内生境多样,鸟类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对湿地内高生芦苇区、低矮芦苇区、盐碱地、农田、鱼塘、莲池、滩涂、林地等不同生境类型的鸟类分布情况进行的调查分析,结果共记录到16目39科132种,较2005年增加了3科13种,为陕西黄河湿地鸟类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冯宁 《陕西林业》2007,(2):21-21
丝光椋鸟是我国特产鸟类,在我省属于夏侯鸟,种群数量曾经较为丰富,区域分布也较广。丝光椋鸟常在农田和村落等人类居住的区域活动和觅食,一方面易受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等危害,另一方面也常被人为捕捉作为笼养观赏鸟出售,因此,近年来丝光椋鸟无论是在分布区域还是在种群数量上都呈现明显减少的趋势。目前丝光椋鸟已被国际鸟类保护联盟列入世界受威胁鸟类名目,而我国尚缺乏具体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向海湿地鸟类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1~2007年连续7a对向海湿地内迁徙和重要繁殖水鸟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区内鸟类数量资源显著下降,由2001年的127644只降为2007年的58 216只,降幅达54.4%;鸟类种类由2001年的63种上升为2007年的64种,有小幅度上升。向海自然保护区的湿地功能正在逐步退化,缺水旱化和人为活动是两个主要因素;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植被、保证生态用水、适度移民是适宜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