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尾松优良种源对磷肥的生长反应和肥效持续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闽西地区缺磷立地上的10年生马尾松种源与磷肥交互作用试验林,研究优良种源施用磷肥10年内的生长反应特性和肥效持续性差异.结果表明:5个马尾松优良种源对施用磷肥的生长反应差异显著,进一步证实广东信宜和福建武平是2个耐低磷优良种源,而广西岑溪种源早期生长对磷肥敏感而后期敏感性较小,广东高州和江西崇义2种源在造林头几年的磷肥效应主要体现在树高生长上,10年生时则体现在胸径和材积生长上,应依据种源对磷肥生长反应特性差异科学施用磷肥.各参试种源的肥效大小有异,但都较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较之树高生长,径生长的肥效高、持续稳定,而高磷处理的肥效大于中磷处理,意味着施用磷肥与应用良种一样皆是营造马尾松速生丰产用材林的重要技术途径.种源与磷肥交互效应虽然在生长早期显著,但在进入快速生长期后则未显现,说明施用磷肥不会改变种源间的相对生长表现.施用磷肥能促进种源间树高生长的分化,但径生长的种源分化却明显减弱.施用磷肥能显著降低各种源林分内个体生长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用量的复合肥和磷肥作基肥,通过对巨桉3T-无性系幼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与对照间株高、地径差异显著;复合肥用量500 g时,6个月后巨桉3T-无性系苗木株高为2.04 m,地径为2.53 cm,而磷肥用量为500 g时,株高为1.68 m,地径为1.77 cm;用复合肥200 g和磷肥300 g混合作基肥效果最好,株高为2.12 m,地径为2.46 cm。当复合肥和磷肥用量相同时,复合肥施用效果好于磷肥,两种肥混施能较好地促进桉树生长。  相似文献   

3.
应用DRIS法对1年生苗木土壤营养诊断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DRIS方法对1年生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苗木、土壤营养程度进行了诊断。采用DRIS诊断图,确定叶片氮指标为-7.0~6.7、磷-7.8~7.1、钾-6.7~7.3,营养最平衡,生长最好。同时对土壤施肥诊断得知,氮、磷、钾比近似14∶1∶4最合理。试验表明,施尿素5.0g/盆、磷肥10.0g/盆,钾肥2.0g/盆苗木营养最平衡,地径生长达1.42cm,诊断合理,符合实际。认为,刺槐林地土壤磷、钾严重不足,特别是集约经营,施用适量的磷肥、钾肥定会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4.
1年生木荷苗木盆栽试验表明:木荷苗木对元素各处理反应敏感,对苗高、茎生长,磷是主要因子,配合氮肥施用,效果会更好;对地径、叶生长,氮是主要因子,配合磷肥施用效果更好;对根系,氮、磷应混合施用;木荷苗期不需要施用钾肥。另外,施肥促进木荷苗期茎干质量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5.
从2006年4月开始进行四倍体刺槐引种栽培试验,3年多的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各类型四倍体刺槐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但以在疏松、肥沃、湿润的土壤中生长较快.不同立地条件,饲料型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的高、径生长差异极显著;饲料型和速生型四倍体刺槐根繁苗的高、径生长也具有较大差异.同一立地条件,饲料型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的高、径生长均显著大于饲料型和速生型四倍体刺槐根繁苗,也略大于二倍体刺槐;饲料型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的叶片逐渐发黄和几乎全部脱落时间也较根繁苗晚10 d左右.饲料型四倍体刺槐组培苗是一个具有推广价值的荒山造林和园林绿化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6.
撑绿杂交竹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新引种的撑绿杂交竹在海南热带半干旱地区开展了初步的栽培试验研究,3年生长调查结果显示:1)该竹种在本地区可正常生长,3年生竹林平均高5.44m,平均径粗3.8cm,平均总萌条数9.82条/丛,且已郁闭成林,有望在海南等热带地区大力推广发展;2)在幼林生长阶段,通过间种可促进竹林生长,提高其生长量和萌芽能力;3)通过施用不同配方的肥料试验初步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加磷肥或复合肥对竹林生长影响较明显,而单施磷肥或有机肥效果不显著,原因在干旱地区水分不足,有机肥分解慢,肥效迟缓,单施磷肥,养分不足,故对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北京山区主要造林树种刺槐为研究对象,采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通过研究不同立地因子对人工刺槐林高生长与径生长的影响来分析刺槐的适地性。结果表明:土壤厚度、坡度是制约人工刺槐林高生长的最重要因子,坡位、土壤类型是影响人工刺槐林高生长的重要因子;土壤厚度是制约人工刺槐林径生长的最重要因子,坡度是影响人工刺槐林径生长的重要因子。研究结果确定了影响北京山区刺槐人工林生长的主导因子,可以为刺槐造林地的选择和科学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林地施肥对云南松人工林幼树期生长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林地施肥对云南松人工林幼树期林木地径和树高生长的影响,2008年在石屏县牛达林区乌拉田对当年营造的云南松人工林进行了林地施用不同量的复合肥、磷肥和钾肥处理组合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林地施肥具有促进云南松人工林幼树期林木地径和树高生长的效果。施肥1年后各施肥处理组合间云南松幼树的地径生长出现了极显著的差异(F=1.360F0.01=2.662)。其最佳的施肥处理组合为每株施复合肥200 g+磷肥25 g+氮肥10 g,施肥1年后云南松幼树的平均地径和树高分别达2.50 cm和21.40 cm比不施肥的高0.82 cm、9.23cm。这一施肥处理组合可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复合肥和磷肥作基肥对巨按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与对照间高、径差异均达到1%极显著水平,其中以复合肥用量500g、复合肥200g和磷肥300g混合施用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肥处理对煤矸石山白榆生长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煤矸石堆积地N、P肥不同的配比施肥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T检验,得出煤矸石堆积地不同的施肥处理对白榆生长量影响结果,各个处理中以P100施肥处理对白榆的地径和树高影响最大,说明在阜新废弃矿区困难立地条件下施用磷肥最能促进白榆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肥处理对麻疯树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麻疯树幼林进行了施肥配方试验。结果表明:(1)N、P、K混合施肥能显著促进麻疯树的地径、冠幅乘积和树高的生长;(2)仅施用N肥也能明显促进主干地径生长,但仅施P、K肥对地径生长影响不大;(3)N肥和P肥混合施用能显著促进麻疯树幼树冠幅生长,仅单独施用N肥、P肥和K肥对麻疯树冠幅生长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不同肥料种类及其施肥量对盈江省藤生长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其2年生幼林进行连续3年的微生物菌肥与复合肥和磷肥配施试验。结果表明,3年中不同因素的各水平组合间苗木的地径、株高、叶片数和冠幅均呈现极显著的差异(P<0.01)。施用复合肥和磷肥总体呈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地抑制盈江省藤生长的现象。不同肥料配施试验组合的地径、株高和叶片数均大于对照的相应指标。试验期间,单施微生物菌肥0.3~0.6 g/株即可满足盈江省藤生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对闽南山地巨尾桉正交设计施肥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建立了肥料效应方程,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判断磷肥是林木生长的最小养分,而磷肥与钾肥、氮肥配合施用能明显促进林木的增产,在该地区土壤条件下,增施磷肥并注意氮磷钾的合理配比是林木丰产的重要技术措施。确定了最大生长量施肥量和经济最佳施肥量及其氮磷钾肥的合理配比。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甘南县兴久村的不同树种施用不同梯度保水剂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梯度保水剂对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起到一定的作用,呈现一定的线性规律,对促进苗木高生长和径生长都起到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在昭通市昭阳区北闸镇对华山松、刺槐、麻栎3个树种采用不同整地规格进行了造林试验。2012年5月对调查所得苗高、地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认为,整地规格对4 a生苗木高生长有显著影响,但对其地径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依据,在氮、钾肥最佳用量的基础上,依次设置5个磷水平处理,对油茶幼林开展施磷肥试验。结果表明:低于每年900 g/株磷肥水平时,油茶植株的株高、地径、冠幅乘积增幅、叶绿度、叶面积及叶片养分N、P、K随着磷素供应水平的增加而增大;在每年900 g/株磷肥水平下,各项指标达到最大值;大于每年900 g/株磷肥水平时,各项生长指标没有增加反而降低了。说明过度施入磷肥,导致植株磷肥利用率的降低,影响植株体内干物质积累,不利于植株生长;不同磷水平处理中,对油茶各指标的影响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叶片养分与油茶树体指标间呈极显著相关性,施磷肥与各项指标关系密切。油茶植株营养生长对磷水平的响应,说明合理施用磷肥有利于油茶植株树体的生长和叶片养分的累积。  相似文献   

17.
木麻黄二代更新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通过合理的综合技术措施,能够解决木麻黄二代更新困难,而且在生产上是可行的。试验结果表明:选择木麻黄优良品种,采用营养袋培育壮苗,并通过客土改沙的办法,能够保证造林成活率和促进林分生长;在此基础上,合理施用磷肥和氮肥,能够显著促进木麻黄生长,增强林分抗性,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不同肥料等养分量施肥对桉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闽南山地尾叶桉、巨桉施用等养分量不同肥料品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有效养分量相等的情况下 ,施用不同氮肥、磷肥品种对桉树生长、生物量积累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较大。磷肥选用钙镁磷肥作基肥 ,氮肥以尿素作追肥并多次施用 ,有利于促进林木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提高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协调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的吸收平衡 ,从而促进林木的生长 ,提高林分生产力 ,经济效益显著。说明在闽南山地 ,利用以上施肥方式是培育桉树速生丰产林较为理想的施肥方式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3种珍贵树种的施用微肥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榉木、云南红豆、紫檀3个珍贵树种的盆苗培育期,施用Cu、Zn、Mn、B、Mo 5种元素组合的微肥促进其苗木高、径生长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其40周的育苗期内,适量施用此5种元素组成的微肥对此3个珍贵树种盆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均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其苗高增幅达32.2 %~62.4 %,地径增幅达26.3 %~66.4 %;极差分析表明,在3个珍贵树种的盆苗培育期所施用的微肥中对各个树种苗木的高径生长起有促进作用的5种微量元素均有最佳的用量组合.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闽南山地尾叶桉施用等养分不同肥料品种试验研究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有效养分量相等的情况下,施用不同氮肥磷肥品种对尾叶桉地上部生物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差异较大。磷肥以钙镁磷作基肥,氮肥以采用尿素作追肥并多次施用,相对比等养分的过钙加碳铵及钙磷肥加复合肥更有利于促进林木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更有利于提高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从而促进林木的生长,提高林分生产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建议闽南山地培育桉树速生丰产林进行施肥时以钙磷肥作基肥,配合尿素多次追肥,是较为理想的施肥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